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六边异形无缝钢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2075发布日期:2018-08-17 21:2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异形无缝钢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正六边异形无缝钢套管。



背景技术:

在农用机械上作为传递扭矩用的轴多为实心轴,实心轴不仅增加了机械的重量,而且易造成材料的浪费。空心的钢管虽然重量轻、材料使用量少,但是因其强度低而不能被用于传递扭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正六边异形无缝钢套管,解决空心传动轴抗扭强度低、传动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正六边异形无缝钢套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插接,所述外管外表面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外管内表面包括三个平面一和三个凸面,所述平面一与所述凸面交替分布,相邻两个所述平面一之间的夹角为60°,所述凸面为圆弧面。

优选的,所述凸面对应的圆心角为60-120°。

优选的,所述内管的外表面包括三个平面二和三个凹面,所述平面二与所述凹面交替分布,所述平面二的宽度小于所述平面一的宽度,相邻两个所述平面二之间的夹角为60°,所述凹面为与所述凸面相适配的圆弧面,所述内管的内表面横截面为正六边形。

优选的,所述凹面对应的圆心角为60-120°。

优选的,所述外管及所述内管均为冷拔无缝钢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正六边异形无缝钢套管,外管与内管通过平面一与平面二进行限位,平面限位更稳定,提高了外管与内管之间传动的稳定性。外管的凸面与内管的凹面配合用于承受扭矩,可以将一部分的扭力转变成内管的压应力,提高传动的稳定性,使套管可以承受更大的扭力。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正六边异形无缝钢套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正六边异形无缝钢套管实施例的外管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正六边异形无缝钢套管实施例的内管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管;2、内管;3、平面一;4、凸面;5、平面二;6、凹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正六边异形无缝钢套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正六边异形无缝钢套管实施例的外管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一种正六边异形无缝钢套管,包括外管1和内管2,内管2插入到外管1的内部空腔内,内管2与外管1均为采用冷拔工艺生产的冷拔无缝钢管。内管2与外管1为独立的分体结构,内管2的外表面与外管1的内表面形状相同,但是内管2的外表面尺寸要略小于外管1的内表面尺寸,使内管2能够插入到外管1内。内管2的外表面与外管1的内表面尺寸不可相差太大,要保证内管2与外管1之间的传动关系。外管1外表面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外管1内表面包括三个平面一3和三个凸面4,平面一3与凸面4交替分布。相邻的两个平面一3之间的夹角为60°,即三个平面一3均匀的分布在一个圆周上,为圆周阵列分布。凸面4为圆弧面,凸面4对应的圆心角为60-120°,凸面4横截面圆弧的弦长与平面一3的宽度相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正六边异形无缝钢套管实施例的内管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内管2外表面包括三个平面二5和三个凹面6,平面二5与凹面6也是交替分布。平面二5和凹面6分别与平面一3和凸面4一一对应,平面二5的宽度略小于平面一3的宽度。相邻两个平面二5之间的夹角为60°,凹面6的形状与凸面4的形状相同。内管2的内表面横截面为正六边形。

外管1内表面的平面一3与凸面4在内表面上形成呈圆周阵列的凹槽,内管2外表面的平面二5与凹面6在外表面上形成呈圆周阵列的凸台,内管2的凸台正好卡入外管1的凹槽内。外管1的平面一3与内管2的平面二5配合具有限位的作用,凸面4与凹面6可以承受传动过程中的剪切力,凸面4与凹面6配合增加了外管1与内管2传动的接触面积,提高传动的稳定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正六边异形无缝钢套管,能够解决空心传动轴抗扭强度低、传动不稳定的问题。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