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火栓管道密封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0330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火栓管道密封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火栓管道密封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消防设备中,消火栓管道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消火栓管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连接,传统的消火栓管道通常是在管道连接处设置法兰结构,通过法兰和螺栓锁紧在一起,但是这样的连接方式密封性不足,经常出现泄漏情况,密封性和实用性有待提高。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消火栓管道连接处进行全面密封连接固定,连接稳定且密封效果好,水流顺畅,实用性强的消火栓管道密封连接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消火栓管道密封连接结构,包括被连接的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扣合在一起包住所述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的第一连接单体和第二连接单体;所述第一连接单体具有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单体的第一内侧面、朝向另一侧的第一外侧面和设于边缘处的第一连接边缘,所述第二连接单体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连接单体的第二内侧面、朝向另一侧的第二外侧面和设于边缘处与所述第一连接边缘对应连接在一起的第二连接边缘;

所述第一连接头的周面形成有环绕一周的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横截面为由外至内逐渐变窄的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横截面包括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头端部且垂直于第一连接头轴线的第一内直壁和靠近第一连接头端部的第一内斜壁;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周面形成有环绕一周的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横截面为由外至内逐渐变窄的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横截面包括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头端部且垂直于第二连接头轴线的第二内直壁和靠近第二连接头端部的第二内斜壁;

所述第一内侧面形成有匹配卡入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的第一半环形卡块和匹配卡入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的第二半环形卡块;所述第二内侧面形成有匹配卡入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的第三半环形卡块和匹配卡入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的第四半环形卡块;

所述第一内侧面形成有处于所述第一半环形卡块和第二半环形卡块中间并对应处于所述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之间的第一密封凸起,所述第一密封凸起为由端部至根部逐渐变粗的等腰梯形,所述第一密封凸起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连接头方向的第一斜面、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头方向的第二斜面和处于尖端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形成有朝根部方向凹陷的第一圆弧凹坑;所述第二内侧面形成有处于所述第三半环形卡块和第四半环形卡块中间并对应处于所述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之间的第二密封凸起,所述第二密封凸起为由端部至根部逐渐变粗的等腰梯形,所述第二密封凸起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连接头方向的第三斜面、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头方向的第四斜面和处于尖端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形成有朝根部方向凹陷的第二圆弧凹坑;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四斜面平行,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三斜面平行;

所述第一密封凸起的外表面覆设有第一橡胶密封层,所述第一橡胶密封层包括覆设于所述第一斜面上的第一密封层、覆设于所述第二斜面上的第二密封层和覆设于所述第一端面上的第一尖端密封层,所述第一尖端密封层为与所述第一端面弧度相匹配的圆弧形;所述第二密封凸起的外表面覆设有第二橡胶密封层,所述第二橡胶密封层包括覆设于所述第三斜面上的第三密封层、覆设于所述第四斜面上的第四密封层和覆设于所述第二端面上的第二尖端密封层,所述第二尖端密封层为与所述第二端面弧度相匹配的圆弧形;

所述第一连接头的端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三斜面相对应的第一环形端斜面,所述第二连接头的端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二斜面和第四斜面相对应的第二环形端斜面。

所述第一尖端密封层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密封层和第二密封层的外表面相交处形成尖角;所述第二尖端密封层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三密封层和第四密封层的外表面相交处形成尖角。

所述第一半环形卡块的横截面包括与所述第一内直壁相对应的第一外直壁和与所述第一内斜壁相对应的第一外斜壁,所述第二半环形卡块的横截面包括与所述第二内直壁相对应的第二外直壁和与所述第二内斜壁相对应的第二外斜壁;所述第三半环形卡块的横截面包括与所述第一内直壁相对应的第三外直壁和与所述第一内斜壁相对应的第三外斜壁,所述第四半环形卡块的横截面包括与所述第二内直壁相对应的第四外直壁和与所述第二内斜壁相对应的第四外斜壁;

所述第一连接头的端部形成有容置于所述第一外斜壁和第一斜面之间以及第三外斜壁和第三斜面之间的第一卡头部,所述第二连接头的端部形成有容置于所述第二斜面和第二外斜壁之间以及第四斜面和第四外斜壁之间的第二卡头部;所述第一外斜壁和第一斜面之间形成有容置所述第一卡头部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二斜面和第二外斜壁之间形成有容置所述第二卡头部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三外斜壁和第三斜面之间形成有容置所述第一卡头部的第三容置槽,所述第四斜面和第四外斜壁之间形成有容置所述第二卡头部的第四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槽底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卡头部外周面的宽度,所述第二容置槽槽底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卡头部外周面的宽度,所述第三容置槽槽底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卡头部外周面的宽度,所述第四容置槽槽底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卡头部外周面的宽度。

所述第一半环形卡块包括多个沿第一半环形卡块环绕方向排列的第一卡块单体,相邻的所述第一卡块单体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半环形卡块包括多个沿第二半环形卡块环绕方向排列的第二卡块单体,相邻的所述第二卡块单体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三半环形卡块包括多个沿第三半环形卡块环绕方向排列的第三卡块单体,相邻的所述第三卡块单体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第四半环形卡块包括多个沿第四半环形卡块环绕方向排列的第四卡块单体,相邻的所述第四卡块单体之间具有第四间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消火栓管道密封连接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需要连接消火栓管道的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时,将第一连接单体的第一半环形卡块和第二半环形卡块分别与第一连接头的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连接头的第二环形凹槽相对应卡扣在一起,将第二连接单体的第三半环形卡块和第四半环形卡块分别与第一连接头的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连接头的第二环形凹槽相对应卡扣在一起,使第一连接单体的两个第一连接边缘与第二连接单体的两个第二连接边缘分别相对应,然后通过锁紧螺栓将相对应的第一连接边缘和第二连接边缘逐渐锁紧。随着锁紧螺栓逐渐锁紧,第一半环形卡块和第三半环形卡块逐渐对第一环形凹槽进行驱动,第二半环形卡块和第四半环形卡块逐渐对第二环形凹槽进行驱动,使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逐渐靠近,同时第一密封凸起利用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分别与第一连接头的第一环形端斜面和第二连接头的第二环形端斜面顺势挤压,第二密封凸起利用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分别与第一连接头的第一环形端斜面和第二连接头的第二环形端斜面顺势挤压,使第一密封凸起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以及第二密封凸起利用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分别与第一连接头的第一环形端斜面和第二连接头的第二环形端斜面紧密压紧密封在一起,可实现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的全面密封性连接。而且第一尖端密封层为与第一圆弧凹坑相匹配的圆弧形,第二尖端密封层为与第二圆弧凹坑相匹配的圆弧形,可对管道内流经的水流进行缓冲,不易在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的连接处产生漩涡和冲击力集中的情况,在保证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连接强度的基础上,水流更加顺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消火栓管道密封连接结构,其可对消火栓管道连接处进行全面密封连接固定,连接稳定且密封效果好,水流顺畅,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紧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连接头 11-第一环形凹槽 111-第一内直壁 112-第一内斜壁 12-第一环形端斜面 13-第一卡头部

2-第二连接头 21-第二环形凹槽 211-第二内直壁 212-第二内斜壁 22-第二环形端斜面 23-第二卡头部

3-连接件

31-第一连接单体 311-第一连接边缘 312-第一半环形卡块 3121-第一外直壁 3122-第一外斜壁 3123-第一卡块单体 3124-第一间隙 313-第二半环形卡块 3131-第二外直壁 3132-第二外斜壁 3133-第二卡块单体 3134-第二间隙 314-第一密封凸起 3141-第一斜面 3142-第二斜面 3143-第一端面 315-第一容置槽 316-第二容置槽

32-第二连接单体 321-第二连接边缘 322-第三半环形卡块 3221-第三外直壁 3222-第三外斜壁 3223-第三卡块单体 3224-第三间隙 323-第四半环形卡块 3231-第四外直壁 3232-第四外斜壁 3233-第四卡块单体 3234-第四间隙 324-第二密封凸起 3241-第三斜面 3242-第四斜面 3243-第二端面 325-第三容置槽 326-第四容置槽

41-第一密封层 42-第二密封层 43-第一尖端密封层

51-第三密封层 52-第四密封层 53-第二尖端密封层

6-锁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消火栓管道密封连接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被连接的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2。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连接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2的连接件3,连接件3包括扣合在一起包住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2的第一连接单体31和第二连接单体32;第一连接单体31具有朝向第二连接单体32的第一内侧面、朝向另一侧的第一外侧面和设于边缘处的第一连接边缘311,第二连接单体32具有朝向第一连接单体31的第二内侧面、朝向另一侧的第二外侧面和设于边缘处与第一连接边缘311对应连接在一起的第二连接边缘321;

第一连接头1的周面形成有环绕一周的第一环形凹槽11,第一环形凹槽11的横截面为由外至内逐渐变窄的直角三角形,第一环形凹槽11的横截面包括远离第一连接头1端部且垂直于第一连接头1轴线的第一内直壁111和靠近第一连接头1端部的第一内斜壁112;第二连接头2的周面形成有环绕一周的第二环形凹槽21,第二环形凹槽21的横截面为由外至内逐渐变窄的直角三角形,第二环形凹槽21的横截面包括远离第二连接头2端部且垂直于第二连接头2轴线的第二内直壁211和靠近第二连接头2端部的第二内斜壁212;

第一内侧面形成有匹配卡入第一环形凹槽11内的第一半环形卡块312和匹配卡入第二环形凹槽21内的第二半环形卡块313;第二内侧面形成有匹配卡入第一环形凹槽11内的第三半环形卡块322和匹配卡入第二环形凹槽21内的第四半环形卡块323;

第一内侧面形成有处于第一半环形卡块312和第二半环形卡块313中间并对应处于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2之间的第一密封凸起314,第一密封凸起314为由端部至根部逐渐变粗的等腰梯形,第一密封凸起314具有朝向第一连接头1方向的第一斜面3141、朝向第二连接头2方向的第二斜面3142和处于尖端的第一端面3143,第一端面3143形成有朝根部方向凹陷的第一圆弧凹坑;第二内侧面形成有处于第三半环形卡块322和第四半环形卡块323中间并对应处于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2之间的第二密封凸起324,第二密封凸起324为由端部至根部逐渐变粗的等腰梯形,第二密封凸起324具有朝向第一连接头1方向的第三斜面3241、朝向第二连接头2方向的第四斜面3242和处于尖端的第二端面3243,第二端面3243形成有朝根部方向凹陷的第二圆弧凹坑;第一斜面3141与第四斜面3242平行,第二斜面3142与第三斜面3241平行;

第一密封凸起314的外表面覆设有第一橡胶密封层,第一橡胶密封层包括覆设于第一斜面3141上的第一密封层41、覆设于第二斜面3142上的第二密封层42和覆设于第一端面3143上的第一尖端密封层43,第一尖端密封层43为与第一端面3143弧度相匹配的圆弧形;第二密封凸起324的外表面覆设有第二橡胶密封层,第二橡胶密封层包括覆设于第三斜面3241上的第三密封层51、覆设于第四斜面3242上的第四密封层52和覆设于第二端面3243上的第二尖端密封层53,第二尖端密封层53为与第二端面3243弧度相匹配的圆弧形;

第一连接头1的端部形成有与第一斜面3141和第三斜面3241相对应的第一环形端斜面12,第二连接头2的端部形成有与第二斜面3142和第四斜面3242相对应的第二环形端斜面22。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需要连接消火栓管道的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2时,将第一连接单体31的第一半环形卡块312和第二半环形卡块313分别与第一连接头1的第一环形凹槽11和第二连接头2的第二环形凹槽21相对应卡扣在一起,将第二连接单体32的第三半环形卡块322和第四半环形卡块323分别与第一连接头1的第一环形凹槽11和第二连接头2的第二环形凹槽21相对应卡扣在一起,使第一连接单体31的两个第一连接边缘311与第二连接单体32的两个第二连接边缘321分别相对应,然后通过锁紧螺栓6将相对应的第一连接边缘311和第二连接边缘321逐渐锁紧。随着锁紧螺栓6逐渐锁紧,第一半环形卡块312和第三半环形卡块322逐渐对第一环形凹槽11进行驱动,第二半环形卡块313和第四半环形卡块323逐渐对第二环形凹槽21进行驱动,使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2逐渐靠近,同时第一密封凸起314利用第一斜面3141和第二斜面3142分别与第一连接头1的第一环形端斜面12和第二连接头2的第二环形端斜面22顺势挤压,第二密封凸起324利用第三斜面3241和第四斜面3242分别与第一连接头1的第一环形端斜面12和第二连接头2的第二环形端斜面22顺势挤压,使第一密封凸起314的第一斜面3141和第二斜面3142以及第二密封凸起324利用第三斜面3241和第四斜面3242分别与第一连接头1的第一环形端斜面12和第二连接头2的第二环形端斜面22紧密压紧密封在一起,可实现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2的全面密封性连接。而且第一尖端密封层43为与第一圆弧凹坑相匹配的圆弧形,第二尖端密封层53为与第二圆弧凹坑相匹配的圆弧形,可对管道内流经的水流进行缓冲,不易在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2的连接处产生漩涡和冲击力集中的情况,在保证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2连接强度的基础上,水流更加顺畅。具体结构可为,第一橡胶密封层还包括覆设于第一密封凸起314的两个端部上的第一端面密封层(图中未示出),两个第一端面密封层与第一密封层41、第二密封层42和第一尖端密封层43将整个第一密封凸起314包裹;第二橡胶密封层还包括覆设于第二密封凸起324的两个端部上的第二端面密封层(图中未示出),两个第二端面密封层与第三密封层51、第四密封层52和第二尖端密封层53将整个第二密封凸起324包裹;而且当第一连接单体31和第二连接单体32相扣合后,第一端面密封层和第二端面密封层紧密密封在一起,如此可进一步实现对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2的全面密封效果。

优选地,第一尖端密封层43的外表面与第一密封层41和第二密封层42的外表面相交处形成尖角;第二尖端密封层53的外表面与第三密封层51和第四密封层52的外表面相交处形成尖角。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各尖角直接与第一环形端斜面12和第二环形端斜面22接触,可进一步将水流直接平缓导向至第一尖端密封层43和第二尖端密封层53的圆弧形凹陷处,再直接流回管道中,进一步增强水流顺畅程度。

优选地,第一半环形卡块312的横截面包括与第一内直壁111相对应的第一外直壁3121和与第一内斜壁112相对应的第一外斜壁3122,第二半环形卡块313的横截面包括与第二内直壁211相对应的第二外直壁3131和与第二内斜壁212相对应的第二外斜壁3132;第三半环形卡块322的横截面包括与第一内直壁111相对应的第三外直壁3221和与第一内斜壁112相对应的第三外斜壁3222,第四半环形卡块323的横截面包括与第二内直壁211相对应的第四外直壁3231和与第二内斜壁212相对应的第四外斜壁3232;

第一连接头1的端部形成有容置于第一外斜壁3122和第一斜面3141之间以及第三外斜壁3222和第三斜面3241之间的第一卡头部13,第二连接头2的端部形成有容置于第二斜面3142和第二外斜壁3132之间以及第四斜面3242和第四外斜壁3232之间的第二卡头部23;第一外斜壁3122和第一斜面3141之间形成有容置第一卡头部13的第一容置槽315,第二斜面3142和第二外斜壁3132之间形成有容置第二卡头部23的第二容置槽316,第三外斜壁3222和第三斜面3241之间形成有容置第一卡头部13的第三容置槽325,第四斜面3242和第四外斜壁3232之间形成有容置第二卡头部23的第四容置槽326;第一容置槽315槽底的宽度小于第一卡头部13外周面的宽度,第二容置槽316槽底的宽度小于第二卡头部23外周面的宽度,第三容置槽325槽底的宽度小于第一卡头部13外周面的宽度,第四容置槽326槽底的宽度小于第二卡头部23外周面的宽度。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第一容置槽315槽底的宽度小于第一卡头部13外周面的宽度,第二容置槽316槽底的宽度小于第二卡头部23外周面的宽度,第三容置槽325槽底的宽度小于第一卡头部13外周面的宽度,第四容置槽326槽底的宽度小于第二卡头部23外周面的宽度,当锁紧螺栓6将相对应的第一连接边缘311和第二连接边缘321逐渐锁紧后,第一外斜壁3122和第三外斜壁3222会与第一内斜壁112的中上部接触,第二外斜壁3132和第四外斜壁3232会与第二内斜壁212的中上部接触,随着锁紧螺栓6逐渐锁紧,第一外斜壁3122和第三外斜壁3222对第一内斜壁112进行驱动而带动第一连接头1向第二连接头2运动,同时第二外斜壁3132和第四外斜壁3232对第二内斜壁212进行驱动而带动第二连接头2向第一连接头1运动,使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2逐渐压紧在一起。

优选地,第一半环形卡块312包括多个沿第一半环形卡块312环绕方向排列的第一卡块单体3123,相邻的第一卡块单体3123之间具有第一间隙3124;第二半环形卡块313包括多个沿第二半环形卡块313环绕方向排列的第二卡块单体3133,相邻的第二卡块单体3133之间具有第二间隙3134;第三半环形卡块322包括多个沿第三半环形卡块322环绕方向排列的第三卡块单体3223,相邻的第三卡块单体3223之间具有第三间隙3224;第四半环形卡块323包括多个沿第四半环形卡块323环绕方向排列的第四卡块单体3233,相邻的第四卡块单体3233之间具有第四间隙3234。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锁紧螺栓6逐渐锁紧或放松第一连接单体31和第二连接单体32时,各第一卡块单体3123可依靠第一间隙3124进行靠近或远离变形,各第二卡块单体3133可依靠第二间隙3134进行靠近或远离变形,各第三卡块单体3223可依靠第三间隙3224进行靠近或远离变形,各第四卡块单体3233可依靠第四间隙3234进行靠近或远离变形,各间隙可作为各半环形卡块的变形空间,增强第一连接单体31和第二连接单体32整体的变形性能,更便于连接锁紧。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