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高灵敏度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4301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轴承,特别是一种改良的高灵敏度轴承。



背景技术:

轴承是机械设备用于传动不可缺少的部件,其作用主要是支撑转动部件,实现转动部件相对于固定部件的转动配合,也就是固定转轴使其只能实现转动,而控制其轴向和径向的移动。

现有技术中,通常轴承中的滚珠与轴承圈相匹配,即不同型号的轴承圈与滚珠无法相适用;另外滚珠在轴承圈内转动、移动的过程中与圈壁不断接触并发生挤压,现有结构中,该种挤压碰撞均属于硬性接触,由此经过长时间工作,会对滚珠表面及轴承圈内壁均造成损伤,由此大大影响轴承的工作质量和使用寿命。另外现有结构的轴承的ABS信号不稳定、灵敏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片体拼接,配合弹簧支撑,以实现滚珠直径可调整的装配使用,避免硬性压伤,同时确保ABS信号稳定的改良的高灵敏度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改良的高灵敏度轴承,包括内法兰,所述内法兰上套接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包括外法兰和内圈,所述内圈包括活动半圈与固定半圈,所述固定半圈与所述内法兰一体成型,所述活动半圈套接在所述内法兰上,所述活动半圈与所述固定半圈拼接形成完整的内圈,所述外法兰套接在所述内圈的外周,所述外法兰与内圈之间设置上排滚珠和下排滚珠,所述上排滚珠位于所述外法兰与所述活动半圈之间,所述下排滚珠位于所述外法兰与所述固定半圈之间,所述外法兰与内圈的间隙端口处设置密封组件,所述外法兰与下排滚珠的接触壁面上设置第一弹板组件,所述第一弹板组件包括若干第一单元板体,若干所述第一单元板体拼接形成一环形轨道,所述第一单元板体与外法兰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活动半圈与上排滚珠的接触壁面上设置第二弹板组件,所述第二弹板组件包括若干第二单元板体,若干所述第二单元板体拼接形成一环形轨道,所述第二单元板体与活动半圈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所述轴承组件的顶部盖设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底部设置有霍尔芯片。

本改良的高灵敏度轴承的运作过程为,当轴运转开始后,上排滚珠、下排滚珠在外法兰和内圈之间转动,下排滚珠的外壁与第一单元板体相接触,由于第一单元板体由第一弹簧支撑,故下排滚珠经过时相应发生弹性形变及位移,从而提供了缓冲式支撑接触,进而避免硬性接触造成的挤压损伤;上排滚珠的外壁与第二单元板体相接触,由于第二单元板体由第二弹簧支撑,故上排滚珠经过时相应发生弹性形变及位移,从而提供了缓冲式支撑接触,进而避免硬性接触造成的挤压损伤。同时采用霍尔芯片和精密的磁性感应圈设计,使ABS信号更稳定、灵敏度更高。

在上述的改良的高灵敏度轴承中,相邻所述第一单元板体之间预留有隔离间隙,相邻所述第二单元板体之间预留有隔离间隙。设置隔离间隙的作用是避免相邻板体之间发生卡死现象,利用合适宽度的隔离间隙,在相邻板体弹性动作时提供足够的让位空间,确保板体具有弹性移动的自由度。

在上述的改良的高灵敏度轴承中,所述第一单元板体为记忆金属片,所述第二单元板体为记忆金属片。记忆金属片能够发生弹性变形,并且能够在压力释放后恢复初始形状。

在上述的改良的高灵敏度轴承中,所述第一单元板体和第二单元板体的外表面上涂覆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表面具有光滑层。

在上述的改良的高灵敏度轴承中,所述外法兰与内圈之间还设置有上、下两个保持架,所述上排滚珠、下排滚珠对应放置于所述保持架上。利用保持架以使若干滚珠保持均等间距,且不产生碰撞挤压,以避免滚珠相互磨损破碎,由此既保障顺畅转动作业,又提高滚珠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改良的高灵敏度轴承中,所述密封组件为密封圈或磁性密封圈。

在上述的改良的高灵敏度轴承中,所述内法兰的周边上设置环形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开通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穿设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改良的高灵敏度轴承通过片体拼接,配合弹簧支撑,一方面实现滚珠直径可调整的装配使用,另一方面提供了弹性变形的缓冲式支撑模式,以避免硬性压伤,同时保障滚珠转动的舒畅度,同时采用霍尔芯片和精密的磁性感应圈设计,使ABS信号更稳定、灵敏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改良的高灵敏度轴承的剖视结构图。

图中,1、螺栓;2、内法兰;3、外法兰;4、第一单元板体;5、第一弹簧;6、活动半圈;7、第二单元板体;8、第二弹簧;9、上排滚珠;10、下排滚珠;11、保持架;12、密封圈;13、磁性密封圈;14、传感器;15、霍尔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改良的高灵敏度轴承,包括内法兰2,内法兰2上套接轴承组件,轴承组件包括外法兰3和内圈,内圈包括活动半圈6与固定半圈,固定半圈与内法兰2一体成型,活动半圈6套接在内法兰2上,活动半圈6与固定半圈拼接形成完整的内圈,外法兰3套接在内圈的外周,外法兰3与内圈之间设置上排滚珠9和下排滚珠10,上排滚珠9位于外法兰3与活动半圈6之间,下排滚珠10位于外法兰3与固定半圈之间,外法兰3与内圈的间隙端口处设置密封组件,外法兰3与下排滚珠10的接触壁面上设置第一弹板组件,第一弹板组件包括若干第一单元板体4,若干第一单元板体4拼接形成一环形轨道,第一单元板体4与外法兰3之间通过第一弹簧5连接,活动半圈6与上排滚珠9的接触壁面上设置第二弹板组件,第二弹板组件包括若干第二单元板体7,若干第二单元板体7拼接形成一环形轨道,第二单元板体7与活动半圈6之间通过第二弹簧8连接,轴承组件的顶部盖设传感器14,传感器14的底部设置有霍尔芯片15。

本改良的高灵敏度轴承的运作过程为,当轴运转开始后,上排滚珠9、下排滚珠10在外法兰3和内圈之间转动,下排滚珠10的外壁与第一单元板体4相接触,由于第一单元板体4由第一弹簧5支撑,故下排滚珠10经过时相应发生弹性形变及位移,从而提供了缓冲式支撑接触,进而避免硬性接触造成的挤压损伤;上排滚珠9的外壁与第二单元板体7相接触,由于第二单元板体7由第二弹簧8支撑,故上排滚珠9经过时相应发生弹性形变及位移,从而提供了缓冲式支撑接触,进而避免硬性接触造成的挤压损伤。同时采用霍尔芯片15和精密的磁性感应圈设计,使ABS信号更稳定、灵敏度更高。

相邻第一单元板体4之间预留有隔离间隙,相邻第二单元板体7之间预留有隔离间隙。设置隔离间隙的作用是避免相邻板体之间发生卡死现象,利用合适宽度的隔离间隙,在相邻板体弹性动作时提供足够的让位空间,确保板体具有弹性移动的自由度。

第一单元板体4为记忆金属片,第二单元板体7为记忆金属片。记忆金属片能够发生弹性变形,并且能够在压力释放后恢复初始形状。

第一单元板体4和第二单元板体7的外表面上涂覆有耐磨层,耐磨层的表面具有光滑层。

外法兰3与内圈之间还设置有上、下两个保持架11,上排滚珠9、下排滚珠10对应放置于保持架11上。利用保持架11以使若干滚珠保持均等间距,且不产生碰撞挤压,以避免滚珠相互磨损破碎,由此既保障顺畅转动作业,又提高滚珠的使用寿命。

密封组件为密封圈12或磁性密封圈13。

内法兰2的周边上设置环形的安装台,安装台上开通安装孔,安装孔内穿设螺栓1。

本改良的高灵敏度轴承通过片体拼接,配合弹簧支撑,一方面实现滚珠直径可调整的装配使用,另一方面提供了弹性变形的缓冲式支撑模式,以避免硬性压伤,同时保障滚珠转动的舒畅度,同时采用霍尔芯片15和精密的磁性感应圈设计,使ABS信号更稳定、灵敏度更高。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螺栓1;内法兰2;外法兰3;第一单元板体4;第一弹簧5;活动半圈6;第二单元板体7;第二弹簧8;上排滚珠9;下排滚珠10;保持架11;密封圈12;磁性密封圈13;传感器14;霍尔芯片1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