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浮式平台的高温高压跨接软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6660发布日期:2018-12-18 21:13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浮式平台的高温高压跨接软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浮式平台能源输送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浮式平台的高温高压跨接软管装置。



背景技术:

跨接软管在海洋工程领域应用广泛,FPSO等浮式装置通过跨接软管远程输送石油、天然气、淡水等能源。

目前,国内外已有的海上浮式平台能源输送系统中,输送的液体一般为高压,最大设计温度不超过80℃,在这一条件下,采用海洋工程应用的软管容易实现液体远程跨接输送。但是,针对输送液体温度不低于190℃,压力不低于11MPa的情况,现有国内外海洋工程应用的软管均无法满足设计口径大、流量大的需求。在高温高压液体输送技术上,保证管路口径大、压力与温度浮动小是输送系统在传输过程中设计的关键。

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海洋工程应用的软管进行改进,保证管路口径大、压力与温度浮动小,解决高温、高压液体在远程跨接输送过程中温度波动大、压力衰减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海洋工程应用的软管存在无法决高温、高压液体在远程跨接输送过程中温度波动大、压力衰减大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浮式平台的高温高压跨接软管装置,包括承重钢缆和设置在承重钢缆下方的通过多组万向转动装置连接的金属挠性接管,所述万向转动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承重钢缆下方的球铰连接件和波纹管万向接头,所述波纹管万向接头的自由端与所述金属挠性接管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承重钢缆和所述球铰连接件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金属挠性接管和所述波纹管万向接头采用法兰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球铰连接件、金属挠性接管均采用海洋耐腐材料。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海洋耐腐材料包括双相不锈钢或镍基合金。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球铰连接件、波纹管万向接头通过铰链环焊接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波纹管万向接头采用耐高温、耐高压装置,具有密封与位移补偿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万向转动装置将金属挠性接管分成多段,满足管路口径设计大的要求;同时利用承重钢缆进行承重的特点,使系统整体承重可靠;并且通过万向转动装置使金属挠性接管在浮式平台相对固定平台运动的过程中,其管段间的位移得到充分补偿,管内液体在弯曲处的冲击力减小,从而降低液体压力的衰减,达到高温高压液体在输送过程中,其温度与压力浮动小的目的;同时,承重钢缆与金属挠性接管同步变形,金属挠性管段间的位移补偿不受阻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浮式平台的高温高压跨接软管装置,使金属挠性接管各管段间的位移得到充分补偿,承重钢缆与金属挠性接管同步变形,金属挠性接管的位移补偿不受阻碍,从而使金属挠性接管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满足温度与压力浮动小的要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浮式平台的高温高压跨接软管装置,包括承重钢缆1和设置在承重钢缆下方的通过多组万向转动装置连接的金属挠性接管4,其中万向转动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承重钢缆1下方的球铰连接件2和波纹管万向接头3,波纹管万向接头3的自由端与金属挠性接管4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承重钢缆1和金属挠性接管4之间通过球铰连接件2和波纹管万向接头3连接,波纹管万向接头3可自由转动,且具有密封与位移补偿功能,使金属挠性接管4在浮式平台运动的过程中,其管段间的位移得到充分补偿,管内液体在弯曲处的冲击力减小,从而降低液体压力的衰减。从而使金属挠性接管4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满足温度与压力浮动小的要求。同时承重钢缆1与金属挠性接管4同步变形,使管段间位移补偿不受阻碍,整体金属挠性接管的纵向摇摆、横向摇摆、升沉运动均不受影响。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承重钢缆1和球铰连接件2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增加连接的牢固性。球铰连接件2、波纹管万向接头3通过铰链环焊接连接,工艺简单,机械强度高。金属挠性接管4和波纹管万向接头3采用法兰连接,强度高、装配性佳,且拆卸方便。

由于海洋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球铰连接件2、金属挠性接管4均采用双相不锈钢、镍基合金等海洋耐腐材料,增加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使用的安全性。

金属挠性接管4自身是可以输送超过200摄氏度的液体,其温度的变化在波纹管万向接头3处产生,因此若保证位移补偿,波纹管万向接头3应采用耐高温、耐高压装置,减小此处的温度变化,同时波纹管万向接头3具备自身承受高温与高压的冲击而产生推力的功能,消除高温高压对金属挠性接管4的影响。

由于液体压力与液体在管段内的冲击有关,若位移得到充分补偿,管径设计大,则在管的弯曲处冲击力会降低,从而降低液体压力的衰减幅度,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万向转动装置将金属挠性接管分成多段,满足管路口径设计大的要求,同时利用承重钢缆进行承重的特点,使系统整体承重可靠。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