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低温的保温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7778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低温的保温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管配件领域,具体为一种耐低温的保温管。



背景技术:

保温管是绝热管道的简称,保温管用于液体、气体及其他介质的输送,在石油、化工、航天、军事、集中供热、中央空调、市政等管道的绝热保温工程。现有的保温管的外层保温结构通常采用硬质泡沫外加聚乙烯保护层,保温效果不理想,另外,此种保温结构的结构强度差,容易在受到外界作用力时产生破裂,从而失去保温效果,保温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如何对现有的保温管进行结构上的改进,以提高其保温效果,改善其结构强度,成为人们有待解决的问题。

保温管由于聚氨酯硬质泡沫保温层紧密地粘结在钢管外皮,隔绝了空气和水的渗入,能起到良好的防腐作用。同时它的发泡孔都是闭合的,吸水性很小。高密度聚乙烯外壳、玻璃钢外壳均具有良好的防腐、绝缘和机械性能。因此,工作钢管外皮很难受到外界空气和水的侵蚀。只要管道内部水质处理好,据国外资料介绍,高温预制直埋保温管的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比传统的地沟敷设、架空敷设使用寿命高3~4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低温的保温管,它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低温的保温管,包括外层、中间层、外层保温管、瓦斯管、内层保温管以及塑料套,所述内层保温管包裹在瓦斯管外端,所述外层保温管包裹在内层保温管管外端,所述中间层包裹在外层保温管外端,所述外层包裹在中间层外端,所述塑料套包裹在外层外端面,所述外层包括防水层以及保护层,所述防水层设置在保护层上端面上,所述中间层包括耐腐蚀层。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厚度为0.2mm-0.5mm。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层厚度为0.1mm-0.3mm。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保温管厚度为0.1mm-0.2mm。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保温管厚度为0.2mm-0.3mm。

进一步地,所述耐腐蚀层所用的材料为无纺布。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层所用的材料为纱股。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层所用的材料为汉麻纤维层。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保温管所用的材料为酚醛泡沫。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保温管所用的材料为岩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施工简单,快速;不易脱落;防火性能好;能够长时间使用;太阳光照射下不易变形,不易脆化;防水性能好,耐腐蚀性能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塑料套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中间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外层;2.中间层;3.外层保温管;4.瓦斯管;5.内层保温管;6.塑料套;11.防水层;12.保护层;21.耐腐蚀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低温的保温管,包括外层1、中间层2、外层保温管3、瓦斯管4、内层保温管5以及塑料套6,内层保温管5包裹在瓦斯管4外端,外层保温管3包裹在内层保温管5管外端,中间层2包裹在外层保温管3外端,外层1包裹在中间层2外端,塑料套6包裹在外层1外端面。

外层1包括防水层11以及保护层12,防水层11设置在保护层12上端面上。

中间层2包括耐腐蚀层21。

外层1厚度为0.2mm-0.5mm,中间层2厚度为0.1mm-0.3mm,外层保温管3厚度为0.1mm-0.2mm,内层保温管5厚度为0.2mm-0.3mm,耐腐蚀层21所用的材料为无纺布,保护层12所用的材料为纱股,防水层11所用的材料为汉麻纤维层,外层保温管3所用的材料为酚醛泡沫,内层保温管5所用的材料为岩绵。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使用人员首先将内层保温管5包裹瓦斯管4上,然后再将外层保温管3包裹在内层保温管5上,该设计能够增加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性,然后将中间层2包裹住外层保温管3,再将外层1包裹在中间层2外端,最后再将塑料套6包裹在外层1外端,本实用新型施工简单,快速;不易脱落;防火性能好;能够长时间使用;太阳光照射下不易变形,不易脆化;防水性能好,耐腐蚀性能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