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独立阀芯的角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3578发布日期:2018-09-18 20:48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卫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独立阀芯的角阀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角阀产品由角阀体、阀芯、手柄等组成,因为有独立的阀芯结构,成本也比较高。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一般的角阀从进水端进水,通过阀芯后到出水端出水,其中的阀芯占总角阀总成本的很大比例,总体的成本较高,且没有任何的清洁功能。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无独立阀芯的角阀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独立阀芯的角阀装置,以解决现有角阀生产成本问题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无独立阀芯的角阀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无独立阀芯的角阀装置,包括把手,芯轴,上陶瓷片,下陶瓷片,底座,堵头,阀体和滤芯,所述芯轴穿过阀体连接在把手的内端,且芯轴上有O型圈密封;所述芯轴与阀体之间由上至下依次卡接有上陶瓷片、下陶瓷片、底座和堵头;所述上陶瓷片上有一槽,且芯轴的卡位装在上陶瓷片的槽内;所述阀体的出水端内螺纹连接有滤芯。

进一步的,所述下陶瓷片上有两个卡位,卡位装配在角阀的本体上,下陶瓷片就相对固定不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和堵头之间通过堵头上的螺纹与角阀的本体相连接,当拧紧到一定的位置时,底座与下陶瓷片靠紧。

进一步的,所述芯轴上有O型圈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上陶瓷片和下陶瓷片之间使用硅脂润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陶瓷片和下陶瓷片的设置,通过通过上陶瓷片和下陶瓷片上的孔的位置的相对移动,达到开关出水和调节出水量的目的,实现了角阀不需要独立阀芯的水路控制装置、生产成本低、自动清洁水质的功能、清理水路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3D效果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把手,2-芯轴,3-上陶瓷片,4-下陶瓷片,5-底座,6-堵头,7-阀体,8-滤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独立阀芯的角阀装置,包括把手1,芯轴2,上陶瓷片3,下陶瓷片4,底座5,堵头6,阀体7和滤芯8,所述芯轴2穿过阀体7连接在把手1的内端,且芯轴2上有O型圈密封;所述芯轴2与阀体7之间由上至下依次卡接有上陶瓷片3、下陶瓷片4、底座5和堵头6;所述上陶瓷片3上有一槽,且芯轴2的卡位装在上陶瓷片3的槽内;所述阀体7的出水端内螺纹连接有滤芯8。

其中,所述下陶瓷片4上有两个卡位,卡位装配在角阀的本体上,下陶瓷片4就相对固定不动,保证了角阀的连好密封性。

其中,所述底座5和堵头6之间通过堵头6上的螺纹与角阀的本体相连接,当拧紧到一定的位置时,底座5与下陶瓷片4靠紧,消除上陶瓷片3和下陶瓷片4的间隙。

其中,所述芯轴2上有O型圈密封,保证了芯轴2和阀体7之间的密封性。

其中,所述上陶瓷片3和下陶瓷片4之间使用硅脂润滑,保证了上陶瓷片3和下陶瓷片4之间的转动顺畅性。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芯轴2穿过阀体7到把手端,且芯轴2上有O型圈密封,然后是上陶瓷片3,且上陶瓷片3上有一槽,芯轴2的卡位装在上陶瓷片3的槽内,当转动把手1时,带动芯轴2转动,上陶瓷片3一起转动,与下陶瓷片4形成相对运动,通过上陶瓷片3和下陶瓷片4上的孔的位置的相对移动,达到开关出水和调节出水量的目的,下陶瓷片4上有两个卡位,卡位装配在角阀的本体上,下陶瓷片4就相对固定不动,再下面就由底座5和堵头6组成,通过堵头6上的螺纹,与角阀的本体连接,拧紧到一定的位置时,底座5与下陶瓷片4靠紧,消除两陶瓷片的间隙,两陶瓷片之间使用硅脂润滑,出水到出水口时,口部通过螺纹装有滤芯8在阀体的出水端,出水部分强制通过滤芯8,将水源中的杂质过滤,角阀产生清洁的水质,当杂质过多时,通过拆出滤芯8,将杂质清除,保证水路的通畅,实现了角阀不需要独立阀芯8的水路控制装置、生产成本低、自动清洁水质的功能、清理水路快捷方便。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