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变速箱箱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8349发布日期:2019-01-08 21:49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齿轮变速箱箱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变速箱,特别涉及一种齿轮变速箱箱体。



背景技术:

齿轮变速箱是用来改变来自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的机构,一般直接与电机,或者通过皮带、齿轮等间接连接。现有齿轮变速箱包括齿轮变速箱箱体、输入轴、输出轴和啮合齿轮组。

如附图7所示,齿轮变速箱箱体一般包括箱体本体1和箱盖2,箱体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口13,安装口13的边沿上设置有垂直安装口13的若干安装螺纹孔131,箱盖2上设置有若干与安装螺纹孔131对准的通孔21,通过螺纹栓将箱体本体1和箱盖2安装固定。但由于考虑安装螺纹孔131的孔径设置,现有箱体本体1垂直安装口13的壁厚较厚,导致箱体本体1对外空气热传导较差,齿轮变速箱易发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齿轮变速箱箱体,其散热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齿轮变速箱箱体,包括箱体本体和箱盖,所述箱体本体内设置有齿轮啮合腔,所述箱体本体一侧壁设置有用于穿设输入轴的进轴孔,所述箱体本体与进轴孔所在侧壁相背的另一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口,所述箱体本体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垂直安装口的减料槽,所述减料槽相邻设置,两相邻减料槽之间设置有与箱体本体内壁相连的分隔沿,所述分隔沿垂直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边沿设置有垂直安装口的安装螺纹孔,所述安装螺纹孔穿设在分隔沿和箱体本体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料槽降低其所在箱体本体的厚度,即可减少箱体本体内热量向外传导的阻碍,继而加快箱体本体内热量扩散,避免箱体本体内热量积攒,以减缓齿轮变速箱发热升温,降低齿轮变速箱对冷却的要求,进而节省能耗和箱体本体材料成品;另一分隔沿可为安装螺纹孔加工时起到预定位的作用。

作为优选的,所述箱体本体的外侧壁设置有安装面,所述箱体本体内壁在安装面相对准位置分布有若干加厚凸起,所述安装面设置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位于加厚凸起内且未贯穿加厚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厚凸起增加安装孔孔深加工的最大深度,使得安装面与其他部件通过螺栓固定时可固定牢靠,且无需箱体本体整体壁厚的增加,避免箱体本体散热难度增加。

作为优选的,所述安装口的边沿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槽,所述箱盖设置有若干与安装螺纹孔对准的通孔和若干朝向定位槽且可插入定位槽内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定位槽对准时,所述通孔与安装螺纹孔对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盖安装时,先定位柱插入定位槽内,即可使通孔对准安装螺纹孔,且箱盖与箱体本体相对固定,由此便于箱盖安装操作。

作为优选的,所述箱体本体外侧壁上设置有连通齿轮啮合腔的检修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检修口对齿轮啮合腔内进行检修和清理,针对不同齿轮变速问题故障,再考虑是否打开箱盖,继而减少箱盖打开的此次,减少箱盖打开后齿轮啮合面校准工作,使得检修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的,所述箱体本体在进轴孔所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背向齿轮啮合腔的一面上分布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安装台的结构强度,避免进轴孔内输入轴颤动导致安装台和进轴孔变形。

作为优选的,所述加强筋之间设置有冷却孔、润滑油孔、输出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孔、润滑油孔、输出轴孔设置于安装台,避免变速箱本体在其他位置开孔而降低变速箱本体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安装台包括一垂直进轴孔轴向向外沿延伸的安装耳,所述安装耳上设置有电机穿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可安装于安装耳,集成化,便于齿轮变速箱整体拆装,继而方便齿轮变速箱运输。

作为优选的,所述安装耳背向加强筋的一侧设置有可嵌合电机用的嵌合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合槽可于电机嵌合固定,便于电机安装和减缓电机使用时颤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料槽降低其所在箱体本体的厚度,即可减少箱体本体内热量向外传导的阻碍,继而加快箱体本体内热量扩散,避免箱体本体内热量积攒,以减缓齿轮变速箱发热升温,降低齿轮变速箱对冷却的要求,进而节省能耗和箱体本体材料成品;另一分隔沿可为安装螺纹孔加工时起到预定位的作用;

2.加厚凸起增加安装孔孔深加工的最大深度,使得安装面与其他部件通过螺栓固定时可固定牢靠,且无需箱体本体整体壁厚的增加,避免箱体本体散热难度增加;

3.箱盖安装时,先定位柱插入定位槽内,即可使通孔对准安装螺纹孔,且箱盖与箱体本体相对固定,由此便于箱盖安装操作;

4.通过检修口对齿轮啮合腔内进行检修和清理,针对不同齿轮变速问题故障,再考虑是否打开箱盖,继而减少箱盖打开的此次,减少箱盖打开后齿轮啮合面校准工作,使得检修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齿轮变速箱箱体的爆炸图;

图2为箱体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箱体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箱体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图4在A-A处的剖视图;

图6为箱体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7为现有齿轮变速箱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箱体本体;11、齿轮啮合腔;12、进轴孔;13、安装口;131、安装螺纹孔;132、定位槽;14、减料槽;15、分隔沿;16、检修口;17、安装台;171、安装耳;1711、电机穿孔;1712、嵌合槽;172、加强筋;173输出轴孔;174、冷却孔;175、润滑油孔;18、安装面;181、安装孔;182、加厚凸起;2、箱盖;21、通孔;22、定位柱;3、电机;31、安装座;4、输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齿轮变速箱箱体,包括可相组合安装的箱体本体1和箱盖2。箱盖2呈板状,其外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21,通孔21的数量和位置均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并且箱盖2朝向箱体本体1的一侧上还垂直设置有三根定位柱22。

箱体本体1近似长方体,其内部设置有齿轮啮合腔11。箱体本体1背向箱盖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台17,安装台17上开设在有轴向垂直箱盖2且连通齿轮啮合腔11的进轴孔12和出输出轴孔173,进轴孔12内还插有输入轴4。安装台17侧面平行箱盖2延伸设置有安装耳171,安装耳171上开有轴向平行进轴孔12的电机穿孔1711,且电机穿孔1711内安装有电机3,电机3上设置有平行安装台17的安装座31。安装台17背向箱盖2的一面上发布设置若干加强筋172。

如附图2所示,安装耳171背向加强筋172的一面上设置有与安装座31形状相匹配的嵌合槽1712,其可与安装座31配合,将电机3与安装耳171相对固定,便于电机3安装以及减少电机3使用时的颤动。

箱体本体1垂直安装台17的一侧壁上开设有检查口,检查口连通齿轮啮合腔11,用于检测齿轮啮合腔11的内部情况,且通过通过螺栓安装蒙板或密封布端等遮盖。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箱体本体1朝向箱盖2的一侧壁设置有敞开的安装口13。安装口13的外沿上设置有数量与通孔21相等的安装螺纹孔131和与定位柱22数量相等的定位槽132。当定位槽132与定位柱22对准时,安装螺纹孔131与通孔21一一对准。

如附图3所示,箱体本体1垂直安装口13的内侧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减料槽14,相邻减料槽14之间设置有分隔沿15。分隔沿15和减料槽14的长度方向均垂直安装口13,且分隔沿15位于与安装螺纹孔131相对准,使得安装螺纹孔131位于分隔沿15和箱体本体1的侧壁之间。

如附图4和附图5所示,箱体本体1位于检查口相背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安装面18,安装面18为平面,其用于与箱体本体1安装固定的基面相贴合。安装面18上设置有若干垂直安装面18的安装孔181,安装孔181为螺纹孔,且其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此处箱体本体1该侧上的安装孔181数量为五。同时箱体本体1在其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加厚凸起182,加厚凸起182的数量与安装孔181数量相等且与安装孔181位置相对准,安装孔181朝向箱体本体1内部的一端深入加厚凸起182内且未贯穿加厚凸起182。

如附图6所示,箱体本体1上还开设有用于穿设输出轴的输出轴孔173、用于穿设冷却管路的冷却孔174和用于穿设润滑油管路的润滑油孔175,其均设置在安装台17上且轴向平行进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减料槽14降低其所在箱体本体1的厚度,即可减少箱体本体1内热量向外传导的阻碍,继而加快箱体本体1内热量扩散,避免箱体本体1内热量积攒,以减缓齿轮变速箱发热升温,降低齿轮变速箱对冷却的要求,进而节省能耗和箱体本体1材料成品;另一分隔沿15可为安装螺纹孔131加工时起到预定位的作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