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将一对象结合在一板条状对象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8209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用以将一对象结合在一板条状对象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与固定装置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将一对象结合在不同尺寸的板条状对象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室内空间使用的电子设备,例如:投影机或是无线网络传输装置,因考虑应用空间大小以及所架设位置间接影响电子设备的使用效果的因素,特别是无线网络的讯号强度容易受到环境中障碍物的影响而衰减,因此无线存取点(Access Point)的设置位置非常重要,因此若能将电子设备固定在高处,如天花板框架或架子上,不仅可减少无线网络传输装置讯号强度的衰减,对于整体室内空间更可作弹性的规划。

已知将电子设备固定在高处的方法多利用两组固定扣夹夹设轻钢架。然而现用的固定扣夹乃是针对单一尺寸规格的轻钢架而设计,不仅无法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轻钢架,厂商需多开模具以生产用于不同尺寸大小轻钢架的固定扣夹,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然而此举不仅大幅增加库存与制造的成本,消费者在购买现用的固定扣夹前也需再三确认与家中轻钢架的尺寸,造成消费者的麻烦。

此外,现用的固定扣夹是依轻钢架的尺寸生产,也无法用于其他类似的板条状结构上,使用范围相当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以将一对象结合在一板条状对象的装置,可适用不同尺寸的板条状对象。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以将一对象结合在一板条状对象的装置包括有一基部及一槽座,其中:该基部具有一基准表面及一开孔,且该开孔在该基准表面上形成一开口;另外,该基部具有二第一结合槽,且该二第一结合槽的槽口的朝向相反;该槽座位于该开孔中,并凸伸在该开口外;该槽座具有一第二结合槽,且该第二结合槽的槽口的朝向与该二第一结合槽的其中之一的槽口的朝向相反;该槽座是受到一朝向该基准面的力时,可缩入该开孔内,使其顶端至少平齐于该基准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将一对象结合在一板条状对象的装置,更包含有一可变形组件,用以维持该槽座位于该开孔中,并凸伸在该开口外。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可变形组件为一可变形板状物,其一端连接在该开孔的局部孔缘上,另一端连接在该槽座。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基部、该槽座及该可变形组件为一体成形。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可变形组件为一弹簧,设在该基部与该槽座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基部具有一容室,位于该基部上相反于该基准表面的一侧,并与该开孔连通;该槽座具有一第一部与一第二部,其中,该第二结合槽位于该第二部,且该第一部位于该容室中;该弹簧位于该容室内,且其两端分别抵在该第一部与该容室的一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二第一结合槽之间的距离,与一第一结合槽与第二结合槽的距离不相同,使一对象可结合在不同尺寸的板条状对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上述优选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4为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二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三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板条状物件 1a底面 1b边缘

100、200、300装置

10基部

12基准表面 14、16开孔 141、161开口

18凸部 181斜推面

18a、18b第一结合槽

20第一槽座

201斜推面 202第二结合槽

30第二槽座

301斜推面 302第三结合槽

40可变形组件

50基部

52板形体 52a、52b开孔 52c、52d开口

521基准表面 522、523凸部 54屋体

541容室

60第一槽座

601斜推面 61第一部 62第二部

621第二结合槽 622第三结合槽

70第二槽座

701斜推面 71第一部 72第二部

721第二结合槽 722第三结合槽

80可变形组件

90基部

91顶板 911基准表面 92边框

L1、L2、L3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将一对象结合在一板条状对象的装置100,是以塑料材料一体射出成形制成,可以通过螺丝锁在一要被结合在一板条状对象(如天花板轻钢架)的对象(例如无线分享器)上。该装置100具有一大概呈板状的基部10,且该基部10的顶部具有一基准表面12;在该装置100结合在该板条状对象上时,该基准表面12朝向该板条状对象1。该基部10上具有二开孔14、16,且开孔14、16在该基准表面12上分别形成一开口141、161。

该基部10的两相对端部各具有一凸部18,各该凸部18的顶部具有二斜推面181而盖呈尖锥状。另外,该二凸部18各具有一第一结合槽18a、18b,且二第一结合槽18a、18b的槽口的朝向相反且相面对。

在本实施例中,装置100还具有二槽座,分别为一第一槽座20与一第二槽座30。该二槽座的顶部各具有二斜推面201、301,而各自地概呈尖锥状。该二槽座各具有一结合槽,分别是一第二结合槽202及一第三结合槽302,且该二结合槽的槽口朝向相同并与该二第一结合槽18a、18b中的其一相反且相面对;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结合槽202及该第三结合槽302是面对该第一结合槽18a。

该二槽座的位置配置上,是位于该二凸部18之间,使得该第二结合槽202的槽底面所面对的第一结合槽18a槽底面间的距离L1,小于该第三结合槽302的槽底面所面对的第一结合槽18a槽底面间的距离L2,小于二第一结合槽18a、18b槽底面间的距离L3。

在本实施例中,该装置100更具有连接该第一槽座20与一第二槽座30在该二开孔14、16的一孔缘的二可变形组件40,且该些可变形组件40为可变形板状物、为塑料材质且是与该基部10、该第一槽座20和该第二槽座30一体成形而成。

现举一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100的使用方式。请参考图3与图4所示,由于二该槽座是受到一朝向该基准面12的力时,可缩入相对应的开孔内,使其顶端至少平齐于该基准表面12,因此将装置100的该基准表面12朝向该板条状对象1,并将装置100往板条状对象1方向移动时,该板条状对象1的底面1a对第一槽座20产生一朝向该基准面12的力,使该可变形组件40产生形变;可变形组件40未连接在该基部10的一端往远离该基准面12的方向移动,而第一槽座20也随之往开孔14的方向移动。凸部18与第二槽座30的斜推面181、301抵在该板条状物件1的边缘1b,并随着装置100移动而促使凸部18与第二槽座30沿边缘1b外张,直到第一槽座20顶端平齐于该基准表面12,该板条状对象1卡制于第一结合槽18a与第三结合槽30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朝向相对的二结合槽共有三种不同距离L1、L2、L3,因此可与三种不同尺寸的板条状对象结合。本实施例中具有二槽座,但不以此为限制,也可为单一或更多槽座,越多槽座使装置可与更多种尺寸的板条状对象结合。在一实施例中,各该槽座也可相互交错,只要二该第一结合槽朝向相反,且该第二结合槽的槽口的朝向与该二第一结合槽的其中之一的槽口的朝向相反即可。

在本实施例的装置100是以塑料一体成形制成,由于塑料可弹性变形,在将板条状对象1移开装置100后,缩入该开孔的槽座随即回复至未与板条状对象结合前的状态。在一实施例中,可弹性变形也可为金属制成,例如:铁、铝等,也可达到将一对象结合在一板条状对象的功能。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将一对象结合在一板条状对象的装置200,同样可以通过螺丝锁在一要被结合在一板条状对象的对象上。该装置200具有一基部50,该基部50包含一概成板状的板形体52。

该板形体52顶部具有一基准表面521,在该装置200结合在该板条状对象上时,该基准表面521朝向该板条状对象。该板形体52具有二开孔52a、52b,且开孔52a、52b在该基准表面521上分别形成一开口52c、52d。该板形体52的两相对端部各具有一凸部522、523,各该凸部522、523的顶部具有二斜推面524、525而大概呈尖锥状。另外,该二凸部522、523各具有一第一结合槽52e、52f,且二第一结合槽52e、52f的槽口的朝向相反且相面对。

该基部50还具有相反于该基准表面521的二屋体54,该二屋体54各具有一容室541,且二容室541分别与该些开孔52a、52b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装置200还具有二槽座,分别为一第一槽座60与一第二槽座70。该二槽座各具有一第一部61、71、一第二部62、72与二位在该第二部62、72且相背对的结合槽,分别是一第二结合槽621、721及一第三结合槽622、722,且各该第一部位61、71在相对应的容室541中。

在本实施例中,该装置100更具有二用以维持该二槽座位于该些开孔52a、52b中,并凸伸于该些开口52c、52d外的可变形组件80,且该些可变形组件80各为一弹簧,设在该基部50与该二槽座之间;本实施例的二该弹簧位于各该容室541内,且其两端分别抵在一该第一部61、71与该容室541的一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200的使用方式,类似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装置100的使用方式,差别在于:任一该槽座是受到一朝向该基准面521的力时,使该弹簧受压缩而该槽座随的缩入相对应的开孔与容室541内。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该槽座具有二相背对的结合槽,因此,只要该槽座不是位于二第一结合槽52e、52f槽底之间的正中央,每一该槽座可与二第一结合槽52e、52f夹设二不同尺寸的板条状对象;任二该槽座也可夹设该板条状对象1,使一该装置可结合在更多种尺寸的板条状对象1,大幅增加装置的使用范围。

上述第一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装置100、200为分离式,即装置100、200与欲结合在板状对象1的对象需以一结合手段(如锁接)结合,但不以此为限制,下列现再举一实施例为装置与对象一体成形式,即无需再通过一结合手段相结合。

请见图6所示,揭示本实用新型第三优选实施例的装置300,该装置300具有一基部90,该基部90为该对象的壳体(如投影机、无线网络传输装置的壳体或置物架的壳体等),使装置300使该对象可直接结合在该板条状对象1上。

基部90具有一顶板91与一连接在该顶板91的边框92,其中该顶板91类似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该基部10,且顶部具有一基准表面911,该边框92位于该顶板91相反于该基准表面911的一侧。

由于装置300的基部90已包含对象的壳体,可免去将对象锁固在装置100、200的步骤,且可避免对象与装置100、200固定不佳的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可行实施例而已,举凡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