铜管连接方法

文档序号:5756950阅读:26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铜管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管连接,尤其涉及一种如下的铜管连接方法,在该铜管连接方法中,将铜管插入连接器的两侧,以粘合剂粘合其重叠部分来维持气密性和水密性,并以压接机进行压接,以便使连接器和铜管间的重叠部分周围沿同心方向插入,而通过这个压接部分来防止铜管从连接器脱离,从而与以往不同,即使不采用焊接方式也能够牢固地连接铜管。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铜管连接方式是采用焊接方式进行接合的。即,通过利用氧气、乙炔以及液化石油气(LPG)的高温焊接火花使铜管连接部和母材熔融来连接铜管。如上所述,采用了焊接方式的铜管连接方式存在如下的缺陷由于通过高温使铜管熔融,因而在焊接后使得焊接部分的结晶不同于未熔融的其他部分的结晶,导致铜管的强度变弱,尤其是铜在熔融时产生较强的氧化,因而焊接时产生的熔融部分随着时间急速氧化而造成严重的腐蚀现象,导致寿命缩短。由此,氧化部分的强度因腐蚀而急剧变弱,成为引发漏水现象的主要因素。并且,熔融部分的颜色因高温发生变化而影响外观,成为降低产品质量的缺点。此外,由于使用有爆炸危险的氧气、乙炔以及液化石油气,因而作业危险性高,并且如果由于气体发生爆炸事故还会引发大型财产损失事故,因而需要熟练的作业者。不仅如此,很多作业者在焊接作业中被高温的焊接火花灼伤。此外,在这种焊接方式中,由于焊接所需的装置,即燃气罐以及与连接在该燃气罐上的软管等装置属于重型装置,因而在移动焊接场所时这些装置的移动不仅繁琐,还需要很多时间。最重要的是,在作业过程中焊接火花会溅到易燃物上而引起如最近发生的物流仓库火灾等的大型火灾事故,成为使宝贵的生命及财产屡屡遭受损失的严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传统的基于焊接方式的铜管连接方式的诸多缺陷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铜管连接方法,在该铜管连接方法中,将铜管插入连接器的两侧,以粘合剂粘合其重叠部分来维持气密性和水密性,并用压接机进行压接,以便使连接器和铜管的重叠部分周围插入,而通过这个压接部分来防止铜管从连接器脱离, 从而与以往不同,即使不采用焊接方式也能够牢固地连接铜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铜管连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去除铜管端部的毛边,并去除铜管插入接触的连接器的接触部分上的异物的步骤;分别向上述具有铜材质的空心状连接器与插入上述连接器的内径两侧的铜管的各个接触部涂敷金属用粘合剂的步骤;
将铜管插入到上述连接器的两端部内侧使两侧的铜管粘合在上述连接器的步骤; 以及连接器压接步骤,在该连接器压接步骤中,用压接机对插入上述各个铜管的连接器的两端部周围进行压接来形成相重叠的连接器压接部以及铜管压接部,相重叠的上述连接器压接部以及铜管压接部位于铜管端部的外侧,以防止铜管端部从连接器脱离。如上所述,由于本发明的铜管连接方法不会因采用焊接方式而在高温下熔融,因此铜管的寿命长,并由于能够利用压接机在现场简单地进行施工,因而有着操作简单且降低施工成本的效果。并且,由于本发明不采用焊接方式,因而不但不需要技术熟练的焊接工,而且由于不需要使用制造焊接火花所需的具有爆炸危险性的气体,因而有着能够确保工伤事故安全性的优点。尤其是,由于不采用焊接方式,因而能够防范焊接过程中发生的大型火灾事故于未然,所以,其作用效果超乎预料。


图1是表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铜管连接方法的连接器和铜管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连接的铜管的组装立体图。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铜管组装顺序的工序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组装方法连接的铜管的纵截面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连接的肘管的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连接的T管的剖视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连接的十字管的剖视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连接的U字管的剖视图。图9是用于本发明的连接的接头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连接的铜管连接部分上的接头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连接的铜管连接部分上的接头的使用状态的纵截面12是根据本发明的利用压接机压接铜管连接部分的照片。图13是表示为了进行水压测试而密封根据本发明连接的铜管的一端部的照片。图14根据本发明连接的铜管在进行水压测试时的状态的照片。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顺序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 连接器; 2 铜管;3 粘合剂; 4 压接机;5 接头。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铜管连接方式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要注意,本发明是连接柔性良好且焊接时在熔融部分发生严重的氧化现象的作为非铁金属的铜管。因此,既容易焊接,又不会在焊接部分发生严重的氧化现象的铸钢或铸铁等铁金属类管的连接方法脱离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应予以区别。本发明是如下的连接方式,将需要连接的两个铜管端部收容于由铜材质构成的连接器内部,并用粘合剂粘合其连接部分,以维持气密性,并且,利用压接机沿着连接部分的周围压接预定深度,使得已连接的铜管牢固地固定于连接器,防止铜管从连接器脱离。下面,将对本发明的铜管连接方式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铜管连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去除铜管端部的毛边,并去除由于铜管插入而接触的连接器的接触部分上的异物的步骤SO ;分别向具有铜材质的空心状的连接器1与插入上述连接器1的内径两侧的铜管2 的各个接触部涂敷粘合剂3的步骤Sl ;将铜管2插入到上述连接器1的两端部内侧使两侧的铜管2粘合在上述连接器1 的步骤S2;以及连接器压接步骤S3,在该连接器压接步骤S3中,用压接机4对插入了上述各个铜管2的连接器1的连接部分周围进行压接来形成相重叠的连接器压接部10以及铜管压接部20,使得上述相重叠的连接器压接部10以及铜管压接部20位于铜管端部21的外侧,以防止铜管端部21从连接器1脱离。优选地,在连接铜管2之前,将突出部分(毛边)磨平,以使作为连接对象的两侧的铜管端部21能够紧密地插入于连接器1的内部。并且,需要去除连接器1与铜管2的接触部分上的异物,以便充分涂敷粘合剂3,使其相互紧贴。用于粘合铜管2的上述粘合剂3使用粘合金属材料的金属用粘合剂。上述粘合剂 3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广泛应用于密封圆筒型管,不仅硬化快,而且在硬化后具有高强度。接合金属的上述粘合剂3不仅抗热、抗腐蚀以及抗振动的能力强,而且即使与水、润滑油、油、 烃等诸多化学产品接触也毫无问题。并且,上述粘合剂3在硬化的状态下对普通的工业用化学产品和高温的水也具有良好的抵抗力,因而能够用作油气压力装置、下水道管、饮用水管、消火栓管的密封材料,并具有较强的粘接力。由于上述粘合剂3如果在涂敷后经过太长时间就会逐渐丧失粘合力,因而在常温下,优选在约10分钟之内进行粘合。由此,分别向上述连接器1和插入该连接器1的铜管 2涂敷上述粘合剂3之后在10分钟之内将各个铜管2插入到连接器1的两侧来进行粘合。用于本发明的粘合剂3只要能够满足本发明,任何一种都可以采用。在内部收容铜管2来连接铜管2的连接器1优选使用铜材质。铜材质在利用压接机4使压接部10、20成型时具有出色的延展性,因而具有容易成型的特点。尤其是,如图12 所示,用于本发明的压接机4采用能够手工作业的便携式小型压接机4,因而连接器1使用如易成型的铜管2的材质为佳。上述连接器1的结构由于需要具有能够收容作为连接对象的铜管2端部的空心状,因而呈管状。上述连接器1如图5所示,优选在内径中央形成用于引导铜管2插入位置的障碍物11。由此,插入到连接器1内部的铜管2被上述障碍物11所阻挡,来固定其插入位置, 因而能够防范插入过深或未插入到指定深度引发的问题于未然。将铜管2粘合在连接器1的步骤S2比较简单。即,通过将涂敷有粘合剂3的两侧的铜管2分别插入到涂敷有粘合剂3的连接器1内径来进行该步骤S2。这种情况下,考虑到涂敷粘合剂3后压接机4的使用,于常温状态下在10分钟之内将两侧的铜管2插入到连接器1内径。此时,将铜管2插入到接触连接器1的障碍物11的深度,来准确定位其组装位置。然后,上述连接器压接步骤S3对于本发明的管连接过程是重要环节之一。S卩,在上述连接器压接步骤S3中利用小型压接机4。上述压接机4用于均勻地压接铜管2周围,能够根据铜管2的截面形状均勻地压接铜管2的周围。考虑到用于本发明的铜管2为圆形管,上述压接机4由能够以均勻的压力压接圆形管的周围的方式构成。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铜管2组装顺序的工序图。如图所示,在将作为连接对象的铜管2插入到连接器1两侧的状态下,用压接机4对插入了各个上述铜管2的连接器 1的连接部分周围进行压接来形成相重叠的连接器压接部10以及铜管压接部20。上述相重叠的连接器压接部10以及铜管压接部20位于铜管端部21的外侧,并且上述压接部10、 20插入到预定深度,使铜管2不能向任何方向移动,因而铜管2不会从连接器1脱离。在这里,上述连接器压接部10以及铜管压接部20是具有同心圆的圆形管,在圆形周围形成上述压接部10、20。并且,上述连接器压接部10的外径优选具有与铜管2的外径相同的口径。这是由于能够解决如下的两种问题如果连接器压接部10以及铜管压接部20插入过深,上述压接部10、20就过度地向铜管2内部突出而阻碍流体的流动,相反,如果连接器压接部10以及铜管压接部20插入过浅,已连接的铜管2就会从连接器1脱离。图4作为放大如上所述的铜管2插入到连接器1内部来进行组装的状态,示出了铜管2以不会脱离的方式组装在连接器1的状态。图5至图8示出了利用本发明连接各种形状的铜管2,即肘管、T字管、十字管、U
字管等的状态。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包括以接合方式将内置有密封垫51的接头5安装到上述连接器1与铜管2的压接部10、20周围的步骤S4。如图9至图11所示,在上述接头5需要在弹性带50的内部内置有密封垫51,且需要具备在上述弹性带50的两侧端上部形成有用于调节弹性带50的径的张力调节单元53。上述弹性带50为了使其具有弹性,由薄金属材料构成带状,上述金属材料采用不易腐蚀的不锈钢材质为佳。在上述弹性带50的一端部安装有加强部件52,以便包裹保护收容在该弹性带50内部的密封垫51。在上述弹性带50的两端部周围突出形成凸缘53,以防止密封垫51脱离。收容在上述弹性带50内部的密封垫51以将其内侧面直接紧贴在连接器1的压接部来维持气密性或水密性,其能够使用橡胶。上述张力调节单元53包括螺母53a,其安装于弹性带50的一侧端部;以及螺栓 53b,其设置于上述弹性带50的另一侧端部,缔结在上述螺母53a来调节弹性带50的张力。 如上所述构成的张力调节单元53随着上述螺栓5 旋转,弹性带50的两侧端部之间的距离逐渐接近,使得弹性带50的直径变小,相反,如果以反方向旋转上述螺栓53b,弹性带50 的两侧端部之间的距离就逐渐变大,使得弹性带50的直径变大。
通过这种方法根据所要连接的铜管2的直径大小来选择性地调节上述弹性带50 的直径和张力,进而二次性地使铜管压接部20的气密性和水密性更加牢固。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连接的铜管2为了检查连接器1和铜管2的连接部是否保持气密性和水密性,如图13和图14所示,密封已连接的铜管2的端部,在将压力表安装到铜管2的流路上的状态下,向内部供给空气或液体来测试气密性和水密性。本申请人在内径为15mm 250mm的铜管中选择50mm的铜管2利用连接器1根据本发明进行了连接,在50kg/cm2、60kg/cm2、70kg/cm2的水压下反复测试上述连接的铜管2 的结果,确认未发生漏水现象。考虑到普通筒管的使用压力在15kg/cm2以下,本申请人所得出的上述实验结果实在了不起。如上所述的铜管连接方法不采用焊接来连接铜管,因而能够一举消除传统的基于焊接方式的铜管连接方法所带来的不便,而且能够提供一种坚固且简便的铜管连接方法, 可谓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铜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步骤去除铜管端部的毛边,并去除铜管插入接触的具有铜材质的空心状连接器的接触部分上的异物的步骤;分别向上述连接器与插入于上述连接器的内径两侧的铜管的各个接触部涂敷金属用粘合剂的步骤;将铜管插入到上述连接器的两端部内侧使两侧的铜管粘合在上述连接器的步骤;以及连接器压接步骤,在该连接器压接步骤中,用压接机对插入了各个上述铜管的连接器的连接部分周围进行压接来形成相重叠的连接器压接部以及铜管压接部,使得上述相重叠的连接器压接部以及铜管压接部位于铜管端部的外侧,以防止铜管端部从连接器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器压接部的外径具有与铜管的外径相同的口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接合方式将内置有密封垫的接头紧固安装到上述连接器与上述铜管的压接部周围的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将铜管插入到连接器两侧后用粘合剂粘合其重叠部分来维持气密性和水密性,用压接机进行压接,以使连接器和铜管间的重叠部分周围插入,通过压接部分防止铜管从连接器脱离,与以往不同,即使不采用焊接方式也能牢固连接铜管的铜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向铜材质的空心状连接器与插入连接器的内径两侧的铜管的各个接触部涂敷金属用粘合剂的步骤;将铜管插入到连接器的两端部内侧使两侧的铜管粘合在连接器的步骤;及用压接机对插入了各个铜管的连接器的连接部分周围进行压接来形成相重叠的连接器压接部及铜管压接部,使得相重叠的连接器压接部及铜管压接部位于铜管端部的外侧,以防止铜管端部从连接器脱离的连接器压接步骤。
文档编号F16L13/10GK102466099SQ201110320568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7日
发明者具成玉 申请人:具成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