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汽车多挡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9386发布日期:2018-10-12 20:12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器,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多挡变速器。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供应的日趋紧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利用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其中,新能源汽车中的混合动力汽车,可通过发动机或电机或发动机电机同时驱动,具有多种模式,从而具有良好的燃油经济性、低排放。在双离合式自动变速器(dct)上布置电机,它继承了手动变速器传动效率高、安装控件紧凑、重量轻、价格便宜等许多优点,在发动机驱动、混动驱动模式中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存在的切断动力换挡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换挡舒适性,保证了车辆具有良好的动力性与换挡特性,同时也保证车辆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使车辆油耗和排放等方面有所改善,但如何布置电机,使传动比设计容易、动力损失小、减少功率损耗以及燃油经济性好等已成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多挡变速器,其具有电机单独驱动模式、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混合动力驱动模式,在各种工况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档位切换,保证动力损失小、传动比设计容易、减少功率损耗以及燃油经济性好。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多挡变速器,包括内输入轴、外输入轴、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电机输出轴和差速器,所述外输入轴设有轴向贯穿外输入轴的轴孔,所述外输入轴的一端穿过外输入轴左端轴承与第二离合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外输入轴的另一端的轴孔内设有内外输入轴中间轴承,所述内输入轴的一端穿过外输入轴的轴孔后与第一离合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内输入轴的外壁与外输入轴的轴孔内壁通过内外输入轴中间轴承滑动配合,形成内输入轴与外输入轴同轴心线布置结构,所述内输入轴的另一端支撑在内输入轴右端轴承上,所述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的输入端均用于与发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电机输出轴的轴心线与内输入轴、外输入轴的轴心线平行,所述第一中间轴的一端支撑在第一中间轴左端轴承上,所述第一中间轴的另一端支撑在第一中间轴右端轴承上,所述第二中间轴的一端支撑在第二中间轴左端轴承上,所述第二中间轴的另一端支撑在第二中间轴右端轴承上,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支撑在电机输出轴左端轴承上,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另一端支撑在电机输出轴右端轴承上;所述外输入轴上设有二倒档输入齿轮和四六档输入齿轮,所述外输入轴上设有的二倒档输入齿轮与第二中间轴上空套的二档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中间轴上空套的二档从动齿轮与第一中间轴上空套的倒档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外输入轴上设有的四六档输入齿轮分别与第一中间轴上空套的四档从动齿轮以及第二中间轴上空套的六档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内输入轴上设有五档输入齿轮、三档输入齿轮、一档输入齿轮、七档输入齿轮,所述内输入轴上设有的五档输入齿轮与第一中间轴上空套的五档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内输入轴上设有的三档输入齿轮分别与电机输出轴上设有的电机输出齿轮以及第二中间轴上空套的三档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内输入轴上设有的一档输入齿轮与第一中间轴上空套的一档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内输入轴上设有的七档输入齿轮与第二中间轴上空套的七档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中间轴上位于倒档从动齿轮与四档从动齿轮之间设有四倒档同步器,所述四倒档同步器的四倒档同步器齿座与第一中间轴周向固定,所述四倒档同步器的四倒档同步器齿套套在四倒档同步器齿座外,通过四倒档同步器齿套的轴向移动将四倒档同步器与倒档从动齿轮或四档从动齿轮结合或分离;所述第一中间轴上位于五档从动齿轮与一档从动齿轮之间设有一五档同步器,所述一五档同步器的一五档同步器齿座与第一中间轴周向固定,所述一五档同步器的一五档同步器齿套套在一五档同步器齿座外,通过一五档同步器齿套的轴向移动将一五档同步器与五档从动齿轮或一档从动齿轮结合或分离;所述第二中间轴上位于二档从动齿轮与六档从动齿轮之间设有二六档同步器,所述二六档同步器的二六档同步器齿座与第二中间轴周向固定,所述二六档同步器的二六档同步器齿套套在二六档同步器齿座外,通过二六档同步器齿套的轴向移动将二六档同步器与二档从动齿轮或六档从动齿轮结合或分离;所述第二中间轴上位于三档从动齿轮与七档从动齿轮之间设有三七档同步器,所述三七档同步器的三七档同步器齿座与第二中间轴周向固定,所述三七档同步器的三七档同步器齿套套在三七档同步器齿座外,通过三七档同步器齿套的轴向移动将三七档同步器与三档从动齿轮或七档从动齿轮结合或分离;所述第一中间轴上设有第一中间轴小齿轮,与差速器输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中间轴上设有第二中间轴小齿轮,与差速器输入齿轮啮合;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还设有第二链轮,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二链轮经链条与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的第一链轮啮合。第二链轮、第一链轮均与链条相啮合。第一链轮与电机轴周向固定连接。

所述二档从动齿轮上设有倒档主动齿轮,所述二档从动齿轮上设有的倒档主动齿轮与第一中间轴上空套的倒档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倒档主动齿轮位于二档从动齿轮的右侧并焊接在二档从动齿轮上。倒档从动齿轮与倒档主动齿轮相啮合,满足整车对不同倒档速比的需求。

所述倒档从动齿轮、四档从动齿轮、五档从动齿轮、一档从动齿轮、二档从动齿轮、六档从动齿轮、三档从动齿轮、七档从动齿轮均设有结合齿圈,当四倒档同步器与倒档从动齿轮结合时,四倒档同步器齿套同时与四倒档同步器齿座和倒档从动齿轮的结合齿圈啮合,当四倒档同步器与四档从动齿轮结合时,四倒档同步器齿套同时与四倒档同步器齿座和四档从动齿轮的结合齿圈啮合;当一五档同步器与五档从动齿轮结合时,一五档同步器齿套同时与一五档同步器齿座和五档从动齿轮的结合齿圈啮合,当一五档同步器与一档从动齿轮结合时,一五档同步器齿套同时与一五档同步器齿座和一档从动齿轮的结合齿圈啮合;当二六档同步器与二档从动齿轮结合时,二六档同步器齿套同时与二六档同步器齿座和二档从动齿轮的结合齿圈啮合,当二六档同步器与六档从动齿轮结合时,二六档同步器齿套同时与二六档同步器齿座和六档从动齿轮的结合齿圈啮合;当三七档同步器与三档从动齿轮结合时,三七档同步器齿套同时与三七档同步器齿座和三档从动齿轮的结合齿圈啮合,当三七档同步器与七档从动齿轮结合时,三七档同步器齿套同时与三七档同步器齿座和七档从动齿轮的结合齿圈啮合。

所述二倒档输入齿轮、四六档输入齿轮与外输入轴制成一体;所述一档输入齿轮与内输入轴制成一体;所述第一中间轴小齿轮与第一中间轴制成一体;所述第二中间轴小齿轮与第二中间轴制成一体;第二链轮与电机输出轴分开成型后周向固定并轴向限位,电机输出齿轮可以和电机输出轴制成一体,也可以分开成型后周向固定。

所述五档输入齿轮、三档输入齿轮、七档输入齿轮由左至右固定在内输入轴上,且位于内外输入轴中间轴承与内输入轴右端轴承之间,五档输入齿轮、三档输入齿轮位于一档输入齿轮左侧,七档输入齿轮位于一档输入齿轮右侧。

所述四六档输入齿轮一体成型在外输入轴的端头;所述外输入轴一端的轴孔为阶梯孔,用于内外输入轴中间轴承的轴向定位。

所述第一链轮、电机由左至右固定于电机轴上,且第一链轮位于电机左端轴承左侧,电机位于电机左端轴承和电机右端轴承之间。

所述倒档从动齿轮、四档从动齿轮和五档从动齿轮、一档从动齿轮由左至右空套于第一中间轴上且位于第一中间轴左端轴承和第一中间轴右端轴承之间。

为了满足整车空间不足的布置需求,可以取消内输入轴上设有的七档输入齿轮以及第二中间轴上空套的七档从动齿轮。具体结构如下: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多挡变速器,包括内输入轴、外输入轴、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电机输出轴和差速器,所述外输入轴设有轴向贯穿外输入轴的轴孔,所述外输入轴的一端穿过外输入轴左端轴承与第二离合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外输入轴的另一端的轴孔内设有内外输入轴中间轴承,所述内输入轴的一端穿过外输入轴的轴孔后与第一离合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内输入轴的外壁与外输入轴的轴孔内壁通过内外输入轴中间轴承滑动配合,形成内输入轴与外输入轴同轴心线布置结构,所述内输入轴的另一端支撑在内输入轴右端轴承上,所述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的输入端均用于与发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电机输出轴的轴心线与内输入轴、外输入轴的轴心线平行,所述第一中间轴的一端支撑在第一中间轴左端轴承上,所述第一中间轴的另一端支撑在第一中间轴右端轴承上,所述第二中间轴的一端支撑在第二中间轴左端轴承上,所述第二中间轴的另一端支撑在第二中间轴右端轴承上,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支撑在电机输出轴左端轴承上,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另一端支撑在电机输出轴右端轴承上;所述外输入轴上设有二倒档输入齿轮和四六档输入齿轮,所述外输入轴上设有的二倒档输入齿轮与第二中间轴上空套的二档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中间轴上空套的二档从动齿轮与第一中间轴上空套的倒档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外输入轴上设有的四六档输入齿轮分别与第一中间轴上空套的四档从动齿轮以及第二中间轴上空套的六档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内输入轴上设有五档输入齿轮、三档输入齿轮、一档输入齿轮,所述内输入轴上设有的五档输入齿轮与第一中间轴上空套的五档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内输入轴上设有的三档输入齿轮分别与电机输出轴上设有的电机输出齿轮以及第二中间轴上空套的三档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内输入轴上设有的一档输入齿轮与第一中间轴上空套的一档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中间轴上位于倒档从动齿轮与四档从动齿轮之间设有四倒档同步器,所述四倒档同步器的四倒档同步器齿座与第一中间轴周向固定,所述四倒档同步器的四倒档同步器齿套套在四倒档同步器齿座外,通过四倒档同步器齿套的轴向移动将四倒档同步器与倒档从动齿轮或四档从动齿轮结合或分离;所述第一中间轴上位于五档从动齿轮与一档从动齿轮之间设有一五档同步器,所述一五档同步器的一五档同步器齿座与第一中间轴周向固定,所述一五档同步器的一五档同步器齿套套在一五档同步器齿座外,通过一五档同步器齿套的轴向移动将一五档同步器与五档从动齿轮或一档从动齿轮结合或分离;所述第二中间轴上位于二档从动齿轮与六档从动齿轮之间设有二六档同步器,所述二六档同步器的二六档同步器齿座与第二中间轴周向固定,所述二六档同步器的二六档同步器齿套套在二六档同步器齿座外,通过二六档同步器齿套的轴向移动将二六档同步器与二档从动齿轮或六档从动齿轮结合或分离;所述第二中间轴上设有三七档同步器,所述三七档同步器的三七档同步器齿座与第二中间轴周向固定,所述三七档同步器的三七档同步器齿套套在三七档同步器齿座外,通过三七档同步器齿套的轴向移动将三七档同步器与三档从动齿轮结合或分离;所述第一中间轴上设有第一中间轴小齿轮,与差速器输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中间轴上设有第二中间轴小齿轮,与差速器输入齿轮啮合;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还设有第二链轮,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二链轮经链条与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的第一链轮啮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本发明所述四六档输入齿轮与六档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四六档输入齿轮还与四档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中间轴小齿轮、第二中间轴小齿轮均与差速器输入齿轮相啮合;所述二倒档输入齿轮与二档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倒档从动齿轮还与二档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三档输入齿轮与三档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三档输入齿轮还与电机输出齿轮相啮合。共啮齿轮数目共四组,每组为三个齿轮,传动比设计较容易。

2、在发动机单独模式的各档位下,发动机功率流根据车轮需求输出功率后,其余能量可通过内输入轴上的三档输入齿轮传递到电机输出轴上的电机输出齿轮,并通过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二链轮通过链条传递到电机轴上的第一链轮,然后通过电机轴传递到电机,实现充电,减少功率损耗。

3、本发明两个离合器为集成式;电机单独模式中,前进档一档电机、三档电机、五档电机、七档电机,倒档一档电机、倒档三档电机都采用五级传动;发动机、电机混合模式中,常采用一档发动机驱动、一档电机驱动动力、二档发动机驱动、一档电机驱动动力、二档发动机驱动、三档电机驱动动力、三档发动机驱动、三档电机驱动动力、四档发动机驱动、三档电机驱动动力、四档发动机驱动、五档电机驱动动力、五档发动机驱动、五档电机驱动动力、六档发动机驱动、五档电机驱动动力、六档发动机驱动、七档电机驱动动力、七档发动机驱动、七档电机驱动动力、倒档发动机驱动、一档电机驱动动力、倒档发动机驱动、三档电机驱动动力;发动机单独模式中,前进档一档、二档、三档、四档、五档、六档、七档都采用二级传动,倒档采用三级传动,多余动力可采用能量回收到电机。该装置可以适用于中高扭矩变速器的设计。

4、本发明在电机单独工作的时候,可以根据路况的需求进行动力换挡,在低速爬坡的时候选择一档电动、三档电动,利用电机扭矩大区间,在高速巡航的时候,可以考虑五档电动、七档电动行驶,利用电机的高效率区间。当在发动机、电机混合的时候,可以根据路况需要适时选择一个或两个档位传递动力。当在发动机单独工作的时候,也就是内输入轴、外输入轴旋转时,电机可以根据路况需要适时选择在档充电回馈,保证动力损失小。

5、本发明在电机单独模式的各档位下,不使用燃油,以及在发动机驱动、电机驱动混合模式的各工况下,燃油量需求少,燃油经济性好、低排放。

6、本发明在双离合式自动变速器(dct)上布置电机,它继承了手动变速器传动效率高、安装控件紧凑、重量轻、价格便宜等许多优点,在发动机驱动、混动驱动模式中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存在的切断动力换挡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换挡舒适性,保证了车辆具有良好的动力性与换挡特性,同时也保证车辆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使车辆油耗和排放等方面有所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混合动力汽车多挡变速器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混合动力汽车多挡变速器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混合动力汽车多挡变速器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混合动力汽车多挡变速器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多挡变速器,包括内输入轴9、外输入轴3、第一中间轴17、第二中间轴26、电机输出轴29和差速器27,所述外输入轴3设有轴向贯穿外输入轴3的轴孔,所述外输入轴3的一端穿过外输入轴左端轴承41与第二离合器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外输入轴3的另一端的轴孔内设有内外输入轴中间轴承42,所述内输入轴9的一端穿过外输入轴3的轴孔后与第一离合器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内输入轴9的外壁与外输入轴3的轴孔内壁通过内外输入轴中间轴承42滑动配合,形成内输入轴9与外输入轴3同轴心线布置结构,所述内输入轴9的另一端支撑在内输入轴右端轴承43上,所述第一离合器1、第二离合器2的输入端均用于与发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中间轴17、第二中间轴26、电机输出轴29的轴心线与内输入轴9、外输入轴3的轴心线平行,所述第一中间轴17的一端支撑在第一中间轴左端轴承44上,所述第一中间轴17的另一端支撑在第一中间轴右端轴承45上,所述第二中间轴26的一端支撑在第二中间轴左端轴承46上,所述第二中间轴26的另一端支撑在第二中间轴右端轴承47上,所述电机输出轴29的一端支撑在电机输出轴左端轴承48上,所述电机输出轴29的另一端支撑在电机输出轴右端轴承49上;所述外输入轴3上设有二倒档输入齿轮4和四六档输入齿轮5,所述外输入轴3上设有的二倒档输入齿轮4与第二中间轴26上空套的二档从动齿轮19啮合,所述第二中间轴26上空套的二档从动齿轮19与第一中间轴17上空套的倒档从动齿轮11啮合,所述外输入轴3上设有的四六档输入齿轮5分别与第一中间轴17上空套的四档从动齿轮13以及第二中间轴26上空套的六档从动齿轮21啮合;所述内输入轴9上设有五档输入齿轮22、三档输入齿轮6、一档输入齿轮7、七档输入齿轮8,所述内输入轴9上设有的五档输入齿轮22与第一中间轴17上空套的五档从动齿轮14啮合,所述内输入轴9上设有的三档输入齿轮6分别与电机输出轴29上设有的电机输出齿轮30以及第二中间轴26上空套的三档从动齿轮23啮合,所述内输入轴9上设有的一档输入齿轮7与第一中间轴17上空套的一档从动齿轮16啮合,所述内输入轴9上设有的七档输入齿轮8与第二中间轴26上空套的七档从动齿轮25啮合,所述第一中间轴17上位于倒档从动齿轮11与四档从动齿轮13之间设有四倒档同步器12,所述四倒档同步器12的四倒档同步器齿座与第一中间轴17周向固定,所述四倒档同步器12的四倒档同步器齿套121套在四倒档同步器齿座外,通过四倒档同步器齿套121的轴向移动将四倒档同步器12与倒档从动齿轮11或四档从动齿轮13结合或分离;所述第一中间轴17上位于五档从动齿轮14与一档从动齿轮16之间设有一五档同步器15,所述一五档同步器15的一五档同步器齿座与第一中间轴17周向固定,所述一五档同步器15的一五档同步器齿套151套在一五档同步器齿座外,通过一五档同步器齿套151的轴向移动将一五档同步器15与五档从动齿轮14或一档从动齿轮16结合或分离;所述第二中间轴26上位于二档从动齿轮19与六档从动齿轮21之间设有二六档同步器20,所述二六档同步器20的二六档同步器齿座与第二中间轴26周向固定,所述二六档同步器20的二六档同步器齿套201套在二六档同步器齿座外,通过二六档同步器齿套201的轴向移动将二六档同步器20与二档从动齿轮19或六档从动齿轮21结合或分离;所述第二中间轴26上位于三档从动齿轮23与七档从动齿轮25之间设有三七档同步器24,所述三七档同步器24的三七档同步器齿座与第二中间轴26周向固定,所述三七档同步器24的三七档同步器齿套241套在三七档同步器齿座外,通过三七档同步器齿套241的轴向移动将三七档同步器24与三档从动齿轮23或七档从动齿轮25结合或分离;所述第一中间轴17上设有第一中间轴小齿轮10,与差速器输入齿轮28啮合,所述第二中间轴26上设有第二中间轴小齿轮18,与差速器输入齿轮28啮合;所述电机输出轴29上还设有第二链轮31,电机输出轴29上的第二链轮31经链条32与电机36的电机轴34上设有的第一链轮35啮合。所述差速器的两端分别支撑在差速器左端轴承54和差速器右端轴承55上。

所述倒档从动齿轮11、四档从动齿轮13、五档从动齿轮14、一档从动齿轮16、二档从动齿轮19、六档从动齿轮21、三档从动齿轮23、七档从动齿轮25均设有结合齿圈,当四倒档同步器12与倒档从动齿轮11结合时,四倒档同步器齿套121同时与四倒档同步器齿座和倒档从动齿轮11的结合齿圈122啮合,当四倒档同步器12与四档从动齿轮13结合时,四倒档同步器齿套121同时与四倒档同步器齿座和四档从动齿轮13的结合齿圈123啮合;当一五档同步器15与五档从动齿轮14结合时,一五档同步器齿套151同时与一五档同步器齿座和五档从动齿轮14的结合齿圈152啮合,当一五档同步器15与一档从动齿轮16结合时,一五档同步器齿套151同时与一五档同步器齿座和一档从动齿轮16的结合齿圈153啮合;当二六档同步器20与二档从动齿轮19结合时,二六档同步器齿套201同时与二六档同步器齿座和二档从动齿轮19的结合齿圈202啮合,当二六档同步器20与六档从动齿轮21结合时,二六档同步器齿套201同时与二六档同步器齿座和六档从动齿轮21的结合齿圈203啮合;当三七档同步器24与三档从动齿轮23结合时,三七档同步器齿套241同时与三七档同步器齿座和三档从动齿轮23的结合齿圈242啮合,当三七档同步器24与七档从动齿轮25结合时,三七档同步器齿套241同时与三七档同步器齿座和七档从动齿轮25的结合齿圈243啮合。

优选地,所述二倒档输入齿轮4、四六档输入齿轮5与外输入轴3制成一体,形成包含二倒档输入齿轮4、四六档输入齿轮5的齿轮轴;所述一档输入齿轮7与内输入轴9制成一体,形成包含一档输入齿轮7的齿轮轴;所述第一中间轴小齿轮10与第一中间轴17制成一体,形成包含第一中间轴小齿轮10的齿轮轴;所述第二中间轴小齿轮18与第二中间轴26制成一体,形成包含第二中间轴小齿轮18的齿轮轴;第二链轮31与电机输出轴29分开成型后周向固定并轴向限位。电机输出齿轮30可以和电机输出轴29制成一体,也可以分开成型后周向固定。

所述五档输入齿轮22、三档输入齿轮6、七档输入齿轮8由左至右固定在内输入轴9上,且位于内外输入轴中间轴承42与内输入轴右端轴承43之间,五档输入齿轮22、三档输入齿轮6位于一档输入齿轮7左侧,七档输入齿轮8位于一档输入齿轮7右侧。

所述四六档输入齿轮5一体成型在外输入轴3的端头;所述外输入轴3一端的轴孔为阶梯孔,用于内外输入轴中间轴承42的轴向定位。

所述第一链轮35、电机36由左至右固定于电机轴34上,且第一链轮35位于电机左端轴承52左侧,电机36位于电机左端轴承52和电机右端轴承53之间。

所述倒档从动齿轮11、四档从动齿轮13和五档从动齿轮14、一档从动齿轮16由左至右空套于第一中间轴17上且位于第一中间轴左端轴承44和第一中间轴右端轴承45之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工作原理如下:

纯电动力工作方式:

一档电机驱动动力:

变速器从空档进入一档电机驱动时,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一五档同步器齿套151向右和一档从动齿轮16的结合齿圈153接合,然后再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电机36为正向驱动状态,从而实现一档电机驱动动力传动。

电机36的动力通过电机轴34传递给第一链轮35,然后再由第一链轮35通过链条32将动力传递给电机输出轴29上的第二链轮31,再通过电机输出轴29上的电机输出齿轮30把动力传递给固定在内输入轴9上的三档输入齿轮6,再通过内输入轴9上的一档输入齿轮7把动力传递到一档从动齿轮16上,再通过一档从动齿轮16的结合齿圈153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一中间轴17上的一五档同步器齿座,然后通过与第一中间轴17上的第一中间轴小齿轮10相啮合的差速器输入齿轮28把动力传递到差速器27,最终实现一档的电机驱动动力传递。

三档电机驱动动力:

变速器从一档电机驱动进入三档电机驱动时,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电机36为自由状态,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一五档同步器齿套151向左和一档从动齿轮16的结合齿圈153分离,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变速器三七档同步器齿套241向左和三档从动齿轮23的结合齿圈242接合,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电机36为正向驱动状态,从而实现三档电机驱动动力传动。

电机36的动力通过电机轴34传递给第一链轮35,然后再由第一链轮35通过链条32将动力传递给电机输出轴29上的第二链轮31,再通过电机输出轴29上的电机输出齿轮30把动力传递给固定在内输入轴9上的三档输入齿轮6,再通过三档输入齿轮6把动力传递到三档从动齿轮23上,再通过三档从动齿轮23的结合齿圈242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二中间轴26上的三七档同步器齿座,然后通过与第二中间轴26上的第二中间轴小齿轮18相啮合的差速器输入齿轮28把动力传递到差速器27,最终实现三档电机驱动动力传递。

五档电机驱动动力

变速器从三档电机驱动进入五档电机驱动时,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电机36为自由状态,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变速器三七档同步器齿套241向右和三档从动齿轮23的结合齿圈242分离,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变速器一五档同步器齿套151向左和五档从动齿轮14的结合齿圈152接合,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电机36为正向驱动状态,从而实现五档电机驱动动力传动。

电机36的动力通过电机轴34传递给第一链轮35,然后再由第一链轮35通过链条32将动力传递给电机输出轴29上的第二链轮31,再通过电机输出轴29上的电机输出齿轮30把动力传递给固定在内输入轴9上的三档输入齿轮6,再通过五档输入齿轮22把动力传递到五档从动齿轮14上,再通过五档从动齿轮14的结合齿圈152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一中间轴17上的一五档同步器齿座,然后通过与第一中间轴17上的第一中间轴小齿轮10相啮合的差速器输入齿轮28把动力传递到差速器27,最终实现五档电机驱动动力传递。

七档电机驱动动力

变速器从五档电机驱动进入七档电机驱动时,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电机36为自由状态,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变速器一五档同步器齿套151向右和五档从动齿轮14的结合齿圈152分离,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变速器三七档同步器齿套241向右和七档从动齿轮25的结合齿圈243接合,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电机36为正向驱动状态,从而实现七档电机驱动动力传动。

电机36的动力通过电机轴34传递给第一链轮35,然后再由第一链轮35通过链条32将动力传递给电机输出轴29上的第二链轮31,再通过电机输出轴29上的电机输出齿轮30把动力传递给固定在内输入轴9上的三档输入齿轮6,再通过固定在内输入轴9上的七档输入齿轮8把动力传递到七档从动齿轮25上,再通过七档从动齿轮25的结合齿圈243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二中间轴26上的三七档同步器齿座,然后通过与第二中间轴26上的第二中间轴小齿轮18相啮合的差速器输入齿轮28把动力传递到差速器27,最终实现七档电机驱动动力传递。

倒档电机驱动动力(第一种):

变速器从空档进入倒档电机驱动(第一种)时,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一五档同步器齿套151向右和一档从动齿轮16的结合齿圈153接合,然后再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电机36反向驱动,从而实现倒档电机驱动动力(第一种)传动。

电机36的动力通过电机轴34传递给第一链轮35,然后再由第一链轮35通过链条32将动力传递给电机输出轴29上的第二链轮31,再通过电机输出轴29上的电机输出齿轮30把动力传递给固定在内输入轴9上的三档输入齿轮6,再通过内输入轴9上的一档输入齿轮7把动力传递到一档从动齿轮16上,再通过一档从动齿轮16的结合齿圈153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一中间轴17上的一五档同步器齿座,然后通过与第一中间轴17上的第一中间轴小齿轮10相啮合的差速器输入齿轮28把动力传递到差速器27,最终实现倒档的电机驱动动力(第一种)传递。

倒档电机驱动动力(第二种):

变速器从空档进入倒档电机驱动(第二种)时,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三七档同步器齿套241向左和三档从动齿轮23的结合齿圈242接合,然后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电机36反向驱动,从而实现倒档电机驱动动力(第二种)传动。

电机36的动力通过电机轴34传递给第一链轮35,然后再由第一链轮35通过链条32将动力传递给电机输出轴29上的第二链轮31,再通过电机输出轴29上的电机输出齿轮30把动力传递给固定在内输入轴9上的三档输入齿轮6,再通过固定在内输入轴9上的三档输入齿轮6把动力传递到三档从动齿轮23上,再通过三档从动齿轮23的结合齿圈242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二中间轴26上的三七档同步器齿座,然后通过与第二中间轴26上的第二中间轴小齿轮18相啮合的差速器输入齿轮28把动力传递到差速器27,最终实现倒档电机驱动动力(第二种)传递。

混合动力工作方式:

一档发动机驱动、一档电机驱动动力

变速器从空档进入一档发动机驱动、一档电机驱动时,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一五档同步器齿套151向右和一档从动齿轮16的结合齿圈153接合,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第一离合器1接合,然后再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电机36正向驱动,从而实现一档发动机驱动、一档电机驱动传动。

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发动机曲轴传递给双质量飞轮,双质量飞轮再把动力传递给第一离合器1,通过第一离合器1和内输入轴9的花键连接,把动力传递给内输入轴9,同时,电机36的动力通过电机轴34传递给第一链轮35,然后再由第一链轮35通过链条32将动力传递给电机输出轴29上的第二链轮31,再通过电机输出轴29上的电机输出齿轮30把动力传递给固定在内输入轴9上的三档输入齿轮6,此时,发动机和电驱驱动汇聚于内输入轴9上,再通过内输入轴9上的一档输入齿轮7把动力传递到一档从动齿轮16上,再通过一档从动齿轮16的结合齿圈153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一中间轴17上的一五档同步器齿座,然后通过与第一中间轴17上的第一中间轴小齿轮10相啮合的差速器输入齿轮28把动力传递到差速器27,最终实现一档发动机驱动、一档电机驱动动力传递。

二档发动机驱动、一档电机驱动动力

变速器从一档发动机驱动、一档电机驱动进入二档发动机驱动、一档电机驱动时,一五档同步器齿套151和一档从动齿轮16的结合齿圈153为接合状态,电机36为正向驱动状态,第一离合器1为接合状态,第二离合器2为分离状态,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二六档同步器齿套201向左和二档从动齿轮19的结合齿圈202接合,然后再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第二离合器2接合,同时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第一离合器1分离,从而实现二档发动机驱动、一档电机驱动动力传动。

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发动机曲轴传递给双质量飞轮,双质量飞轮再把动力传递给第二离合器2,通过第二离合器2和外输入轴3的花键连接,把动力传递给外输入轴3,再通过外输入轴3上的二倒档输入齿轮4把动力传递到二档从动齿轮19上,再通过二档从动齿轮19的结合齿圈202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二中间轴26上的二六档同步器齿座,然后通过与第二中间轴26上的第二中间轴小齿轮18相啮合的差速器输入齿轮28把动力传递到差速器27,同时,电机36的动力通过电机轴34传递给第一链轮35,然后再由第一链轮35通过链条32将动力传递给电机输出轴29上的第二链轮31,再通过电机输出轴29上的电机输出齿轮30把动力传递给固定在内输入轴9上的三档输入齿轮6,再通过内输入轴9上的一档输入齿轮7把动力传递到一档从动齿轮16上,再通过一档从动齿轮16的结合齿圈153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一中间轴17上的一五档同步器齿座,然后动力通过第一中间轴17上的第一中间轴小齿轮10传递到差速器输入齿轮28,此时,发动机和电驱驱动汇聚于差速器输入齿轮28上,然后差速器输入齿轮28把动力传递到差速器27,最终实现二档发动机驱动、一档电机驱动动力传递。

二档发动机驱动、三档电机驱动动力

变速器从二档发动机驱动、一档电机驱动进入二档发动机驱动、三档电机驱动时,二六档同步器齿套201和二档从动齿轮19的结合齿圈202为接合状态,一五档同步器齿套151和一档从动齿轮16的结合齿圈153为接合状态,电机36为正向驱动状态,第一离合器1为分离状态,第二离合器2为接合状态,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电机36为自由状态,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一五档同步器齿套151向左和一档从动齿轮16的结合齿圈153分离,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三七档同步器齿套241向左和三档从动齿轮23的结合齿圈242接合,然后再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电机36正向驱动,从而实现二档发动机驱动、三档电机驱动动力传动。

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发动机曲轴传递给双质量飞轮,双质量飞轮再把动力传递给第二离合器2,通过第二离合器2和外输入轴3的花键连接,把动力传递给外输入轴3,再通过外输入轴3上的二倒档输入齿轮4把动力传递到二档从动齿轮19上,再通过二档从动齿轮19的结合齿圈202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二中间轴26上的二六档同步器齿座,同时,电机36的动力通过电机轴34传递给第一链轮35,然后再由第一链轮35通过链条32将动力传递给电机输出轴29上的第二链轮31,再通过电机输出轴29上的电机输出齿轮30把动力传递给固定在内输入轴9上的三档输入齿轮6,再通过固定在内输入轴9上的三档输入齿轮6把动力传递到三档从动齿轮23上,再通过三档从动齿轮23的结合齿圈242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二中间轴26上的三七档同步器齿座,此时,发动机和电驱驱动汇聚于第二中间轴26上,然后通过与第二中间轴26上的第二中间轴小齿轮18相啮合的差速器输入齿轮28把动力传递到差速器27,最终实现二档发动机驱动、三档电机驱动动力传递。

三档发动机驱动、三档电机驱动动力

变速器从二档发动机驱动、三档电机驱动进入三档发动机驱动、三档电机驱动时,二六档同步器齿套201和二档从动齿轮19的结合齿圈202为接合状态,三七档同步器齿套241和三档从动齿轮23的结合齿圈242为接合状态,电机36为正向驱动状态,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二六档同步器齿套201向右和二档从动齿轮19的结合齿圈202分离,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第二离合器2分离,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第一离合器1接合,从而实现三档发动机驱动、三档电机驱动动力传动。

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发动机曲轴传递给双质量飞轮,双质量飞轮再把动力传递给第一离合器1,通过第一离合器1和内输入轴9的花键连接,把动力传递给内输入轴9,同时,电机36的动力通过电机轴34传递给第一链轮35,然后再由第一链轮35通过链条32将动力传递给电机输出轴29上的第二链轮31,再通过电机输出轴29上的电机输出齿轮30把动力传递给固定在内输入轴9上的三档输入齿轮6,此时,发动机和电驱驱动汇聚于内输入轴9上,再通过内输入轴9上的三档输入齿轮6把动力传递到三档从动齿轮23上,再通过三档从动齿轮23的结合齿圈242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二中间轴26上的三七档同步器齿座,然后通过与第二中间轴26上的第二中间轴小齿轮18相啮合的差速器输入齿轮28把动力传递到差速器27,最终实现三档发动机驱动、三档电机驱动动力传递。

四档发动机驱动、三档电机驱动动力

变速器从三档发动机驱动、三档电机驱动进入四档发动机驱动、三档电机驱动时,三七档同步器齿套241和三档从动齿轮23的结合齿圈242为接合状态,电机36为正向驱动状态,第一离合器1为接合状态,第二离合器2为分离状态,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四倒档同步器齿套121向右和四档从动齿轮13的结合齿圈123接合,然后再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第二离合器2接合,同时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第一离合器1分离,从而实现四档发动机驱动、三档电机驱动动力传动。

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发动机曲轴传递给双质量飞轮,双质量飞轮再把动力传递给第二离合器2,通过第二离合器2和外输入轴3的花键连接,把动力传递给外输入轴3,再通过固定在外输入轴3上的四六档输入齿轮5把动力传递到四档从动齿轮13上,再通过四档从动齿轮13的结合齿圈123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一中间轴17上的四倒档同步器齿座,然后通过第一中间轴17上的第一中间轴小齿轮10传递到差速器输入齿轮28,同时,电机36的动力通过电机轴34传递给第一链轮35,然后再由第一链轮35通过链条32将动力传递给电机输出轴29上的第二链轮31,再通过电机输出轴29上的电机输出齿轮30把动力传递给固定在内输入轴9上的三档输入齿轮6,再通过固定在内输入轴9上的三档输入齿轮6把动力传递到三档从动齿轮23上,再通过三档从动齿轮23的结合齿圈242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二中间轴26上的三七档同步器齿座,然后通过第二中间轴26上的第二中间轴小齿轮18传递到差速器输入齿轮28,此时,发动机和电驱驱动汇聚于差速器输入齿轮28上,通过差速器输入齿轮28把动力传递到差速器27最终实现四档发动机驱动、三档电机驱动动力传递。

四档发动机驱动、五档电机驱动动力

变速器从四档发动机驱动、三档电机驱动进入四档发动机驱动、五档电机驱动时,四倒档同步器齿套121和四档从动齿轮13的结合齿圈123为接合状态,三七档同步器齿套241和三档从动齿轮23的结合齿圈242为接合状态,电机36为正向驱动状态,第一离合器1为分离状态,第二离合器2为接合状态,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电机36为自由状态,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三七档同步器齿套241向右和三档从动齿轮23的结合齿圈242分离,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一五档同步器齿套151向左和五档从动齿轮14的结合齿圈152接合,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电机36正向驱动,从而实现四档发动机驱动、五档电机驱动动力传动。

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发动机曲轴传递给双质量飞轮,双质量飞轮再把动力传递给第二离合器2,通过第二离合器2和外输入轴3的花键连接,把动力传递给外输入轴3,再通过固定在外输入轴3上的四六档输入齿轮5把动力传递到四档从动齿轮13上,再通过四档从动齿轮13的结合齿圈123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一中间轴17上的四倒档同步器齿座,同时,电机36的动力通过电机轴34传递给第一链轮35,然后再由第一链轮35通过链条32将动力传递给电机输出轴29上的第二链轮31,再通过电机输出轴29上的电机输出齿轮30把动力传递给固定在内输入轴9上的三档输入齿轮6,再通过五档输入齿轮22把动力传递到五档从动齿轮14上,再通过五档从动齿轮14的结合齿圈152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一中间轴17上的一五档同步器齿座,此时,发动机和电驱驱动汇聚于第一中间轴17上,然后通过与第一中间轴17上的第一中间轴小齿轮10相啮合的差速器输入齿轮28把动力传递到差速器27,最终实现四档发动机驱动、五档电机驱动动力传递。

五档发动机驱动、五档电机驱动动力

变速器从四档发动机驱动、五档电机驱动进入五档电机驱动、五档发动机驱动时,四倒档同步器齿套121和四档从动齿轮13的结合齿圈123为接合状态,变速器一五档同步器齿套151和五档从动齿轮14的结合齿圈152为接合状态,电机36为正向驱动状态,第一离合器1为分离状态,第二离合器2为接合状态,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四倒档同步器齿套121和四档从动齿轮13的结合齿圈123分离,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第一离合器1接合,同时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第二离合器2为分离,从而实现五档发动机驱动、五档电机驱动动力传动。

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发动机曲轴传递给双质量飞轮,双质量飞轮再把动力传递给第一离合器1,通过第一离合器1和内输入轴9的花键连接,把动力传递给内输入轴9,同时,电机36的动力通过电机轴34传递给第一链轮35,然后再由第一链轮35通过链条32将动力传递给电机输出轴29上的第二链轮31,再通过电机输出轴29上的电机输出齿轮30把动力传递给固定在内输入轴9上的三档输入齿轮6,此时,发动机和电驱驱动汇聚于内输入轴9上,再通过五档输入齿轮22把动力传递到五档从动齿轮14上,再通过五档从动齿轮14的结合齿圈152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一中间轴17上的一五档同步器齿座,然后通过与第一中间轴17上的第一中间轴小齿轮10相啮合的差速器输入齿轮28把动力传递到差速器27,最终实现五档发动机驱动、五档电机驱动动力传递。

六档发动机驱动、五档电机驱动动力

变速器从五档发动机驱动、五档电机驱动进入六档发动机驱动、五档电机驱动时,一五档同步器齿套151和五档从动齿轮14的结合齿圈152为接合状态,电机36为正向驱动状态,第一离合器1为接合状态,第二离合器2为分离状态,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二六档同步器齿套201向右和六档从动齿轮21的结合齿圈203接合,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第二离合器2接合,同时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第一离合器1分离,从而实现六档发动机驱动、五档电机驱动动力传动。

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发动机曲轴传递给双质量飞轮,双质量飞轮再把动力传递给第二离合器2,通过第二离合器2和外输入轴3的花键连接,把动力传递给外输入轴3,再通过固定在外输入轴3上的四六档输入齿轮5把动力传递到六档从动齿轮21上,再通过六档从动齿轮21的结合齿圈203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二中间轴26上的二六档同步器齿座,然后通过第二中间轴26上的第二中间轴小齿轮18传递到差速器输入齿轮28,同时,电机36的动力通过电机轴34传递给第一链轮35,然后再由第一链轮35通过链条32将动力传递给电机输出轴29上的第二链轮31,再通过电机输出轴29上的电机输出齿轮30把动力传递给固定在内输入轴9上的三档输入齿轮6,再通过五档输入齿轮22把动力传递到五档从动齿轮14上,再通过五档从动齿轮14的结合齿圈152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一中间轴17上的一五档同步器齿座,然后通过第一中间轴17上的第一中间轴小齿轮10传递到差速器输入齿轮28,此时,发动机和电驱驱动汇聚于差速器输入齿轮28上,通过差速器输入齿轮28把动力传递到差速器27,最终实现六档发动机驱动、五档电机驱动动力传递。

六档发动机驱动、七档电机驱动动力

变速器从六档发动机驱动、五档电机驱动进入六档发动机驱动、七档电机驱动时,二六档同步器齿套201和六档从动齿轮21的结合齿圈203为接合状态,一五档同步器齿套151和五档从动齿轮14的结合齿圈152为接合状态,电机36为正向驱动状态,第一离合器1为分离状态,第二离合器2为接合状态,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电机36为自由状态,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一五档同步器齿套151向右和五档从动齿轮14的结合齿圈152分离,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三七档同步器齿套241向右和七档从动齿轮25的结合齿圈243接合,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电机为正向驱动状态,从而实现六档发动机驱动、七档电机驱动动力传动。

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发动机曲轴传递给双质量飞轮,双质量飞轮再把动力传递给第二离合器2,通过第二离合器2和外输入轴3的花键连接,把动力传递给外输入轴3,再通过固定在外输入轴3上的四六档输入齿轮5把动力传递到六档从动齿轮21上,再通过六档从动齿轮21的结合齿圈203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二中间轴26上的二六档同步器齿座,然后通过第二中间轴26上的第二中间轴小齿轮18传递到差速器输入齿轮28,同时,电机36的动力通过电机轴34传递给第一链轮35,然后再由第一链轮35通过链条32将动力传递给电机输出轴29上的第二链轮31,再通过电机输出轴29上的电机输出齿轮30把动力传递给固定在内输入轴9上的三档输入齿轮6,通过固定在内输入轴9上的七档输入齿轮8把动力传递到七档从动齿轮25上,再通过七档从动齿轮25的结合齿圈243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二中间轴26上的三七档同步器齿座,此时,发动机和电驱驱动汇聚于第二中间轴26上,然后通过与第二中间轴26上的第二中间轴小齿轮18相啮合的差速器输入齿轮28把动力传递到差速器27,最终实现六档发动机驱动、七档电机驱动动力传递。

七档发动机驱动、七档电机驱动动力

变速器从六档发动机驱动、七档电机驱动进入七档发动机驱动、七档电机驱动时,三七档同步器齿套241和七档从动齿轮25的结合齿圈243为接合状态,二六档同步器齿套201和六档从动齿轮21的结合齿圈203为接合状态,电机为正向驱动状态,第一离合器1为分离状态,第二离合器2为接合状态,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第一离合器1接合,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第二离合器2分离,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二六档同步器齿套201和六档从动齿轮21的结合齿圈203分离,从而实现七档发动机驱动、七档电机驱动动力传动。

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发动机曲轴传递给双质量飞轮,双质量飞轮再把动力传递给第一离合器1,通过第一离合器1和内输入轴9的花键连接,把动力传递给内输入轴9,同时,电机36的动力通过电机轴34传递给第一链轮35,然后再由第一链轮35通过链条32将动力传递给电机输出轴29上的第二链轮31,再通过电机输出轴29上的电机输出齿轮30把动力传递给固定在内输入轴9上的三档输入齿轮6,此时,发动机驱动和电机驱动汇聚于内输入轴9上,通过固定于内输入轴9上的七档输入齿轮8把动力传递到七档从动齿轮25上,再通过七档从动齿轮25的结合齿圈243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二中间轴26上的三七档同步器齿座,然后通过与第二中间轴26上的第二中间轴小齿轮18相啮合的差速器输入齿轮28,通过差速器输入齿轮28把动力传递到差速器27,最终实现七档发动机驱动、七档电机驱动动力传递。

倒档发动机驱动、一档电机驱动动力

变速器从空档进入倒档发动机驱动、一档电机驱动时,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一五档同步器齿套151向右和一档从动齿轮16的结合齿圈153接合,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四倒档同步器齿套121向左和倒档从动齿轮11的结合齿圈122接合,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第二离合器2接合,同时由变速器电控单元确保第一离合器1是分离状态,然后再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电机36反向驱动,从而实现倒档发动机驱动、一档电机驱动传动。

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发动机曲轴传递给双质量飞轮,双质量飞轮再把动力传递给第二离合器2,通过第二离合器2和外输入轴3的花键连接,把动力传递给外输入轴3,再通过固定在外输入轴3上的二倒档输入齿轮4把动力传递到二档从动齿轮19,再通过二档从动齿轮19把动力传递到倒档从动齿轮11上,再通过倒档从动齿轮11的结合齿圈122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一中间轴17上的四倒档同步器齿座,同时,电机36的动力通过电机轴34传递给第一链轮35,然后再由第一链轮35通过链条32将动力传递给电机输出轴29上的第二链轮31,再通过电机输出轴29上的电机输出齿轮30把动力传递给固定在内输入轴9上的三档输入齿轮6,再通过内输入轴9上的一档输入齿轮7把动力传递到一档从动齿轮16上,再通过一档从动齿轮16的结合齿圈153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一中间轴17上的一五档同步器齿座,此时,发动机和电驱驱动汇聚于第一中间轴17上,然后通过与第一中间轴17上的第一中间轴小齿轮10相啮合的差速器输入齿轮28把动力传递到差速器27,最终实现倒档发动机驱动、一档电机驱动的动力传递。

倒档发动机驱动、三档电机驱动动力

变速器从空档进入倒档发动机驱动、三档电机驱动时,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三七档同步器齿套241向左和三档从动齿轮23的结合齿圈242接合,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四倒档同步器齿套121向左和倒档从动齿轮11的结合齿圈122接合,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第二离合器2接合,同时由变速器电控单元确保第一离合器1是分离状态,然后再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电机36反向驱动,从而实现倒档发动机驱动、三档电机驱动传动。

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发动机曲轴传递给双质量飞轮,双质量飞轮再把动力传递给第二离合器2,通过第二离合器2和外输入轴3的花键连接,把动力传递给外输入轴3,再通过固定在外输入轴3上的二倒档输入齿轮4把动力传递到二档从动齿轮19,再通过二档从动齿轮19把动力传递到倒档从动齿轮11上,再通过倒档从动齿轮11的结合齿圈122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一中间轴17上的四倒档同步器齿座,然后通过第一中间轴17上的第一中间轴小齿轮10传递到差速器输入齿轮28,同时,电机36的动力通过电机轴34传递给第一链轮35,然后再由第一链轮35通过链条32将动力传递给电机输出轴29上的第二链轮31,再通过电机输出轴29上的电机输出齿轮30把动力传递给固定在内输入轴9上的三档输入齿轮6,再通过固定在内输入轴9上的三档输入齿轮6把动力传递到三档从动齿轮23上,再通过三档从动齿轮23的结合齿圈242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二中间轴26上的三七档同步器齿座,然后通过第二中间轴26上的第二中间轴小齿轮18传递到差速器输入齿轮28,此时,发动机和电驱驱动汇聚于差速器输入齿轮28上,通过差速器输入齿轮28把动力传递到差速器27,最终实现倒档发动机驱动、三档电机驱动的动力传递。

发动机动力方式

一档:

变速器需要从空档挂入一档时,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一五档同步器齿套151向右和一档从动齿轮16的结合齿圈153接合,然后再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第一离合器1接合,从而实现一档传动。

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发动机曲轴传递给双质量飞轮,双质量飞轮再把动力传递给第一离合器1,通过第一离合器1和内输入轴9的花键连接,把动力传递给内输入轴9,再通过内输入轴9上的一档输入齿轮7把动力传递到一档从动齿轮16上,再通过一档从动齿轮16的结合齿圈153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一中间轴17上的一五档同步器齿座,然后通过与第一中间轴17上的第一中间轴小齿轮10相啮合的差速器输入齿轮28把动力传递到差速器27,最终实现一档的动力传递。

二档:

变速器需要从一档升入二档时,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二六档同步器齿套201向左和二档从动齿轮19的结合齿圈202接合,然后再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第二离合器2接合,同时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第一离合器1分离,最后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一五档同步器齿套151向左和一档从动齿轮16的结合齿圈153分离,从而实现二档传动。

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发动机曲轴传递给双质量飞轮,双质量飞轮再把动力传递给第二离合器2,通过第二离合器2和外输入轴3的花键连接,把动力传递给外输入轴3,再通过外输入轴3上的二倒档输入齿轮4把动力传递到二档从动齿轮19上,再通过二档从动齿轮19的结合齿圈202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二中间轴26上的二六档同步器齿座,然后通过与第二中间轴26上的第二中间轴小齿轮18相啮合的差速器输入齿轮28把动力传递到差速器27,最终实现二档的动力传递。

三档:

变速器需要从二档升入三档时,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三七档同步器齿套241向左和三档从动齿轮23的结合齿圈242接合,然后再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第一离合器1接合,同时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第二离合器2分离,最后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二六档同步器齿套201向右和二档从动齿轮19的结合齿圈202分离,从而实现三档传动。

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发动机曲轴传递给双质量飞轮,双质量飞轮再把动力传递给第一离合器1,通过第一离合器1和内输入轴9的花键连接,把动力传递给内输入轴9,再通过固定在内输入轴9上的三档输入齿轮6把动力传递到三档从动齿轮23上,再通过三档从动齿轮23的结合齿圈242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二中间轴26上的三七档同步器齿座,然后通过与第二中间轴26上的第二中间轴小齿轮18相啮合的差速器输入齿轮28把动力传递到差速器27,最终实现三档的动力传递。

四档:

变速器需要从三档升入四档时,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四倒档同步器齿套121向右和四档从动齿轮13的结合齿圈123接合,然后再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第二离合器2接合,同时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第一离合器1分离,最后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三七档同步器齿套241向右和三档从动齿轮23的结合齿圈242分离,从而实现四档传动。

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发动机曲轴传递给双质量飞轮,双质量飞轮再把动力传递给第二离合器2,通过第二离合器2和外输入轴3的花键连接,把动力传递给外输入轴3,再通过固定在外输入轴3上的四六档输入齿轮5把动力传递到四档从动齿轮13上,再通过四档从动齿轮13的结合齿圈123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一中间轴17上的四倒档同步器齿座,然后通过与第一中间轴17上的第一中间轴小齿轮10相啮合的差速器输入齿轮28把动力传递到差速器27,最终实现四档的动力传递。

五档:

变速器需要从四档升入五档时,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一五档同步器齿套151向左和五档从动齿轮14的结合齿圈152接合,然后再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第一离合器1接合,同时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第二离合器2分离,最后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四倒档同步器齿套121向左和四档从动齿轮13的结合齿圈123分离,从而实现五档传动。

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发动机曲轴传递给双质量飞轮,双质量飞轮再把动力传递给第一离合器1,通过第一离合器1和内输入轴9的花键连接,把动力传递给内输入轴9,再通过固定在内输入轴9上的五档输入齿轮22把动力传递到五档从动齿轮14上,再通过五档从动齿轮14的结合齿圈152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一中间轴17上的一五档同步器齿座,然后通过与第一中间轴17上的第一中间轴小齿轮10相啮合的差速器输入齿轮28把动力传递到差速器27,最终实现五档的动力传递。

六档:

变速器需要从五档升入六档时,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二六档同步器齿套201向右和六档从动齿轮21的结合齿圈203接合,然后再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第二离合器2接合,同时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第一离合器1分离,最后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一五档同步器齿套151向右和五档从动齿轮14的结合齿圈152分离,从而实现六档传动。

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发动机曲轴传递给双质量飞轮,双质量飞轮再把动力传递给第二离合器2,通过第二离合器2和外输入轴3的花键连接,把动力传递给外输入轴3,再通过固定在外输入轴3上的四六档输入齿轮5把动力传递到六档从动齿轮21上,再通过六档从动齿轮21的结合齿圈203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二中间轴26上的二六档同步器齿座,然后通过与第二中间轴26上的第二中间轴小齿轮18相啮合的差速器输入齿轮28把动力传递到差速器27,最终实现六档的动力传递。

七档:

变速器需要从六档升入七档时,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三七档同步器齿套241向右和七档从动齿轮25的结合齿圈243接合,然后再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第一离合器1接合,同时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第二离合器2分离,最后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二六档同步器齿套201向左和六档从动齿轮21的结合齿圈203分离,从而实现七档传动。

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发动机曲轴传递给双质量飞轮,双质量飞轮再把动力传递给第一离合器1,通过第一离合器1和内输入轴9的花键连接,把动力传递给内输入轴9,再通过固定在内输入轴9上的七档输入齿轮8把动力传递到七档从动齿轮25上,再通过七档从动齿轮25的结合齿圈243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二中间轴26上的三七档同步器齿座,然后通过与第二中间轴26上的第二中间轴小齿轮18相啮合的差速器输入齿轮28把动力传递到差速器27,最终实现七档的动力传递。

倒档:

变速器需要挂倒档时,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四倒档同步器齿套121向左和倒档从动齿轮11的结合齿圈122接合,然后再由变速器电控单元控制第二离合器2接合,同时由变速器电控单元确保第一离合器1是分离状态,从而实现倒档传动。

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发动机曲轴传递给双质量飞轮,双质量飞轮再把动力传递给第二离合器2,通过第二离合器2和外输入轴3的花键连接,把动力传递给外输入轴3,再通过固定在外输入轴3上的二倒档输入齿轮4把动力传递到二档从动齿轮19,再通过二档从动齿轮19把动力传递到倒档从动齿轮11上,再通过倒档从动齿轮11的结合齿圈122传递到径向固定在第一中间轴17上的四倒档同步器齿座,然后通过与第一中间轴17上的第一中间轴小齿轮10相啮合的差速器输入齿轮28把动力传递到差速器27,最终实现倒档的动力传递。

实施例二

参见图2,所述二档从动齿轮19上设有倒档主动齿轮56,所述二档从动齿轮19上设有的倒档主动齿轮56与第一中间轴17上空套的倒档从动齿轮11啮合;所述倒档主动齿轮56位于二档从动齿轮19的右侧并焊接在二档从动齿轮19上。倒档从动齿轮11与倒档主动齿轮56相啮合,满足整车对不同倒档速比的需求。本实施例的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

参见图3,取消内输入轴9上设有的七档输入齿轮8以及第二中间轴26上空套的七档从动齿轮25,可以满足整车空间不足的布置需求。本实施例的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四

参见图4,取消内输入轴9上设有的七档输入齿轮8以及第二中间轴26上空套的七档从动齿轮25,可以满足整车空间不足的布置需求。本实施例的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二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