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调节阀座密封面的双向压防火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0423发布日期:2019-01-02 21:43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自动调节阀座密封面的双向压防火蝶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蝶阀。



背景技术:

现有防火型蝶阀一般采用多层次或金属硬对硬强制密封结构,其结构包括阀体、阀座、阀杆、蝶板,阀座密封面与蝶板密封面采用金属强制密封,在正向介质压力作用下,介质压力推动蝶板与阀座压紧密封。其主要缺点是密封性能较差,特别在反向介质压力时,介质压力推动蝶板产生离开阀座的推力,使密封比压降低,产生泄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双向密封性能好的自动调节阀座密封面的双向压防火蝶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阀体、阀杆、阀座、蝶板,阀体、阀杆、蝶板三者之间采用二偏心结构,蝶板与阀座具有相互配合的密封面,阀座采用金属密封圈和非金属密封圈组成双重密封阀座;主要是非金属密封圈采用RPTFE密封环和蓄能O型圈组合结构,蓄能O型圈包裹在RPTFE密封环的环形腔内,蓄能O型圈的内径等于环形腔的内径;RPTFE密封环具有双楔形齿安装环面,该双楔形齿安装环面由压环压装于阀体上的双楔形齿安装槽内;金属密封圈采用双向波纹结构,安装在压环与RPTFE密封环之间,其正向波纹的突出点与压环顶触,反向波纹的突出点与RPTFE密封环顶触。

最好是,在阀体与蝶板之间设置上定位套和下定位套,上定位套和下定位套螺纹安装在阀体上,上定位套和下定位套的内孔与阀杆间隙配合。

最好是,阀杆与阀体之间安装对开环,该对开环由填料密封装置压装在阀杆外圆面径向台阶和阀体内孔径向台阶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阀座采用RPTFE密封环和蓄能O型圈组合结构,该蓄能O型圈始终对RPTFE密封环的密封面产生向阀体通道中心的弹性力,自动补偿因磨损或反向介质推力对RPTFE密封环的密封面与蝶板密封面之间产生的间隙,保持RPTFE密封环与蝶板密封面零泄漏配合,金属密封圈采用双向波纹结构,安装在压环与RPTFE密封环之间,在双向介质压力作用下产生推向蝶板的弹性力,具有防火、双向密封性能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阀座与阀体之间连接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自动调节阀座密封面的双向压防火蝶阀,包括阀体1、阀杆5、阀座、蝶板6,阀体1、阀杆5、蝶板6三者之间采用二偏心结构,即阀杆5轴线与阀体1通道中心线之间存在偏心距,阀杆5轴线与蝶板6密封线所在的平面之间存在偏心距,蝶板6与阀座具有相互配合的密封面,阀座采用金属密封圈19和非金属密封圈组成双重密封阀座;非金属密封圈采用RPTFE密封环9和蓄能O型圈4组成,蓄能O型圈4包裹在RPTFE密封环9的环形腔18内,蓄能O型圈4内径等于环形腔18的内径,即蓄能O型圈4内圆环面紧贴在环形腔18内腔壁上,在非金属密封圈与蝶板6密封配合状态下,蓄能O型圈4始终对RPTFE密封环9的密封面产生向阀体1通道中心的弹性力,自动补偿因磨损或反向介质推力对RPTFE密封环9的密封面与蝶板6密封面之间产生的间隙,蓄能O型圈4内径也可以略小于环形腔18的内径,产生更强的向内弹性拉紧力;RPTFE密封环9具有双楔形齿安装环面,该双楔形齿安装环面由压环10压装在阀体1的双楔形齿安装槽内,可靠固定RPTFE密封环9;金属密封圈19采用双向波纹结构,安装在压环10与RPTFE密封环9之间,其正向波纹的突出点19.1与压环10顶触,反向波纹的突出点19.2与RPTFE密封环9顶触,在正、反向介质压力下,金属密封圈19的密封面都产生向蝶板6密封面的弹力,实现双向密封。金属密封圈19末端压装在阀体1与压环10之间,当系统发生火灾事故烧坏非金属密封圈的情况下,由金属密封圈19继续密封,实现防火要求,如图2所示。

在阀体1与蝶板6之间设置上定位套8和下定位套3,上定位套8和下定位套3螺纹安装在阀体1上,上定位套8和下定位套3的内孔与阀杆5间隙配合,通过调整上定位套8和下定位套3,将蝶板6处于阀座密封面中心位置,蝶板6背面由圆柱销7固定安装在阀杆5上。

阀杆5与阀体1之间安装对开环11,该对开环11由填料密封装置压装在阀杆5外圆面径向台阶和阀体1内孔径向台阶上。填料密封装置由填料垫12、V型填料13、填料压套14、填料压板15、蝶形弹簧16、安装螺栓17组成。阀杆5下端与阀体1之间设有轴套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