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式室体保温板及其组成的室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9558发布日期:2018-12-11 19:39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式室体保温板及其组成的室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涂装行业喷烘一体或烘干等设备的外板,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式室体保温板及其组成的室体。



背景技术:

现有室体保温板结构多采用方管或其它型材作为内部框架,外板采用岩棉复合板插接而成,各角部使用折制的槽型钢或角型钢包角固定,通过包角或钻尾钉固定在内部框架上。使用岩棉复合板插接形式,会存在接后板面不平整,密封性差的弊端,由于复合板内外两层板厚度最大0.6mm所以板的整体强度较差,所以必须依靠在室体内部的型材框架作为刚性保障,且插接后两个板块接缝处会出现不平整的情况;另外,插接位置在使用过程中经过多次的热胀冷缩会出现接口处翘起的情况,影响设备的密封性和美观度。复合岩棉板的外板多为彩钢板材料,颜色种类较少,用户可选择性较差。

采用方管或其它型材作为内部框架,现场安装需要进行焊接,焊接处需要二次做防腐处理,影响内部的平整度和耐腐蚀性,增加了内腔的积灰面,不便于内部清洁,同时影响了内部的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研发设计了一种模块式室体保温板,采用整块的模块式保温板,分为侧板板块与带门板块几类,结构形式相同,外观统一,具有良好的通用性;板块自带框架,满足刚性要求,安装时不需要型材加固,只需要使用螺栓即可将各个保温板相互连接即可形成设备室体,连接螺栓在框架内部,连接后通过盖板封闭起来,这样保温板组装成的室体外侧提高了平整度,且检修方便;该保温板结构采用自身的折制钢框架,内部填充保温材料,外部使用折制拼接板块,整体强度好,无需另外做加固框架,整体安装方便,内部平整度高,无多余的接灰面。模块式室体保温板结构模块化,使得其组装的室体整体标准化,避免了加工公差的差异,使得安装过程更加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式室体保温板,包括内部板块,内部板块由内板和外板组成,内板和外板均为整板加工而成,内板和外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及保温材料,加强筋包括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交错排列连接,确保整体内部板块的平整及保温效果;内部板块两侧边缘处设置有框架,内部板块上下边缘分别设置有上横梁和下横梁,上下横梁与框架连接,框架上间隔设置有连接孔;上横梁、下横梁和框架上均设有穿线孔,确保在保温板上下位置均能够将电线穿插到想要到达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模块式室体保温板分为带窗保温板、带门保温板与不带门窗保温板,所述的带窗保温板和带门保温板,即在内部板块上设置标准尺寸窗口或门。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孔均采用长椭圆孔结构,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及容错性。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部板块由内板和外板组成,内板底部向外延展折边,外板插接在内板折边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横梁由顶板折弯件和外板延展折边组成,由顶板折弯结构和外板延展折边构成的上横梁腔体空间内填充保温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横梁由槽型折弯件和底部槽盖板组成,底部槽盖板通过圆柱锁盖合固定在槽型折弯件上,由槽型折弯件和底部槽盖板构成的下横梁腔体空间内填充保温材料。

由上述模块式室体保温板组成的室体,其特征在于,组成室体的模块式室体保温板通过螺栓连接,即螺栓对应连接框架上间隔设置的连接孔;框架上螺栓连接处配备平盖板,平盖板采用圆柱锁固定在框架上,且平盖板与框架间填充保温材料,确保连接处保温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的室体的角部配备角部盖板连接模块式室体保温板,所述的角部盖板包括角部盖板本体和角连接件,角部盖板本体根据室体角部要求设置,其两端固定连接角连接件,角连接件自由端对应框架设置有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角部盖板本体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角连接件,角部盖板采用圆柱锁固定在框架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内部板块为整板加工的内板和外部组成,内板和外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及保温材料,确保整体内部板块的平整及保温效果,使得模块式室体保温板组成安装后的整个室体内部缝隙数量少,确保了室体的密封性;

2、自带框架满足刚性要求,安装时不需要型材加固,只需要将各室体保温板相互连接即可形成设备室体;

3、框架上下横梁与纵向框架连接处均设有直径20mm的穿线孔,确保在板块上下位置均可以将电线穿到想要到达的位置,这样在电控安装时无需另外安装穿线槽或穿线管,可以通过保温板自身的框架走线,使得设备的整体外观更加规整简洁;

4、角部盖板、平盖板和加强筋盖板的设置提高了保温板组成的室体外侧平整度,方便检修,且角部盖板和平盖板均采用圆柱锁固定,检修使用一字螺丝刀即可打开或固定盖板。

5、模块式室体保温板结构模块化,使得其组装的室体整体标准化,避免了加工公差的差异,使得安装过程更加简单。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和维修灵活方便,实用性强,具有良好的实践实用效果,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模块式室体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模块式室体保温板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及其局部放大图,3(a)是图2的A-A剖面图,3 (b)是图3(a)中的Ⅰ处局部放大图,3(c)是图3(a)中的Ⅱ处局部放大图,3(d)为图3(a)中的Ⅲ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的B-B剖面图及其局部放大图,4(a)是图2的B-B剖面图,4 (b)是图4(a)中的Ⅳ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模块式室体保温板组成的室体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A-A剖面图及其局部放大图,6(a)是图5的A-A剖面图,6 (b)是图6(a)中的Ⅰ处局部放大图,6(c)是图6(a)中的Ⅱ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的B-B剖面图及其局部放大图,7(a)是图5的B-B剖面图,7 (b)是图7(a)中的Ⅳ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模块式室体保温板,2、框架,3、上横梁,31、顶板折弯件,4、下横梁,41、槽型折弯件,42、底部槽盖板,5、内部板块,51内板,52、外板,53、门,6、保温材料,7、加强筋,8、连接孔,9、穿线孔,10、平盖板, 11、圆柱锁,12、螺栓,13、角部盖板本体,14、角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模块式室体保温板1,包括内部板块5,内部板块由内板51和外板52组成,内板51和外板52均为整板加工而成,其中内板51 底部向外延展折边,外板52插接在内板51的折边内;内板51和外板52之间设置有加强筋7及保温材料6,加强筋7包括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交错排列连接,确保整体内部板块5的平整及保温效果;内部板块5两侧边缘处设置有框架2,内部板块5上下边缘分别设置有上横梁3和下横梁4,横梁3和下横梁4分别与框架2连接,框架2上间隔设置有连接孔8,连接孔8均采用长椭圆孔结构,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及容错性;上横梁3、下横梁4和框架2上均设有穿线孔9,确保在保温板上下位置均能够将电线穿插到想要到达的位置。

如图3(b)所示,上横梁3由顶板折弯件31和外板52延展折边组成,由顶板折弯件31和外板52延展折边构成的上横梁腔体空间内填充保温材料6。

如图3(d)所示,所述的下横梁4由槽型折弯件41和底部槽盖板42组成,底部槽盖板42通过圆柱锁11盖合固定在槽型折弯件41上,由槽型折弯件41 和底部槽盖板42构成的下横梁腔体空间内填充保温材料6。

如图5至图7所示,由上述模块式室体保温板1组成的室体,模块式室体保温板1与室体高度相同且宽度为1米,或者根据室体规格要求为或规定尺寸的不带门窗的模块式室体保温板1,结构统一,室体最右侧采用带门模块式室体保温板1;组成室体的模块式室体保温板1通过螺栓9连接,即螺栓9对应连接框架2上间隔设置的连接孔8。

如图6(c)所示,框架2上的螺栓连接处配备平盖板10,平盖板10采用圆柱锁11固定在框架2上,使得模块式室体保温板1组成安装后的整个室体内部缝隙数量少,确保了室体的密封性;且自带框架2满足刚性要求,安装时不需要型材加固,只需要将各室体保温板1相互连接即可形成设备室体。

如图6(b)所示,室体的角部配备角部盖板连接模块式室体保温板1,所述的角部盖板包括角部盖板本体13和角连接件14,角部盖板本体13根据室体角部要求设置,本实施例中室体角部为直角,角部盖板本体13为直角结构,其两端通过螺栓12固定连接角连接件14,角连接件14自由端对应框架2设置有连接孔8;角部盖板本体13采用圆柱锁固定在框架2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