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在环上拉动而断开的联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9916发布日期:2019-05-17 22:11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通过在环上拉动而断开的联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连接两个流体输送导管并且具体用于连接燃料喷射器、过滤器、散热器或任意其他合适设备的、汽车行业中的管状联接器的领域和/或任意其他类似的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状联接器,该管状联接器包括凹端,该凹端具有中空管状主体,该中空管状主体沿轴向延伸,并且形成轴向孔口,在端部处设置有(为轴环或槽的形式的)台肩的凸端预期轴向地插入该轴向孔口中,凹端的中空主体包括带齿锁定构件,该带齿锁定构件沿着中空主体轴向延伸,并且被设计为在将凸端插入凹端的孔口中时通过与台肩的机械干涉而弹性径向变形,并且在凸端被完全压入凹端的孔口中时锁定在台肩的背部上。



背景技术:

具体从专利文献fr2944084已知用于连接用于机动车的空调或转向助力回路的这种管状联接器。

在该已知管状联接器中,在凹端的主体周围安装用于连接两个凸端和凹端的锁定环,并且该锁定环能够靠着凸端的轴环可逆地锁定凹端上的齿。在该联接器中,凹端的齿设置在挠性指状件的自由端上,指状件还借助设置在环的圆周上的开口轴向穿过环。另外,在该联接器中,环包括用于附接到凸端轴环的保持凸耳。

然而,该已知管状联接器具有若干缺陷。首先,凹端和环的挠性指状件的结构复杂,并且联接器看起来庞大。接着,在该联接器中,为了连接两端,在将凸端轴向压入到凹端中之后,除了为了径向设置在指状件周围以便将缺口锁定在轴环上而手动轴向滑动环之外,还必须通过由环的保持凸耳的手动倾斜将保持凸耳附接在轴环上来实现另外的锁定。相反,为了断开两端,需要通过以下方式来开始:使环的保持凸耳手动倾斜为使它与轴环分离,然后沿凸端的插入方向手动轴向滑动环,使得指状件充分分离,以便释放轴环。

结果是两端的连接和断开各借助于多个手动步骤来进行,该多个步骤对于操作员可能费力,并且延长组装或拆卸时间。

专利ep1561064也涉及一种具有凹端的快速管状联接器,该凹端具有限定凸端轴向插入的孔口的中空主体。在主体外部,两个弹性扣紧臂轴向延伸,为了将凹端夹紧在凸端的轴环上,该两个弹性扣紧臂在它们端部中的一个上携带齿。臂各由为撑杆形式的铰链在倾斜点处连接到主体。为了扣紧凸端的轴环,齿必须在对臂的另一端施加压力的同时分离。在该装置中,为了限制联接器的体积,铰链具有细小的厚度。这意味着在在联接器中会比较高的流体温度和/或压力的作用下,后者可能变形,特别是在铰链处。该变形可能导致难以甚至不可以拆除联接器,或者在变形太大时,可能引起泄漏。由此,将由铰链连接在凹端的中空主体的外围处的弹性臂用于扣紧凸端不适于汽车行业中的特定用途。

文献us2012/319401、de29610487以及us8662543也涉及管状联接器。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出一种使用安全并且简单的管状联接器而克服以上所指示的缺陷。

为此,本发明的主题是一种管状联接器,该管状联接器包括:凹端,该凹端具有管状中空主体,该管状中空主体沿轴向延伸,并且形成轴向孔口,在端部处设置有台肩的凸端预期轴向地插入该孔口中,凹端的中空主体包括带齿锁定构件,该带齿锁定构件沿着中空主体轴向延伸,以在凸端插入到凹端的孔口中的插入期间夹到台肩上。根据本发明,管状联接器还包括环,该环被安装为围绕凹端与孔口同轴地滑动,并且形成有斜坡,该斜坡相对于轴向倾斜,并且朝向中空主体的外部径向倾斜,以便在沿凸端插入到凹端中的插入方向轴向拉动环时借助杠杆作用使锁定元件径向弹性变形,以便从凹端释放凸端。

锁定元件和环被构造为使锁定元件抵靠环,以在考虑到分离彼此而向凸端或凹端施加轴向张力时防止锁定元件径向弹性变形并且防止锁定元件松开。

环的外圆周上包括至少一个挠性突片,该挠性突片在凸端被插入时与台肩相互作用,以使环相对于凹端轴向位移,以从锁定元件的抵接位置解放锁定元件,并且允许其径向弹性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联接器可以具有以下特质:

锁定元件可以包括分布在凹端的孔口周围的至少两个带齿指状件,各带齿指状件包括两个侧向台肩,并且针对各带齿指状件环可以形成两个平行倾斜的斜坡,所述斜坡分别供带齿指状件的侧向台肩停靠;

环包括分布在环的圆周上的至少两个侧向开口,这些侧向开口各与两个平行斜坡接壤,所述两个平行斜坡由增强材料制成的绒头织物接合;

带齿指状件的两个侧向台肩可以形成轴向滑动到环的槽中的侧向肋的一部分;

环在侧向开口处可以包括径向突出肋,该径向突出肋被设计成将环保持在凹端周围;

环和/或锁定元件包括销以形成锁定元件的抵接。

在本发明的基础上的思想是凭借容易使用由两个主要部件组成的管状联接器来具有牢固连接并且能够快速且容易地连接和断开两个凸端和凹端。

凭借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凸端通过轴向插入到凹端的孔口中由简单扣紧来自动连接在联接器中。凸端通过在对围绕凹端的滑动环实施轴向牵引的同时拉动联接器来与联接器简单地断开。

而且,凭借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可以容易地组装管状联接器,环沿着凹端以受控方式滑动。根据本发明的管状联接器紧凑,并且凭借这种结构,降低可能由于高温和/或压力引起的变形的风险。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优点以及细节将从以例示的方式且非限制性地给出的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的阅读浮现,该描述参照以下提供的附图来给出。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从以下描述和附图的阅读来更佳地理解,并且其他优点将从该阅读浮现,在附图中:

图1以立体分解图示意性例示了具有凹端、环以及凸端的管状联接器;

图2a例示了在环安装在凹端上的状态下图1的管状联接器;

图2b以仰视图例示了在环安装在凹端上的状态下图1的管状联接器;

图3以剖面图例示了处于与凸端连接的状态下根据本发明的管状联接器;以及

图4以剖面图例示了处于与凸端的断开的中间状态下的根据本发明的管状联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提供了管状联接器1的各种零件的分解图。

管状联接器1在这里包括有角的管状凹连接端(凹端)2,该凹端包括形状为管状的中空主体3,该中空主体沿轴向a延伸并且具有轴向孔口4。

图1示出了可以同轴地嵌合在主体3周围(沿着箭头f)的孔口4上的环5,并且图2a和图2b示出了嵌合在管状联接器1的凹端2的主体3上的环5。

图1示出了预期轴向插在凹端2的孔口4中的管状凸连接端(凸端)6。

凸端6在这里为细长的圆柱形状的底座的形式,并且在其自由端处具有由轴环7形成的径向连接止挡,该轴环形成台肩,轴环7的直径稍小于孔口4的内径。

如还可以在图1和图2a至图2b中看到的,在中空主体3中,管8在这里轴向延伸,流体可以流过该管。

相对于轴环7的内径调节管8的外径,使得在将凸端6轴向插入凹端2的主体3中时,轴环7在这里在凹端2的主体3与管8之间被收容孔口4中。

可以提供:用在凸端6上形成的简单外围槽代替轴环7,以便使其端部与轴环7类似地设置有台肩。

如可以在图2a中看到的,两个凹端2与凸端6之间的不透性可以部分由被收容在管8的环状外槽10中的接头9来提供。

根据本发明,凹元件2具有为挠性带齿指状件11形式的至少一个锁定构件,该挠性带齿指状件沿轴向a延伸,并且被设计为在将凸端6插在凹端2的孔口4中时在与轴环7的机械干涉作用下朝向凹端2的主体3的外部弹性径向变形。锁定构件11在其外表面上还包括销25。该销25能够抵靠以下详细描述的环5,以防止锁定构件11的径向弹性变形,并且防止所述锁定元件11松开。

优选地,销25位于锁定构件11的自由端处。另外或另选地,可以提供:将销25放置在环5上。概括地,锁定构件11和环5被构造为将锁定构件11放置为抵靠环5,以在向凸端6或凹端2施加轴向张力以求将二者断开时防止锁定构件11的径向弹性变形,并且防止所述锁定元件11松开。

管状主体3可以包括分布在主体3的圆周上的多个锁定构件11。

这里,管状主体3包括相对于孔口4径向对置的两个带齿指状件11,该两个带齿指状件各由主体3中的两个轴向狭缝来定界,该两个轴向狭缝一直到孔口4的边缘。

各带齿指状件11具有形成有径向倾斜内肋12的自由端,这在图2a中清楚可见。

在将凸端6轴向地插在凹端2的孔口4中时,轴环7的前表面(沿凸端6在主体3中的插入方向)对该肋12施加压力,以便径向分离指状件11,并且允许轴环7在中空主体3中的通过。

肋12还具有齿13,该齿在指状件11的弹性收紧之后以已知方式接触在轴环7的后表面上,以便在完全压入并连接的位置中将凸端6轴向地锁定在管状联接器11的凹端2的孔口4中。

根据本发明,各带齿指状件11具有至少一个侧向台肩,该至少一个侧向台肩相对于中空主体3的外圆周径向凸出。各台肩14被预期为与存在于稍后将描述的环5上的斜坡18协作。这里,两个侧向台肩14被示出并且由材料连接,以便形成朝向内部径向倾斜的倾斜侧向肋14’,该侧向肋朝向主体3的外部径向凸出。如随后将描述的,肋14’被预期为与环5上的肋23协作,以便将环5保持在凹端2周围。

环5在其外圆周上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挠性舌片26,该挠性舌片在凸端6被插入时与轴环7相互作用,以使环5相对于凹端2轴向移动,以从抵接位置解放锁定构件11,并且允许其径向弹性变形。挠性舌片26的端部包括小销27,该小销的内表面具有朝向内部径向倾斜的斜面,以便促进从轴环7去除销27,并且该小销的内表面具有平面基部,以便由于与轴环7的机械干涉而在凸端6被插入时标记停止点。

环5在其外圆周上还包括侧向开口17,该开口由倾斜斜坡18在侧面上轴向地定界,斜坡径向向外倾斜,坡度沿与凸端6的插入相反的方向取向。开口17还由倾斜的径向凸出肋23在环5的嵌合方向上的顶侧定界,该径向凸出肋径向向外倾斜。

在这里,两个侧向开口17例如径向对置地分布在环5的外圆周上,并且各与绒头织物19接合的两个平行斜坡18接壤,绒头织物19为销25能够抵接的材料。可选地,斜坡18可以受轴向延伸到环5的外部的边缘保护。有利地,这些边缘使指状件11免于可能发生在管状端1上的任何影响。

环可以可选地包括轴向地设置在斜坡18上方的槽20,在环5轴向地嵌合在凹端2的主体3周围时台肩14在该槽中轴向滑动,槽20充当嵌合在一起的引导。

根据本发明,环5在外围上还具有抓握装置22,该抓握装置例如可以为了能够被操作员抓住以便对环5更容易地施加轴向牵引而径向凸出。

在使用管状联接器1之前,环5必须沿箭头f的方向轴向地嵌合在凹端2的主体3周围。对于这一点,环5如图1所指示的来定位,也就是说,环5的侧向开口17在凹端2的挠性带齿指状件11的竖直上方。

在环在主体周围的嵌合期间,台肩14可以在环的可选地设置在斜坡18上方的槽20中轴向滑动。由此,槽20在嵌合在一起期间充当主动定位,以将环5和主体3相对于彼此正确取向。

另外,在该嵌合在一起期间,环5的倾斜肋23与指状件11的倾斜肋14’接触并且对肋14’施加压力。肋14’于是将朝向主体3的内部弹性收缩,以便在肋23围绕主体3的情况下允许环4的顶部通过。然后,指状件11将弹性地部署在环5的侧向开口17处,使得台肩14被定位在倾斜斜坡18的低点处。

由此,指状件11在肋14’处用环5夹住,这些肋14’在环5的肋23下方而且抵接,这在没有施加在环5上的任何力的情况下将环5保持在凹端3周围。沿凸端6的插入方向对环5的轴向力使得环5从主体3解开。

在嵌合在一起的位置中,因为销25处于与环5的绒头织物19抵接的位置中,所以指状件11不能径向弹性变形。

为了更佳地理解本发明,现在将快速描述图3和图4所例示的凸端6在凹端2中的连接和断开的步骤。

为了将凸端6连接到凹端2,沿与凸端6的插入相反的方向将凸端6轴向压入到管状联接器1的孔口4中。如之前提及的,轴环7同时抵接在带齿指状件11的倾斜肋12和挠性舌片26的端部上。轴环标记挠性舌片26处的停止点,该停止点沿凸端6的插入方向使环5相对于凹端2移动,由此可以使销25从其停止位置释放。因为销25不再在绒头织物19处与环5抵接,因此指状件11可以弹性分离,径向朝向主体3的外部对轴环7施加压力,由此允许轴环7通过。在轴环7通过超过肋12之后,指状件11一起弹性收紧,指状件11轴向锁定轴环7,并且环5恢复在凸端6插入之前在凹端2周围占据的位置。完全压入凹端2的孔口4中的凸端6于是处于管状联接器1中的连接位置中。该连接位置还被处于抵接环5的绒头织物19的位置中的销25固定,这防止指状件11径向弹性变形而解锁轴环7,这因此防止去除凸端6。图3中例示了连接位置。在图3中,清楚可见的是:在该位置中,凹端2的主体3的各台肩14抵接在环5的倾斜斜坡18的低点处。连接位置的固定在图3中也清楚可见,其中,可以看到销25处于抵接环5的绒头织物19的位置中。根据本发明,有利的是具有不超过凸端6的基部直径的管状联接器1。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管状联接器1紧凑。

现在,为了断开凸端6与管状联接器1,如图4例示,操作员用一只手保持凸端6,并且将另一只手定位在环5的抓握装置22处。通过在抓握装置22处沿箭头f的方向实施轴向牵引,环5沿着主体3轴向滑动,由此释放销25,这些销于是不再抵接环5的绒头织物19,以便允许指状件11径向弹性变形,台肩14于是在倾斜斜坡18上滑动,使得台肩14朝向主体3的外部径向离开。由于杠杆作用,带齿指状件11也朝向主体3的外部径向离开,销25不再处于抵接位置中,如可以在图4中看到的,直到它们达到使齿13不再与轴环7接触的充分分离为止。通过沿凸端6的插入方向拉动环5,因此从指状件11的齿13释放轴环7,由此断开凸端6与管状联接器1。

应注意,在端2、6的断开之后,台肩14借助弹性返回而返回到倾斜斜坡18的低点,并且带齿指状件11靠拢。因此,环5自动返回到其如图2a和图2b例示的初始位置。

由此,根据本发明,凸端6通过简单轴向插入而在凹端2的孔口4中连接到管状联接器1,并且端2和6通过对环5实施的轴向牵引而简单地断开。

根据本发明,管状联接器1紧凑,并且具有与现有联接器相比复杂度更低的结构。

有利地,围绕凹端2的环5使管状端1免于主体3的孔口4中的灰尘或其他物质的可能渗透。

根据本发明的管状联接器1的元件(也就是说凹端2和环5)例如可以通过注塑成型或由3d打印由塑料材料来生产。

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的上述描述,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变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