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折立柱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9294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折立柱型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柜体框架的型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柜体大多是采用横梁和立柱焊接组装的形式,组装好的柜体虽然结构坚固,但会对运输等造成极大的不便,在运输中还存在对框架结构造成破坏的可能性。组装型材的好处是可以拆开运输,在使用场所进行安装,能够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但现有的组装式框架型材形状复杂,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折立柱型材,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易拆装。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折立柱型材,包括第一外板,第一外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外板和第三外板,第二外板和第三外板的外表面与第一外板外表面之间呈135°夹角,第二外板通过第一折弯连接与其垂直的第四外板,第三外板通过第二折弯连接与其垂直的第五外板,第四外板通过第三折弯连接与其垂直的第六外板,第五外板通过第四折弯连接与其垂直的第七外板,第六外板通过第五折弯连接与其垂直的第八外板,第七外板通过第六折弯连接与其垂直的第九外板,第八外板通过第七折弯连接与其垂直的第一内板,第九外板通过第八折弯连接与其垂直的第二内板,第一内板与第二内板通过第九折弯连接且相互垂直;第一外板沿型材长度方向设有向内凹进的连接槽,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上分别设有沿型材长度方向的凹槽。

进一步地,第二外板与第四外板之间形成的夹角朝内,第四外板与第六外板之间形成的夹角朝外,第六外板与第八外板之间形成的夹角朝内,第八外板与第一内板之间形成的夹角朝内。

进一步地,第三外板与第五外板之间形成的夹角朝内,第五外板与第七外板之间形成的夹角朝外,第七外板与第九外板之间形成的夹角朝内,第九外板与第二内板之间形成的夹角朝内。

进一步地,连接槽向内凹进的深度不小于型材的厚度,连接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与连接槽齐平的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分别通过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连接第一外板,第一连接边、第一折边和第二连接边、第二折边相对于连接槽对称布置,连接槽的槽宽度不大于两个连接边的宽度,两个连接边的宽度不大于两个折边的宽度;连接槽、第一连接边、第二连接边、第一折边、第二折边的长度总和约为第一外板总长度的1/4-1/3。

进一步地,连接槽为通槽,连接槽位于第一外板的中部,第二外板、第四外板、第六外板和第八外板形成的第一w形外廓与第三外板、第五外板和第七外板和第九外板形成的第二w形外廓相对于连接槽对称。

进一步地,第三外板和第二外板长度相同,第四外板、第五外板、第六外板和第七外板的长度相同且小于第三外板和第二外板的长度,第八外板和第九外板长度相同且大于第三外板和第二外板的长度。

进一步地,凹槽分别设置在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上且向型材内部凹进。

进一步地,凹槽分别将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均设有沿型材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不同形状的孔。

进一步地,凹槽的截面呈半圆形,凹槽外表面的圆弧半径不大于弯折的半径,凹槽内表面的圆弧半径不小于弯折的半径。

进一步地,第一外板的两端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靠近的部位分别设有第二安装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型材整体上呈三角形,在三角形的底边上预留了凹进于型材表面的连接槽,这样在焊接后能够形成闭口型材,且接缝处不会超出型材表面,并且在该底边的两端对称地设有两个w形外廓,该w形外廓能够与匹配的型材焊接组装,连接强度和型材本身的强度都比较高,本发明在型材的另外两个面上还分别设有沿长度方向的凹槽,增加了型材的强度和抗剪能力,型材两端部设有安装孔,便于型材的现场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透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截面图。

图中标号:1-第一外板,2-第二外板,3-第三外板,4-第四外板,5-第五外板,6-第六外板,7-第七外板,8-第八外板,9-第九外板,10-第一折弯,11-第二折弯,12-第三折弯,13-第四折弯,14-第五折弯,15-第六折弯,16-第七折弯,17-第八折弯,18-第九折弯,19-第一内板,20-第二内板,21-连接槽,22-凹槽,23-第一连接边,24第二连接边,25-第一折边,26-第一折边,27-方形孔,28-圆形孔,29-第一安装孔,30-第二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折立柱型材,包括第一外板1,第一外板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外板2和第三外板3,第二外板2和第三外板3的外表面与第一外板1外表面之间呈135°夹角,第二外板2通过第一折弯10连接与其垂直的第四外板4,第三外板3通过第二折弯11连接与其垂直的第五外板5,第四外板4通过第三折弯12连接与其垂直的第六外板6,第五外板5通过第四折弯13连接与其垂直的第七外板7,第六外板6通过第五折弯14连接与其垂直的第八外板8,第七外板7通过第六折弯15连接与其垂直的第九外板9,第八外板8通过第七折弯16连接与其垂直的第一内板19,第九外板9通过第八折弯17连接与其垂直的第二内板20,第一内板19与第二内板20通过第九折弯18连接且相互垂直。

第二外板2与第四外板4之间形成的夹角朝内,第四外板4与第六外板6之间形成的夹角朝外,第六外板6与第八外板8之间形成的夹角朝内,第八外板8与第一内板19之间形成的夹角朝内。

第三外板3与第五外板5之间形成的夹角朝内,第五外板5与第七外板7之间形成的夹角朝外,第七外板7与第九外板9之间形成的夹角朝内,第九外板9与第二内板20之间形成的夹角朝内。

第三外板3和第二外板2长度相同,第四外板4、第五外板5、第六外板6和第七外板7的长度相同且小于第二外板2和第三外板3的长度,第八外板8和第九外板9长度相同且大于第二外板2和第三外板3的长度。

由此形成了整体上呈三角形,两边具有w形外廓的型材截面。

第一外板1沿型材长度方向设有向内凹进的连接槽21,第一内板19和第二内板20上分别设有沿型材长度方向的凹槽22。

连接槽21向内凹进的深度不小于型材的厚度,连接槽21两侧分别设有与连接槽21齐平的第一连接边23和第二连接边24,第一连接边23和第二连接边24分别通过第一折边25和第二折边26连接第一外板1,第一连接边23、第一折边25和第二连接边24、第二折边26相对于连接槽21对称布置,连接槽21的槽宽度不大于两个连接边的宽度,两个连接边的宽度不大于两个折边的宽度;连接槽21、第一连接边23、第二连接边24、第一折边25、第二折边26的长度总和约为第一外板1总长度的1/4-1/3。

连接槽21为通槽,即,连接槽21在长度方向上贯穿整个第一外板1,且贯通第一外板1的厚度,是一个开口槽,连接槽21位于第一外板1的中部,第二外板2、第四外板4、第六外板6和第八外板8形成的第一w形外廓与第三外板3、第五外板5和第七外板7和第九外板9形成的第二w形外廓相对于连接槽21对称。

凹槽22分别设置在第一内板19和第二内板20上且向型材内部凹进。凹槽22分别将第一内板19和第二内板20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均设有沿型材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方形孔27和圆形孔28。凹槽22的截面呈半圆形,凹槽22外表面的圆弧半径不大于弯折的半径,凹槽内表面的圆弧半径不小于弯折的半径,凹槽22在这个范围内既不会影响所在板面的强度,还能够加强型材横向抗剪切力。

为了便于组装,第一外板1的两端设有第一安装孔29,第一内板19和第二内板20在靠近的部位(即凹槽22以内的部位,如图2所示)分别设有第二安装孔30。

组装时,将本发明竖直放置到横梁框架上,通过拼接、焊接以及螺栓连接的形式固定安装,形成柜体框架。

第一外板与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的连接处分别是第一折和第二折,第一连接边与第一折边、第二连接边与第二折边的连接处分别是第三折和第四折,第一外板与第二外板和第三外板的连接处分别是第五折和第六折,第二外板和第四外板的连接处是第七折,第三外板和第五外板的连接处是第八折,第四外板和第六外板的连接处是第九折,第五外板和第七外板的连接处是第十折,第刘外板和第八外板的连接处是第十一折,第七外板和第九外板的连接处是第十二折,第八外板和第一内板的连接处是第十三折,第九外板和第二内板的连接处是第十四折,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的连接处是第十五折,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上的凹槽分别是第十六折和第十七折,这样形成了一种十七折的型材,这种型材的适用范围广,匹配度高,外廓形状容易匹配连接件,且加工方便,结构强度高。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与本发明的立柱相匹配的两种横梁型材,其中一种是11折横梁型材,一种是13折横梁型材,这两种横梁型材均具有与本发明的双w形外廓匹配的连接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连接孔,再将横梁和立柱的连接边焊接在一起形成整体框架,结构强度高,组装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