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及饮水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99249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冰箱及饮水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箱,该冰箱上设置一水阀,所述水阀包括第一阀体,第二阀体、阀芯及密封圈;第一阀体包括基板,基板上开设有通孔,导流件包括水流通道,水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通孔及第一管体对接,第二阀体包括第二管体,第二管体插设于第一管体内;阀芯插设于第二管体内,密封圈安装于所述芯管的密封端,以将所述水流通道密封。本发明通过在冰箱上设置一水阀,水阀通过较少的结构件相互配合,通过在该水阀内设置导流件,导流件的水流通道的直径自其一端朝向其另一端逐渐减小,该水流通道与水流方向呈倾斜设置,使密封圈与水流通道的贴合更紧密,提高了密封圈的密封效果,避免了残留水滴的问题。
【专利说明】冰箱及饮水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冰箱及饮水机生产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冰箱及饮水机。

【背景技术】
[0002]水阀是一种水流控制阀门,广泛应用于消费者生活当中。如,现有的部分冰箱以及拥有制冷功能的饮水机安装有水阀,便于将经过冷藏的水取出,供消费者使用。
[0003]以冰箱为例,现有的冰箱设置的水阀是通过密封圈将水阀内部的阀口封堵,所述密封圈的外径大于所述阀口,为了使密封效果,有时甚至将所述密封圈的外径设置得很大。然而,由于冰箱内的水温较低,水阀内的密封圈在低温条件(O?10°C )下往往会硬化,硬化后的密封圈在封堵阀口时往往会流有缝隙,此外,如果密封圈与阀口的这种配合方式本身不够牢固,都会很容易引起水流泄露。因此,研宄出一种能够有效防止水流泄露的冰箱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阀,旨在的解决现有水阀漏水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包括本体,以及安装于所述本体的水阀,所述水阀包括第一阀体,第二阀体、阀芯及密封圈;
[0006]所述第一阀体包括基板、导流件及第一管体;所述基板通过所述导流件连接所述第一管体,所述基板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导流件包括一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通孔及所述第一管体对接,所述水流通道的直径自所述通孔朝向所述第一管体的方向逐渐减小;
[0007]所述第二阀体包括第二管体及出水管,所述第二管体一端通过远离所述通孔的第一管体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管体内,所述第二管体另一端连接所述出水管的一端,所述第二管体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第二管体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0008]所述阀芯包括一侧壁开设有引流孔的芯管,所述芯管一端密封,所述芯管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管体内,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芯管的密封端,以将所述水流通道密封;
[0009]当所述第二管体朝向所述通孔位移,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水流通道的内壁脱离,水流自所述通孔流入所述第一管体,并经所述引流孔沿所述第二管体流出。
[0010]优选地,所述密封圈呈环状设置,该密封圈为橡胶密封圈。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螺纹连接,当朝向第一方向旋转所述第二管体时,第二管体及阀芯朝向所述通孔位移,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水流通道的内壁脱离,水流沿所述第二管体流出;当朝向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旋转所述第二管体时,第二管体及阀芯背离所述通孔位移,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水流通道的内壁贴合,将所述水流通道密封。
[0012]优选地,所述水阀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基板,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直接或间接连接;当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水流通道的内壁贴合时,所述弹簧处于伸长变形状态,当推动所述第二管体朝向所述通孔位移时,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水流通道的内壁脱离,水流沿所述第二管体流出。
[0013]优选地,所述芯管与所述第二管体螺纹连接,并且所述芯管上还设有用于限定所述芯管位置的限位凸起。
[0014]优选地,所述第二阀体还包括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套设所述第二管体,并且所述第三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之间形成一间隙,所述第二管体及第三管体通过该间隙将所述第一管体卡持。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阀体还包括第一筒状壳体,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筒状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流件及第一管体均设置于所述该第一筒状壳体内;所述第二阀体包括第二筒状壳体,所述第二管体及第三管体均设置于所述第二筒状壳体内,所述第二筒状壳体插设于所述第一筒状壳体内,并且所述第二筒状壳体与所述第一筒状壳体密封配合。
[0016]优选地,朝向所述基板的第二筒状壳体一端的抵顶部的侧壁厚度小于该第二筒状壳体侧壁其他部位的厚度,与所述抵顶部位置对应的第一筒状壳体的侧壁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筒状壳体的侧壁其他部位的厚度。
[0017]优选地,所述饮水机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阀。
[0018]本发明通过在冰箱上设置一水阀,该水阀通过较少的结构件相互配合,并且通过在该水阀内设置一导流件,所述导流件的水流通道的直径自其一端朝向其另一端逐渐减小,并且该水流通道与水流方向呈倾斜设置,使密封圈与水流通道的贴合更紧密,提高了密封圈的密封效果,避免了因密封效果不好而导致出水口有残留水滴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发明冰箱上的水阀一实施例的部分元件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水阀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发明冰箱上的水阀水阀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发明冰箱上的水阀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发明冰箱中的水阀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6]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该冰箱上设置有一水阀100,所述水阀100包括第一阀体10,第二阀体20、阀芯30及密封圈40 ;所述第一阀体10包括基板101、导流件102及第一管体103,所述基板101通过所述导流件102连接所述第一管体103,所述基板101上开设有一通孔1011,所述导流件102包括一水流通道1021,所述水流通道10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通孔1011及所述第一管体103对接,所述水流通道1021的直径自所述通孔1011朝向所述第一管体103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阀体20包括第二管体201以及一出水管202,所述第二管体201 —端通过远离所述通孔1011的第一管体103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管体103内,以令202及部分201露出于10 ;所述阀芯30包括一侧壁开设有引流孔303的芯管301,所述芯管301 —端密封,所述芯管301的另一端经由1011插设于所述第二管体201内,所述密封圈40安装于所述芯管301的密封端,以将所述水流通道1021密封。应当理解的是,该密封圈40呈环状设置,以便于将所述芯管30的密封端套设,另外,所述密封圈40具有弹性,如橡胶或硅胶密封圈。所述阀芯30及第二管体201均部分设置与所述第一管体103内。
[0027]具体的,由于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因此与所述水阀100连通的冰箱内设置的水箱里的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第一管道103、第二管道201及出水管202而流出所述水阀100。因此,优选地,第一管道103及第二管道201的延伸方向与竖直方向呈锐角状态;当水箱的水位高于所述水阀100时,可以理解地,即便是第一管道103与第二管道201的延伸方向水平或者第二管道202高于第一管道103也是可以顺利令水流出的。当水流从所述通孔1011进入该水流通道1021时,一方面水流受到所述密封圈40的阻挡,另一方面水流对该密封圈40产生压力,使该密封圈40与所述水流通道1021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在常态下,所述密封圈40与所述水流通道1021的内壁是相贴合的,所述密封圈40受到水压作用,使密封圈40与水流通道1021内壁贴合更紧密,另外,先前进入所述第二管体201内的水流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有向下滴落的趋势,但与此同时,所述第二管体201内也产生一定的负压,使水流不易滴落。当所述第二管体201受到外力作用朝向所述通孔1011位移,所述密封圈40与所述水流通道1021的内壁脱离贴合关系,水流自所述通孔1011流入所述第一管体103,并经所述引流孔303沿所述第二管体201流出。
[0028]此外,该水阀100的主体结构零部件数量少,第一阀体10与第二阀体20均模组化,可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这样,第一阀体10与第二阀体20装配更简洁,装配效率高。
[0029]本发明通过在冰箱上设置一水阀100,该水阀100通过较少的结构件相互配合,并且通过在该水阀100内设置一导流件102,所述导流件102的水流通道1021的直径自其一端朝向其另一端逐渐减小,并且该水流通道1021与水流方向呈倾斜设置,使密封圈40与水流通道1021的贴合更紧密,提高了密封圈40的密封效果,避免了因密封效果不好而导致出水口有残留水滴的问题。
[003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体201与所述第一管体103螺纹连接,当朝向第一方向旋转所述第二管体201时,第二管体201及阀芯30朝向所述通孔10位移,所述密封圈40与所述水流通道1021的内壁脱离,水流沿所述第二管体201流出;当朝向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旋转所述第二管体201时,第二管体201及阀芯30背离所述通孔1011位移,所述密封圈40与所述水流通道1021的内壁贴合,将所述水流通道1021密封。
[00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阀体20与所述第一阀体10螺纹连接。使该水阀100开或关是通过旋转所述第二管体201来实现的。具体的,当用户向第一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该第二管体201时,第二管体201朝向所述通孔1011位移,这样,所述阀芯30将所述密封圈40顶开,解除密封圈40与所述水流通道1021内壁的贴合关系,水流可沿所述第二管体201流出,供用户使用。当用户向第一方向的反方向(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旋转该第二管体201时,第二管体201背离所述通孔1011的方向朝向第一管体103外部位移,直至所述密封圈40与所述水流通道1021再次贴合,此时,所述密封圈40将水流通道1021密封。
[0032]进一步地,参照图3,所述水阀100还包括弹簧50,所述弹簧50的一端连接所述基板101,所述弹簧5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201直接或间接连接;当所述密封圈40与所述水流通道1021的内壁贴合时,所述弹簧50处于压缩变形状态,当推动所述第二管体201朝向所述通孔1011位移时,所述密封圈40与所述水流通道1021的内壁脱离,水流沿所述第二管体201流出。
[00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阀体20与所述第一阀体10是通过弹簧50连接的。使该水阀100开或关是通过朝向所述通孔1011方向推动所述第二管体201实现的。具体的,当该水阀100处于常态时,也就是密封圈40将该水流通道1021密闭时,所述弹簧50处于压缩状态,弹簧50有趋于恢复弹性形变的趋势,弹簧50对第一阀体10及第二阀体20产生拉力,这样,可以使密封圈40与水流通道1021的内壁在常态下就可以很紧密的贴合。当用户朝向所述通孔1011的方向推动所述第二管体201,使所述弹簧50进一步压缩,所述密封圈40与所述水流通道1021内壁脱离贴合关系,水流沿第二管体201流出,供用户取水;当用户取水完毕后,撤销对所述第二管体201的推动力,所述弹簧50对所述第二管体201产生一个相反的推动力,第二管体201背离所述通孔1011位移,所述密封圈40重新与所述水流通道1021内壁密封贴合。
[0034]进一步地,所述芯管301与所述第二管体201螺纹连接,并且所述芯管301上还设有用于限定所述芯管301位置的限位凸起302。
[0035]所述芯管301插设与所述第二管体201内,但是由于所述密封圈40长期与所述水流通道1021贴合,在二者贴合过程中,所述芯管301也会受到牵扯力,所述芯管301频繁地受到牵扯力容易导致芯管301从第二管体201中脱离。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在所述芯管301及第二管体201上均设置螺纹,使二者螺纹连接。另外,在所述芯管301上还设置限位凸起302是为了限定芯管301插设于所述第二管体201的深度。
[0036]进一步地,参照图4,所述第二阀体20还包括第三管体203,所述第三管体203套设所述第二管体201,并且所述第三管体203与所述第二管体201之间形成一间隙,所述第二管体201及第三管体203通过该间隙将所述第一管体103卡持。
[0037]具体的,第三管体203的设置可以使第一管体103与第二管体201之间的配合更紧密,可以防止第一管体103与第二管体201因配合不够紧密导致水流泄漏。总体而言加强了第一阀体10与第二阀体20之间的密封性,实现了第一阀体10于第二阀体20之间的二重密封。
[0038]进一步地,参照图5,所述第一阀体10还包括第一筒状壳体104,所述基板101与所述第一筒状壳体104的侧壁固定连接,或者所述基板101本是就是第一筒状壳体104的一部分,所述导流件102及第一管体103均设置于所述该第一筒状壳体104内;所述第二阀体20包括第二筒状壳体204,所述第二管体201及第三管体203均设置于所述第二筒状壳体204内,所述第二筒状壳体204插设于所述第一筒状壳体104内,并且所述第二筒状壳体204与所述第一筒状壳体104密封配合。
[0039]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筒状壳体104和第二筒状壳体204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使该水阀100从外观上看更美观,另一方面为了加强该水阀100的结构强度;此外,由于第一筒状壳体104与第二筒状壳体204之间是密封配合,这样就进一步加强了第一阀体10于第二阀体20之间的密封性,实现了第一阀体10于第二阀体20之间的三重密封,使水流更不易泄露。另外,在该第一筒状壳体104上还设置有安装板105,这样,便于该水阀100的安装。
[004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筒状壳体204包括与所述基板抵顶的抵顶部(图中未标示出),所述抵顶部对应的侧壁厚度小于该第二筒状壳体204其他位置侧壁的厚度,与所述抵顶部位置对应的第一筒状壳体104的侧壁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筒状壳体104的侧壁其他部位的厚度。
[0041]具体的,由于所述第一筒状壳体104与第二筒状壳体204长期配合,并且朝向所述基板101的第二筒状壳体204—端的抵顶部的往复运动会冲撞所述基板101,频繁地冲撞很有可能导致该基板101与第一筒状壳体104的侧壁之间的连接处受损,严重时可能导致该基板101破裂或者该基板101与第一筒状壳体104之间的连接处裂开,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水流的泄露。另外,第一筒状壳体104还有益于水的存储。
[004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饮水机,所述饮水机包括上述所述的水阀100。
[0043]具体的,由于该饮水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水阀100,因此,上述水阀100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本饮水机也一应具有。关于该饮水机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0044]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包括本体,以及安装于所述本体的水阀,所述水阀包括第一阀体,第二阀体、阀芯及密封圈; 所述第一阀体包括基板、导流件及第一管体;所述基板通过所述导流件连接所述第一管体,所述基板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导流件包括一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通孔及所述第一管体对接,所述水流通道的直径自所述通孔朝向所述第一管体的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第二阀体包括第二管体及出水管,所述第二管体一端通过远离所述通孔的第一管体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管体内,所述第二管体另一端连接所述出水管的一端,所述第二管体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第二管体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阀芯包括一侧壁开设有引流孔的芯管,所述芯管一端密封,所述芯管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管体内,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芯管的密封端,以将所述水流通道密封; 当所述第二管体朝向所述通孔位移,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水流通道的内壁脱离,水流自所述通孔流入所述第一管体,并经所述引流孔沿所述第二管体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呈环状设置,该密封圈为橡胶密封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螺纹连接,当朝向第一方向旋转所述第二管体时,第二管体及阀芯朝向所述通孔位移,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水流通道的内壁脱离,水流沿所述第二管体流出;当朝向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旋转所述第二管体时,第二管体及阀芯背离所述通孔位移,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水流通道的内壁贴合,将所述水流通道密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阀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基板,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直接或间接连接;当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水流通道的内壁贴合时,所述弹簧处于伸长变形状态,当推动所述第二管体朝向所述通孔位移时,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水流通道的内壁脱离,水流沿所述第二管体流出。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管与所述第二管体螺纹连接,并且所述芯管上还设有用于限定所述芯管位置的限位凸起。
6.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体还包括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套设所述第二管体,并且所述第三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之间形成一间隙,所述第二管体及第三管体通过该间隙将所述第一管体卡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还包括第一筒状壳体,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筒状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流件及第一管体均设置于所述该第一筒状壳体内;所述第二阀体包括第二筒状壳体,所述第二管体及第三管体均设置于所述第二筒状壳体内,所述第二筒状壳体插设于所述第一筒状壳体内,并且所述第二筒状壳体与所述第一筒状壳体密封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朝向所述基板的第二筒状壳体一端的抵顶部的侧壁厚度小于该第二筒状壳体侧壁其他部位的厚度,与所述抵顶部位置对应的第一筒状壳体的侧壁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筒状壳体的侧壁其他部位的厚度。
9.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机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阀。
【文档编号】F16K1/32GK104501517SQ201410828527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6日
【发明者】李虹 申请人: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