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固构造以及紧固构造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2933发布日期:2019-07-17 06:1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紧固构造以及紧固构造体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紧固构造以及紧固构造体。



背景技术:

已知有如下的流钻螺钉(注册商标),所述流钻螺钉利用摩擦热开设孔并进行螺纹切削而将重叠的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紧固。但是,在螺纹切削中产生的切屑有可能被压出到第一构件的配合面与第二构件的配合面之间,从而会在配合面空出间隙。

因此,在us2016/0091010公报中,通过在第一构件以及第二构件中的至少一方的表面形成槽,从而减少在螺纹切削中产生的切屑,并抑制空出间隙的情形。

但是,在us2016/0091010公报记载的结构中,抑制在配合面空出间隙的效果并不充分,仍留有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考虑到上述情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抑制在由利用摩擦热开设孔并进行螺纹切削的螺钉进行紧固后的被紧固构件的配合面空出间隙的情形。

本公开的第一方案为如下的紧固构造:将多个被紧固构件重叠,在所述多个被紧固构件的配合面中的至少一个面形成凹部,利用摩擦热开设孔并进行螺纹切削的螺钉通过所述凹部而将所述多个被紧固构件紧固。

在第一方案的紧固构造中,在由利用摩擦热开设孔并进行螺纹切削的螺钉将重叠的多个被紧固构件紧固时,在螺纹切削中产生的切屑向凹部压出。因此,能够抑制在紧固后的被紧固构件彼此的配合面空出间隙的情形。

根据第一方案的紧固构造,在本公开的第二方案中,在俯视时所述凹部的外形为圆形,在一方的最外侧的所述被紧固构件的表面设置有表示所述凹部的外形的标记。

在第二方案的紧固构造中,即使在紧固时无法看到凹部,也能够利用表示圆形的凹部的外形的标记对螺钉进行定位,由此能够容易地使螺钉以通过凹部的方式进行紧固。

根据第一方案的紧固构造,在本公开的第三方案中,在一方的最外侧的所述被紧固构件的表面,表示所述螺钉的紧固位置的凸状或凹状的标记设置于所述螺钉的轴心位置以外的位置。

在第三方案的紧固构造中,由于表示螺钉的紧固位置的凹状或凸状的标记设置于螺钉的轴心位置以外的位置,所以轴心位置为平坦的面。因此,能够在利用螺钉开始紧固时防止或抑制轴心偏斜等的产生。

根据第二方案或第三方案的紧固构造,在本公开的第四方案中,在所述螺钉的头部的背面形成有向与螺纹部相反的一侧凹陷的凹陷部,所述标记为凸状,设置于在俯视时与所述凹陷部重叠的位置。

在第四方案的紧固构造中,由于凸状的标记设置于在俯视时与形成于螺钉的头部的背面的凹陷部重叠的位置,所以凸状的标记不会夹在螺钉的头部的背面与被紧固构件的表面之间。

根据第一方案的紧固构造,在本公开的第五方案中,在一方的最外侧的所述被紧固构件的表面形成有收容所述螺钉的头部的锪孔部。

在第五方案的紧固构造中,能够利用被紧固构件的表面的锪孔部对螺钉进行定位,并且能够使紧固后的螺钉的头部的放置稳定。

根据第一方案~第五方案中任一项的紧固构造,在本公开的第六方案中,将所述凹部的面内方向的宽度设定为比所述螺钉的螺纹直径大。

在第六方案的紧固构造中,由于凹部的面内方向的宽度比螺钉的螺纹直径大,所以能够有效地将在螺纹切削中产生的切屑压出到凹部,并有效地抑制在紧固后的被紧固构件的配合面空出间隙的情形。

根据第一方案~第六方案中任一项的紧固构造,在本公开的第七方案中,形成有所述凹部的所述被紧固构件由挤压铝材或压铸铝材构成。

在第七方案的紧固构造中,由于被紧固构件由挤压铝材或压铸铝材构成,所以容易形成凹部。

本公开的第八方案是一种紧固构造体,所述紧固构造体具备:多个被紧固构件,所述多个被紧固构件重叠,且在多个被紧固构件重叠的配合面中的至少一个面形成有凹部;以及紧固部,所述紧固部利用第一方案~第七方案中任一项的紧固构造将由螺纹切削产生的切屑压出到所述凹部。

在第八方案的紧固构造体中,由于利用第一方案~第七方案中任一项的紧固构造将切屑压出到紧固部的凹部,所以不会在紧固构造体的被紧固构件的配合面空出间隙或配合面的间隙较小。

本公开的第九方案是一种紧固构造体,所述紧固构造体具备多个被紧固构件,所述多个被紧固构件重叠,且在多个被紧固构件重叠的配合面中的至少一个面形成有凹部,所述紧固构造体利用第四方案的紧固构造将由螺纹切削产生的切屑压出到所述凹部,并将由螺纹切削产生的切屑压出到所述螺钉的凹陷部。

在第九方案的紧固构造体中,由于利用第四方案的紧固构造将切屑压出到被紧固构件的配合面的凹部,并且也将切屑压出到螺钉的凹陷部,所以不会在紧固构造体的被紧固构件的配合面空出间隙或配合面的间隙较小。

根据第一方案的紧固构造,能够抑制在紧固后的被紧固构件的配合面空出间隙的情形。

根据第二方案的紧固构造,能够使螺钉容易地通过凹部而进行紧固。

根据第三方案的紧固构造,能够在利用螺钉开始紧固时防止或抑制轴心偏斜等的产生。

根据第四方案的紧固构造,能够防止凸状的标记被夹在螺钉的头部的背面与被紧固构件的表面之间。

根据第五方案的紧固构造,能够利用被紧固构件的表面的锪孔部对螺钉进行定位,并且使紧固后的螺钉的头部的放置稳定。

根据第六方案的紧固构造,能够有效地将在螺纹切削中产生的切屑压出到凹部,并有效地抑制在紧固后的被紧固构件的配合面空出间隙的情形。

根据第七方案的紧固构造,能够容易地在被紧固构件形成凹部。

根据第八方案以及第九方案的紧固构造体,不会在紧固构造体的被紧固构件的配合面空出间隙或间隙较小。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紧固构造的沿着紧固方向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紧固构造体的沿着紧固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紧固构造的沿着紧固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紧固构造体的沿着紧固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紧固构造的沿着紧固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紧固构造体的沿着紧固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紧固构造的沿着紧固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紧固构造体的沿着紧固方向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形成于第一构件的第一配合面的凹部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形成于第一构件的第一配合面的槽部的立体图。

图11a是示出形成于第一构件的表面的肋的俯视图。

图11b是示出形成于第一构件的表面的多个突起部的俯视图。

图11c是示出形成于第一构件的表面的多个突起部以及形成于突起部间的多个点的俯视图。

图12是示出比较例的紧固构造体的沿着紧固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2、图9以及图11,对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紧固构造以及紧固构造体进行说明。此外,将由螺钉进行紧固的紧固方向设为t方向,并用箭头t表示。另外,附图标记g表示螺钉的轴心位置。

[由螺钉进行紧固之前]

如图1所示,在紧固构造10中,使作为被紧固构件的一例的第一构件100与第二构件200重叠,并利用螺钉50进行紧固。此外,第一构件100和第二构件200是由构成车辆的金属材料构成的板状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压铸铝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构件100的板厚比第二构件200的板厚厚。

此外,将第一构件100中的与第二构件200接触的面设为“第一配合面102”,将相反侧的面设为“第一表面104”。同样地,将第二构件200中的与第一构件100接触的面设为“第二配合面202”,将相反侧的面设为“第二表面204”。

本实施方式的螺钉50是利用摩擦热在被紧固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一构件100以及第二构件200)开设孔并进行螺纹切削而进行紧固的流钻螺钉(flowdrillscrew(fds)、注册商标)。螺钉50具有头部70和螺纹部60,在头部70的背面70a形成有向与螺纹部60相反的一侧凹陷的凹陷部72。凹陷部72在俯视时外形为环状。

在由螺钉50紧固前的第一构件100中的与第二构件200接触的第一配合面102形成有凹部110。凹部110形成于由螺钉50进行紧固的紧固位置。

如图9所示,凹部110在俯视时外形为圆形,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由螺钉50(参照图1)进行紧固的紧固位置而在第一配合面102沿面内方向(与紧固方向正交的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

如图1所示,将凹部110的直径(面内方向的宽度)r1(也参照图9)设定为比螺钉50的螺纹部60的螺纹直径r2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螺纹直径r2为5mm,与此相对,将凹部110的直径r1设定为7mm以上。另外,将第一构件100的形成有凹部110的部位的厚度l1设定为1.5mm以上且2.0mm以下。此外,在该图1以及其他图中,为了容易看到,将厚度图示为比实际的厚度厚。

如图1以及图11(a)所示,在第一构件100中的第一配合面102的相反侧的第一表面104形成有作为标记的一例的肋120。如图11(a)所示,肋120在俯视时为环状,如图11(a)以及图1所示,肋120形成为与凹部110的外形重叠。

另外,如图1所示,肋120形成于在俯视时与紧固的螺钉50的头部70的凹陷部72重叠的位置。

此外,如前所述,第一构件100为压铸铝制。因此,在成形时形成有凹部110以及肋120。

[由螺钉进行的紧固以及紧固后的紧固构造体]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使第一构件100与第二构件200重叠并层叠的状态下,将肋120作为标记,从第一构件100的第一表面104对螺钉50进行定位。然后,使螺钉50旋转,利用摩擦热在第一构件100以及第二构件200开设孔并进行螺纹切削,从而将两者紧固。

此外,如图2所示,在利用螺钉50对第一构件100和第二构件200进行紧固后,形成紧固构造体20。另外,将紧固构造体20中的由螺钉50对第一构件100和第二构件200进行紧固的部位设为紧固部30。

在紧固后,在螺钉50的螺纹切削中产生的切屑被压出到第一表面104以及第二表面204并隆起而形成第一隆起部130以及第二隆起部230。第一构件100的第一隆起部130收容在螺钉50的头部70的凹陷部72内。另外,肋120被引入到第一隆起部130并一体化。

而且,由于螺钉50的螺纹部60通过凹部110,所以在螺钉50的螺纹切削中产生的切屑被压出到形成于第一构件100的第一配合面102的凹部110而形成压出部132、232。即,紧固部30的凹部110的至少一部分由被压出的压出部132、232填埋。

[作用以及效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第一构件100的第一配合面102形成有凹部110,如图2所示,螺钉50的螺纹部60通过凹部110。因此,在螺钉50的螺纹切削中产生的切屑被压出到形成于第一构件100的第一配合面102的凹部110而形成压出部132、232。

另外,如图9所示,在实施方式中,由于凹部110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所以能够应对由多个螺钉50进行的紧固。

如图1以及图11(a)所示,在螺钉50的紧固方向(箭头t)的上游侧的第一构件100的第一表面104设置有作为凹部110的外形的标记的肋120。因此,即使在利用螺钉50进行紧固时无法看到凹部110,也能够将肋120作为标记而进行定位,并使螺钉50以通过凹部110的方式进行紧固。

此外,肋120位于远离轴心位置g的部位,第一表面104的轴心位置g及其周边为平坦的面。因此,能够在利用螺钉50开始紧固时防止或抑制轴心偏斜等的产生。

另外,肋120设置于在俯视时与形成于螺钉50的头部70的背面70a的凹陷部72重叠的位置。因此,能够防止肋120被夹在螺钉50的头部70的背面70a与第一表面104之间。

此外,由于第一构件100为压铸铝制,所以容易形成凹部110以及肋120。

在此,对图12所示的在第一构件100的第一配合面102未形成有凹部110(参照图1)的比较例的紧固构造11以及紧固构造体21进行说明。

在螺钉50的螺纹切削中产生的切屑有时会被压出到第一构件100的第一配合面102与第二构件200的第二配合面202之间而形成压出部109。并且,该压出部109被夹在第一配合面102与第二配合面202之间而空出间隙198,有可能会导致紧固构造体21的部件精度的降低等。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紧固构造10以及紧固构造体20中,如前述那样,由于在螺钉50的螺纹切削中产生的切屑被压出到形成于第一构件100的第一配合面102的凹部110而形成压出部132、232,所以能够抑制在第一配合面102与第二配合面202之间空出间隙198的情形(参照图12)。

若从另外的观点进行说明,则不会在紧固构造体20的第一配合面102与第二配合面202之间空出间隙198(参照图12),或者,即使空出间隙198(参照图12),也比比较例(参照图12)小。

另外,如图1所示,将凹部110的直径r1设定为比螺钉50的螺纹部60的螺纹直径r2大。因此,能够使螺钉50的螺纹部60整体通过凹部110。因此,由于能够抑制压出部132、232从凹部110内挤出,所以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间隙(参照图12)的产生。

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可以考虑在第一构件100开设贯通孔,并在贯通孔形成压出部132、232(参照图2),从而抑制间隙198(参照图12)的产生。但是,若在第一构件100开设贯通孔,则会产生紧固后的紧固构造体的紧固强度的降低以及应力集中等,所以并不优选。

<第二实施方式>

使用图3以及图4,对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紧固构造以及紧固构造体进行说明。此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

[由螺钉进行紧固之前]

如图3所示,在紧固构造12中,使第一构件100与第二构件200重叠,并利用螺钉50进行紧固。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构件200的板厚比第一构件100的板厚厚,在第二构件200中的与第一构件100接触的第二配合面202形成有凹部210。另外,虽然省略图示,但与凹部110同样地,凹部210也是根据由螺钉50进行紧固的紧固位置而在第二配合面202沿面内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参照图9)。

在紧固构造12中,凹部210在俯视时为圆形,将直径(面内方向的宽度)r3设定为比螺钉50的螺纹部60的螺纹直径r2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螺纹直径r2为5mm,与此相对,将凹部210的直径r3设定为10mm以上。

在此,在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螺纹直径r2为5mm,相对于此,将凹部110的直径r1(参照图1)设定为7mm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前述那样,凹部210的直径r3的最小值比凹部110的直径r1大3mm,设定为10mm以上。这是因为考虑到第一构件100与第二构件200的重叠的面内方向的精度(公差)。

将第二构件200中的形成有凹部210的部位的厚度l2设定为1.5mm以上且2.0mm以下。如前述那样,第二构件200为压铸铝制。因此,在成形时形成有凹部210。

[由螺钉进行的紧固以及紧固后的紧固构造体]

如图3以及图4所示,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使第一构件100与第二构件200重叠并层叠的状态下,将肋120作为标记,从第一构件100的第一表面104对螺钉50进行定位。然后,使螺钉50旋转,利用摩擦热在第一构件100以及第二构件200开设孔并进行螺纹切削,从而将两者紧固。

此外,如图4所示,在利用螺钉50对第一构件100和第二构件200进行紧固后,形成紧固构造体22。另外,将紧固构造体22中的由螺钉50对第一构件100和第二构件200进行紧固的部位设为紧固部32。

在紧固后,在螺钉50的螺纹切削中产生的切屑被压出到第一表面104以及第二表面204并隆起而形成第一隆起部130以及第二隆起部230。第一构件100的第一隆起部130收容在螺钉50的头部70的凹陷部72内。另外,肋120与第一隆起部130一体化。

而且,由于螺钉50的螺纹部60通过凹部210,所以在螺钉50的螺纹切削中产生的切屑被压出到形成于第二构件200的第二配合面202的凹部210而形成压出部132、232。即,紧固部32的凹部210的至少一部分由被压出的压出部132、232填埋。

[作用以及效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在第二构件200的第二配合面202形成有凹部210,如图4所示,螺钉50的螺纹部60通过凹部210。因此,由于在螺钉50的螺纹切削中产生的切屑被压出到形成于第二构件200的第二配合面202的凹部210而形成压出部132、232,所以能够抑制在第一配合面102与第二配合面202之间空出间隙198的情形(参照图12)。

若从另外的观点进行说明,则不会在紧固构造体22的第一配合面102与第二配合面202之间空出间隙198(参照图12),或者,即使空出间隙198(参照图12),也比比较例(参照图12)小。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5以及图6,对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紧固构造以及紧固构造体进行说明。此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

[由螺钉进行紧固之前]

如图5所示,在紧固构造14中,使第一构件100与第二构件200重叠,并利用螺钉50进行紧固。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构件100的板厚比第二构件200的板厚厚,在第一构件100中的与第二构件200接触的第一配合面102形成有凹部11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构件100的与第一配合面102相反的一侧的第一表面104形成有锪孔部150,所述锪孔部150收容螺钉50的头部70,且在俯视时为圆形。锪孔部150在俯视时比凹部110的外形大,且形成为两者的圆心一致或大致一致(也参照图6)。

另外,将第一构件100中的形成有凹部110和锪孔部150的部位的厚度l4设定为1.5mm以上且2.0mm以下。

如前述那样,第一构件100为压铸铝制。因此,在成形时形成有凹部110以及锪孔部150。

[由螺钉进行的紧固以及紧固后的紧固构造体]

如图5以及图6所示,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使第一构件100与第二构件200重叠并层叠的状态下,利用锪孔部150从第一构件100的第一表面104对螺钉50进行定位。使螺钉50旋转,利用摩擦热在第一构件100以及第二构件200开设孔并进行螺纹切削,从而将两者紧固。螺钉50的头部70收容在锪孔部150内。

此外,如图6所示,在利用螺钉50对第一构件100和第二构件200进行紧固后,形成紧固构造体24。另外,将紧固构造体24中的由螺钉50对第一构件100和第二构件200进行紧固的部位设为紧固部34。

在紧固后,在螺钉50的螺纹切削中产生的切屑被压出到第一表面104以及第二表面204并隆起而形成第一隆起部130以及第二隆起部230。第一构件100的第一隆起部130收容在螺钉50的头部70的凹陷部72内。

而且,由于螺钉50的螺纹部60通过凹部110,所以在螺钉50的螺纹切削中产生的切屑被压出到形成于第一构件100的第一配合面102的凹部110而形成压出部132、232。即,紧固部34的凹部110的至少一部分由被压出的压出部132、232填埋。

[作用以及效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第一构件100的第一配合面102形成有凹部110,如图6所示,螺钉50的螺纹部60通过凹部110。因此,由于在螺钉50的螺纹切削中产生的切屑被压出到形成于第一构件100的第一配合面102的凹部110而形成压出部132、232,所以能够抑制在第一配合面102与第二配合面202之间空出间隙198的情形(参照图12)。

若从另外的观点进行说明,则不会在紧固构造体24的第一配合面102与第二配合面202之间空出间隙198(参照图12),或者,即使空出间隙198(参照图12),也比比较例(参照图12)小。

由于利用锪孔部150进行定位,所以例如不需要形成肋120(参照图1)。另外,能够利用锪孔部150使紧固后的螺钉50的头部70的放置稳定。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7以及图8,对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紧固构造以及紧固构造体进行说明。此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以及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

[由螺钉进行紧固之前]

如图7所示,在紧固构造16中,使作为被紧固构件的一例的第一构件100以及第二构件200重叠,并利用螺钉50进行紧固。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三构件300夹在第一构件100与第二构件200之间并使它们重叠。另外,第一构件100、第二构件200以及第三构件300是由构成车辆的金属材料构成的板状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压铸铝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一构件100以及第二构件200的板厚相同,第三构件300的板厚比第一构件100以及第二构件200的板厚厚。

另外,将第一构件100中的与第三构件300接触的面设为“第一配合面102”,将相反侧的面设为“第一表面104”。将第二构件200中的与第三构件300接触的面设为“第二配合面202”,将相反侧的面设为“第二表面204”。并且,将第三构件300中的与第一构件100接触的面设为“第三配合面302a”,将与第二构件200接触的面设为“第三配合面302b”。

在由螺钉50紧固前的第三构件300中的与第一构件100接触的第三配合面302a形成有凹部310a,在与第二构件200接触的第三配合面302b形成有凹部310b。此外,凹部310a以及凹部310b在俯视时外形为圆形,且形成为在相同的位置重叠。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凹部110同样地,凹部310a、310b根据由螺钉50进行紧固的紧固位置而在第三配合面302a、302b沿面内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参照图9)。

将凹部310a、310b的直径(面内方向的宽度)r4设定为比螺钉50的螺纹部60的螺纹直径r2大。

在第一构件100的与第一配合面102相反的一侧的第一表面104,肋120形成为在俯视时与凹部310a、310b的外形重叠。

如前述那样,第三构件300为压铸铝制。因此,在成形时形成有凹部310a、310b。

[由螺钉进行的紧固以及紧固后的紧固构造体]

如图7以及图8所示,在将第三构件300夹在第一构件100与第二构件200之间而使它们重叠并层叠的状态下,将肋120作为标记,从第一构件100的第一表面104对螺钉50进行定位。然后,使螺钉50旋转,利用摩擦热在第一构件100、第二构件200以及第三构件300开设孔并进行螺纹切削,从而将两者紧固。

此外,如图8所示,在利用螺钉50对第一构件100、第二构件200以及第三构件300进行紧固后,形成紧固构造体26。另外,将紧固构造体26中的由螺钉50对第一构件100和第三构件300进行紧固的部位设为紧固部36a,将紧固构造体26中的由螺钉50对第二构件200和第三构件300进行紧固的部位设为紧固部36b。

在紧固后,在螺钉50的螺纹切削中产生的切屑被压出到第一表面104以及第二表面204并隆起而形成第一隆起部130以及第二隆起部230。第一构件100的第一隆起部130收容在螺钉50的头部70的凹陷部72内。另外,肋120被引入到第一隆起部130并一体化。

而且,由于螺钉50的螺纹部60通过凹部310a,所以在螺钉50的螺纹切削中产生的第一构件100以及第三构件300的切屑被压出到形成于第三构件300的第三配合面302a的凹部310a而形成压出部132、332a。同样地,由于螺钉50的螺纹部60通过凹部310b,所以在螺钉50的螺纹切削中产生的第二构件200以及第三构件300的切屑被压出到形成于第三构件300的第三配合面302b的凹部310b而形成压出部232、332b。即,紧固部36a的凹部310a的至少一部分由被压出的压出部132、332a填埋,紧固部36b的凹部310b的至少一部分由被压出的压出部232、332b填埋。

[作用以及效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在第三构件300的第三配合面302a、302b形成有凹部310a、310b,如图8所示,螺钉50的螺纹部60通过凹部310a、310b。因此,在螺钉50的螺纹切削中产生的切屑被压出到形成于第三构件300的第三配合面302a、302b的凹部310a、310b而形成压出部132、232、332a、332b。因此,能够分别抑制在第一配合面102与第三配合面302a之间以及在第二配合面202与第三配合面302b之间空出间隙198的情形(参照图12)。

若从另外的观点进行说明,则在紧固构造体26中的第一配合面102与第三配合面302a之间以及在第二配合面202与第三配合面302b之间不会空出间隙198(参照图12),或者,即使空出间隙198(参照图12),也比比较例(参照图12)小。

<其他>

此外,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三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构件100的第一配合面102形成有凹部110,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构件200的第二配合面202形成有凹部210。但是,也可以在第一构件100的第一配合面102与第二构件200的第二配合面202这双方形成凹部。

另外,例如,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构件100的第一表面104形成有锪孔部150,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第二实施方式以及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一构件100的第一表面104形成锪孔部150。

另外,例如,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第三构件300的第三配合面302a、302b形成有凹部310a、310b,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仅形成第三构件300中的第三配合面302a的凹部310a及第三配合面302b的凹部310b中的任一方。另外,例如,既可以不在第三配合面302a而在第一构件100的第一配合面102形成凹部110,也可以不在第三配合面302b而在第二构件200的第二配合面202形成凹部210。

另外,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凹部110沿面内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10所示,也可以是通过紧固位置的槽115。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将槽115的槽宽r5设定为比螺钉50的螺纹直径r2(参照图1)大。通过按这种方式形成槽115,从而能够自由地设定螺钉50的紧固间隔。此外,凹部210、310a、310b也同样地可以是槽。

另外,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以及第四实施方式中,由螺钉50进行紧固时的螺钉50的定位的标记为表示凹部110、210、310a、310b的外形的环状的肋120(参照图11(a)),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11(b)所示,在俯视时设置多个(在本例中为四个)突起部122作为标记。另外,也可以如图11(c)所示,设置多个(在本例中为六个)突起部124,并在突起部124之间设置点(较小的孔)126。而且,虽然省略图示,但也可以不是肋120以及突起部122、124那样的凸状的部位,而是环状的槽以及多个孔等、即凹状的部位。

另外,由螺钉50进行紧固时的螺钉50的定位的标记也可以不表示凹部110、210、310a、310b的外形。虽然省略图示,但例如也可以是比凹部110、210、310a、310b的外形小且比螺钉50的螺纹部60的外形大的环状的凸状或凹状的部位。或者,也可以对第一构件100的第一表面104着色而设为定位的标记。总之,只要成为紧固时的螺钉50的定位的标记即可。但是,优选的是,第一表面104中的轴心位置g为平坦的面。

另外,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构件100、第二构件200以及第三构件300为压铸铝材,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挤压铝材。而且,也可以由钢板等其他金属材料构成。另外,例如也能够将本公开应用于第一构件100为铝材且第二构件200为钢板那样的不同种类的金属的紧固。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公开应用于两个或三个紧固构件的紧固,但不限定于此。也能够将本公开应用于四个以上的紧固构件的紧固。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被紧固构件为构成车辆的构件,具体而言,第一构件100、第二构件200以及第三构件300为构成车辆的构件,但不限定于此。也能够将本公开应用于车辆以外的被紧固构件的紧固。例如,也能够将本公开应用于构成航空器的构件、构成铁路车辆的构件、构成船舶的构件、构成重型机械的构件以及构成通用机械的构件等的紧固。

另外,上述多个实施方式能够通过适当地组合来实施。而且,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方案来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