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材斜肩贯穿带栓L型榫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9065阅读:1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材斜肩贯穿带栓L型榫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材斜肩贯穿带栓L型榫卯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L型榫卯连接结构一般采用斜角结合,即在方材的两个端头部位铣出斜肩榫卯,涂胶后进行插接。此工艺虽然被广泛应用到家具及门窗制作中,但存在胶黏剂污染及抗拔力不够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方材斜肩贯穿带栓L型榫卯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第一构件A、第二构件B、第三构件C;第一构件A的末端设有两个斜肩D和一个三角嵌入板;三角嵌入板上设有贯通榫槽;第二构件B的末端设有与两个斜肩D相配合的斜肩E和一个与贯通榫槽相配合的直角榫头;两个斜肩E之间设有供三角嵌入板嵌入的嵌入空间;直角榫头上设有一个贯通燕尾榫槽;第三构件C为与贯通燕尾榫槽相配合的燕尾榫栓。

优选地,所述的燕尾榫栓采用贴近方材一段为直角的梯形燕尾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方材斜肩贯穿带栓L型榫卯结构,它结合了燕尾榫及斜肩榫的结构特点,在结合时,第一构件A、第二构件B相互配合,第三构件C自上而下嵌入构件B燕尾榫槽,从而完成使用结构,可广泛应用于家具、门窗等L型连接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配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构件A、;2、第二构件B;3、第三构件C;1-1、三角嵌入板;1-2、斜肩D; 2-1、斜肩E;2-2、直角榫头;2-3、嵌入空间;1-12、贯通榫槽;2-22、贯通燕尾榫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图1-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第一构件A 1、第二构件B 2、第三构件C 3;第一构件A 1的末端设有两个斜肩D 1-2和一个三角嵌入板1-1;三角嵌入板1-1上设有贯通榫槽1-12;第二构件B 2的末端设有与两个斜肩D 1-2相配合的斜肩E 2-1和一个与贯通榫槽1-12相配合的直角榫头2-2;两个斜肩E 2-1之间设有供三角嵌入板嵌入的嵌入空间2-3;直角榫头2-2上设有一个贯通燕尾榫槽2-22;第三构件C 3为与贯通燕尾榫槽2-22相配合的燕尾榫栓。

优选地,所述的燕尾榫栓采用贴近方材一段为直角的梯形燕尾结构;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构件A 1、第二构件B 2、第三构件C 3均为木质结构;第一构件A 1、第二构件B 2 整体上以斜肩来进行定位及辅助连接,美观大方;第二构件B 2上的直角榫头2-2通常要比第一构件A 1上的贯通榫槽1-12长10mm左右,待第三构件C 3插入第二构件B 2上的贯通燕尾榫槽2-22后,将直角榫头2-2凸出的多余部分进行切除。

组装时,将第二构件B 2插入第一构件A 1后,第三构件C 3自上而下插入第二构件B 2上的贯通燕尾榫槽2-22中,切除直角榫头2-2凸出的多余部分,从而完成第一构件A 1、第二构件B 2的榫卯连接,限制了构件之间在水平、垂直方向的位移,实现不用钉子不用胶的连接功能及强度,可广泛应用于家具、门窗等L型连接结构。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