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织机电磁式气流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4541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气织机电磁式气流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经机,特别涉及一种喷气织机电磁式气流控制阀。
背景技术
喷气织机用的气流控制阀有机械式和电磁式两种形式,是控制主辅喷嘴喷射定时的执行元件。要求其具有较高的开闭频率、高速响应特性。机械式气流控制阀,最早用在喷气织机上的气流控制阀是机械阀,靠凸轮来完成气流控制阀的开闭,没有自调功能,调整不方便且易磨损、寿命短。电磁式气流控制阀具有受控性较好,动作灵敏,调节简单而被广泛应用,但目前的这种控制阀仍然存在使用寿命不长,工作时噪声大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工作时噪声小的喷气织机电磁式气流控制阀。(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气织机电磁式气流控制阀,包括阀体5、外壳8、线圈3和衔铁2,所述阀体5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8上,所述线圈3设在所述阀体5内,所述衔铁2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线圈3中间,所述外壳8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通过腔体连通,所述衔铁2顶端设有能盖住所述出气口的挡块1,所述挡块I端面上设有密封垫9。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垫9由硅橡胶制成。进一步的,所述阀体5和外壳8之间设有密封圈7。(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喷气织机电磁式气流控制阀,在出气口的挡块端部设有由硅橡胶制成的密封垫片,降低了工作中的噪声,且有良好的耐高低温的性能,耐压缩变形,从而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喷气织机电磁式气流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气织机电磁式气流控制阀,包括阀体5、外壳8、线圈3和衔铁2,阀体5固定安装在外壳8上,线圈3设在阀体5内,衔铁2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线圈3中间,其通过弹簧6连接在阀体5上,外壳8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通过腔体连通,衔铁2的顶端设有能盖住该出气口的挡块1,挡块I端面上设有由硅橡胶制成的密封垫9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能,在阀体5和外壳8之间还设有密封圈7,防止气体从腔体流出。工作时,线圈3得电,使衔铁2上升,从而带动挡块I脱离出气孔,气体从进气孔流经腔体,在从出气孔流出,实现喷气;不工作时,线圈2失电,在弹簧6的推动下,使衔铁2推动挡块I顶住出气孔,从而使腔体内的气体无法从出气孔流出。本实用新型喷气织机电磁式气流控制阀,在出气口的挡块端部设有由硅橡胶制成的密封垫片,降低了工作中的噪声,且有良好的耐高低温的性能,耐压缩变形,从而延长了其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喷气织机电磁式气流控制阀,包括阀体(5)、外壳(8)、线圈(3)和衔铁(2),所述阀体(5)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8)上,所述线圈(3)设在所述阀体(5)内,所述衔铁(2)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线圈(3 )中间,所述外壳(8 )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通过腔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2)顶端设有能盖住所述出气口的挡块(1),所述挡块(I)端面上设有密封垫(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气织机电磁式气流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9)由硅橡胶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气织机电磁式气流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5)和外壳(8)之间设有密封圈(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气织机电磁式气流控制阀,包括阀体、外壳、线圈和衔铁,所述阀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线圈设在所述阀体内,所述衔铁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线圈中间,所述外壳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通过腔体连通,所述衔铁顶端设有能盖住所述出气口的挡块,所述挡块端面上设有密封垫。本实用新型喷气织机电磁式气流控制阀,在出气口的挡块端部设有由硅橡胶制成的密封垫片,降低了工作中的噪声,且有良好的耐高低温的性能,耐压缩变形,从而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16K1/00GK202901308SQ20122061986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0日
发明者蒋德勋 申请人:余姚博丰纺织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