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两种再生剂供给的水处理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1214发布日期:2018-11-02 22:1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两种再生剂供给的水处理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水处理阀,工作中依次进行软化、反洗、再生、正洗和注水工位,当进行所述再生工位时,阀体只能提供单一的再生剂供给。随着水处理作业的不断发展,有些工作场所要求水处理阀先后提供两种不同的再生剂供给。为实现这一要求,人们通常要在水处理阀完成第一种再生剂供给作业后,停机拆卸阀体的连接管与第一再生剂箱分离,尔后再将阀体的连接管同第二再生剂箱安装连接,方能进行第二种再生剂的供给作业。先后停机拆卸和安装阀体的连接管与第一、第二再生剂箱分离和连接,操作麻烦费力并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两种再生剂供给的水处理阀,旨在水处理作业中,可先后供给两种再生剂,实现操作方便快捷并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具有两种再生剂供给的水处理阀,包括阀体主芯腔连有的主阀座、主阀芯,主芯杆带动主阀芯端面水孔相对主阀座端面各工位水孔依次可转位地对接连通,还包括主阀座底部流道连有的射流器与再生剂进水流道相通,射流器与再生剂出水流道连通;它是在阀体设有副芯腔,置于副芯腔的副阀座端面与副阀芯端面对接;副阀座端面设有中孔,位于该中孔外周边的副阀座端面上周向间隔设有第一水孔、封闭段面和第二水孔,其中第一、第二水孔各自通过副芯腔底部流道对应与阀体设有的第一、第二再生剂孔连通;与副阀座端面对接的副阀芯端面设有返流沉孔,该返流沉孔一是通过副阀座端面中孔与再生剂出水流道常通,二是可转动地与副阀座端面第一水孔或第二水孔对接连通或与密封段面对接关闭。

优选地,当进行再生工位需要供给第一种再生剂时,首先控制主芯杆带动主阀芯端面水孔相对主阀座端面工位进水孔转位对接连通,尔后通过副芯杆带动副阀芯端面返流沉孔转动至与副阀座端面第一水孔对接连通;此时从阀体进水孔进入阀体主芯腔周边环形流道的原水,经主阀芯、主阀座端面对接连通的工位进水孔进入主阀座底部流道,通过射流器产生的引射吸力,将第一种再生剂经阀体第一再生剂孔吸进再生剂出水流道,同射流器的喷嘴喷出的原水混合射入再生剂进水流道,并经主阀座、主阀芯端面对接连通的工位水孔,进入罐体对滤料进行第一种水处理的置换再生。

优选地,当需要供给第二种再生剂时,控制副芯杆带动副阀芯端面返流沉孔转动至与副阀座端面第二水孔对接连通;此时从阀体进水孔进入阀体主芯腔周边环形流道的原水,经主阀芯、主阀座端面对接连通的工位进水孔进入主阀座底部流道,通过射流器产生的引射吸力,将第二种再生剂经阀体第二再生剂孔吸进再生剂出水流道,同射流器的喷嘴喷出的原水混合射入再生剂进水流道,并经主阀座、主阀芯端面对接连通的工位水孔,进入罐体对滤料进行第二种水处理的置换再生。

优选地,当需要停止供给第一或第二种再生剂时,控制副芯杆带动副阀芯端面返流沉孔,转动至与副阀座端面的密封段面对接关闭。

优选地,所述阀体是电动或手动水处理阀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阀体副芯腔置有端面水孔可转位对接连通的副阀座、副阀芯。水处理作业中,当先后需要供给第一、第二种再生剂时,控制副芯杆带动副阀芯端面返流沉孔转动至与副阀座端面第一、第二水孔对接连通;通过阀体进水孔进入阀体主芯腔的原水,经主阀芯、主阀座端面对接连通的工位进水孔进入主阀座底部流道,通过射流器产生的引射吸力,先后将第一、第二种再生剂吸进阀体第一、第二再生剂孔进入再生剂出水流道,同射流器的喷嘴喷出的原水混合射入再生剂进水流道,并经主阀座、主阀芯端面对接连通的工位水孔,先后进入罐体对滤料进行第一、第二种水处理的置换再生。实现了操作方便快捷并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B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K处放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C-C向第一再生剂孔14工作状态放大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副芯腔置有副阀座4、副阀芯5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D-D向第一再生剂孔14工作状态放大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7中副阀座4、副阀芯5端面水孔对接连通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8中副阀座4的右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图8中副阀芯5的右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图8中E-E向副阀芯5端面返流沉孔5-1转位与副阀座端面第二水孔15-1转位对接连通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图8中E-E向副阀芯5端面返流沉孔5-1转位与副阀座4端面的密封段面对接关闭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图8中E-E向副阀芯5端面返流沉孔5-1转位与副阀座端面第一水孔14-1转位对接连通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主阀座9、主阀芯8端面对接的俯视放大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C-C向第二再生剂孔15工作状态放大剖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D-D向第二再生剂孔15工作状态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详述。应当说明: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具体限定。

实施例一(图1—图14所示),这种具有两种再生剂供给的水处理阀,包括阀体主芯腔12连有的主阀座9、主阀芯8,主芯杆7带动主阀芯端面水孔相对主阀座端面各工位水孔依次可转位地对接连通,还包括主阀座底部流道连有的射流器2与再生剂进水流道11相通,射流器2与再生剂出水流道10连通;它是在阀体设有副芯腔,置于副芯腔的副阀座4端面与副阀芯5端面对接;副阀座端面设有中孔,位于该中孔外周边的副阀座端面上周向间隔设有第一水孔14-1、封闭段面和第二水孔15-1(图9所示),其中第一、第二水孔14-1、15-1各自通过副芯腔底部流道对应与阀体设有的第一、第二再生剂孔14、15连通;与副阀座端面对接的副阀芯端面设有返流沉孔5-1(图8、图10所示),该返流沉孔一是通过副阀座端面中孔与再生剂出水流道10常通(图7、图8所示),二是可转动地与副阀座端面第一水孔14-1或第二水孔15-1对接连通或与密封段面对接关闭(图13、图11、图12所示)。

本实用新型通常选择所述阀体为电动水处理阀体,在阀体上分别连有主、副电机13、19(图3、图6所示),工作中通过主、副电机齿轮对应与固连于主、副芯杆7、16上的主、副从动齿轮6、17啮合传动,以控制主、副芯杆带动主、副阀芯8、5端面水孔,相对主、副阀座9、4端面水孔的转位连通或关闭(图8、图14所示)。

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所述阀体还可以采用手动水处理阀体,通常在阀体上分别设有主、副转柄,通过主、副转柄下端各自连有的主、副齿轮,对应与固连于主、副芯杆上的主、副从动齿轮啮合传动,以手动转动的方式控制主、副芯杆带动主、副阀芯端面水孔,相对主、副阀座端面水孔的转位连通或关闭(参考图3所示)。

使用时,将阀体设有上、下布水孔的连接端3与罐体内腔置有的上、下布水器的端口固连,阀体第一、第二再生剂孔14、15各自通过连接管对应与置于阀体外侧的第一、第二再生剂箱连通(参考图1、图4、图5所示)。罐体内置有滤料。

工作中,当水处理阀进行再生工位需要供给第一种再生剂时(图2、图3、图6—图8、图13所示),首先控制主芯杆7通过其下端带动主阀芯端面水孔相对主阀座端面工位进水孔转位对接连通,尔后通过副芯杆16带动副阀芯端面返流沉孔5-1转动至与副阀座端面第一水孔14-1对接连通(图8、图13所示);此时从阀体进水孔1进入阀体主芯腔12周边环形流道的原水,经主阀芯8、主阀座9端面对接连通的工位进水孔进入主阀座底部流道,通过射流器2产生的引射吸力,将含有盐水的第一种再生剂经连接管,从第一再生剂箱吸进阀体第一再生剂孔14进入再生剂出水流道10,同射流器2的喷嘴喷出的原水混合射入再生剂进水流道11(图3、图5、图6、图7所示),并经主阀座9、主阀芯8端面对接连通的工位水孔,进入罐体对滤料进行第一种水处理的置换再生。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同上述实施例相同之处不在赘述,不同在于,当需要供给第二种再生剂时(图2、图3、图6、图8、图11、图15、图16所示),控制副芯杆16带动副阀芯5端面返流沉孔5-1转动至与副阀座端面第二水孔15-1对接连通(图8、图11所示);此时从阀体进水孔1进入阀体主芯腔12周边环形流道的原水,经主阀芯8、主阀座9端面对接连通的工位进水孔进入主阀座底部流道,通过射流器2产生的引射吸力,将含有碱水的第二种再生剂经连接管,从第二再生剂箱吸进阀体第二再生剂孔15进入再生剂出水流道10,同射流器2的喷嘴喷出的原水混合射入再生剂进水流道11(图3、图6、图15、图16所示),并经主阀座9、主阀芯8端面对接连通的工位水孔,进入罐体对滤料进行第二种水处理的置换再生。

实施例三(图6、图8、图12所示),本实施例同上述实施例相同之处不在赘述,不同在于,当需要停止供给第一或第二种再生剂时,控制副芯杆16带动副阀芯端面返流沉孔5-1,转动至与副阀座4端面的密封段面对接,此时阀体的再生剂出水流道10关闭(图12、图16所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显而易见联想到的其它技术特征,还可以替换做出若干种基本相同方式的变型和/或改进,这些变化应当视为等同特征,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