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曼后加强精密双开口铸造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6415发布日期:2019-01-16 07:0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曼后加强精密双开口铸造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技术领域,尤其是属于一种曼后加强精密双开口铸造制动器。



背景技术:

制动器作为汽车的重要部件,关乎整车性能和行车安全。汽车一般分为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两种。对于鼓式制动器来说,汽车制动主要靠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把制动液压力传递提供给分泵,撑开制动蹄,制动蹄片与制动鼓发生摩擦,产生制动力。当驾驶员松开刹车踏板之后,制动器分泵中的压力消失,制动蹄片回位。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3009644u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制动器,包括制动底板、一穿过所述制动底板的凸轮轴和在所述制动底板上左右对称布置两结构相同的制动蹄;还包括一对称穿出所述制动底板上孔洞相同长度的支承销,所述支承销中心位于所述凸轮轴中心与制动底板中心线的延长线上;所述两制动蹄支承端为u形叉板结构,所述u形叉板结构两板端部为半圆开口槽结构;所述两板端部的半圆开口槽卡在所述支承销的两端;所述两制动蹄上各设有两对称的弹簧孔;还包括两拉紧弹簧,所述拉紧弹簧两端分别钩在所述左右两制动蹄相对应的弹簧孔内;使左右两制动蹄保持与所述支承销接触。

上述专利存在下列七方面的缺陷:

1、制动蹄与支销轴间的间隙及配合精度易导致制动器总成外圆的全跳动增大,影响制动效果。

2、该技术方案复位弹性件采用了一种不锈钢制成的复位弹簧,其两端的挂钩相对于弹簧本体的角度以及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增加了装配的强度,生产效率低下;同时复位弹簧直接挂钩在定位销上会存在窜动的现象,降低了制动蹄的强度。

3、制动器的重量大,导致汽车耗油量高。

4、蹄面板的铆钉孔开设在蹄筋板的两侧,蹄面板外表面与摩擦片之间的通过沉头半空心铆钉铆接,铆接强度差,降低了制动蹄的制动效果。

5、制动蹄整体的刚度较差,长期制动会出现蹄筋板和蹄面板损坏,导致结构变形而影响制动效果。

6、制动蹄的重量重,美观性差,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过调现象,导致制动蹄抱死,导致摩擦片过热,最终发生失火等安全事故。

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制动器技术,以解决上述制动器的缺陷,促进制动器的快速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方便,制动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曼后加强精密双开口铸造制动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曼后加强精密双开口铸造制动器,包括制动底板、摩擦片和对称设置的左制动蹄和右制动蹄,所述摩擦片设置在左制动蹄和右制动蹄的外表面,所述的制动底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穿出左制动蹄和右制动蹄制动端正反两面,所述的摩擦片设置在左制动蹄和右制动蹄的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持弹簧两端分别钩在左右两制动蹄相对应的弹簧孔内,所述的制动底板的转轴端设置有双圆柱形蹄片轴;所述的左制动蹄和右制动蹄的加强筋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销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回位弹簧销机构包括“u”形台阶、回位弹簧销和回位弹簧,所述的“u”形台阶和制动蹄采用一体铸造,两者之间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设置有贯穿的通孔并穿插有回位弹簧销,所述的回位弹簧销设置有圆弧槽,所述的回位弹簧销上的圆弧槽挂有回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的制动底板的凸轮轴孔处也可以设置有若干个螺纹孔形成悬臂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左制动蹄和右制动蹄在内圆弧面和内弧筋处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的第一加强筋对称设置有两组,每组设置有3条,所述的左制动蹄和右制动蹄的蹄面板内表面四周设置有全包围结构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的全包围结构是由第二加强筋在蹄面板内表面围成的矩形结构。

进一步的,还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可拆卸的连接在制动底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所述摩擦片经沉头半空心铆钉铆接于制动蹄面板的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制动蹄和右制动蹄的转轴端上下分别对应设置有与带台阶蹄片轴相配合的圆弧开口,并分别与带台阶蹄片轴上下卡接,防止其窜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左制动蹄和右制动蹄通过“u”形台阶、回位弹簧销和圆弧槽的配合,防止回位弹簧发生窜动,增加了制动蹄的强度和制动器整体的刚度,容易拆卸更换。

2、左制动蹄和右制动蹄在内圆弧面和内弧筋处对称设有六条第一加强筋,制动底板的凸轮轴孔处法兰盘的背面斜设有第二加强筋,从结构上保证了制动性能安全可靠。

3、防尘罩可拆卸的固定在制动底板上,防尘罩可有效的避免灰尘进入到制动器内,确保制动器始终保持正常运行。

4、通过在蹄面板内表面增设加强筋,增强了制动蹄整体的刚度,提高了制动蹄的使用寿命和制动效果。

5、通过在蹄面板内表面且平行于蹄筋板的中心线上新设若干个铆钉孔,增强了摩擦片与制动蹄整体的铆接强度,减小了铆接间隙,提高了制动蹄上面摩擦片的使用寿命和制动效果。

6、在制动蹄与摩擦片铆接处,将壁厚适当减小,既减轻了制动蹄的整体重量,又提高了整个产品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是图2的h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回位弹簧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示意如下:1-制动底板;2-左制动蹄;3-防尘罩;4-保持弹簧;5-蹄片轴;6-第一加强筋;7-摩擦片;8-右制动蹄;9-回位弹簧销;10-回位弹簧;11-滚轮;12-第二加强筋;13-螺纹孔;14-圆弧槽;15-“u”形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曼后加强精密双开口铸造制动器,包括制动底板1、摩擦片7和对称设置的左制动蹄2和右制动蹄8,所述摩擦片7设置在左制动蹄2和右制动蹄8的外表面,所述的制动底板1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穿出左制动蹄2和右制动蹄8制动端正反两面,所述的摩擦片7设置在左制动蹄2和右制动蹄8的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持弹簧4两端分别钩在左右两制动蹄相对应的弹簧孔内,所述的制动底板1的转轴端设置有双圆柱形蹄片轴5;所述的左制动蹄2和右制动蹄8的加强筋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销机构;所述回位弹簧销机构包括“u”形台阶15、回位弹簧销9和回位弹簧10,所述的“u”形台阶15和制动蹄采用一体铸造,两者之间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设置有贯穿的通孔并穿插有回位弹簧销9,所述的回位弹簧销9设置有圆弧槽14,所述的回位弹簧销9上挂有回位弹簧10;所述的制动底板1的凸轮轴孔处设置有若干个螺纹孔13形成悬臂式结构,;所述左制动蹄2和右制动蹄8在内圆弧面和内弧筋处设有第一加强筋6,所述的第一加强筋6对称设置有两组,每组设置有3条,所述的左制动蹄2和右制动蹄8的蹄面板内表面四周设置有全包围结构的第二加强筋12,所述的全包围结构是由第二加强筋12在蹄面板内表面围成的矩形结构;还包括防尘罩3,所述防尘罩3可拆卸的连接在制动底板1上;所述的所述摩擦片7经沉头半空心铆钉铆接于制动蹄面板的外表面;所述的左制动蹄2和右制动蹄8的转轴端上下分别对应设置有与蹄片轴5相配合的圆弧开口,并分别与蹄片轴5上下卡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蹄面板内表面且平行于蹄筋板的中心线上开设有若干个铆钉孔,蹄面板内表面且位于蹄筋板两侧交错开设有两排铆钉孔,铆钉孔经沉头半空心铆钉将摩擦片铆接于蹄面板的外表面,增强了摩擦片与制动蹄整体的铆接强度,减小了铆接间隙,提高了制动蹄上面摩擦片的使用寿命和制动效果。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本发明还包括防尘罩3,所述防尘罩3可拆卸的连接在制动底板上,避免灰尘进入到制动器内,从而确保制动器始终保持正常运行。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将“u”形台阶15和制动蹄采用一体铸造,两者之间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设置有贯穿的通孔并穿插有回位弹簧销9,回位弹簧销9设置有圆弧槽,回位弹簧销9上挂有回位弹簧10,防止回位弹簧发生窜动,增加了制动蹄的强度和制动器整体的刚度,容易拆卸更换。

实施例一

制动底板1的凸轮轴孔处设置有若干个螺纹孔13时形成悬臂式结构。

实施例二

制动底板1的凸轮轴孔处无螺纹孔13时形成分体式结构。

最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