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表面交叉网纹微织构的关节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8675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表面交叉网纹微织构的关节轴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关节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表面交叉网纹微织构的关节轴承。



背景技术:

关节轴承是一种滑动轴承,它由一个带外球面的内圈和一个带内球面的外圈组成,主要用于同心度要求不高,工作表面压力较大而又作慢速摆动或回转运动的支承部位。关节轴承工作时,内、外圈这对摩擦副做相对滑动,如何有效地减小摩擦,减轻磨损,是延长关节轴承使用寿命的决定因素。

当前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在关节轴承内、外圈表面设计一些润滑结构,如圆周方向的润滑油槽、轴向的润滑油槽、螺旋式和压花式润滑油槽等。这些做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关节轴承的润滑性能,但是由于润滑油槽的覆盖表面较小,对关节轴承内外圈工作表面所起的润滑作用仍然有限。

专利号为201410023303.5中国发明专利于2014年1月17日公开了一种关节轴承,其具有外球面的内圈,套设在内圈上的外圈,外圈具有与内圈的外球面滑动配合的内球面及沿轴向位于内球面两侧的环形端面,环形端面设有凹槽。但是这种关节轴承,单单设置凹槽添加润滑剂,不能很好的避免关节轴承发生磨粒磨损,关节轴承的寿命不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设计一种润滑性能好、加工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操作简单、使用环境适用性强的带有表面交叉网纹微织构的关节轴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表面交叉网纹

微织构的关节轴承,包括:

外圈,所述外圈具有球状曲形内表面,所述外圈的内外表面圆周方向中心位置均设有第一环形润滑槽,两个所述第一环形润滑槽内设置有贯穿外圈厚度的第一润滑剂通孔;

内圈,所述内圈设置在所述外圈内,所述内圈具有球状曲形外

表面,所述球状曲形外表面具有交叉网纹微织构,所述内圈的内外表面圆周方向中心位置均设有第二环形润滑槽,两个所述第二环形润滑槽内设置有贯穿内圈厚度的第二润滑剂通孔;

防溢层,所述防溢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润滑槽和所述第二环形润滑槽内,所述防溢层上开设有微孔。

作为优选,所述交叉网纹微织构为由若干交叉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宽度80-120微米、深度10-20微米,相邻条形槽的间距为400-800微米。

在此范围内的交叉网纹微织构既能储存和输送润滑油,为关节轴承接触表面提供良好润滑,又能吸收微小磨粒,避免关节轴承发生磨粒磨损,大大提高关节轴承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靠近所述第二环形润滑槽的条形槽的深度大于远离所述第二环形润滑槽的条形槽的深度。润滑剂从第二环形润滑槽进入各条形槽,靠近第二环形润滑槽的条形槽深度大,可以容纳更多润滑剂,再逐步往较远处输送,这样注入的润滑剂可以及时扩散开,润滑效果更好,而且不会出现润滑剂从润滑剂通孔内回流浪费。

作为优选,所述交叉网纹微织构轴向和周向夹角均为45度,这样的设计能够使润滑剂使用率最高,也能提高关节轴承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靠近所述第二环形润滑槽的相邻条形槽的间距度小于远离所述第二环形润滑槽的相邻条形槽的间距。靠近第二环形润滑槽的条形槽间距小,输送速度更快,再逐步往较远处输送,这样注入的润滑剂可以及时扩散开,润滑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润滑剂通孔和第二润滑剂通孔为弹性通孔,在添加润滑剂时,可从弹性通孔处加入润滑剂,添加结束后,弹性通孔自动闭合。在使用中,便能防止润滑剂从第一润滑剂通孔和第二润滑剂通孔溢出。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第一环形润滑槽和每个所述第二环形润滑槽内均设有吸附释放层,在润滑剂加入过多时,吸附释放层能够吸附多余的润滑剂,当润滑剂不足时,便能释放吸附的润滑剂。这样能够降低因忘记添加润滑剂导致关节轴承使用寿命剪短的概率。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润滑剂通孔和所述第二润滑剂通孔均有四个,且周向夹角为90度,这样能够使添加的润滑剂可以均匀分布,且便于添加润滑剂。

作为优选,所述球状曲形内表面设置交叉网纹微织构,这样做,更加能够增加润滑,吸收微小磨粒,避免关节轴承发生磨粒磨损,加大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靠近第一润滑剂通孔的微孔密度大于远离第一润滑剂通孔的密度,靠近第二润滑剂通孔的微孔密度大于远离第二润滑剂通孔的密度。加快从润滑剂通孔进入的润滑剂的扩散。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条形槽内设有磨砂层,当加入润滑剂后,磨砂层降低润滑剂流动速度,这样能够使润滑剂更加均匀分布。

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交叉网纹微织构,并对第一环形润滑槽、第二环形润滑槽、第一润滑剂通孔、第二润滑剂通孔进行改进,可以改善关节轴承润滑性能,增加关节轴承寿命的作用,而且减少润滑剂的溢出浪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1、外圈,2、内圈,11、第一环形润滑槽,111、第一润滑剂通孔,21、交叉网纹微织构,211、条形槽,22、第二环形润滑槽,221、第二润滑剂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附图1到2所示的一种带有表面交叉网纹微织构的关节轴承,包括外圈1,内圈2。外圈1具有球状曲形内表面,外圈1的内外表面圆周方向中心位置均设有位置相对应的第一环形润滑槽11,两个第一环形润滑槽11之间设置有在外圈1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外圈1的第一润滑剂通孔111,从第一润滑剂通孔111向外圈1球状曲形内表面上的第一环形润滑槽11添加润滑剂更加方便快捷。内圈2设置在外圈1内,内圈2具有球状曲形外表面,与外圈1的球状曲线相适配的,球状曲形外表面具有交叉网纹微织构21,为由若干交叉的条形槽,条数根据间距和内圈2的外表面大小而定,交叉网纹微织构21可以改善关节轴承润滑性能,增加关节轴承寿命的作用,内圈的内外表面圆周方向中心位置均设有第二环形润滑槽22,两个第二环形润滑槽22之间设置有在内圈2的厚度方向贯穿内圈2的第二润滑剂通孔221,从第二润滑剂通孔221向内圈2球状曲形外表面上的第二环形润滑槽22添加润滑剂更加方便快捷。防溢层设置在第一环形润滑槽11和第二环形润滑槽22内,防溢层上开设有微孔,可以达到润滑剂的高效利用,不会出现漏油的情况,增加关节轴承的寿命。此外,将交叉网纹微织构21设置为宽度80-120微米、深度10-20微米、间距400-800微米,本实施例设置宽度为100微米、深度15微米、间距600微米,既能储存和输送润滑油,为关节轴承接触表面提供良好润滑,又能吸收微小磨粒,避免关节轴承发生磨粒磨损,大大提高关节轴承的使用寿命。交叉网纹微织构21轴向和周向夹角均为45度,也即同一导向的条形槽211相互平行,能够使润滑剂使用率最高,也能提高关节轴承的使用寿命。每个第一环形润滑槽11和每个第二环形润滑槽22设有磨砂层,当加入润滑剂后,磨砂层降低润滑剂流动速度,这样能够使润滑剂更加均匀分布。使用时,润滑性能好,操作简单,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实施例2:

一种带有表面交叉网纹微织构的关节轴承,包括外圈1,内圈2。外圈1具有球状曲形内表面,外圈1的内外表面圆周方向中心位置均设有第一环形润滑槽11,第一环形润滑槽11内设置有在外圈1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外圈1的第一润滑剂通孔111,从第一润滑剂通孔111向外圈1球状曲形内表面上的第一环形润滑槽11添加润滑剂更加方便快捷。内圈2设置在外圈1内,内圈2具有球状曲形外表面,与外圈1的球状曲线相适配的,球状曲形外表面具有交叉网纹微织构21,为由若干交叉的条形槽,条数根据间距和内圈2的外表面大小而定,交叉网纹微织构21可以改善关节轴承润滑性能,增加关节轴承寿命的作用,内圈的内外表面圆周方向中心位置均设有第二环形润滑槽22,第二环形润滑槽22内设置有在内圈2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内圈2的第二润滑剂通孔221,从第二润滑剂通孔221向内圈2球状曲形外表面上的第二环形润滑槽22添加润滑剂更加方便快捷。防溢层设置在第一环形润滑槽11和第二环形润滑槽22内,防溢层上开设有微孔,可以达到润滑剂的高效利用,不会出现漏油的情况,增加关节轴承的寿命,靠近第一润滑剂通孔111的微孔密度大于远离第一润滑剂通孔111的密度,靠近第二润滑剂通孔221的微孔密度大于远离第二润滑剂通孔221的密度。此外,条形槽211宽度80微米、深度10-20微米、间距400-800微米,靠近所述第二环形润滑槽22的条形槽211的深度大于远离第二环形润滑槽22的条形槽211的深度,相邻条形槽211的间距度小于远离所述第二环形润滑槽22的相邻条形槽211的间距,既能储存和输送润滑油,为关节轴承接触表面提供良好润滑,又能吸收微小磨粒,避免关节轴承发生磨粒磨损,大大提高关节轴承的使用寿命。交叉网纹微织构21轴向和周向夹角均为45度,也即同一导向的条形槽211相互平行,能够使润滑剂使用率最高,也能提高关节轴承的使用寿命。每个第一环形润滑槽11和每个第二环形润滑槽22设有磨砂层,当加入润滑剂后,磨砂层降低润滑剂流动速度,这样能够使润滑剂更加均匀分布。使用时,润滑性能好,操作简单,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实施例3:

一种带有表面交叉网纹微织构的关节轴承,包括外圈1,内圈2。外圈1具有球状曲形内表面,外圈1的内外表面圆周方向中心位置均设有第一环形润滑槽11,第一环形润滑槽11内设置有贯穿外圈1厚度的第一润滑剂通孔111,从第一润滑剂通孔111向外圈1球状曲形内表面上的第一环形润滑槽11添加润滑剂更加方便快捷。内圈2设置在外圈1内,内圈2具有球状曲形外表面,与外圈1的球状曲线相适配的,球状曲形外表面具有交叉网纹微织构21,为由若干交叉的条形槽,条数根据间距和内圈2的外表面大小而定,交叉网纹微织构21可以改善关节轴承润滑性能,增加关节轴承寿命的作用,内圈的内外表面圆周方向中心位置均设有第二环形润滑槽22,第二环形润滑槽22内设置有贯穿内圈2厚度的第二润滑剂通孔221,从第二润滑剂通孔221向内圈2球状曲形外表面上的第二环形润滑槽22添加润滑剂更加方便快捷。防溢层设置在第一环形润滑槽11和第二环形润滑槽22内,防溢层上开设有微孔,可以达到润滑剂的高效利用,不会出现漏油的情况,增加关节轴承的寿命,靠近第一润滑剂通孔111的微孔密度大于远离第一润滑剂通孔111的密度,靠近第二润滑剂通孔221的微孔密度大于远离第二润滑剂通孔221的密度。此外,防溢层设有弹性通孔,在添加润滑剂时,可从弹性通孔处加入润滑剂,添加结束后,弹性通孔自动闭合。在使用中,便能防止润滑剂从第一润滑剂通孔111和第二润滑剂通孔221溢出。每个第一环形润滑槽11和每个第二环形润滑槽22内均设有吸附释放层,在润滑剂加入过多时,吸附释放层能够吸附多余的润滑剂,当润滑剂不足时,便能释放吸附的润滑剂。这样能够降低因忘记添加润滑剂导致关节轴承使用寿命剪短的概率。第一润滑剂通孔111和第二润滑剂通孔221均有四个,且周向夹角为90度,这样能够使添加的润滑剂可以均匀分布,且便于添加润滑剂。球状曲形内表面设置交叉网纹微织构,这样做,更加能够增加润滑,吸收微小磨粒,避免关节轴承发生磨粒磨损,加大使用寿命。使用时,润滑性能好,操作简单,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