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进单出净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4362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进单出净水龙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龙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具有加热功能的净水机一般设置有两个净水龙头,一个用于出热水,一个用于出冷水,因此成本较高,且不利于控制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可以降低成本并方便控制的双进单出净水龙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进单出净水龙头,包括内腔设有龙头内衬的龙头主体,所述龙头主体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进水螺杆、第二进水螺杆,所述龙头主体的顶部连接有一根出水管,所述龙头主体沿周向均布有第一控制接口、第二控制接口,所述第一控制接口和第二控制接口各连接一个控制阀,所述龙头内衬设有与第一进水螺杆连通的第一进水流道、与第二进水螺杆连通的第二进水流道,以及与出水管连通的出水流道,所述控制阀包括连接在一起的阀座和阀体,以及设于阀体内的阀芯、带动阀芯转动的阀杆、带动阀杆转动的控制手柄,所述龙头内衬的侧面对应两个控制阀设有两个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凹槽的底面上设有与第一进水流道/第二进水流道连通的第一通道口、与出水流道连通的第二通道口,所述阀座上设有与第一通道口连通的阀芯流道进口、与第二通道口连通的阀芯流道出口所述密封凹槽的底面上设有两个定位孔,所述阀座的底面设有两个定位销,两个定位销分别插入两个定位孔,所述阀芯内设有通过转动使第一通道口、阀芯流道进口、阀芯流道出口、第二通道口连通或者断开的阀芯流道,所述龙头内衬和阀芯采用塑料制成,所述第一进水螺杆、第二进水螺杆从底座和垫片中穿过,所述底座中空,所述垫片对应第一进水螺杆、第二进水螺杆设有两个螺纹孔,所述底座的上部设有螺杆部,所述垫片螺纹旋合在螺杆部上,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安装有用于产生水泡的起泡器,所述起泡器包括滤网底座、安装于滤网底座上的滤网、扣合在滤网上的滤盘、罩设于滤盘上的滤罩以及套接于滤网底座底部的滤网罩头。

优选的,所述密封凹槽为圆形槽,所述密封凹槽的内环壁沿周向间隔180度设有两个向中心凸出的定位凸起,所述阀座对应两个定位凸起设有两个定位缺口。

优选的,所述龙头主体的出水端内侧设有两个定位卡孔,所述龙头内衬设有分别两个卡入两个定位卡孔的两个定位凸柱。

优选的,所述龙头内衬的底部设有卡槽,所述垫片卡合在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根进水螺杆分别进冷水和热水,而只设置一根出水管出水,分别通过两个控制阀来控制阀芯,实现阀芯流道的通断,因此实现了一个龙头既可以出冷水,又可以出热水的功能,而且可以控制热水和冷水混合出水,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方便控制。另外,起泡器可以让流经的水和空气充分混合,形成发泡的效果,提高冲刷力,从而减少用水量,塑料制成的龙头内衬和阀芯,不仅质量较轻,而且可以进一步的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龙头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控制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起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双进单出净水龙头,包括内腔设有龙头内衬11的龙头主体10,所述龙头主体的底部连接有两根进水螺杆15,即第一进水螺杆和第二进水螺杆,所述龙头主体的顶部连接有一根出水管16,所述龙头主体10沿周向均布有两个控制接口101,即第一控制接口和第二控制接口,所述第一控制接口和第二控制接口各连接一个控制阀12,所述龙头内衬设有与第一进水螺杆连通的第一进水流道、与第二进水螺杆连通的第二进水流道,以及与出水管连通的出水流道。

其中,第一进水螺杆、第二进水螺杆从底座14和垫片13中穿过,所述底座中空,所述垫片对应第一进水螺杆、第二进水螺杆设有两个螺纹孔,底座上部设有螺杆部,所述垫片螺纹旋合在螺杆部上。如图2所示,所述龙头内衬的底部设有卡槽113,垫片为圆形,但沿周向间隔180度设有两个定位平面,垫片卡合在卡槽内,两个定位片面与卡槽侧壁平面配合。

如图2所示,所述龙头内衬的侧面沿周向均布设有两个密封凹槽111,所述密封凹槽111为圆形槽,所述密封凹槽内设有两个通道口1111,即与第一进水流道/第二进水流道连通的第一通道口、与出水流道连通的第二通道口,第一通道口和第二通道口开设于密封凹槽底面上,所述密封凹槽的底面上设有两个定位孔1112,所述密封凹槽的内环壁沿周向间隔180度设有两个向中心凸出的定位凸起1113。龙头主体的出水端内侧设有两个定位卡孔,所述龙头内衬11设有分别两个卡入两个定位卡孔的两个定位凸柱112,实现龙头内衬11与龙头主体10之间的定位。

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阀12包括连接在一起的阀座121和阀体122,以及设于阀体内的阀芯、带动阀芯转动的阀杆123、带动阀杆转动的控制手柄125。阀杆123与阀杆套124连接并安装在控制手柄125上,因此控制手柄125可以控制阀芯转动。所述阀座121上设有与两个通道口1111对应的阀芯流道口1211,即与第一通道口连通的阀芯流道进口、与第二通道口连通的阀芯流道出口,阀芯流道口1211处设有密封圈,阀座插入密封凹槽111通过密封圈密封,密封圈类似“8”字型,使第一通道口、阀芯流道进口之间密封,使第二通道口、阀芯流道出口之间密封。所述阀芯内设有通过转动使第一通道口、阀芯流道进口、阀芯流道出口、第二通道口连通或者断开的阀芯流道,这样,就实现了该水龙头的通断控制。因此,分别通过两个控制阀,控制阀芯,实现阀芯流道的通断,因此实现了一个龙头既可以出冷水,又可以出热水的功能额,而且可以控制热水和冷水混合出水,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方便控制。

进一步的,阀座的底面设有两个定位销1212,两个定位销分别插入两个定位孔1112。所述阀座对应两个定位凸起设有两个定位缺口1213,定位凸起1113卡入定位缺口1213,因此实现了阀座与密封凹槽之间定位,使阀座与密封凹槽之间相对固定不动。而是通过阀芯转动控制水流通断,只有阀芯流道将阀芯流道进口和阀芯流道出口连通,水龙头才出水。

其中,龙头内衬和阀芯采用塑料制成,不仅质量较轻,而且可以进一步的降低成本。

如图4所示,所述出水管16的出水口安装有用于产生水泡的起泡器,所述起泡器包括滤网底座162、安装于滤网底座上的滤网163、扣合在滤网上的滤盘164、罩设于滤盘上的滤罩165以及套接于滤网底座底部的滤网罩头161。设置起泡器可以让流经的水和空气充分混合,形成发泡的效果,提高冲刷力,从而减少用水量,而且混入空气后水流柔和,冲击力降低,缓冲后的水柱均匀,水柱垂直降低喷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