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电磁阀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9072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电磁阀套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阀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电磁阀套管。



背景技术:

电磁阀(Electromagnetic valve)是用电磁控制的工业设备,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执行器,并不限于液压、气动,电磁阀气路启闭的主要执行机构为铁芯结构和类似气嘴结构。

铁芯结构外侧均需设置套管,传统的套管上需要连接线圈支架和气嘴,这使得电磁阀在制作是既要考虑装配公差,还要考虑制作公差,而装配公差则为控制成品率的主要因素,并且,市面现有的上电磁阀,进气口和出气口基本都设置在电磁阀的阀座上,而非设置在电磁阀的阀体上,这对电磁阀与其他组件安装时的精度要求高,则电磁阀的设计工艺多,并且成品率会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弊端,提供一种一体式电磁阀套管,采用一体式注塑成型工艺,在管体上集成了进、出气口,取代传统管体类似气嘴结构的连接,降低了与电磁阀的其他组件的安装精度,同时降低了管体自身的装配要求,并且,套管上还集成了线圈的安装位置,取代传统另设线圈支架的方式,避免了线圈支架的装配,进一步降低了装配公差。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式电磁阀套管,包括一体式的套管主体1,套管主体1包括工字段11和工作段12,工字段11用于绕制铜线圈,具体包括后端的第一翼缘111和前端的第二翼缘112,工作段12包括后端设有的第一密封槽121、中部的气孔槽122和前端第二密封槽123;

第一密封槽121和第二密封槽123均用于设置密封圈,双密封圈设计保证了本结构与其他模块配合时的气密性和安装可靠性;

套管主体1内部设有阶梯式的槽段2,工作段12内部设有第一气孔124,第一气孔124与槽段2联通,气孔槽122上开设有若干第二气孔125;

进一步地,槽段2包括后端直径较大固定槽段21和前端直径较小的封闭槽段22,第一气孔124和第二气孔125均与封闭槽段22联通;

固定槽段21用于固定电磁阀铁芯结构中的定铁芯,同时动铁芯可以在固定槽段内滑动,而封闭槽段22与第一气孔124在水平向联通,与第二气孔125在环向联通,动铁芯上可以在封闭槽段22内是第一气孔124处于断开状态,达到整个气路的封闭;

进一步地,第一气孔124向内扣设,孔径逐渐减小,并在封闭槽段22内形成凸出段3,以方便动铁芯对第一气孔124的密封;

第一气孔124和第二气孔125可以互为进气孔和出气孔,即第一气孔124为进气孔时,第二气孔125则为出气孔,相反的,当第一气孔124为出气孔时,第二气孔125则为进气孔,该种设计能够降低一体式电磁阀套管与其他部件的安装精度,方便操作,同时能够提升实用性;

进一步地,套管主体1为模具一次性注塑成型,套管主体1为一体式注塑结构,消除了气嘴和线圈支架连接时的装配公差,提高了生产的成品率,并且取代了传统不锈钢制套管外侧套设塑料件的分离式结构,节约了成本且可靠性更佳;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作为电磁阀的一个部件, 采用一体式注塑成型工艺,管体上集成了进、出气口,取代传统管体类似气嘴结构的连接,降低了与电磁阀的其他组件的安装精度, 消除了气嘴和线圈支架连接时的装配公差,提高了生产的成品率,并且取代了传统不锈钢制套管外侧套设塑料件的分离式结构,节约了成本且可靠性更佳,同时,套管上还集成了线圈的安装位置,取代传统另设线圈支架的方式,避免了线圈支架的装配,进一步降低了装配公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其中:1、套管主体;2、槽段;3、凸出段;11、工字段;12、工作段;111、第一翼缘;112、第二翼缘;121、第一密封槽;122、气孔槽;123、第二密封槽;124、第一气孔;125、第二气孔;21、固定槽段;22、封闭槽段;41、线圈接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一种一体式电磁阀套管,如图1和图2所示,一体式的套管主体1一次性注塑成型,其上外侧设有工字段11和工作段12,而套管主体1内部设有槽段2,槽段2包括后端直径较大固定槽段21和前端直径较小的封闭槽段22,工字段11包括后端的第一翼缘111和前端的第二翼缘112,工作段12包括后端设有的第一密封槽121、中部的气孔槽122和前端第二密封槽123。

上文中,工作段12内部设有第一气孔124,第一气孔124与槽段2联通,气孔槽122上开设有若干第二气孔125,第一气孔124和第二气孔125均与封闭槽段22联通。

具体的,第一密封槽121和第二密封槽123均用于设置密封圈,双密封圈设计保证了本结构与其他模块配合时的气密性和安装可靠性。

固定槽段21用于固定电磁阀铁芯结构中的定铁芯,同时动铁芯可以在固定槽段内滑动,而封闭槽段22与第一气孔124在水平向联通,与第二气孔125在环向联通,动铁芯上可以在封闭槽段22内是第一气孔124处于断开状态,达到整个气路的封闭;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气孔124和第二气孔125可以互为进气孔和出气孔,即第一气孔124为进气孔时,第二气孔125则为出气孔,相反的,当第一气孔124为出气孔时,第二气孔125则为进气孔,该种设计能够降低一体式电磁阀套管与其他部件的安装精度,方便操作,同时能够提升实用性。

优选的,套管主体1为模具一次性注塑成型,套管主体1为一体式注塑结构,消除了气嘴和线圈支架连接时的装配公差,提高了生产的成品率,并且取代了传统不锈钢制套管外侧套设塑料件的分离式结构,节约了成本且可靠性更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作为电磁阀的一个部件,电磁阀的铁芯结构设置在槽段2内,具体的,在正常状态下,定铁芯位于固定槽段21内,动铁芯在封闭槽段22内将第一气孔124封闭,而铜线圈则绕制在工字段11内,具体位于第一翼缘111和第二翼缘112形成的区域内。

而在工作状态下,第一气孔124和第二气孔125可以互为进气孔和出气孔,即第一气孔124为进气孔时,第二气孔125则为出气孔,相反的,当第一气孔124为出气孔时,第二气孔125则为进气孔。

值得一提的是,本结构是电磁阀的气路启闭执行机构,将进气口、出气口和线圈支架集合到一个模块,在与其他模块安装时,只需要保证密封圈配合的气密性,而本结构采用双密封圈设计,所以本结构与电磁阀的其他配件间的装配精度不需要太高,同时还能保证电磁阀的工作可靠性。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