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陀螺稳定摄影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21463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陀螺稳定摄影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陀螺稳定摄影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陀螺稳定摄影系统的外观通常为球体,并将球体外观分为三部分,如图1,即俯仰框1、前罩2、后罩3,前罩外观多变,可以是半球面上开通光窗口,而光学系统整个埋入球体之中,例如军用机载吊舱或转塔,如图2,也可以是半球面切去一段球冠,伸出一段圆柱镜筒。

由于前罩所安装结构的不同,现有陀螺稳定系统摄影系统中的前罩2与后罩3外观结构不一致,无论是金属铸造还是碳纤维成型,都需分别开模制造,不具备通用性同时还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后罩3的外观结构多为半球,在抽取摄影系统记忆卡时,必须拆下整个后罩,造成操作的不便。

同时,现有的陀螺稳定摄影系统的后罩为一个整体,在平衡配重方面多采用在系统内部粘接铅块的方式,在手测配重找平衡的过程中,一开始需要粘接大质量的铅块,这时会出现因质量过大而不易粘接、粘接后不美观、增减配重铅块不方便,需反复拆粘胶。并且只能在球体舱内找地方安装粘接配重块,力臂缩短,所需的配重质量会增加,整个摄影系统的总质量也会增加,若用于航拍,会加重飞机的负载,缩小高清摄影系统适用移动搭载载体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的球形外观内壁光滑无台阶类的结构,不利于配重铅块的粘接。即便粘接好配重块,交付客户后,反复进行旋转运动会使粘接的配重块受惯性力的作用而活动脱落,而且粘接配重块越大,脱落的几率就越大,脱落和铅块会砸毁系统内的电子及结构元件,而且手动增加配重铅块无法找到最佳配重位置往往会导致配重质量过大。同时,配重铅块位置通常为粘接位置找准,对装配工人的技能要求很高,不能实现标准化生产流程,生产产品的一致很差。故传统单靠粘接配重铅块来解决平衡问题的方案是繁琐而安全性低的方案。

因此,采用何种配重结构以及安装方式可在方便增减配重结构及节约调配时间的基础上同时提高配重结构相对于整机系统的安全性成为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前、后罩通用的特征的陀螺稳定摄影系统,并且将后罩的配重质量融入球形外观中,可以随意更换搭载的摄影机类型,在镜头长短不一致的情况下,球形面罩具有高度的结构互换性,不需重新设计球形面罩,只须更换长度不同的镜筒就可解决问题,这种结构所包含的配重结构可以减少配重质量,同时还方便增减微调配重质量,提高整体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陀螺稳定摄影系统,具有U型臂、俯仰框、前面罩、后面罩、镜头以及配重球冠,所述的俯仰框安装在所述的U型臂上,所述的前、后面罩分别安装在所述俯仰框的前、后端面上,所述的镜头安装在所述的前面罩上,所述的配重球冠安装在所述的后面罩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面罩和所述的后面罩结构相同,能够互换,所述的前面罩和所述的后面罩为半球面,所述半球面具有通孔,所述通孔內镶金属法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的金属法兰具有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的端面上具有螺纹,所述环形结构的内表面具有内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的镜头具有金属连接法兰,所述的金属连接法兰和所述的金属法兰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的镜头还具有碳纤维筒、内镶金属窗口法兰、窗口玻璃和窗口玻璃压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的配重球冠为球冠结构,所述配重球冠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金属法兰断面的螺纹相配合的孔,所述配重球冠通过螺钉与所述金属法兰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还具有环形金属配重圈,所述的配重球冠内表面设置有直径递减的螺纹孔,用于安装相应直径的所述环形金属配重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的环形金属配重圈为一个或多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还具有重心调整系统,所述重心调整系统具有全螺纹螺杆、配重圆柱块、负载面板,所述的全螺纹螺杆安装在负载面板上,所述的配重圆柱块穿设在所述的全螺纹螺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的配重圆柱块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的全螺纹螺杆上,所述的配重圆柱块在所述全螺纹螺杆上的位置能够调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还具有锁紧螺母,所述的锁紧螺母用于重心调整后锁紧所述的配重圆柱块,防止松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摄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摄影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摄影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面罩结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镜筒结构安装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配重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配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微调配重结构;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微调配重局部结构;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俯仰框

2 U型臂

3 前面罩

4 后面罩

5 镜头

6 配重球冠

61 螺纹孔

7 球面

8 金属法兰

81 螺纹

82 内螺纹

9 金属连接法兰

10 碳纤维筒

11 內镶金属窗口法兰

12 窗口玻璃

13 窗口玻璃压件

14 环形金属配重圈

15 全螺纹螺杆

16 配重圆柱块

17 负载面板

18 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陀螺稳定摄影系统,包括俯仰框1、U型臂2、前面罩3、后面罩4和镜头5以及配重球冠6,俯其中的仰框1安装在U型臂上,面罩2、4为两块,分别设置在俯仰框1的前、后端面,作为前面罩3和后面罩4结构相同,能够互换通,从而提高产品通用性,镜头5和前面罩相固定,配重球冠6和后面罩4相固定。

以前面罩3或后面罩4其一为例,详细介绍面罩3、4的结构。如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面罩3、4为碳纤维制作,具有半球面7,球面的中心开有通孔,通孔內镶金属法兰8,金属法兰8的具有环形结构,金属法兰8的环形结构的端面上分布用于连接配重球冠6的螺纹81,金属法兰8的环形结构内表面具有连接镜头5的内螺纹82。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镜头5内镶金属连接法兰9、碳纤维筒10、內镶金属窗口法兰11、窗口玻璃12和窗口玻璃压件13。碳纤维筒10一端与金属连接法兰连接,另一端与依次安装內镶金属窗口法兰11、窗口玻璃12和窗口玻璃压件13。其中,内镶金属法兰9与金属法兰8的环形结构内表面的内螺纹连接,将镜头5安装在前面罩3上,只需将螺纹拧紧即可,更换镜头方便。而且碳纤维筒10的直径和长度均可变,可适应各种型号的摄影机及其相配镜头。

如图8、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配重球冠6为球冠结构,球冠边缘具有与后面罩的金属法兰8端面的螺纹相配合的孔,通过螺钉将配重球冠6通过金属法兰8固定在后面罩4上,配重球冠的球冠内表面分布有直径递减的螺纹孔61,用于安装相应直径的环形金属配重圈14,配重可根据实际要求安装一个环形金属配重圈14或多个环形金属配重圈14,如图9所示的,安装了2个环形金属配重圈14。

如图10和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重心调整系统具有全螺纹螺杆15,配重圆柱块16,负载面板17和锁紧螺母18,其中全螺纹螺杆15拧紧在负载面板17上,全螺纹螺杆15上螺纹安装有配重圆柱块16,穿设在全螺纹螺杆15上的配重圆柱块16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多个,可视情况而增减个数,配重圆柱块16在全螺纹螺杆15上的位置可通过旋动配重圆柱块16而进行调整,以实现陀螺稳定摄影系统中心的微调,微调结束后,拧紧锁紧螺母18防止松动。

本实用新型的配重球冠6、配重圈14以及微调的配重圆柱块16均可针对不同厂家、不同型号、不同规格、不同用途的视频摄影摄像机,通过调整配重球冠6和配重圈14的数量和质量实现摄影系统的重心的调节。而用于微调的配重圆柱块16则是在最后一个环节进行微调。

本实用新型的前、后面罩结构相同,均采用碳纤维材料一次铸造成型,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并且前、后面罩均为半球面去掉一截球冠,实现了前面罩和后面罩的完全一致,通过面罩内镶金属法兰为接口,面罩用作前面罩时,可以连接不同长度的镜头,面罩用作后面罩时则连接配重球冠,灵活多变,通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配重球冠可与面罩配合组成球形外观,平面侧分布多圈直径递减的螺纹孔,能够安装相应直径的环形金属配重环,并且设置了重心微调结构,将重心平衡调节更为精确。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上述实施方式中所介绍的结构并没有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