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复合聚乙烯给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4111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复合聚乙烯给水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复合聚乙烯给水管,属于聚乙烯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聚乙烯给水管材已经广泛应用于市政建设、建筑工程等领域中,应用上符合国家以塑代钢、节能降耗的政策,是可回收利用的绿色材料。但聚乙烯材料质地软,易被硬物划伤,影响使用,聚乙烯管材不耐油污粘附,外壁有污物粘附影响外观,内壁粘附污物影响污水再利用,另外,如内壁粘接上热度较高的油液,因聚乙烯热形变温度只有几十度,所以也会造成管道的局部损坏。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聚乙烯给水管的使用。并且在市政建设中,使用的管道一般会填埋到地下,管道分布范围极广,管内的情况无法观察,只能是管道出现问题以后才能被发现,地下管道问题施工繁琐,一般都会严重影响到周边人民正常的生活,管道问题无法提前及时预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划、不易油污粘附、耐高温、并且可观察的多层复合聚乙烯给水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层复合聚乙烯给水管,包括管体,管体的内外层设有保护层;管体上有若干通管作为观察窗,同一侧面的相邻的通管沿轴线的间隔距离为30~50cm,使用时保证通管垂直向上设置;通管外端设有盖子,盖子与通管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盖子为透明材质的盖子。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管体的内外层设置的保护层为改性聚四氟乙烯层。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改性聚四氟乙烯材料线膨胀系数在5×10-5~8×10-5/℃之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通管外端的盖子上设有防滑凸起。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有: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复合聚乙烯给水管,包括管体,管体的内外层设有保护层,保护层为改性聚四氟乙烯层,利用添加无机类、金属类以及高聚物类填料改性聚四氟乙烯材料表面不粘性、不易划伤的特点,改善内外壁易粘附油污以及易划伤的缺点,同时利用改性聚四氟乙烯的耐高温性,解决瞬时高温液体排放对聚乙烯的管材造成的损坏;改性聚四氟乙烯材料线膨胀系数在5×10-5~8×10-5/℃之间,与聚乙烯管材相比,不易于管体脱层。

本实用新型管体上有若干通管作为观察窗,能够观察管内是否存留污物的情况以及给水管内的流动情况,通管端有盖子,盖子上设有防滑凸起,易拧动,操作简单方便,并且盖子能防止环境中的污物进入通管内,有碍观察给水管内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其中,1、管体,2、通管,3、盖子,4、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复合聚乙烯给水管,包括管体1,管体1的内外层设有保护层4,保护层4为改性聚四氟乙烯层,利用添加无机类、金属类以及高聚物类填料的改性聚四氟乙烯材料表面不粘性的特点,改善内外壁易粘附油污以的缺点,同时利用改性聚四氟乙烯的耐高温性,解决瞬时高温液体排放对聚乙烯的管材造成的损坏,此外,改性聚四氟乙烯材料有极好的耐磨性,能够解决聚乙烯给水管外壁易划伤的缺点,改性聚四氟乙烯材料线膨胀系数在5×10-5~8×10-5/℃之间,与聚乙烯管材相比,不易与管体1脱层。

另外管体1上有若干通管2作为观察窗,能够观察管体1内是否存留污物的情况以及给水管内的流动情况,通管2外端有盖子3,盖子3与通管2之间使用螺纹连接,盖子3上设有防滑凸起,易拧动,操作简单方便,并且盖子3防止环境中的污物进入通管2内,影响观察给水管内的情况,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在具体的实时过程中在同一侧面的相邻的通管2沿轴线的间隔距离为30~50cm,保证能够对管体内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观察,通管2的直径为8~20cm,方便必要时对管体1内部进行清理。此外还将盖子3设置为透明材质的盖子,使用时保证通管2垂直向上设置,能更好地发挥给水管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