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挂式多功能保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3894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壁挂式多功能保管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保管架,涉及如下壁挂式多功能保管架,通过配置于以可变更位置的方式固定于公寓或住宅等的墙面的托架上的挂杆,放置可装载物品的搁架,且可实现上述搁架的自由的移动配置。



背景技术:

通常,设置于墙面来固定的搁架用于放置物品且保管或陈列物品,搁架由设置于墙面的两个托架及放置于它们两个托架上部面的搁架构成,放置于两个托架来构成的搁架有呈板形的搁架和将多个杆放置于两个托架来用作搁架的搁架等。

这种搁架通常用于使物品从地面分隔规定间隔来进行陈列或保管,上述搁架只形成有使物品放置于一个空间的搁架,因而存在搁架的功能被简化的问题。即。除了在被从地面分隔地设置的托架支撑的搁架的上端放置物品来进行陈列或保管物品的用途之外,无法期待搁架的其他用途,从而存在相同的空间内的空间利用性大大降低的问题。

作为提供具有钩挂部功能的搁架固定结构的现有文献,可例举韩国授权实用新型第20-0148163号及韩国授权实用新型第20-0458687号等,在上述文献中提供与搁架的功能一同可同时取得钩挂部的功能的搁架,并公开有如下技术:在构成搁架的钩挂部的上部挂搁架并进行固定,在钩挂部的下部以挂挂杆的方式进行固定,从而设置搁架和挂杆。

如上述文献,可提供同时提供钩挂部及搁架的墙面固定用搁架,但是,在提供使墙面固定用搁架本身的位置变更或搁架的位置变更变得容易的结构方面仍受限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KR20-0148163B

专利文献2:KR20-0458687B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如下壁挂式多功能保管架,通过配置于以可变更位置的方式固定于公寓或住宅等的墙面的托架上的挂杆,放置可装载物品的搁架,且可实现上述搁架的自由的移动配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的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保管架包括:一对墙面固定架150,以分隔的方式附着于墙面上;一对托架110,以可滑动的方式分别与上述一对墙面固定架150相结合;杆紧固架120,与上述一对托架110相结合;管搁架部130,与形成上述杆紧固架120的杆固定环123相结合;钩挂部140,以可变更位置的方式与上述托架110的下端相结合;以及装拆式搁架部160,与多个上述管搁架部130相结合,上述装拆式搁架部160包括:板形状的搁架161,放置于多个上述管搁架部130上;以及引入突起163,与上述搁架161的下端相结合,上述装拆式搁架部160可通过滑动在上述一对托架110之间调节位置,上述钩挂部140包括:板形状的钩挂部本体141;杆贯通部142,配置于上述钩挂部本体141的下部;滑动突起143,构成上述钩挂部本体141的上端;以及弹性突起145,突出形成于上述杆贯通部142的内侧上,上述滑动突起143以可移动的方式与沿长度方向形成于上述托架110的下端的可变导轨113强制压入地结合,在上述托架110的前方侧端形成有前面加强筋114,以防止上述钩挂部140脱离。

上述托架110包括:中空的托架本体111;托架板115,与上述托架本体111的一侧垂直地相连接;托架固定件112,形成于上述托架本体111的内部空间,在上述托架固定件112的上端设置有槽;以及板孔116,以贯通的方式形成于上述托架板115的上下部,上述墙面固定架150包括:平板形状的固定架本体151;固定架引导部153,向上述固定架本体151的长度方向形成于上述固定架本体151的两侧上;以及压迫突起155,沿着上述固定架本体151的后部面的左右长度方向来形成,上述托架110通过借助上述板孔116将固定单元向上述固定架本体151加压的过程来对上述托架110进行固定,上述托架110通过上述固定架引导部153以可沿上下方向滑动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墙面固定架150上。

上述杆紧固架120包括:符合上述托架本体111的上端的形状的紧固板121;紧固突起122,突出于上述紧固板121的下端;以及杆固定环123,形成于上述紧固板121的上端,上述紧固突起122以与上述托架固定件112相同的配置间隔形成。

上述多功能保管架还包括:分隔支撑部170,与上述托架110的托架固定件112相结合;以及木制式搁架部180,放置于上述分隔支撑部170上,上述分隔支撑部170使上述木制式搁架部180从上述托架110的上端分隔,从而防止由湿气引起的上述木制式搁架部180的变形。

实用新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保管架通过配置于以可变更位置的方式固定于公寓或住宅等的墙面的托架上的挂杆,即,管搁架部,放置可装载物品的搁架,且可实现上述搁架的自由的移动配置。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用途以晾衣架、搁架、衣架等多样地使用,可设置于泡菜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上端,或可利用为衣物收纳箱等的搁架。并且,可设置于更衣室、衣柜等的家具内部,或可设置于房间、客厅、阳台、杂物间、厨房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管搁架部选定不锈钢材质,可以实现美丽的设计。

本实用新型将房屋内部的边角空间的利用性最优化,来可将狭窄的居住空间更方便地使用,且由于未占用占地面积,因而使居住空间变宽,在不影响居住美观的状态下,可利索地进行周围整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保管架的整体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保管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示出在去除墙面固定架的状态下的多功能保管架的图。

图4示出在墙面固定架上上下分隔配置有多个托架的状态。

图5示出在墙面固定架上上下分隔配置有多个多功能保管架的状态。

图6为示出多功能保管架上的搁架部的紧固方式的图。

图7示出多功能保管架上的搁架部的位置变更结构。

图8为示出墙面固定架的另一实施例的图。

图9示出与托架的下端相结合的钩挂部的结合结构。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多功能保管架

110:托架

120:杆紧固架

130:管搁架部

140:钩挂部

150:墙面固定架

160:装拆式搁架部

170:分隔支撑部

180:木制式搁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在说明本实用新型之前,以下的特定结构乃至功能性说明仅作为用于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概念的实施例的目的而例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概念的多个实施例可通过多种形态来进行实施,不应局限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多个实施例来进行解释。

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概念的实施例可进行多种变更,且可具有多种形态,因此将多个特定实施例例示于附图中,并在说明书中进行详细的说明。然而,这并不是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概念的多个实施例局限于特定的公开形态,而应理解为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技术范围中所包括的所有变更技术方案、等同技术方案乃至替代技术方案。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保管架的整体立体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保管架的分解立体图,附图3为示出在去除墙面固定架的状态下的多功能保管架的图,附图4示出在墙面固定架上上下分隔配置有多个托架的状态,附图5示出在墙面固定架上上下分隔配置有多个多功能保管架的状态,附图6为示出多功能保管架上的搁架部的紧固方式的图,附图7示出多功能保管架上的搁架部的位置变更结构,附图8为示出墙面固定架的另一实施例的图,附图9示出与托架的下端相结合的钩挂部的结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保管架100包括:墙面固定架150,附着于墙面上;托架110,以可滑动的方式与墙面固定架150相结合;杆紧固架120,与托架110相结合;管搁架部130,与形成杆紧固架120的杆固定环123相结合;钩挂部140,以可变更位置的方式与托架110的下端相结合;装拆式搁架部160,与管搁架部130相结合;以及木制式搁架部180,放置于与托架110的托架固定件112相结合的分隔支撑部170上。

托架110包括:中空的托架本体111,以平行于地面的状态配置;托架板115,与托架本体111的内侧垂直地相连接;托架固定件112,形成于托架本体111的内部空间,在上述托架固定件112的上端设置有下部紧固孔;以及板孔116,以贯通的方式形成于托架板115的上下部。

杆紧固架120包括:符合托架本体111的上端的形状的紧固板121;紧固突起122,从紧固板121的下端向下部延伸突出;以及杆固定环123,形成于紧固板121的上端。其中,紧固突起122以与托架固定件112相同的配置间隔形成。即,紧固突起122与托架固定件112的下部紧固孔插入结合。

在杆固定环123的上部形成有开口部,上述开口部的宽度微小于管搁架部130的直径,从而维持坚固性,杆固定环123的直径符合管搁架部130的直径。在形成上述杆固定环123的外周壁体内部形成有规定的弹性空间,从而向杆固定环123赋予挠性及弹力。由此,在借助开口部将杆固定环123与管搁架部130相结合的情况下,可实现上述开口部的扩张及向原状态的恢复。

钩挂部140包括:板形状的钩挂部本体141;杆贯通部142,配置于钩挂部本体141的下部;滑动突起143,构成钩挂部本体141的上端;以及弹性突起145,以一对相向的方式突出形成于杆贯通部142的内侧上。钩挂部140通过滑动突起143以可变更位置的方式与托架本体111的下端相结合。即,滑动突起143可沿着沿长度方向形成于托架本体111的下端的槽进行移动,从而可使上述钩挂部140向托架本体111的前后方进行移动。另一方面,在杆贯通部142上紧固有额外的可变衣架135,从而可用作利用毛巾挂或衣挂的衣架用途等。

另一方面,参照图9,在作为另一实施例的钩挂部140中,由以有弹力的方式包围的形态,滑动突起143以可移动的方式与沿长度方向形成于托架本体111的下端的可变导轨113强制压入地结合,从而可使上述钩挂部140向托架本体111的前后方进行移动。另一方面,在托架本体111的前方侧端形成有起到挡止部功能的前面加强筋114,以防止钩挂部140脱离。

墙面固定架150包括:平板形状的固定架本体151;固定架引导部153,向上述固定架本体151的长度方向形成于上述固定架本体151的两侧上;以及压迫突起155,沿着上述固定架本体151的后部面的左右长度方向来形成。当将墙面固定架150固定于墙面时,在对穿孔于固定架本体151的中央部的施工孔施工固定螺栓的情况下,可通过微细压迫突起的155的弹性将固定架本体151强力地附着于墙上,此时的紧固力作用于压迫突起155,来使两侧的固定架引导部153的边缘面紧贴于墙,从而维持坚固的支撑力。

当调节形成于托架的板孔116的位置来进行固定时,通过对固定架本体151进行加压的过程将托架110固定于墙面固定架150上,同时使固定架引导部153的底面更紧贴于墙上,从而维持坚固的支撑力。

托架110通过一对固定架引导部153包围托架板115的两侧的结构与墙面固定架150相结合。以可沿上下方向滑动的方式配置于墙面固定架150的托架110通过借助板孔116将固定螺栓(未图示)向固定架本体151表面加压的过程来对托架110进行固定。另一方面,为了可安装于墙的固定螺栓的紧固,在固定架本体151的内面中央部能够以规定间隔形成有固定槽或固定孔。

参照图4及图5,在托架110的托架固定件112上可配置有能够以分隔的状态放置木制式搁架部180的额外的分隔支撑部170。分隔支撑部170包括支撑部外侧部171及以分隔的方式形成于支撑部外侧部的内部的支撑部内侧部173。突出形成于分隔支撑部170的下端的支撑部突起与托架固定件112的下部紧固孔插入结合。

当将木制式搁架部180放置于托架110上时,上述分隔支撑部170使上述木制式搁架部180从托架本体111的上端分隔,从而防止由结露现象引起的湿气污染木板形态的搁架部,或者,防止搁架部发生变形,由此,保护木制式搁架部180。

参照图6及图7,装拆式搁架部160包括板形状的装拆式搁架161及与装拆式搁架161的下端相结合的引入突起163。

装拆式搁架部160作为其一实施例,可由覆盖紧固于一对托架110上的管搁架部130的一部分的结构配置。其中,装拆式搁架161可通过紧固于管搁架部130的引入突起163,来沿着上述管搁架部130以向左右滑动的方式进行移动。作为上述装拆式搁架部160采用工程塑料原材料,从而制作成当结合时具有柔软的弹性,且既坚固又结实。

另一方面,作为装拆式搁架部160的另一实施例,可由覆盖紧固于一对托架110上的管搁架部130整体的结构配置。

参照图8,观察墙面固定架的另一实施例150'如下。

墙面固定架150'包括:板形状的固定架本体151';固定架引导部153',向固定架本体151'的长度方向形成;圆型槽156,形成于固定架引导部153'的中央和上下端;以及垂直长孔150a及水平长孔150b,形成于固定架本体151'的上下部。在设置墙面固定架150'的情况下,垂直长孔150a及水平长孔150b可精密地调节位置。

在构成托架110的托架板115的下端形成有垂直突起部117及构成垂直突起部117的两末端的放置突起118。垂直突起部117被插入于固定架引导部153',通过上述放置突起118选择性地与圆型槽156相结合的过程调节位置。

以下,参照图1至图7,说明多功能保管架的配置结构。

图1示出的是,单一的多功能保管架利用分隔配置的一对墙面固定架150来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配置的状态。

图3示出的是,通过将分隔配置的一对托架110直接固定于墙面上,来配置单一的多功能保管架的状态。

图5示出的是,多个多功能保管架利用分隔配置的一对墙面固定架150来以可向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配置的状态。

图7示出的是,通过引入突起163紧固于管搁架部130的搁架161可沿着管搁架部130左右滑动的状态。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如下结构来实现多层配置的多功能保管架的位置变更及搁架部的位置变更,即:分隔配置的墙面固定架150;多个管搁架部130,配置于墙面固定架150上;装拆式搁架部160,与管搁架部130相结合;以及木制式搁架部180,放置于与托架110的托架固定件112相结合的分隔支撑部170上。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保管架通过配置于以可变更位置的方式固定于公寓或住宅等的墙面的托架上的挂杆,放置可装载物品的搁架部,且可实现上述搁架部的自由的移动配置。

通过如上所述的技术结构,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虽然根据受限的实施例和附图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和在以下记载的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的等同范围内可由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其容易地进行多种修改及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