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定手拉屏风撑杆的立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0168阅读:10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固定手拉屏风撑杆的立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拉屏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固定手拉屏风撑杆的立柱。



背景技术:

屏风主要起到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是客厅、大厅、会议室、办公室等空间分割的首选;传统的屏风虽然能够对空间进行分割,但是伸展的宽度有限,并且不能够调节幕布使之形成一定的角度,另外其收拢或者折叠后,占地面积较大,不利于存放,且与现代化的客厅、大厅、会议室、办公室等场所格格不入,因此市场上出现一种能够自由收缩的手拉屏风,包括布幕、可收卷布幕的收纳部、撑杆和用于固定撑杆的立柱,撑杆与立柱连接,布幕的左端与收纳部连接,其右端与撑杆连接,其中立柱使用的时候都是通过螺栓将其地脚完全固定在地面上的,然而有些时候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移动立柱来调整屏风的位置,此时就需要拧松并取出立柱地脚上的螺栓,然后将立柱移动到需要的位置再次重新固定,这一过程费时费力,操作起来相当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固定手拉屏风撑杆的立柱,该立柱不仅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而且位置移动方便,高度可调。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固定手拉屏风撑杆的立柱,包括立柱体和底脚片,所述底脚片上并排设有两个折弯卡片,所述立柱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折弯卡片配合的卡接体;所述底脚片上在所述折弯卡片的一端设有挡片,该设置通过卡接体与挡片的配合,能够有效地防止立柱体从底脚片上两个折弯卡片之间滑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立柱分成立柱体和底脚片,安装的时候只需要将底脚片固定在地面上,然后再将立柱体上的卡接体插接到两个折弯卡片之间即可完成立柱体的固定;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移动立柱的时候只需要把立柱体上的卡接体从两个折弯卡片之间退出即可;因此该立柱不仅安装简单,而且位置移动方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折弯卡片为直角折弯结构,且两个并排的折弯卡片相向折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立柱体包括立柱本体和伸缩体,所述伸缩体插接在所述立柱本体内;所述立柱本体内部沿竖直方向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立柱本体的底部,另一端通过连接板转动连接在所述立柱本体的顶部;所述伸缩体上设有与所述丝杆配合的滑块,所述伸缩体的侧面沿竖直方向设有两个位置相对的避让槽;所述丝杆上靠近底部安装有蜗轮,所述立柱本体上安装有与所述蜗轮配合的蜗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调节立柱体的高度,具体操作方式为:当需要增加立柱高度的时候,顺时针转动蜗杆进而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丝杆转动,由于滑块与丝杆螺纹连接,转动丝杆的同时滑块就会沿着丝杆轴向方向移动,进而实现伸缩体从立柱本体上伸出,调整到需要高度的时候停止蜗杆转动即可;当需要降低立柱高度的时候,反向转动蜗杆即可降低立柱的高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折弯卡片和所述挡片是在所述底脚片上冲压而成的结构;采用冲压成型不仅结构简单、生产方便,而且冲压成型的结构强度更高。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立柱本体和伸缩体的截面形状均为方形;方形的截面设计能够有效防止丝杆转动的时候带动伸缩体在立柱本体上转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蜗杆上设有T字形手柄;该设置能够方便操作者转动蜗杆。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该立柱将立柱分成立柱体和底脚片,安装的时候只需要将底脚片固定在地面上,然后再将立柱体上的卡接体插接到两个折弯卡片之间即可完成立柱体的固定,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移动立柱的时候只需要把立柱体上的卡接体从两个折弯卡片之间退出即可,因此该立柱不仅安装简单,而且位置移动方便;所述立柱体包括立柱本体和伸缩体,通过蜗杆蜗轮的配合以及丝杆滑块的连接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立柱体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固定手拉屏风撑杆的立柱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固定手拉屏风撑杆的立柱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

各个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是:1.立柱体;2.底脚片;3.立柱本体;4.伸缩体;5.丝杆;6.连接板;7.滑块;8.蜗轮;9.蜗杆;10.T 字形手柄;101.卡接体;201.折弯卡片;202.挡片;401.避让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手拉屏风撑杆的立柱,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立柱体1和底脚片2,所述底脚片2上冲压形成两个并排的成直角结构的折弯卡片201,且折弯的方向相对,所述成直角结构的折弯卡片201的其中一个直角边垂直于所述底脚片2,另一直角边与所述底脚片2平行,所述立柱体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折弯卡片 201配合的卡接体101。这里将立柱分成立柱体1和底脚片2,安装的时候只需要将底脚片2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然后再将立柱体1 上的卡接体101插接到底脚片2上的两个折弯卡片201之间即可完成立柱体1的固定;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移动立柱的时候只需要把立柱体 1上的卡接体101从两个折弯卡片201之间退出即可,因此该立柱不仅安装简单,而且位置移动方便。

所述底脚片2上冲压成型有与所述卡接体101配合的挡片202,这里挡片202成直角结构,所述成直角结构的挡片202的其中一个直角边垂直于所述底脚片2,另一直角边与所述底脚片2平行,所述挡片202位于所述折弯卡片201的一端,这里通过卡接体101与挡片 202的配合,能够有效地防止立柱体1在受力的情况下从底脚片2上两个折弯卡片201之间滑出。

所述立柱体1包括立柱本体3和伸缩体4,所述伸缩体4插接在所述立柱本体3内;所述立柱本体3内部沿竖直方向设有丝杆5,所述丝杆5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立柱本体3的底部,另一端通过连接板 6转动连接在所述立柱本体3的顶部;所述伸缩体4的底部焊接安装有与所述丝杆5配合的滑块7,所述伸缩体4的侧面沿竖直方向设有两个位置相对的避让槽401,用于避让安装在立柱本体3上的连接板 6;如图3所示,所述丝杆5上靠近底部安装有蜗轮8,所述立柱本体上安装有与所述蜗轮8配合的蜗杆9。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调节立柱体1的高度,具体操作方式为:当需要增加立柱高度的时候,顺时针转动蜗杆9进而带动蜗轮8转动,蜗轮8带动丝杆5转动,由于滑块7与丝杆5螺纹连接,转动丝杆5的同时滑块7就会沿着丝杆5轴向方向移动,进而实现伸缩体4从立柱本体3上伸出,调整到需要高度的时候停止蜗杆 9转动即可;当需要降低立柱高度的时候,反向转动蜗杆9即可降低立柱的高度。

所述立柱本体3和伸缩体4的截面形状均为方形,方形的截面设计能够有效防止丝杆5转动的时候带动伸缩体4在立柱本体3上转动;所述蜗杆9上焊接有T字形手柄10,该设置能够方便操作者转动蜗杆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