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流阀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9624发布日期:2018-11-20 19:17阅读:15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恒流阀的结构。



背景技术:

恒流阀一般由流量恒定机构和流量调节机构组成,传统恒流阀的流量调节机构并不具备关断介质的作用,在很多情况下即使关闭也会有一定的泄漏量。实际应用中需要另外增加一个关断阀,增加了成本和安装空间。

有些新型的恒流阀在传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介质关断功能,但实际是在传统的恒流阀上再增加了了一个关断阀,其结构复杂,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恒流阀结构,利用现有的成熟技术,巧妙的组合成一种具有流量恒定、流量调节、介质关断功能的恒流阀,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恒流阀结构。包括阀体、阀盖以及恒流量阀芯和平面陶瓷阀芯。

所述阀体设有出水口,所述阀盖设有进水口,所述恒流量阀芯设有分流盒、调节杆、皮膜、补偿弹簧、反馈孔,所述平面陶瓷阀芯设有陶瓷静片、陶瓷动片和阀杆,所述的陶瓷静片和陶瓷动片的面上设有陶瓷阀孔。

所述恒流量阀芯的安装方向与液体流动方向相同,所述平面陶瓷阀芯的安装方向与恒流量阀芯相垂直。

所述恒流量阀芯由皮膜两侧分隔成低压腔和高压腔。

所述平面陶瓷阀芯的进水端连接皮膜的高压腔,出水端连接皮膜的低压腔。

所述平面陶瓷阀芯具有介质的流量调节、通断功能。

所述陶瓷阀孔为渐变结构,或是能够保证阀杆转动角度同流量呈线性关系的其他规则、对称的结构。

液体由进水口进入恒流阀,经由分流盒的两孔进入陶瓷阀孔,再从出水口流出。通过转动陶瓷动片,改变陶瓷阀孔的流通截面积,实现了流量的设定调整、开启关闭功能。当陶瓷阀孔把流通截面积设定为某一个值时,恒流量阀芯即通过陶瓷静片两侧的压力差使恒流阀保持输出一个恒定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提供了一种恒流阀结构,利用现有的成熟技术,巧妙的组合成一种具有流量恒定、流量调节、介质关断功能的恒流阀,结构简单,成本更低廉。

附图说明

附图1为一种恒流阀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阀杆1、陶瓷动片2、陶瓷静片3、阀盖4、进水口5、调节杆6、分流盒7、皮膜8、补偿弹簧9、反馈孔10、阀体11、出水口12、陶瓷阀孔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式:

一种恒流阀结构,包括阀杆1、陶瓷动片2、陶瓷静片3、阀盖4、进水口5、调节杆6、分流盒7、皮膜8、补偿弹簧9、反馈孔10、阀体11、出水口12。

其中阀杆1和陶瓷动片2相连接,陶瓷动片2和陶瓷静片3相贴,两个接触的面做平磨或研磨处理,使接触面贴合无间隙,陶瓷动片2和陶瓷静片3上设置有陶瓷阀孔13,陶瓷阀孔13为渐变结构;进水口5和出水口12由陶瓷动片2、陶瓷静片3分隔开。

其中分流盒7上设置有两个孔,调节杆6从这两个孔穿过分流盒7和皮膜8连接,皮膜8两侧承受不同的介质压力,在进水口5侧承受的压力为P2,皮膜8在出水口12侧承受的压力为P3。

液体由进水口5进入分流盒7,再从分流盒7的两孔进入陶瓷阀孔13,再从出水口12流出。通过转动阀杆1带动陶瓷动片2,使陶瓷动片2和陶瓷静片3上的陶瓷阀孔13互相重合或错开,可改变陶瓷阀孔13的流通截面积,实现了恒流阀流量的设定调整、开启关闭功能。

当陶瓷阀孔13把流通截面积设定为某一个值时,皮膜8两侧的P2和P3,影响到恒流量的效果,即P2-P3如果不变则其流量就保持恒定。当P3减小时,通过反馈孔10,膜片8在出水侧的压力也随之减小,这时由于 P2不变,必然将膜片8向出水侧移动,膜片8带动调节杆6,使通过分流盒7两个孔可流通的截面积减少,同时P2也随之减小,使P2-P3的值不变,即流量保持恒定,反之亦然。

显而易见的,陶瓷动片2和陶瓷静片3所组成的结构即常用的平面陶瓷阀结构,调节杆6、分流盒7、皮膜8、补偿弹簧9、反馈孔10所组成的结构即卧式恒流量阀结构,是现有成熟的技术,其关键在于平面陶瓷阀结构的进出水端连接了皮膜8的两侧,使各结构熔为一体,更为简单,成本更低廉。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