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偿型外啮合无侧隙齿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6673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补偿型外啮合无侧隙齿轮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侧隙齿轮传动,属于齿轮传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齿轮传动用于传递运动和动力,具有结构紧凑、运转平稳、噪声较小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机器和仪器中。但存在回程误差大、传动精度低等缺点,在一些重要设备和精密仪器中的使用受到限制,随着精密传动的发展需求,对齿轮传动中齿侧间隙的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有调整啮合侧隙常用的技术方案有:偏心轴套调整中心距法、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法、弹簧力偏置法、双电机驱动的双传动链消隙法,以上方法均存在结构和装配比较复杂,仅适用于一些小功率系统,并且不能彻底解决齿轮传动回差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齿轮传动技术领域急需一种传动精度高,能够消除齿侧间隙,减小振动冲击和噪声的传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无侧隙外啮合齿轮传动装置,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能够自动消除齿侧间隙及回差,减小振动冲击和噪声,延长齿轮寿命,适用于高精度齿轮传动。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补偿型外啮合无侧隙齿轮,包括传动轴(1)、左侧传力板(2),弹性原件(3),键a(4),键b(5),右侧传力板(6),齿轮本体(7);所述左侧传力板(2)、右侧传力板(6)分别和弹性原件(3)左右侧面契合在一起;所述左侧传力板(2)、右侧传力板(6)和弹性原件(3)通过键a(4)与传动轴(1)相连;所述齿轮本体(7)通过键b(5)和弹性原件(3)相连。理论上,实际中心距=理论中心距减去齿轮侧隙为理想状态下无侧隙啮合,但实际中由于加工误差、安装误差等因素影响,会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一个补偿量Δ1,使得实际中心距=理论中心距减去齿轮侧隙+中心距调节补偿量Δ1,通过弹性原件(3)的变形补偿,调节实际中心距距离,避免可能出现的干涉,可以实现外齿轮无侧隙啮合。

优化的,所述弹性原件(3)包括内环(8)、外环(9)和弹性机构(10),所述内环(8)和外环(9)之间通过所述弹性机构(10)相互连接;所述外环(9)左右侧面分别设有环形凹槽(11),所述左侧传力板(2)、右侧传力板(6)侧壁上设有环形凸槽(12);所述左侧传力板(2)、右侧传力板(6)上的环形凸槽(12)分别位于所述外环(9)左右侧面的环形凹槽(11)内。

优化的,所述弹性机构(10)内部横截面为蜂巢结构,不仅有效提高了结构强度,而且变形回复能力强,有助于齿轮的变形补偿。

优化的,所述环形凸槽(12)同轴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11)内,且所述环形凸槽的宽度略小于所述环形凹槽(11)的宽度。一般来说,环形凹槽的宽度=环形凸槽宽度+最大弹性形变距离Δ2(Δ2具体数值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当发生挤压时,环形凸槽可在凹槽内移动,使弹性原件(3)及左、右侧传力板保持弹性形变。

优化的,所述左侧传力板(2)、右侧传力板(6)的外圆直径略小于所述弹性原件(3)的外圆直径。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零件数量少,安装工艺好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左侧和右侧传力板可以辅助传递扭矩,具有承载能力大;

3.本实用新型弹性原件(3)内部设计为蜂巢结构,稳定性好;

4.本实用新型降低了齿轮在传动过程中的振动和噪音,提高了齿轮的疲劳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弹性部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弹性原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左侧传力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标号:1、传动轴;2、左侧传力板;3、弹性原件;4、键a;5、键b;6、右侧传力板;7、齿轮本体;8、内环;9、外环;10、弹性机构;11、环形凹槽;12、环形凸槽;13、滚珠轴承;14、齿轮箱下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一种补偿型外啮合无侧隙齿轮,包括传动轴(1);左侧传力板(2),弹性原件(3),键a(4),键b(5),右侧传力板(6),齿轮本体(7)。所述左侧传力板(2)、右侧传力板(6)分别和弹性原件(3)左右侧面契合在一起;左侧传力板(2)、右侧传力板(6)和弹性原件(3)通过键a(4)和传动轴(1)相连;齿轮本体(7)通过键b(5)和弹性原件(3)相连。通过调节实际中心距距离实现无侧隙啮合,实际中心距=理论中心距减去齿轮侧隙+Δ1(Δ1具体数值根据不同情况确定),通过弹性原件(3)的变形避免可能出现的干涉,实现外齿轮无侧隙啮合。

所述弹性原件(3)包括内环(8)、外环(9)和弹性机构(10),所述内环(8)和外环(9)之间通过所述弹性机构(10)相互连接;所述外环(9)左右侧面分别设有环形凹槽(11),所述左侧传力板(2)、右侧传力板(6)侧壁上设有环形凸槽(12);所述左侧传力板(2)、右侧传力板(6)上的环形凸槽(12)分别位于所述外环(9)左右侧面的环形凹槽(11)内;所述弹性机构(10)内部横截面为蜂巢结构,不仅有效提高了结构强度,而且变形回复能力强,有助于齿轮的变形补偿。

所述环形凸槽(12)同轴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11)内,且所述环形凸槽的宽度略小于所述环形凹槽(11)的宽度。一般来说,环形凹槽的宽度=环形凸槽宽度+最大弹性形变距离Δ2(Δ2具体数值根据不同情况确定),而且,所述左侧传力板(2)、右侧传力板(6)的外圆直径略小于所述弹性原件(3)的外圆直径,当发生挤压时,环形凸槽可在凹槽内移动,使弹性原件(3)及左、右侧传力板保持弹性形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