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复位阀芯及其应用该阀芯的洁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9617发布日期:2018-11-20 19:17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复位阀芯及其应用该阀芯的洁身器。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洁身器,通过转动阀杆以改变出水通道的交截面积来控制水流的开关机流量大小,若要关闭水流,需手动将旋钮旋转到关闭位置才能完成关闭水流。当家里有老人或儿童忘记关闭水流时,会导致水的流失或者因未关水而导致洁身器水流喷射出马桶而使卫生间泡水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复位阀芯及其应用该阀芯的洁身器,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自动复位阀芯,它包括阀体(100)和转动装接在阀体(100)的阀杆 (200),阀体(100)开设有贯穿阀体(100)内外的进水口(110),它还包括均安装在阀体(100)内的连接组件、转动件(300)、复位弹性件(400)和固定件(500),转动件(300)开设有与进水口(110)相对应地进水孔(310),固定件(500)开设有至少两个出水孔(510、520),连接组件传动连接阀杆(200) 和转动件(300),固定件(500)固定装接在阀体(100)内,复位弹性件(400) 套接在阀杆(200)之底端且两端分别顶抵在阀杆(200)和连接组件,转动阀杆(200)带动连接组件转动进而带动转动件(300)转动以使进水孔(310)切换接通出水孔(510、520),且通过复位弹性件(400)将阀杆(200)复位至初始关闭位置。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阀杆(200)位于初始关闭位置时,进水孔(310)位于两个出水孔(510、520)之中间位置。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连接组件和转动件(300)之间设置有用于保证转动件(300)和固定件(500)二者之间密封效果的预紧弹性件(600)。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本体(710)和支架(720),连接本体(710)转动装接在阀体(100)内,支架(720)固定装接在连接本体(710) 之底端。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固定件(500)与阀体(100)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20)。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一种应用权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复位阀芯的洁身器,它包括固定部分和旋钮(800),固定部分设有与进水口(110)相接通的进水通道(910)、与出水孔(510、520)相对应接通的出水通道(920、930),阀芯装接在固定部分内,阀杆(200)与旋钮 (800)相传动连接,转动旋钮(800)进行水路切换。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当阀杆转动至其中一水路出水位置时,释放阀杆便能将阀杆恢复至初始的关闭位置,也即,进水孔不与任何一个出水孔接通;同理,阀杆转动至另一水路出水位置时,释放阀杆仍能恢复至初始关闭位置。当老人或儿童通过旋钮打开洁身器进行使用时,无需对旋钮进行复位,通过复位弹性件便能自动恢复至关闭位置,避免了忘记关闭旋钮导致的卫生间泡水等问题,使用方便,尤其针对这些特定人群。

2、阀杆位于初始关闭位置时,进水孔位于两个出水孔之中间位置,保证两路水路出水时都能恢复至关闭位置。

3、连接组件和转动件之间设置有用于保证转动件和固定件二者之间密封效果的预紧弹性件,进一步保证阀体的密封效果,保证不漏水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洁身器的整体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洁身器本体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自动复位阀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自动复位阀芯第一水路出水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自动复位阀芯第二水路出水时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5,一种应用自动复位阀芯的洁身器,它包括固定部分和旋钮800,固定部分设有与进水口110相接通的进水通道910、与出水孔510、520相对应接通的出水通道920、930,阀芯装接在固定部分内。阀芯之阀杆200与旋钮800相传动连接,转动旋钮800进行水路切换。

如图1所示,固定部分包括主体940、装接在主体940的洁身器本体950和喷嘴部分960、盖接在洁身器本体950的上盖970以及盖接在主体940的面盖 980。阀杆200穿出上盖970和面盖980与旋钮相连接。

进水通道910与两个出水通道920、930均开设在洁身器本体950,两个出水通道920、930之端部分别与喷嘴部分960之两个出水头961、962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阀芯装接在主体940内,上盖970与主体940之间通过螺钉 971相固定连接。

自动复位阀芯,它包括阀体100和转动装接在阀体100的阀杆200、均安装在阀体100内的连接组件、转动件300、复位弹性件400和固定件500。

阀体100开设有贯穿阀体100内外的进水口110。本实施例中,阀体100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阀座130、阀芯本140和阀盖150,进水口110开设在阀芯本体140之侧面。阀杆200转动装接在阀盖150上,且阀杆200与阀盖150 之间还设有第二密封件151。阀座130与洁身器本体950之间还设有第三密封件 131。本实施例中,阀芯本140和洁身器本体950之间还设有第四密封件141。

连接组件传动连接阀杆200和转动件300。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本体710和支架720,连接本体710转动装接在阀体100内,支架720固定装接在连接本体 710之底端,阀杆200之底端与连接本体710相固定连接,连接本体710与转动件300相固定连接。

复位弹性件400套接在阀杆200之底端且两端分别顶抵在阀杆200和连接本体710。该复位弹性件400为弹簧,它用于对阀杆200进行复位。

转动件300开设有与进水口110相对应地进水孔310,它随着连接组件的转动而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和转动件300之间设置有用于保证转动件300 和固定件500二者之间密封效果的预紧弹性件600。连接组件和转动件之间设置有用于保证转动件和固定件二者之间密封效果的预紧弹性件,进一步保证阀体的密封效果,保证不漏水的发生。

固定件500开设有至少两个出水孔510、520,固定件500固定装接在阀体 100内,转动阀杆200带动连接组件转动进而带动转动件300转动以使进水孔 310切换接通出水孔510、520,且通过复位弹性件400将阀杆200复位至初始关闭位置。本实施例中,阀杆200位于初始关闭位置时,进水孔310位于两个出水孔510、520之中间位置。阀杆位于初始关闭位置时,进水孔位于两个出水孔之中间位置,保证两路水路出水时都能恢复至关闭位置。本实施例中,出水孔个数设为两个,根据需要,可将出水孔设为四个、六个不等且左右对称布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500与阀座130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20。

该阀芯之工作原理为:

阀杆200初始位置为关闭水路位置,此时,进水孔310位于两个出水孔510、 520之中间位置。向左转动阀杆200,带动连接组件同步转动进而带动转动件300 同步转动以使其进水孔310接通出水孔510,如图4所示。松开阀杆200,阀杆 200在复位弹性件400作用下恢复至初始关闭位置,水流停止出水。

向右转动阀杆200,带动连接组件同步转动进而带动转动件300同步转动以使其进水孔310接通出水孔520,如图5所示。松开阀杆200,阀杆200在复位弹性件400作用下恢复至初始关闭位置,水流停止出水。

当阀杆转动至其中一水路出水位置时,释放阀杆便能将阀杆恢复至初始的关闭位置,也即,进水孔不与任何一个出水孔接通;同理,阀杆转动至另一水路出水位置时,释放阀杆仍能恢复至初始关闭位置。当老人或儿童通过旋钮打开洁身器进行使用时,无需对旋钮进行复位,通过复位弹性件便能自动恢复至关闭位置,避免了忘记关闭旋钮导致的卫生间泡水等问题,使用方便,尤其针对这些特定人群。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