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型通风管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1056发布日期:2018-06-30 04:54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通风管道结构。



背景技术:

通风管道是通风系统必备的组成部分,其承担着空气流通、输送的作用。

由于长时间的运行,通风管道内不可避免的存在杂物与尘土,这些杂物与尘土如不及时清理将会影响通风管道的通风效率,而对于整个通风管道进行清理则需要投入极大的精力和物力,还会影响到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净化型通风管道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净化型通风管道结构,包括通风管道本体,所述通风管道本体内垂直设置有交替除灰滤网;

在所述交替除灰滤网的正下方的通风管道本体上开设有排灰口,所述排灰口下方连通设置有导灰仓;

所述交替除灰滤网包括垂直设置于通风管道本体内并可上下移动的上滤网和垂直设置于通风管道本体内并可上下移动的下滤网,所述上滤网与所述下滤网拼合而封堵住所述通风管道本体;

当所述上滤网或所述下滤网下移并磕碰到所述排灰口时,所述上滤网或下滤网上的灰尘经由排灰口而落入到导灰仓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净化型通风管道结构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通风管道本体顶部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转轮;

所述转轮上设置有绳索、且所述绳索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滤网和下滤网;

转动所述转轮并经过所述绳索而带动所述上滤网和下滤网交错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净化型通风管道结构中,还包括垂直设置于所述通风管道本体内的两个导槽,所述上滤网和下滤网分别沿两个导槽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净化型通风管道结构中,利用上滤网或下滤网与排灰口的碰撞产生的振动,将附着于上滤网或下滤网上的灰尘和杂物抖落进排灰口内,再最终依靠重力作用而落入导灰仓内,以方便日常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净化型通风管道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净化型通风管道结构,包括通风管道本体1,所述通风管道本体1内垂直设置有交替除灰滤网2。在所述交替除灰滤网2的正下方的通风管道本体1上开设有排灰口3,所述排灰口3下方连通设置有导灰仓4。

所述交替除灰滤网2具体包括垂直设置于通风管道本体1内并可上下移动的上滤网22和垂直设置于通风管道本体1内并可上下移动的下滤网21,所述上滤网22与所述下滤网21拼合而封堵住所述通风管道本体1(即构成对整个通风管道本体11进行灰尘和杂物过滤的过滤面)。当所述上滤网22或所述下滤网21下移并磕碰到所述排灰口3时,所述上滤网22或下滤网21上的灰尘经由排灰口3而落入到导灰仓4内。也就是说,利用上滤网22或下滤网21与排灰口3的碰撞产生的振动,将附着于上滤网22或下滤网21上的灰尘和杂物抖落进排灰口3内,再最终依靠重力作用而落入导灰仓4内,以方便日常清理。上述的交替除灰滤网2可在通风管道本体1内按预定的间隔距离设置多个。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净化型通风管道结构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通风管道本体1顶部的支撑架51,所述支撑架51上设置有转轮52;所述转轮52上设置有绳索53、且所述绳索5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滤网22和下滤网21。转动所述转轮52并经过所述绳索53而带动所述上滤网22和下滤网21交错上下移动,并得以碰撞到排灰口3而抖落灰尘。

为了规范上滤网22和下滤网21的上下移动,还在所述通风管道本体1内垂直设置了两个导槽41、42,所述上滤网22和下滤网21分别沿两个导槽41、42上下移动。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