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阀及输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0504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闸阀及输水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阀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闸阀及输水系统。



背景技术: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而闸阀是一种最常见的阀门,它是利用闸板来接通或截断管路中的介质。闸板在垂直于闸门座通道中心线的片面作为升降运动,像闸门一样截断管路中的介质,但是管道内的介质流速往往都比较快,压力较大,稍有凹陷或者孔洞就会产生泄露甚至爆管的危险。

在现有设计中,闸板和阀体的密封面角度通常都是一致的,但是由于铸造时阀体容易出现凹陷的情况,就会造成无法密封或者扭矩增大的情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闸阀及输水系统,使上述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闸阀,包括阀体和闸板,闸板可活动的设置于阀体内,闸板包括闸板本体和突出部,突出部的远离闸板本体的其中一个侧面为第一密封面,阀体内壁设置有与第一密封面对应的第二密封面,阀体具有第一密封面与第二密封面过盈配合的第一状态以及第一密封面脱离第二密封面的第二状态。

可选的,上述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之间的过盈量从闸板的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大。

可选的,上述第一密封面与闸板本体之间的距离从闸板的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大。

可选的,上述阀体包括阀体本体和凹陷部,第二密封面设置于凹陷部的远离阀体本体的一侧,第二密封面与阀体本体之间的距离从第二密封面的两端向中间逐渐减小。

可选的,上述第一密封面包括两个第一过盈面,两个第一过盈面的一端在闸板的中间相交,垂直于闸板本体且与两个第一过盈面的相交线共面的平面为第一基准面,第二密封面包括两个第二过盈面,两个第二密封面在阀体本体的中间相交,垂直于阀体本体且与两个第二过盈面的相交线共面的平面为第二基准面;第一过盈面与第一基准面的夹角为第一夹角,第二过盈面与第二基准面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的和值为180.2°-180.4°。

可选的,上述凹陷部的远离阀体本体的一侧和突出部的远离闸板本体的一侧对应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密封槽和凸起,密封槽的长度方向与闸板运动方向相同,密封槽设置于阀体或者闸板的中间位置。

可选的,上述凹陷部的远离阀体本体的一侧和突出部的远离闸板本体的一侧对应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多个密封槽和凸起,多个密封槽沿垂直于闸板运动方向并排设置。

可选的,上述闸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贯穿闸板的连接管,闸板本体的边沿设置有相对于连接管的轴线对称的两个密封部,密封部包括第一密封部、限位部和第二密封部,第一密封部、限位部、第二密封部与连接管之间形成封闭的密封区,第一密封部为弧形,第一密封部的一端与连接管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限位部的一端连接,限位部的远离第一密封部的一端与第二密封部连接,第二密封部的远离限位部的一端与连接管的远离第一密封部的一端连接。

可选的,上述密封区内设置有第一加强柱和第二加强柱,第一加强柱和第二加强柱交叉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输水系统,包括输水管道和上述的闸阀,输水管道与闸阀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闸阀包括闸板和阀体,闸板和阀体之间具有相互过盈配合的密封面,并且该密封面之间的过盈量在合适的范围内,但不会因为过盈量的变化产生扭矩过大的情形,也就是利用特殊的密封角度对阀体进行密封,特殊的角度可以弥补阀体铸造时的缺陷,使闸阀的密封效果更好,并且由于闸板和阀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压缩量,即使闸板或者阀体存在一定的磨损,只要不超过压缩量的范围,同样能够保证密封的效果,增加闸阀的使用寿命。

本输水系统安装了该闸阀,使输水系统输水的过程更加的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闸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闸板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闸板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闸板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凸起和密封槽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闸阀;10-闸板;11-闸板本体;12-突出部;13-第一密封面;14-第一夹角;15-凸起;16-连接管;17-密封部;171-第一密封部;172-第二密封部;173-限位部;18-第一加强柱;19-第二加强柱;20-阀体;21-阀体本体;22-凹陷部;23-第二密封面;24-第二夹角;25-密封槽;30-第一基准面;40-第二基准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闸阀100,包括闸板10和阀体20,闸板10可活动的设置于阀体20内。

请参照图2所示,闸板10包括闸板本体11和突出部12,闸板本体11两侧的面为竖直的平面,突出部12可以设置在闸板本体11的其中一侧,也可以在闸板本体11的两侧都设置突出部12。

突出部12的远离闸板本体11的其中一个侧面为第一密封面13,第一密封面13可以设置在一个突出部12上,也可以设置在两个突出部12上,只要在一个突出部12上设置第一密封面13就能够达到封闭的效果。

第一密封面13包括两个第一过盈面,两个第一过盈面的一端在闸板10的中间相交,垂直于闸板本体11且与两个第一过盈面的相交线共面的平面为第一基准面30,两个过盈面可以相对于闸板10的中线对称,也可以不对称,对称设置的方式方便制成和生产,同时由于过盈面是对称设置的,当闸板10和阀体20过盈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扭矩也是对称的,便于有助于阀门的闭合和开启,当然,由于闸板10受到的扭矩是对称的,也可以大大延长闸板10的使用年限。

闸板10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贯穿闸板10的连接管16,连接管16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阀体20的与闸板10对应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用螺杆将连接孔和连接部连接,螺杆的外螺纹与连接管16的内螺纹相匹配,具体为:连接部设置通孔,该通孔与连接管16同轴,螺杆穿过通孔并与连接管16螺纹连接,螺杆的远离阀体20的一端设置手轮,转动手轮可以控制螺杆的转动,由于连接管16与螺杆螺纹配合,螺杆的转动可以控制闸板10相对于阀体20上下的活动。

请参照图3所示,闸板本体11的边沿设置有相对于连接管16的轴线对称的两个密封部17,第一密封面13的作用是与阀体20配合,将与闸板10两侧相对的面进行密封,而密封部17的作用是将阀体20的与闸板10边缘相对的部分进行密封,密封部17包括第一密封部171、限位部173和第二密封部172。

第一密封部171、限位部173、第二密封部172与连接管16之间形成封闭的密封区,密封区为实心的结构,该密封区的表面也就是第一密封面13所在的平面。

第一密封部171为弧形,闸板10的两端给闸板10带来的扭矩最大,所以当两端与中间位置的距离减小的时候闸板10的扭矩也会相应的减小,所以,将第一密封部171设置成弧形,当过盈量的增加导致扭矩增大的时候,在使闸板10在满足密封条件的情况下,弧形的第一密封部171可以抵消一部分增大的扭矩,第一密封部171的一端与连接管16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限位部173的一端连接,

限位部173的远离第一密封部171的一端与第二密封部172连接,第二密封部172的远离限位部173的一端与连接管16的远离第一密封部171的一端连接,限位部173采用竖直方向设置,闸板10的两端设置对称的限位部173,阀体20内设置与限位部173匹配的用于限制限位部173位置的槽,使限位部173只能沿着阀体20内槽的竖直方向进行滑动,可以避免闸板10的不规则运动而导致的其受力不均的,影响密封效果。

请参照图4所示,密封区内设置有第一加强柱18和第二加强柱19,第一加强柱18和第二加强柱19交叉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柱18和第二加强柱19设置成相互垂直或者基本垂直,也可以是具有一定角度的交叉设置。闸板10于阀体20之间的压缩量增加的时候,对闸板10强度的要求也相应的增加,第一加强柱18和第二加强柱19可以增强闸板10的强度。

请参照图5所示,阀体20内壁设置有与第一密封面13对应的第二密封面23,第二密封面23与第一密封面13的对应可以是,阀体20一侧内壁的第二密封面23与闸板10的一侧第一密封面13的对应,也可以是阀体20两侧内壁的第二密封面23与闸板10的两侧第一密封面13的对应。

阀体20具有第一密封面13与第二密封面23过盈配合的第一状态以及第一密封面13脱离第二密封面23的第二状态。这里的第一状态对应于,闸板10完全嵌入阀体20内,并且闸板10和阀体20之间的压缩量达到最大值,这时,闸板10将阀体20的两端完全隔离,也就是对应于闸阀100的关闭状态。第二状态对应于,闸板10上升至最高处,也就是闸阀100的完全开启状态。

由于闸阀100是一种开闭阀门,它不允许作为截流用,因为通常情况下使用中应避免将闸板10微量开启,或者关闭不紧密,因为阀体20内高速流动的介质的冲蚀会加速闸板10的损坏。

第一密封面13与闸板本体11之间的距离从闸板10的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大,由于闸板10与阀体20的连接是通过插接在闸板10中间位置的螺纹杆实现的,闸板10受到的介质的所有冲击力都会传递至闸板10的中间位置,所以这里将闸板10的中间位置设置成比两端更厚。

第一密封面13和第二密封面23之间的过盈量从闸板10的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大,闸板10在关闭状态的时候,其与阀体20接触的是闸板10的边沿,在闸板10的边沿刚好与阀体20接触并继续深入的时候,闸板10和阀体20之间的过盈量逐渐增大,而闸板10的即将完全关闭和开设打开的两种状态下的扭矩是最大的,而闸板10的边沿的过盈量增加的数量带来的扭矩增加量比闸板10的其他位置都要大,所述在增加闸板10和阀体20之间的过盈量的时候,采用两端小中间大的方式,即增加了闸阀100的密封性,又不至于使闸板10的扭矩过大。

阀体20包括阀体本体21和凹陷部22,凹陷部22设置在阀体20的一侧内壁,也可以设置在阀体本体21的两侧内壁;凹陷部22的设置需要与闸板10的突出部12相匹配,需要说明的是,阀体20内壁至少有一侧设置与闸板10突出部12相匹配的凹陷部22,保证阀体20与闸板10至少有一对相比配并且密封的部位,以满足两者的密封效果,达到使用的要求。

第二密封面23设置于凹陷部22的远离阀体本体21的一侧,同理,第二密封面23也可以设置在凹陷部22的一侧或者两侧都设置,第二密封面23与阀体本体21之间的距离从第二密封面23的两端向中间逐渐减小。

第二密封面23包括两个第二过盈面,两个第二密封面23在阀体本体21的中间相交,可选的是,两个第二密封面23相对于阀体20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将垂直于阀体本体21且与两个第二过盈面的相交线共面的平面为第二基准面40;

第一过盈面与第一基准面30的夹角为第一夹角14,第二过盈面与第二基准面40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24,第一夹角14与第二夹角24的和值为180.2°-180.4°,可选的是,第一夹角14为91.2°,第二夹角24为89°;第一夹角14为91.25°,第二夹角24为:89°;第一夹角14为91.35°,第二夹角24为:89°;第一夹角14为91.4°,第二夹角24为89°,也可以为其他角度。

由于第一夹角14与第二夹角24的和值在上述合适的角度范围内,保证了闸板10和阀体20之间的压缩量在合理的范围内,既能增加保证闸阀100的密封效果,又不至于使扭过过大。

请参照图6所示,凹陷部22的远离阀体本体21的一侧和突出部12的远离闸板本体11的一侧对应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密封槽25和凸起15,密封槽25的长度方向与闸板10运动方向相同,密封槽25设置于阀体20或者闸板10的中间位置,闸板10的中间位置是压缩量最大的位置,也是需要重点密封的位置,密封槽25和凸起15之间的配合可以是闸板10和阀体20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紧密,同时增大了密封平面的面积。

本实施例中,凹陷部22的远离阀体本体21的一侧和突出部12的远离闸板本体11的一侧对应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多个密封槽25和凸起15,多个密封槽25沿垂直于闸板10运动方向并排设置,与一个凸起15和一个密封槽25相比,设置的多个密封槽25和凸起15,密封效果更好,能够使闸板10和阀体20之间的固定和滑动更加的稳定。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输水系统,包括输水管道和上述的闸阀100,输水管道与闸阀100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连接。

闸阀100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法,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合理的安装,这里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