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采油管柱连接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014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采油管柱连接阀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采油管柱与阀门之间是通过法兰盘或螺扣连接的,螺扣太长锈蚀了之后不容易拆卸,法兰盘之间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的,也容易出现锈蚀现象,拆卸时很不方便,并且阀体内结构比较复杂,磨损了之后密封性也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好,组装、拆卸都方便的新型采油管柱连接阀门。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采油管柱连接阀门,其组成包括: 采油管,所述的采油管的连接端部的外圆焊接管法兰盘,所述的采油管的连接端部连接外螺纹管,所述的外螺纹管为3个螺纹口,所述的管法兰盘开有管内圆环和管外圆环,所述的管外圆环位于所述的内圆环的外侧,所述的管外圆环连接磁环,所述的管内圆环连接密封圈,所述的外螺纹管连接阀门的进口和出口,所述的进口和所述的出口均具有内螺纹段,所述的内螺纹段连接所述的外螺纹管,所述的进口焊接进口法兰盘,所述的出口焊接出口法兰盘,所述的进口法兰盘与所述的出口法兰盘均具有阀内圆环和阀外圆环,所述的阀内圆环连接对接密封圈,所述的阀外圆环连接对接磁环,所述的密封圈与所述的对接密封圈相互贴合密封,所述的对接磁环吸合所述的磁环固定。

所述的新型采油管柱连接阀门,所述的阀门包括所述的进口和所述的出口,所述的进口与所述的出口之间具有进出口腔体,所述的进出口腔体内装有球阀,所述的球阀连接L形控制杆,所述的L形控制杆连接螺纹阀杆,所述的螺纹阀杆穿过上阀体和密封帽,所述的螺纹阀杆的顶部连接手动法兰。

所述的新型采油管柱连接阀门,所述的上阀体连接所述的密封帽,所述的上阀体与所述的螺纹阀杆之间装有密封垫和轴承连接,所述的密封垫位于所述的密封帽的下方,所述的上阀体连接上法兰盘,所述的上法兰盘贴合下法兰盘并用螺栓固定,所述的下法兰盘连接下阀体,所述的下阀体连接所述的进出口腔体。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L形控制杆和螺纹阀杆一同旋转,能够使球阀封堵在进口或出口,控制进油、出油时准确、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外螺纹管和内螺纹段连接在一起,能够使采油管与出口或采油管与进口之间连接时对应的准确,连接和密封效果都好。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高于管法兰盘的平面、对接密封圈高于进口法兰盘、出口法兰盘,密封圈与对接密封圈相互挤压的密封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磁环与管法兰盘在同一平面、对接磁环与进口法兰盘、出口法兰盘在同一平面,磁环与对接磁环之间吸合的严密、牢固,组装连接、拆分都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新型采油管柱连接阀门,其组成包括: 采油管1,所述的采油管的连接端部的外圆焊接管法兰盘2,所述的采油管的连接端部连接外螺纹管3,所述的外螺纹管为3个螺纹口,所述的管法兰盘开有管内圆环4和管外圆环5,所述的管外圆环位于所述的内圆环的外侧,所述的管外圆环连接磁环6,所述的管内圆环连接密封圈7,所述的外螺纹管连接阀门的进口8和出口9,所述的进口和所述的出口均具有内螺纹段10,所述的内螺纹段连接所述的外螺纹管,所述的进口焊接进口法兰盘11,所述的出口焊接出口法兰盘12,所述的进口法兰盘与所述的出口法兰盘均具有阀内圆环13和阀外圆环14,所述的阀内圆环连接对接密封圈15,所述的阀外圆环连接对接磁环16,所述的密封圈与所述的对接密封圈相互贴合密封,所述的对接磁环吸合所述的磁环固定。

所述的阀门包括所述的进口和所述的出口,所述的进口与所述的出口之间具有进出口腔体17,所述的进出口腔体内装有球阀18,所述的球阀连接L形控制杆19,所述的L形控制杆连接螺纹阀杆20,所述的螺纹阀杆穿过上阀体21和密封帽22,所述的螺纹阀杆的顶部连接手动法兰23。

所述的上阀体连接所述的密封帽,所述的上阀体与所述的螺纹阀杆之间装有密封垫24和轴承25连接,所述的密封垫位于所述的密封帽的下方,所述的上阀体连接上法兰盘26,所述的上法兰盘贴合下法兰盘27并用螺栓28固定,所述的下法兰盘连接下阀体29,所述的下阀体连接所述的进出口腔体。

工作原理:

首先将外螺纹管和内螺纹段连接在一起,将密封圈与对接密封圈进行贴合挤压,将对接磁环和磁环吸合进行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