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0530阅读:87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压水龙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压水龙头。



背景技术:

在生活用水中,特别是早中晚高峰期,用水较为集中,导致家里的水流很慢很小,给用户用水带来了极大不便,当我们厨房和卫生间同时用水时,水龙头的水流就特别小,这极大的影响我们的生活用水质量,因此非常必要设计一款增压水龙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压水龙头,在水流偏小时,增大进入弹性伸缩板的水流,使水流从弹性伸缩板的通水孔中流出,增大了出水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增压水龙头,包括龙头本体1,所述龙头本体的龙头嘴下方连接有增压装置2,所述增压装置2,包括增压装置本体3,转动杆4,弹性伸缩板装置5,带键槽的转轴7,键8以及万能转换开关9;所述转动杆4,其中心开有中心孔,在中心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导向孔,转轴连接中心孔;所述弹性伸缩板装置5,包括首端板10、末端板11以及连接首端板10与末端板11的多块上下叠加并可实现整体长度可变的活动板12,所述首端板10与增压装置本体3铰接,末端板11上具有滑动轴13,所述滑动轴13穿设在转动杆4的导向孔内并可沿导向孔上下移动首端板10、末端板11和活动板12各板中间开有多个通水孔14。

所述弹性伸缩板装置5,包括首端板10、末端板11以及连接首端板10与末端板11的至少一块上下叠加并可实现整体长度可变的活动板12,所述首端板10和末端板11分别开有两条长条孔,首端板10与活动板12之间,末端板11与活动板12之间通过螺杆贯穿长条孔上下连接,使三块板之间可以进行平行移动。

所述增压装置本体3,上端呈圆柱体并与龙头嘴连接,下端是方体结构,增压装置本体3中心面内壁上下端分别设有两个挡块6,当转动杆4带动弹性伸缩板装置5达到最大出水面积时,转动杆4两侧分别与相应的挡块6贴合。

所述万能转换开关9,通过键8配合连接在带键槽的转轴7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增压水龙头能通过弹性伸缩板装置对水压进行调节,调节万能转换开关,控制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弹性伸缩板装置的活动板延伸或压缩,从而调节弹性伸缩板装置的整体出水面积,使水流的出水压力得到合理的控制,最终使水龙头流出的水呈最佳的出水流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用水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增压水龙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增压水龙头开关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增压水龙头弹性伸缩板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压水龙头,包括龙头本体1,所述龙头本体的龙头嘴下方连接有增压装置2,所述增压装置2,包括增压装置本体3,转动杆4,弹性伸缩板装置5,带键槽的转轴7,键8以及万能转换开关9;所述转动杆4,其中心开有中心孔,在中心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导向孔,转轴连接中心孔;所述弹性伸缩板装置5,包括首端板10、末端板11以及连接首端板10与末端板11的多块上下叠加并可实现整体长度可变的活动板12,所述首端板10与增压装置本体3铰接,末端板11上具有滑动轴13,所述滑动轴13穿设在转动杆4的导向孔内并可沿导向孔上下移动首端板10、末端板11和活动板12各板中间开有多个通水孔14。

所述弹性伸缩板装置5,包括首端板10、末端板11以及连接首端板10与末端板11的至少一块上下叠加并可实现整体长度可变的活动板12,所述首端板10和末端板11分别开有两条长条孔,首端板10与活动板12之间,末端板11与活动板12之间通过螺杆贯穿长条孔上下连接,使三块板之间可以进行平行移动。

所述增压装置本体3,上端呈圆柱体并与龙头嘴连接,下端是方体结构,增压装置本体3中心面内壁上下端分别设有两个挡块6,当转动杆4带动弹性伸缩板装置5达到最大出水面积时,转动杆4两侧分别与相应的挡块6贴合。

所述万能转换开关9,通过键8配合连接在带键槽的转轴7上。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增压水龙头的工作原理作出如下说明:

当使用增压水龙头时,开启水龙头本体1开关,进入水龙头本体1内的水流进入增压装置2内,水流被弹性伸缩板装置5所阻挡,水流汇集,从而增大了水流的水压,最终从弹性伸缩板装置5通水孔14中流出,从通水孔14中的水流分流成线状水流供人使用。

当水流过小时,调节万能转换开关9,转动杆4带动弹性伸缩板装置5移动,使弹性伸缩板装置5伸长,弹性伸缩板装置5面积变大,使更多水流从弹性伸缩板装置5通水孔14中流出,从而增大了出水的流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增压水龙头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