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1987阅读:785来源:国知局
显示器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支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示器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显示器装置主要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器以及支架,该支架具有安装在如桌子的安装表面上的基座等并支撑显示器。

然而,这种传统支架具有一个问题,即传统支架仅能在高度方向上调整显示器的倾斜角度,或仅能使显示器水平转动,以致显示器不能任意摆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支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支架不能将显示器朝向任意方向进行摆放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器支架,包括用于支撑一显示器的底座和连接在所述底座与显示器之间并用于使显示器相对所述底座转动的万向管部件;所述万向管部件包括第一金属软管、插装于所述第一金属软管内部的第二金属软管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金属软管外部的软胶套;所述第一金属软管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二端部用于连接所述显示器;所述第一端部具有凸设在其外壁上的环形凸缘,环形凸缘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固定孔,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第一固定孔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顶面中央开设有供所述环形凸缘置入的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固定孔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软胶套具有位于其一端并用于罩设在所述环形凸缘外部的罩部,所述罩部的顶面与所述底座的平面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孔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固定孔在环形凸缘的周向上以等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金属软管的两端端面分别与第一端部的端面和第二端部的端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软管为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第一金属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金属软管为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第二金属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软胶套为富有弹性的聚氯乙烯胶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软管的轴向长度为10-20cm。

进一步地,所述软胶套的厚度为0.1-1.5cm。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器支架,采用由高强度的第一金属软管和插装于第一金属软管内部的第二金属软管构成的万向管部件,将显示器安装在底座上,这样,第一金属软管和第二金属软管的强度可将显示器支撑在底座上方任意位置处,且在拧动万向管部件时,可对显示器的空间角度进行调整,以使显示器朝向任意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支架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显示器支架 1:底座

11:第二固定孔 12:安装槽

2:万向管部件 21:第一金属软管

21a:第一端部 21b:第二端部

211:环形凸缘 212:第一固定孔

22:第二金属软管 23:软胶套

231:罩部3: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支架100,其包括用于支撑一显示器(图未示)的底座1和连接在底座1与显示器之间并用于使显示器相对底座1转动的万向管部件2;万向管部件2包括第一金属软管21、插装于第一金属软管21内部的第二金属软管22以及套设在第一金属软管21外部的软胶套23;第一金属软管2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21a和第二端部21b,第一端部21a与底座1连接,第二端部21b用于连接显示器;第一端部21a具有凸设在其外壁上的环形凸缘211,环形凸缘21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固定孔212,底座1上开设有与第一固定孔212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固定孔11。

上述的显示器支架100,采用由高强度的第一金属软管21和插装于第一金属软管21内部的第二金属软管22构成的万向管部件2,将显示器安装在底座1上,这样,第一金属软管21和第二金属软管22的强度可将显示器支撑在底座1上方任意位置处,且在拧动万向管部件2时,可对显示器的空间角度进行调整,以使显示器朝向任意方向。

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左”“右”“上”“下”与附图本身的左、右、上、下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支架100,包括底座1和万向管部件2,底座1大致呈方形,以对显示器进行支撑,万向管部件2连接在底座1与显示器之间,万向管部件2大致呈“蛇形”,可朝任意方向和角度弯曲,容易想到的是,连接在万向管部件2上的显示器可朝任意方向和角度进行摆放。

参见图1和2,万向管部件2包括第一金属软管21、第二金属软管22和软胶套23。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金属软管21和第二金属软管22的结构基本相同,且均为高强度的蛇形管。第一金属软管21的尺寸略大于第二金属软管22,也就是说,第二金属软管22插装于第一金属软管21内部并与第一金属软管21紧配合(当然也可以是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软胶套23套设在第一金属软管21外部,软胶套23与第一金属软管21之间留有预定间隙,以对第一金属软管21和第二金属软管22进行防水、防尘保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软管21为但不局限于铝或铝合金制成,第二金属软管22为但不局限于铝或铝合金制成,软胶套23为但不局限于富有弹性的聚氯乙烯胶套。第一金属软管21的轴向长度为10-20cm,第二金属软管22和软胶套23的轴向长度均与第一金属软管21长度大致相同,且软胶套23的厚度为0.1-1.5cm。第一金属软管21具有第一端部21a和第二端部21b,其中,第一端部21a与底座1连接,第二端部21b用于连接显示器,第二金属软管22的两端端面分别与第一端部21a的端面和第二端部21b的端面平齐(当然,第二金属软管22的两端端面也可以分别略伸出或略缩入第一端部21a的端面和第二端部21b的端面)。

参见图1和2,第一端部21a具有凸设在其外壁上的环形凸缘211,环形凸缘211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212,底座1上开设有与第一固定孔212对应的第二固定孔11。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顶面中央开设有供环形凸缘211置入的一安装槽12,安装槽12的形状与环形凸缘211相匹配,第二固定孔11设置在安装槽12的底面。第一固定孔212的数量为但不局限于四个,四个第一固定孔212在环形凸缘211的周向上以等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固定孔11的数量亦为四个,并与四个第一固定孔212一一对应。在设置有环形凸缘211的第一端部21a置入后,通过螺钉等紧固件3顺序穿过第二固定孔11和第一固定孔212,从而将第一金属软管21与底座1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使万向管部件2固定在底座1上。

如图1和2所示,作为进一步地优化,软胶套23具一罩部231,该罩部231连接在软胶套23的下端部并用于罩设在环形凸缘211外部,具体地,罩部231的顶面与底座1的平面齐平,罩部231的内侧壁与环形凸缘211的外壁之间以及罩部231的外侧壁与安装槽12的内壁之间均留有间隙。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