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件插合自锁的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9124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件插合自锁的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管件连接件,尤其涉及到插合自锁连接件。



背景技术:

插合自锁:将连接的管件插入连接件内,利用连接件内的锁止机构将管件卡合在内部并连接固接;目前比较普遍使用插合自锁的自锁卡簧式连接件,即在连接件内设有向连接件内腔体向下延伸的弹性片,该弹性片为向下倾斜,当管件向连接件插入时并对弹性片挤压并通过,此时,当管件向外拔出时,弹性片相对管件具有对外拔出的阻力,为了更好的卡住效果,有些技术方案中在需插入管体的外外壁上设有一个小槽,当管件插入时,弹性片的端部进入该小槽内起到锁止作用;但是插合自锁卡簧式连接件在多次插拔后,该弹性片会出现老化或磨损,使其无法对插入的管件锁止或锁不紧,用力一拉即可拔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件插合自锁的连接件,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新的锁止结构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锁止结构。

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件插合自锁的连接件,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为具有开口的管状腔体,所述的壳体上开口为管件插入的插入口,所述的壳体内侧壁上设有向内凸起环形倾斜面,所述的倾斜面由内向插入口方向延伸;所述的壳体腔体内设有一个管件的锁止件,所述的锁止件上供有管件穿过的与管件插入口方向一致的连通孔及外壁;所述的管件锁止件上还包括能够在壳体腔体内壁向内凸起的倾斜面上滑动的圆形滑动块;滑动块的直径大于外壁的厚度;所述的滑动块贯穿外壁且一端向锁止件连通孔凸出,所述的滑动块能够自由移动;所述的壳体内腔还设有用于控制锁止件底端的滑动块的位置,以使滑动块一直处于斜面长度范围内上下活动的限位块。

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的锁止件及壳体内向内凸起的倾斜面位于管件插入口的一侧。

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的管件锁止件呈中通柱体,所述的管件锁止件上的滑动块为位于中通柱体壁内的环形布置并均匀排列的一组滚珠,所述的滚珠一端面向中通柱体连通孔凸出,该滚珠能相对独立自由滚动。

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的滚珠位于管件锁止件的下端,所述的管件锁止件的上端高出斜面的最外端,最好锁止件的上端与管件插入口齐平或露出或稍低于插入口以作为锁止件对管件解锁的解锁端。

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的限位块位于管件锁止件下方且呈环形片,该环形片上表面上设有倾斜设置的凸片,该凸片端部抵在管件锁止件下底部起支撑作用。

一较佳技术方案中:为了使锁止不从壳体开口掉出,所述的圆柱形锁止件其下端部,即滑动块的装设端直径大于壳体的开口。

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的管件锁止件的的外直径稍小于壳体的环形倾斜面上的最小内直径;即锁止件位于两斜面之间且外外壁面靠近斜面设置;锁止件的上顶端与管件插入口齐平或稍露出,且管件锁止件的上端口与管件插入口形态为非圆形状。

一较佳技术方案:还包括一个密封装置,所述的密封装置位于壳体的后端,所述的密封装置包括套圈及密封圈;所述的套圈及密封圈分别为两组且交叉放置;所述的靠近限位块的一端为套圈且固定在壳体上。

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的靠近限位块的一端为定位套圈且该定位套圈固定在壳体上,所述的密封圈为o形圈。

一较佳技术方案:一种管件连接件,该管件连接件包括多个支管,该每个支管为上述所述的管件插合自锁的连接件。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

1.本发明所提供的锁止装置通过锁止件,该锁止件设有与壳体腔体适配的连通孔,锁止件的下端部外壁上设有滚珠放置槽,所述的滚珠的直径大于锁止件的的壁厚;该放置槽设有由锁止件内连通孔连通锁止外部的开口,即该位于放置槽滚珠的两端面分别向锁止件的连通孔及锁止件外壁凸出,即滚珠的一端面伸到锁止件连通孔内,另一端面伸出锁止件外壁;或者滚珠的一端面向连通孔凸出,锁止件外壁那一个端面没有凸出或与外壁开口齐平;该滚珠相对锁止件可以自由滚动,锁止件周面相对壳体内壁为一个向内凸起的并向插入口方向延伸倾斜面,所述的锁止件下端设有将锁止件限制在壳体倾斜面范围内活动的位置的限位块,当需插入的管件通过壳体的插入口插入并穿过锁止件连通孔时会带动锁止件向内移动,锁止件连通孔内的滚珠的端面受到管件的挤压后向锁止件外壁凸出,当锁上件下降到一定程度受到限位块的作用停止移动,管件可以继续向内移动,当管件拔出时,带动锁止件向外移动同时滚珠在斜面并在斜面上向插入口滚动,使滚珠向锁止件连通孔移动从而使滚珠对管件挤压;由于该段倾斜面的直径逐渐减小,这时斜面开始对滚珠向中间方向挤压逐渐变大,即管件越拉越紧,从而达到了锁止效果。

2.上述的锁止件只是针对管件向外拔出进行锁止,但是该管件还可以该壳体内转动,对于有一些为了不需管件转动,甚至转动会带来连接麻烦,本发明的壳体插入口及锁止件的位于插入口处的外壁形状为为非圆形,以防止其相对转运。

3.本发明所述的解锁端,是为了拔出已插入的管体,即在要拔出已插入的管体,将锁止件的解锁端按进去,使锁止件的滚珠脱离斜面,这时斜面失去了对滚珠的挤压力,同时滚珠也不存在对插入管体的锁止,这时管体自然可以拔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管件插合自锁的连接件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管件插合自锁的连接件剖面另一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锁止件与壳体开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限位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所述的插入管体外直径、锁止件外直径、壳体插入口都是相互适配的前提条件下进行。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种管件插合自锁的连接件,包括壳体1,所述的壳体1包括具有开口的管状腔体,所述的开口为插入管体2插入的插入口11;所述的腔体内前端设有管件插入锁止件3、锁止件的限位块31,所述的内腔体前端内侧面上设有与锁止件配合以对管件2进行锁止的倾斜面12,所述的锁止件包括外壁36、由外壁围成的供有管件进入插入口11并穿过锁止件的连通孔33;锁止件的外壁36临近于壳体的内侧面,所述的锁止件外壁36下端内设有圆形滑动块,该滑动块的直径大于外壁的厚度;所述的滑动块贯穿外壁且一端向锁止件连通孔凸出,所述的滑动块能够自由移动;所述的壳体内腔还设有用于控制锁止件底端的滑动块的位置,以使滑动块一直处于斜面长度范围内上下活动的限位块;最好该滑动块包括环状滚珠组,该环状滚珠组包括位于锁止件下端并列相隔设置的环形放置槽34及位于放置槽内的滚珠35,位于放置槽内两侧上即外壁36及内侧面上分别设有连通放置槽的内开口与外壁36的外开口,所述的滚珠的直径大于锁止件的壁厚,所述的外开口直径直径大于滚珠的直径以使滚珠从该开口放入,所述的放置的位于连通孔的开口小于滚珠的直径以防止滚珠从该开口掉出且该滚珠的一端面向内口凸出进入锁止件的连通孔内,本发明所述的锁止件3滑动块活动距离位于斜面12的长度范围内;本发明的斜面12的倾斜度最好为5度到15度;所述的限位是限制锁止件的滚珠位于斜面长度范围内活动。

一较佳实施例中:为了使锁止件3卡合在壳体腔体内,所述的圆柱形锁止件其下端部即滑动块的装设端直径大于壳体的开口。

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锁止件的限位块31为弹性圈或弹性块,最好所述的弹性块为一中空的环形片312,所述环形片设有多个倾斜向上的延伸弹性片311,该延伸的弹性片311抵在锁止件的下底面部。

管件未插入连接件内时,锁止件的下端外壁由于限位块作用位于斜面上或滚珠外端面贴斜面12上,滚珠的另一端面向内开口凸起,当管件2进入插入口11并穿过锁止件3的连通孔33后,管体顶到滚珠后同时带动锁止件3向内移动后,管体表面开始对滚珠35内端面进行挤压使滚珠35向外开口移动,滚珠35在斜面上向内滑动;此时锁止件下端限位块31即弹性片311受到锁止件的挤压,当到了一定程度,由于弹性片311的弹性作用,锁止件3停止向内移动,此时管件2可以继续穿过限位块中空部312后向内移动,当要拔出管件2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带动锁止件3向外移动,同时带动滚珠在斜面12上向外滚动,此时滚珠由于斜面12的作用向连通孔内的管件进行挤压,当越往外拉的时候,产生的挤压力越大,锁止件锁的越紧;上述的限位块31也可以是一个弹性圈,该弹性圈的一端固定在壳体上端,一端固定在锁止件的侧面,这样当管件带动锁止件下移时,弹性圈被拉扯同时产生回弹力以使阻止锁止件移动。

一较佳实施例:针对一种为防止管体在壳体腔内转运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将该壳体插入口11与锁止件的靠近体插入口一端外形状35设计为非圆形且两者相适配,最好如一个两端带有缺口圆外形状,但该锁止件的连通孔的连通口仍为圆形且使管体2能够适配插入。

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锁止件3的上端部临近于壳体插入口11位,即该上端可以凸出于插入口外或齐平或位于插入口下且不低于斜面的最外端部16;该上端部为解锁端37,即当管体2处理锁止状态,为了拔出该管件2,这时就应该让滚珠、斜面12、管体2周面没有挤压力,只要向解锁端37实施向下的压力使锁止件向下移动,滚珠35脱离斜面12,这时三者之间的挤压力消失,管体2就可以拔出。

一较佳技术方案:相对有些管体连接需要一定的密封度,本发明的壳体还包括位于后端的放置槽体13、位于槽体内的密封装置;所述的密封装置包括套圈15及o形圈14,所述的套圈15及o形圈14交叉放置,最好在靠近于限位块的槽体内的位置放置套圈15,该套圈固定地在壳体上以稳定限位块位置变动;再依次交叉放置o形圈14、套圈15;当该连通管用于气液连通时,由于气液体对向插入口方向的压力,并对密封装置产生推力,此时o形圈、套圈受力变形之间的紧密度增加同时轴向变宽,对管体的外壁的产生挤压力,最终增加管体与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

本实施方案中也可以是一种带有多个上述的实施的管件连接件,即像管体三通一样,即一个管体带有多个连接件,该每一个连接件为上述的管体连接件。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