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键切换阀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4079阅读:7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键切换阀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键切换阀芯。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械式阀芯如图1所示,虽然其两出水口位于同一平面,但多为旋转式切换,而按键切换式阀芯,如图2所示,其两出水口又不在同一平面上,且与传统的机械式阀芯大小、结构及出水方式都不一样,不能在原有的产品基础上升级,大大增加了产品的研发周期及资金成本。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切换阀芯,其具有结构简单且稳定性较好的优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按键切换阀芯,包括本体、阀芯分水体、切换轴及按键切换组件,其中,本体的侧壁设有进水口,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阀芯分水体设于本体内部,且阀芯分水体的侧壁上设有与本体的进水口相对应的进水孔,该侧壁具有外壁和内壁,且外壁和内壁之间构成与第一出水口相通的第一出水孔,阀芯分水体的底部构成与第二出水口相通的第二出水孔,阀芯分水体的进水孔上端和下端的通水路上分别设有上大下小的第一缩口部及上小下大的第二缩口部,切换轴设于阀芯分水体内部,且切换轴上分别设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切换轴的端部设有按键切换组件。

优选地,所述的本体包括按键盖和下壳体,按键盖的外周设有导向肋条和卡钩,且按键盖具有向上延伸的阶梯孔段,下壳体的顶部开口端设有分别适配导向肋条和卡钩的导向槽和卡孔。

优选地,所述的按键切换组件包括棘爪柱、棘轴和弹簧,切换轴上端套设弹簧后插接于棘轴内,棘爪柱、棘轴和弹簧组合构成自动笔式按压切换机构,且棘爪柱的顶端自按键盖的阶梯孔段伸出。

优选地,所述的切换轴下端与本体之间还设有另一弹簧。

优选地,所述的进水口为网状或条纹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阀芯分水体外壁与本体之间位于进水口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密封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压按键切换组件,切换轴上行,底部的第二密封件封堵第二缩口部,关闭第二出水孔,与此同时,第一密封件远离第一缩口部,第一出水孔打开,第一出水口出水;当需要对水路进行切换时,再次按压按键切换组件,切换轴下行,第一密封件封堵第一缩口部,第一出水孔关闭,与此同时,底部的第二密封件远离第二缩口部,第二出水孔打开,第二出水口出水。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旋转式切换阀芯的整体结构示图。

图2为传统的按键式切换阀芯的整体结构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式切换阀芯的整体结构立体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阀芯分水体剖面结构示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式切换阀芯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式切换阀芯的第一出水口出水的剖面结构示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式切换阀芯的第一出水口出水的剖面结构示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式切换阀芯的第二出水口出水的剖面结构示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式切换阀芯的第二出水口出水的剖面结构示图二。

图中,

本体1 按键盖11 下壳体12 导向肋条111 卡钩112

阶梯孔段113 导向槽121 卡孔122 进水口123

第一出水口124 第二出水口125

阀芯分水体2 进水孔20 外壁21 内壁22

第一出水孔23 第二出水孔24 第一缩口部25 第二缩口部26

切换轴3 第一密封件31 第二密封件32

按键切换组件4 棘爪柱41 棘轴42 弹簧43 另一弹簧4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至图5所示,一种按键切换阀芯,包括本体1、阀芯分水体2、切换轴3及按键切换组件4。

其中,所述的本体1包括按键盖11和下壳体12,按键盖11的外周设有导向肋条111和卡钩112,且按键盖11具有向上延伸的阶梯孔段113,下壳体12的顶部开口端设有分别适配导向肋条111和卡钩112的导向槽121和卡孔122。下壳体12的侧壁设有进水口123,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124和第二出水口125。为了对进入阀芯的水流进行过滤,进水口123为网状或条纹状结构。

阀芯分水体2设于本体1内部,且阀芯分水体2外壁与本体1之间位于进水口12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密封圈。阀芯分水体2的侧壁上设有与本体1的进水口123相对应的进水孔20,该侧壁具有外壁21和内壁22,且外壁21和内壁22之间构成与第一出水口122相通的第一出水孔23,阀芯分水体2的底部构成与第二出水口125相通的第二出水孔24,阀芯分水体2的进水孔20上端和下端的通水路上分别设有上大下小的第一缩口部25及上小下大的第二缩口部26。

切换轴3设于阀芯分水体2内部,且切换轴3上分别设有第一密封件31和第二密封件32,切换轴3的端部设有按键切换组件4。

按键切换组件4包括棘爪柱41、棘轴42和弹簧43,切换轴3上端套设弹簧43后插接于棘轴内42,棘爪柱41、棘轴42和弹簧43组合构成自动笔式按压切换机构,且棘爪柱41的顶端自按键盖11的阶梯孔段113伸出。

为了使切换轴3受力更加均衡,切换更平稳,切换轴3下端与本体1之间还设有另一弹簧44。

如图6至图9所示,上述按键切换阀芯的工作过程如下:

按压按键切换组件,切换轴上行,底部的第二密封件封堵第二缩口部,关闭第二出水孔,与此同时,第一密封件远离第一缩口部,第一出水孔打开,第一出水口出水;当需要对水路进行切换时,再次按压按键切换组件,切换轴下行,第一密封件封堵第一缩口部,第一出水孔关闭,与此同时,底部的第二密封件远离第二缩口部,第二出水孔打开,第二出水口出水。

此阀芯大小与安装方式传统的机械切换阀芯基本一致,能在原有的产品基本上升级,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研发周期及资金成本,且此阀芯对零件的精度要求低,工艺简单,装配简单,结构稳定性高,良品率高,在市场竞争中占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