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叉管线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59171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分叉管线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管线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固定分叉管线且能够确保分叉管线各支线走向的分叉管线固定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和至少两个卡扣,所述底座包括至少两个底座支部,所述底座支部包括连接端和扣合端,各所述底座支部的连接端相互连接,且各所述底座支部处于同一平面,相邻的所述底座支部间的夹角大于0度;各所述底座支部的扣合端分别安装有所述卡扣,用于扣合承载在所述底座支部上的分叉管线支线。本发明提供的分叉管线固定装置,其特殊结构的底座配合卡扣,能够实现对分叉管线的固定,并有效保持分叉管线支线的走向。
【专利说明】分叉管线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管线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固定分叉管线且能够保持分叉管线 各支线走向的分叉管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如图1所示现有的管线固定装置,该管线固定装置包括主体500和安装在主体500 上的多个固定环600,固定环600具有单向阀门610和管线托620,单向阀门610端部和管 线托620围绕成大致的圆孔630用于容纳管线,主体500底部具有用于插装到车身钣金(如 车架、支架等)上的插装构件510。使用时,将管线沿径向按压并通过单向阀门610,卡装在 单向阀门610和管线托620端部围成的圆孔630中即可。
[0003] 现有的管线固定装置至少具有如下缺陷:1、该管线装置的固定环并列排布,无法 实现在保持分叉管线各支线走向的基础上,对分叉管线进行固定;2、因单向阀门的作用,管 线只能进入而不能脱离该装置,一旦操作失误即报废一个固定装置,因此,该装置无法实现 循环利用,浪费严重;3、因固定环无法调整固定环内径,仅能够将管线大致收拢在特定位 置,因而无法实现对管线的固定,为此,需要借助胶带或者扎带将管线紧固在固定装置上, 操作复杂,固定不牢靠,增加了装配时间和制作成本;4、受固定环形状所限,不能对管线进 行导向,进而无法确保管线的走向。


【发明内容】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线固定装置,用以实现对分叉管线进行固定,且保持 分叉管线各支线的走向。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叉管线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和至少两 个卡扣,所述底座包括至少两个底座支部,所述底座支部包括连接端和扣合端,各所述底座 支部的连接端相互连接,且各所述底座支部处于同一平面,相邻的所述底座支部间的夹角 大于〇度;各所述底座支部的扣合端分别安装有所述卡扣,用于扣合承载在所述底座支部 上的分叉管线支线。
[0008] 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两个底座支部,且两个底座支部呈V型或一字型排布。
[0009] 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三个底座支部,且三个底座支部呈令型或T字型排布。
[0010] 优选的,所述卡扣包括第一扣片和第二扣片,所述第一扣片和所述第二扣片的一 端相对称的铰接在相应的底座支部的扣合端上,所述第一扣片和所述第二扣片的另一端能 够扣合和脱离,且扣合后的所述第一扣片和所述第二扣片围绕成大致的圆形。
[0011] 优选的,所述第一扣片和第二扣片的宽度大于厚度。
[0012] 优选的,所述第一扣片内表面具有第一齿部,所述第二扣片外表面具有与所述第 一齿部相适配的第二齿部,通过所述第一齿部与所述第二齿部的咬合可扣合所述第一扣片 和所述第二扣片。
[0013]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部与所述第二齿部分别具有沿所述底座支部的长度方向走向 的条形齿,所述第一齿部的条形齿与所述第二齿部的条形齿朝相反方向倾斜,形成用于齿 部咬合的倒扣齿。
[0014] 优选的,所述第一扣片和所述第二扣片邻近所述底座支部的一端的两侧分别具有 沿所述底座支部长度方向延伸的销部,所述底座支部的两边具有与所述销部相适配的成对 设置的销孔部,所述销孔部的截面具有供所述销部进出的开口,所述开口方向沿销孔径向 朝向所述底座支部。
[0015] 优选的,所述第一扣片和所述第二扣片邻近所述底座支部的一端分别具有一连接 部,所述连接部宽度小于所述卡扣宽度,在所述连接部的两侧分别具有沿所述底座支部长 度方向延伸的销部,所述底座支部的两边具有与所述销部相适配的成对设置的销孔部,所 述销孔部的截面具有供所述销部进出的开口。
[0016] 优选的,相邻的所述底座支部之间具有用于限位分叉管线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 凸台设置在所述底座支部连接端的连接处的顶面,所述底座支部连接端的连接处的底面具 有用于插装在车身钣金上的插装部。
[0017] (三)有益效果
[0018] 1、本发明提供的分叉管线固定装置,其特殊结构的底座配合卡扣,能够分别对对 分叉管线各支线进行固定。
[0019] 2、本发明提供的分叉管线固定装置,卡扣的宽度大于厚度的特征配合底座支部, 可有效保持分叉管线支线的走向。
[0020] 3、本发明提供的分叉管线固定装置,其卡扣采用双扣片齿部咬合的扣合方式,可 按需调整卡扣的扣合松紧度,进而可实现对任意尺寸型号的管线的固定,且固定牢靠,较之 现有装置,本发明无需借助胶带或者扎带即可实现固定,操作简单,节约材料,尤其是,若操 作失误可再次按压卡扣将其打开,因此,该卡扣可多次循环使用,更具实用性。
[0021] 4、本发明提供的分叉管线固定装置,其卡扣设置有倒钩式的齿部,结构简单,将两 扣片进行按压使得齿部咬合即实现固定,再次按压两扣片同时扳开第一扣片端部即实现脱 离,操作简单且扣合更牢固。
[0022] 5、本发明提供的分叉管线固定装置,其卡扣采用销部和销孔部的铰接方式,结构 简单且连接强度高,结合开口特征,能够即时拆除卡扣,进而更换不同尺寸型号的卡扣,为 此,通过同一尺寸型号的底座及其配备的不同尺寸型号的多个卡扣,可应对现场多种分叉 管线的固定作业,提高了分叉管线固定操作的效率。
[0023] 6、本发明提供的分叉管线固定装置,底座支部可设置为2个、3个等不同型号,以 满足具有不同支线数量的分叉管线的固定作业要求,适用范围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现有的管线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扣片脱离状态);
[0026] 图3是本发明的炸开结构示意图;
[0027] 图4是本发明的应用示意图;
[0028] 图5a是本发明的一字型实施例示意图;
[0029] 图5b是本发明的?型实施例示意图;
[0030] 图5c是本发明的T字型实施例示意图。
[0031] 其中:100、底座,110、连接处,120、底座支部,121、连接端,122、扣合端,130、销孔 部,131、开口,132、凸耳,133、销孔,140、第一凸台,150、插装部,151、盲孔,152、倒钩结构, 200、卡扣,210、第一扣片,211、第一齿部,220、第二扣片,221、第二齿部,230、销部,240、连 接部,300、分叉管线,301、主线,302、支线,400、车身钣金,500、主体,510、插装构件,600、固 定环,610、单向阀门,620、管线托,630、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 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33] 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种分叉管线固定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100和至少两个卡 扣200,所述底座100包括处于同一平面的至少两个底座支部120,相邻的底座支部120间 的夹角大于〇度。底座支部优选采用呈大致板型的结构,其板面处于同一平面,以便于承载 分叉管线。所述底座支部120具有连接端121和扣合端122,各底座支部120的连接端121 相连接,其连接处110用于承载分叉管线300的主线301 (见图4),各底座支部120的扣合 端122上分别安装有卡扣200。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00包括两个底座支部120和与之相 对应的两个卡扣200,优选的,两个底座支部呈图示的V型排布,可设置为具有不同底座支 部夹角的多种固定装置型号,以适用于具有不同分叉程度的(双支线)分叉管线的固定。
[0034] 如图4所示,具体应用时,分叉管线300的主线301置于连接处110上,分叉管线 300的两条支线302分别置于两底座支部120的扣合端122上,并通过卡扣200将两条支 线302进行卡合固定。据此,本发明的固定装置能够充分实现分叉管线的固定,同时,将两 底座支部120的夹角设置为与分叉管线的支线302预定角度相同,在卡扣的固定作用和底 座支部的导向作用下,可有效保持分叉管线的支线302走向。
[0035] 具体而言,如图2、3所示,所述卡扣200包括第一扣片210和第二扣片220,所述第 一扣片210和所述第二扣片220的一端相对称的铰接在相应的底座支部120的扣合端122, 所述第一扣片210和所述第二扣片220的另一端能够扣合和脱离,且扣合后的所述第一扣 片210和所述第二扣片220围绕成大致的圆形,将分叉管线支线302置于个底座支部120上 的第一扣片210和第二扣片220之间,然后将第一扣片210和第二扣片220相向按压至扣 紧分叉管线支线302,停止按压动作后第一扣片210和第二扣片220的端部扣合在一起,即 完成分叉管线的支线302的紧固。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保证对分叉管线支线302的导向 作用,将第一扣片210和第二扣片220设置为宽度大于厚度,所述的宽度是指第一扣片210 (或第二扣片220)两弧形端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的厚度是指第一扣片210 (或第二扣片220) 两弧面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第一扣片210和第二扣片220的宽度与底座支部120的长度 相匹配,以实现第一扣片210和第二扣片220能够更大面积的覆盖在分叉管线300的支线 302 上。
[0036] 其中上述的第一扣片210和第二扣片220的扣合方式可依据具体需要而设定,为 在保证扣合准确度的基础上简化装置和控制成本,优选设置为通过齿部咬合方式,即,所述 第一扣片210内表面具有第一齿部211,所述第二扣片220外表面具有与所述第一齿部211 相适配的第二齿部221,通过所述第一齿部211与所述第二齿部221的咬合可扣合所述第一 扣片210和所述第二扣片220。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齿部211与所述第二齿部221分别具有 沿所述底座支部120的长度方向走向的条形齿,所述第一齿部211的条形齿与所述第二齿 部221的条形齿朝相反方向倾斜(如图3箭头所示方向),用于形成齿部咬合的倒扣齿,SP如 图所示,各条形齿的截面形状为斜三角形,且各条形齿的截面形状朝相反方向倾斜,据此, 当相向按压第一扣片210和第二扣片220时,第一齿部211和第二齿部221可顺利进齿,而 当停止按压后,在管线支线302的胀力作用下,使得第一齿部211和第二齿部221相咬合, 进而阻止第一扣片210和第二扣片220分开,因此,胀力越大扣合越紧固定效果越好,需要 取出分叉管线时,只需施加大于胀力的按压力,同时扳开第一扣片210即可实现卡扣200的 脱离。
[0037] 其中上述的第一扣片210和第二扣片220与底座支部120的铰接方式可依据具体 需要而设定,为便于卡扣200和底座100能够灵活的组装和拆卸,优选设置为通过销部和销 孔部的铰接方式。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扣片210和所述第二扣片220邻近所述底座支部120 的一端的两侧分别具有沿所述底座支部120长度方向延伸的销部230,所述底座支部120的 两边具有与所述销部230相适配的成对设置的销孔部130,所述销孔部130的截面具有供 所述销部230进出的开口 131,该开口方向沿销孔径向朝向底座支部120。将两侧销部230 沿销孔径向装入销孔部130中即完成卡扣200与底座100的组装,同样的,沿销孔径向取出 销部230即完成卡扣200与底座100的拆分,与齿部咬合的原理类似的,具体应用时,分叉 管线支线302的胀力可促使销部230更牢固的卡装在销孔内,且,优选的,所述开口 131的 宽度设置为略小于销部230直径,以避免在不固定管线时卡扣200脱离底座100。为了使该 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并避免销部230长于卡扣200的宽度而削弱其强度,优选设置为图3 所示的结构,即,所述第一扣片210和所述第二扣片220邻近所述底座支部120的一端分别 具有一连接部240,所述连接部240宽度小于所述卡扣200宽度,在所述连接部240的两侧 分别具有沿所述底座支部120长度方向延伸的销部230,两侧销部230的长度与所述连接 部240的宽度之和与卡扣200除连接部240之外的部位的宽度相当,且连接部240宽度与 成对设置的两销孔部130间距相当。如图3所示,上述的销孔部例如可以设置为,在底座支 部120的扣合端122两侧对称设置凸耳132,凸耳132内设置具有开口 131的销孔133,该 凸耳132在用于形成销孔的基础上,还可以起到对分叉管线支线302的限位作用。
[0038] 如图3所示,相邻的所述底座支部120之间具有用于限位分叉管线的第一凸台 140,所述第一凸台140设置在所述底座支部120的连接端121所形成的连接处110的顶 面,该连接处110的底面具有用于插装连接车身钣金的插装部150。所述的第一凸台140邻 近连接处110的侧面具有一定弧度,该弧度与相邻底座支部120的夹角相当,用于卡合在分 叉管线的相邻支线302分叉处,加强该装置对于分叉管线的限位和固定作用。所述的插装 部150的截面为非圆形设置,以防止该固定装置在布线等状态下发生转动,且,在该插装部 150的两相对侧面设置有如齿条等形状的倒钩结构152,用以进一步增强该固定装置与车 身钣金的连接强度,同时,在连接处110的顶面设有深入插装部150的盲孔151,既能节约材 料,降低制作成本,又能手动探入盲孔151内对齿条进行操作,如扳动齿条即可卸除倒钩结 构对于车身钣金400的防脱作用,进而实现该固定装置的拆除。
[0039] 另,上述实施例是以两个底座支部120呈V型排布为例,显然,为适应各种分叉管 线300的支线302走向,可将两个底座支部120夹角进行任意设定,如可设置为图5a所示 的一字型结构。
[0040] 进一步的,为适应具有三股或者更多股支线302的分叉管线,可相应的将底座设 置为包括三个或者更多底座支部120,且依据设计需要,可将相邻底座支部120的角度进行 任意设定,以三个底座支部为例,如可设置为图5b所示的Ni/型排布,或者设置为图5c所示 的T型排布。
[0041] 本发明的分叉管线固定装置的材料优选采用塑料制成,以使该固定装置具有质量 轻、外形美观和成本低的特点。
[004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 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 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当涵盖在本发 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 一种分叉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至少两个卡扣,所述底座包括至少 两个底座支部,所述底座支部包括连接端和扣合端,各所述底座支部的连接端相互连接,且 各所述底座支部处于同一平面,相邻的所述底座支部间的夹角大于0度;各所述底座支部 的扣合端分别安装有所述卡扣,用于扣合承载在所述底座支部上的分叉管线支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叉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两个底座支 部,且两个底座支部呈V型或一字型排布。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叉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三个底座支 部,且三个底座支部呈型或T字型排布。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分叉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第一 扣片和第二扣片,所述第一扣片和所述第二扣片的一端相对称的铰接在相应的底座支部的 扣合端上,所述第一扣片和所述第二扣片的另一端能够扣合和脱离,且扣合后的所述第一 扣片和所述第二扣片围绕成大致的圆形。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叉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片和第二扣片 的览度大于厚度。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叉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片内表面具有 第一齿部,所述第二扣片外表面具有与所述第一齿部相适配的第二齿部,通过所述第一齿 部与所述第二齿部的咬合可扣合所述第一扣片和所述第二扣片。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叉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部与所述第二 齿部分别具有沿所述底座支部的长度方向走向的条形齿,所述第一齿部的条形齿与所述第 二齿部的条形齿朝相反方向倾斜,形成用于齿部咬合的倒扣齿。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叉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片和所述第二 扣片邻近所述底座支部的一端的两侧分别具有沿所述底座支部长度方向延伸的销部,所述 底座支部的两边具有与所述销部相适配的成对设置的销孔部,所述销孔部的截面具有供所 述销部进出的开口,所述开口方向沿销孔径向朝向所述底座支部。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叉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片和所述第二 扣片邻近所述底座支部的一端分别具有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宽度小于所述卡扣宽度,在 所述连接部的两侧分别具有沿所述底座支部长度方向延伸的销部,所述底座支部的两边具 有与所述销部相适配的成对设置的销孔部,所述销孔部的截面具有供所述销部进出的开 □。
10.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分叉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底座支 部之间具有用于限位分叉管线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设置在所述底座支部连接端的连 接处的顶面,所述底座支部连接端的连接处的底面具有用于插装在车身钣金上的插装部。
【文档编号】F16L3/10GK104279371SQ201310291376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1日
【发明者】张勇, 李为龙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