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包钢增强不锈钢管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00372发布日期:2018-10-19 19:44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包钢增强不锈钢管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多层管材领域。



背景技术:

多层管材结构一般是通过静压的方式套接制成,多层管材在组合、使用过程中,会因为设备和流体冲击而发生抖动,传统的多层管材因为只是普通的多层结构,很容易在抖动过程中发生管材的弯曲甚至于管材的内层和外层之间发生分裂和摩擦,从而影响多层管材的稳定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多层管为简单的衬套因而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外包钢增强不锈钢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外包钢增强不锈钢管,包括外壳部、内衬部和不锈钢内管;其中所述内衬部为多孔结构,其包括若干定位孔;所述外壳部为套接于内衬部外部的封闭管状结构,所述外壳部内壁包括若干由外壳部朝向内衬部挤压而成的固定凸起,所述固定凸起嵌入到前述的内衬部的定位孔中,所述不锈钢内管连接于内衬部内壁,所述固定凸起的端部与不锈钢内管接触实现对不锈钢内管的夹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衬部其为多孔钢板冲孔折弯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孔为台型结构,其中内衬部外壁的定位孔直径大于内衬部内壁的定位孔直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部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部的外壁还包覆有不锈钢防腐层,所述不锈钢防腐层的横向两端设置有环形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套接于外壳部、外壳部、内衬部和不锈钢内管的端部侧壁上。

一种外包钢增强不锈钢管的制造方法,依次为内衬制造过程、内管组装过程、外管组装过程、防腐层组合过程;

其中所述内衬制造过程为:对钢板进行冲孔,并通过折弯机弯折成圆管,折弯过程中,定位孔被拉伸至渐缩结构,对结合缝进行焊接并打磨焊缝获得圆管状并并带有定位孔的内衬部;

内管组装过程为:将不锈钢内管通过静压机压入到内衬部的内壁,使得内衬部与不锈钢内管组合;

外管组装过程为:将不锈钢内管与内衬部的组合部分通过静压机套接到一个定形杆上,其中定形杆与不锈钢内管之间过盈配合;

外管组装过程为:将外壳部套接到内衬部外壁,通过加热外壳部,并通过缩管器,使得整个外壳部受压变形收缩,局部外壳部通过所述的定位孔挤入到内衬部中,挤入部分为固定凸起,固定凸起的端部则继续挤压不锈钢内管,使得不锈钢内管表面挤压出若干用于固定固定凸起的固定凹槽,实现整个管材的组装;

防腐层组合过程为:在外壳部外壁套接薄质的不锈钢防腐层,两端通过挤压设备将不锈钢防腐层的端部进行折弯实现封管,最后制成需要的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改良传统的多层管材结构为钢内衬复合结构,利用打孔的钢内衬作为支撑,打孔结构的钢内衬不仅重量更低,而且打孔的钢内衬可以实现内管和外管的良好结合,相比于传统的嵌套管,本结构的外壳部可以通过与多孔内衬的组合,提高使用强度和进行一定的吸能,同时本结构的不锈钢内管与外壳部的凸起部分接触,接触面积更小,接触强度更高,可以有效的吸收管材的抖动,提高管材的寿命;此外本结构钢内衬的定位孔采用钢板冲孔折弯而成,相比于对管材钻孔成本更低。

2、本发明通过定位孔为台型结构,更利于外壳部的凸起部分的挤出。

3、铝合金材料的外壳部更便于机械塑形和提升管材强度,降低管材重量。

4、不锈钢的防腐层可以保证铝合金材料的外壳部不容易被腐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衬部;2、外壳部;3、不锈钢内管;4、定位孔;5、固定凸起;6、不锈钢防腐层;7、折弯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外包钢增强不锈钢管,包括外壳部、内衬部和不锈钢内管;其中所述内衬部为多孔结构,所述内衬部其为多孔钢板冲孔折弯而成,其包括若干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为台型结构,其中内衬部外壁的定位孔直径大于内衬部内壁的定位孔直径;所述外壳部为套接于内衬部外部的封闭管状结构,外壳部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外壳部内壁包括若干由外壳部朝向内衬部挤压而成的固定凸起,所述固定凸起嵌入到前述的内衬部的定位孔中,所述不锈钢内管连接于内衬部内壁,所述固定凸起的端部与不锈钢内管接触实现对不锈钢内管的夹紧;

在外壳部的外壁还包覆有不锈钢防腐层,所述不锈钢防腐层的横向两端设置有环形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套接于外壳部、外壳部、内衬部和不锈钢内管的端部侧壁上。

在制造时,首先对钢板进行冲孔,并通过折弯机弯折成圆管,对结合缝进行焊接并打磨焊缝;

随后将不锈钢内管通过静压机压入到内衬部的内壁,是的内衬部与不锈钢内管组合;

随后将不锈钢内管与内衬部的组合部分套接到一个定形杆上,其中定形杆与不锈钢内管之间过盈配合;同时将外壳部套接到内衬部外壁,通过加热外壳部,并通过缩管器,使得整个外壳部受压变形收缩,同时局部外壳部通过所述的定位孔挤入到内衬部中,固定凸起的端部则继续挤压不锈钢内管,使得不锈钢内管表面挤压出若干用于固定固定凸起的固定凹槽,实现整个管材的组装;

最后在外壳部外壁套接薄质的不锈钢防腐层,两端通过挤压设备进行封管,最后制成需要的产品;

本产品主要通过硬度较高的内衬部进行支撑,而整个结构均依赖于内衬部进行组合,内管和外管抖动时,其周向旋转和轴向移动均通过定位孔和固定凸起进行限位,而且因为是利用材料自身弹性的接触、卡扣式的动态组合,即使整个管材受抖动,抖动载荷释放后,也会通过弹性恢复原来的组合结构,不会发生结构的损坏。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包钢增强不锈钢管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外壳部、外壳部、内衬部和不锈钢内管;中内衬部为多孔结构,包括若干定位孔,外壳部内壁包括若干由外壳部朝向内衬部挤压而成的固定凸起,固定凸起嵌入到前述的内衬部的定位孔中,固定凸起的端部与不锈钢内管接触;制造方法依次包括:内衬制造过程、内管组装过程、外管组装过程、防腐层组合过程;内衬制造过程为对内衬管进行打孔并折弯,内衬放入到内管,并将外管套接到内衬上,挤压外管,使得外管变形与内管接触并固定内衬,通过改良传统的多层管材结构为钢内衬复合结构,利用打孔的钢内衬作为支撑,本结构的外壳部可以通过与多孔内衬的组合,提高使用强度和进行一定的吸能。

技术研发人员:孟宪虎;姜庆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众信绿色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22
技术公布日:2018.10.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