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粘模扩底锚栓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91261发布日期:2019-03-22 22:10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粘模扩底锚栓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锚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胶粘模扩底锚栓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混凝土结构用锚栓,欧美方面有非常成功的经验,我国对于混凝土锚栓的相应设计、应用规范也日趋完善,但现有的锚栓固定方式,都比较单一,要么机械固定,如膨胀锚栓、扩底锚栓、切底锚栓,要么是化学锚栓,单一的固定方式,决定了锚固体系的可靠性偏低,化学固定和机械固定各有优劣,如果能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则可达到更稳妥的固定目的。

因此,欧洲etag(欧洲技术规范)提及了“胶粘模扩底”锚栓,但欧洲规范对此类锚栓,也仅仅是一笔带过,语焉不详,并没有详细指明具体的锚栓构造。我国现行规范,如gb50367-201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对此类锚栓也仅仅是给出原理示意图,并没有给出具体构造图。这种锚栓,在工程实践中遇到了如下问题:

1、锚栓的螺杆部分和锚栓底部的锥形螺母固定端,在安装时两者同步转动,导致模扩底锁键无法完全打开,模扩底固定功能难以实现;

2、如使得螺杆和锚栓底端锥形螺母不跟转,则应扩大模扩底锁键外径或者扩大底部锥母固定端外径,使得它们和混凝土孔壁贴紧,然而,如此做,又使得“活塞效应”出现,事先注入孔内的化学锚固剂在安装锚栓时被锚栓完全挤出,无法实现真正的“胶粘”功能,或者虽没有完全挤出,但化学锚固剂的阻尼作用太强,模扩底锁键难以正确就位,无法实现“模扩底”功能,即:模扩底和胶粘两个功能之间,捉襟见肘,顾此失彼。

3、胶粘模扩底锚栓安装时,即便解决了上述“跟转”或者“活塞效应问题”,也不易解决锚栓纵向中轴线和在混凝土中预先开好的孔的纵向中轴线对应的问题(以下简称“对中”),导致模扩底锁键就位不理想,进而影响该类锚栓的固定效果。

既要实现“模扩底”,又要实现“胶粘”,还要“对中”的要求,这三个目的之间的矛盾很尖锐。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一系列矛盾,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安装、固定可靠的胶粘模扩底锚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粘模扩底锚栓,通过设置外六角安装头、定位件、模扩底锁键、组合锥母和锥塞,通过敲击外六角安装头使锥塞紧密贴合在孔底壁上,组合锥母顺着锥塞张开,通过转动外六角安装头,使模扩底锁件在挡圈的推动下顺着组合锥母张开,实现了“模扩底”、“胶粘”和“对中”的要求,解决了现在工程实践中遇到一系列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胶粘模扩底锚栓,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两端杆面上均设有外螺纹,螺杆一外螺纹端的端头处设有外六角安装头,螺杆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六角螺母、垫圈、定位件、挡圈、模扩底锁键和组合锥母;

所述六角螺母、垫圈和定位件螺纹连接在螺杆靠近外六角安装头的外螺纹上;

所述挡圈固定安装在螺杆上;

所述模扩底锁键套设在螺杆上;

所述组合锥母螺纹连接在螺杆的外螺纹处;

所述组合锥母的端头处插接有锥塞。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为具备一定厚度、中间设有与螺杆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通孔的定位圈状的部件,且定位件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的部件,正多边形的相邻直线边由一定直径的圆弧连接,所述圆弧直径等于或者略小于所述带组合锥母和定位件的胶粘模扩底锚栓的最大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模扩底锁键为靠近组合锥母的一端开有多个纵向等宽均布切缝的第一圆柱形管件。

进一步地,所述模扩底锁键上设有环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锥母包括锥形螺母和圆柱形管件,锥形螺母外径较大的一端连接圆柱形管件,锥形螺母外径较小的一端与模扩底锁键相邻,所述锥形螺母内部设计有与螺杆配合使用的内螺纹,圆柱形管件远离锥形螺母的一端壁上设有以等宽切缝纵向均布于该管件周向的膨胀片。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形管件靠近锥形螺母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锥塞为锥台状,锥塞直径较小的一端插接在组合锥母的圆柱形管件的一端。

一种胶粘模扩底锚栓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s1、用电锤在需要处理的地方开孔并清理干净孔内的杂物;

s2、用模扩底钻头对s1的孔进行后扩孔并清理干净孔内的杂物;

s3、往s2的空内注入化学锚固剂;

s4、将本胶粘模扩底锚栓的锥塞朝向孔底,并轻轻敲击外六角安装头,使锥塞抵在孔底,此时,胶粘模扩底锚栓和孔壁间均充满化学锚固剂,多余的化学锚固剂由定位件的直角边间隙自由流出;

s5、敲击外六角安装头,组合锥母上的膨胀片顺着锥塞前进,锥塞挤压组合锥母上的膨胀片,使得膨胀片张开和孔底壁紧密贴合,从而使得组合锥母在本胶粘模扩底锚栓安装时提供足够的底部固持力,避免了跟转现象;

s6、用扭矩扳手拧动外六角安装头,螺杆沿组合锥母的内螺纹向孔底前进,模扩底锁键在挡圈的推动下顺着锥形螺母较小外径一端向另一端运动打开,并卡进s2的后扩孔内,起到固定本胶粘模扩底锚栓的作用,完成安装。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外六角安装头、定位件、模扩底锁键、组合锥母和锥塞,通过敲击外六角安装头使锥塞紧密贴合在孔底壁上,且组合锥母的膨胀片在敲击的作用下顺着锥塞打开与孔底壁上紧密贴合,在本胶粘模扩底锚栓安装时提供足够的底部固持力,避免了“跟转”现象;再通过转动外六角安装头,使模扩底锁键在挡圈的推动下顺着锥形螺母较小外径一端向另一端运动打开,并卡进后扩孔内,进一步起到固定本胶粘模扩底锚栓的作用,达到“模扩底”固定功能;且在安装时多余的化学锚固剂顺着定位件的直边流出,保证本胶粘模扩底锚栓本体和孔壁之间有足够的空间充满化学锚固剂,使得本胶粘模扩底锚栓的“胶粘”功能实现;定位件的圆弧部分使本胶粘模扩底锚栓的中轴线在安装过程中,和已经预先开口好的孔的同心度在合理范围内,以确保本胶粘模扩底锚栓“对中”,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胶粘模扩底锚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组合锥母和锥塞的配合状态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定位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实施例中s1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s2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s3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s4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中s5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中s6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外六角安装头,2-六角螺母,3-垫圈,4-定位件,5-螺杆,6-挡圈,7-模扩底锁键,8-组合锥母,9-锥塞,71-环形凹槽,81-锥形螺母,82-圆柱形管件,83-环形凹槽,821-膨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中”、“壁”、“内”、“外”、“端”、“侧”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胶粘模扩底锚栓,包括螺杆5,螺杆5为本胶粘模扩底锚栓承载外部荷载的构件,螺杆5的两端杆面上均设有外螺纹,螺杆5一外螺纹端的端头处设有外六角安装头1,用于安装时敲击和扭转螺杆5,螺杆5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六角螺母2、垫圈3、定位件4、挡圈6、模扩底锁键7和组合锥母8;

六角螺母2、垫圈3和定位件4螺纹连接在螺杆5靠近外六角安装头1的外螺纹上,六角螺母2和垫圈3用于固定被固定物,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位置,满足现场实际安装需求。

请参阅图5所示,定位件4为具备一定厚度、中间设有与螺杆5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通孔的定位圈状的部件,且定位件4的横截面为正四边形的部件,正四边形的相邻直线边由一定直径的圆弧连接,圆弧直径等于或者略小于带组合锥母8和定位件4的胶粘模扩底锚栓的最大外径,定位件4的直边部分供化学锚固剂溢出,圆弧部分使本胶粘模扩底锚栓的中轴线在安装过程中,和已经预先开口好的孔的同心度在合理范围内,以确保本胶粘模扩底锚栓“对中”,定位件4的位置可以设置于混凝土孔口或设置于混凝土孔内部。

挡圈6固定安装在螺杆5上,模扩底锁键7套设在螺杆5上,组合锥母8螺纹连接在螺杆5的外螺纹处,组合锥母8的端头处插接有锥塞9。

模扩底锁键7为靠近组合锥母8的一端开有多个纵向等宽均布切缝的第一圆柱形管件,模扩底锁键7上设有环形凹槽71,有利于模扩底锁键7打开。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4所示,挡圈6起到控制模扩底锁键7位置作用,同时将安装时施加于螺杆5的轴向力传递给模扩底锁键7使之前进到组合锥母8上的锥形螺母81处打开;

组合锥母8包括锥形螺母81和第二圆柱形管件82,两者为一体结构,锥形螺母81外径较大的一端连接第二圆柱形管件82,锥形螺母81外径较小的一端与模扩底锁键7相邻,锥形螺母81的作用是使得模扩底锁键7在施加于螺杆5轴向的压力作用下顺着锥形螺母81较小外径一端向另一端运动打开,并卡进预先扩好的安装孔起到固定本胶粘模扩底锚栓的作用。

锥形螺母81内部设计有与螺杆5配合使用的内螺纹,第二圆柱形管件82远离锥形螺母81的一端壁上设有以等宽切缝纵向均布于该管件周向的膨胀片821,第二圆柱形管件82靠近锥形螺母81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83,以便膨胀片821扩张。

锥塞9为锥台状,锥塞9直径较小的一端插接在组合锥母8的第二圆柱形管件82的一端,锥塞9的作用是挤压组合锥母8上的膨胀片821,使得膨胀片821张开和孔壁紧密贴合,从而使得组合锥母8在本胶粘模扩底锚栓安装时提供足够的底部固持力,确保螺杆5和组合锥母8在安装本胶粘模扩底锚栓时,彼此不跟转,以使得挡圈6在螺杆5的轴向推力作用下,顺利打开模扩底锁键7,实现本胶粘模扩底锚栓的固定。

一种胶粘模扩底锚栓的使用方法:

s1、用电锤在需要处理的地方开孔并清理干净孔内的杂物,如图5所示;

s2、用模扩底钻头对s1的孔进行后扩孔并清理干净孔内的杂物,如图6所示;

s3、往s2的空内注入化学锚固剂,如图7所示;

s4、将本胶粘模扩底锚栓的锥塞9朝向孔底,并轻轻敲击外六角安装头1,使锥塞9抵在孔底,此时,胶粘模扩底锚栓和孔壁间均充满化学锚固剂,多余的化学锚固剂由定位件4的直角边间隙自由流出,如图8所示;

s5、敲击外六角安装头1,组合锥母8上的膨胀片821顺着锥塞9前进,锥塞9挤压组合锥母8上的膨胀片821,使得膨胀片821张开和孔底壁紧密贴合,从而使得组合锥母8在本胶粘模扩底锚栓安装时提供足够的底部固持力,避免了跟转现象,如图9所示;

s6、用扭矩扳手拧动外六角安装头1,螺杆5沿组合锥母8的内螺纹向孔底前进,模扩底锁键7在挡圈6的推动下顺着锥形螺母81较小外径一端向另一端运动打开,并卡进s2的后扩孔内,起到固定本胶粘模扩底锚栓的作用,完成安装,如图10所示。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