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管状流道的智能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7661发布日期:2019-03-08 17:38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管状流道的智能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管状流道的智能水龙头。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感应式的智能水龙头在家庭或者酒店等场所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因为其有着智能节水、超时保护、方便卫生、智能省电、适应性强与维护方便的优点深受普罗大众的喜爱。但现有龙头外部需连接四根通水软管及外置控制盒,才可实现感应式出水功能,其连接复杂,拆装繁琐费时费力,成本高。

另外,现有龙头调温组件一般都设置在龙头的侧部,既破坏了龙头的整体性,再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不便的情况,例如不小心的触碰,就会使得混合水的温度产生变化,过冷或者过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管状流道的智能水龙头,其结构连接简单,拆装过程轻松方便,且其调温阀芯设置在顶部,保持了智能水龙头的整体性,还使用方便,发展前景远远优于现有的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管状流道的智能水龙头,所述智能水龙头包括龙头体、带开关调温阀芯组件、四根流水管道、感应模块、电磁阀组件,所述带开关调温阀芯组件、四根流水管道、感应模块、电磁阀组件均设置在龙头体内,所述带开关调温阀芯组件、四根流水管道、电磁阀组件从上到下依次相连;

所述带开关调温阀芯组件包括手柄、带开关调温阀芯本体以及带开关调温阀芯座,所述手柄设置在带开关调温阀芯本体上方,且所述手柄位于龙头体外部上方,所述带开关调温阀芯本体设置在带开关调温阀芯座内部;

所述电磁阀组件包括电磁阀座和线圈组件,所述电磁阀座上设置有线圈座和感应模块座,所述线圈组件设置在线圈座上,所述感应模块的后部设置在感应模块座上;所述龙头体的侧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龙头体中部开设有一感应窗,所述感应模块的前部设置在感应窗上,所述感应模块还与线圈组件电性连接;

所述带开关调温阀芯本体以及带开关调温阀芯座内均对应设有三个流道,所述三个流道为冷水流道、热水流道以及混合水进水流道,所述带开关调温阀芯座还设置有总出水流道,所述总出水流道的出口与龙头体出水管的进口对应设置;

所述四根流水管道分别为冷水管、热水管、混合水进水管和混合水出水管;所述电磁阀座内设有四个流道,所述四个流道为冷水流道、热水流道、混合水进水流道和混合水出水流道;

所述冷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电磁阀座的冷水流道相连,所述冷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带开关调温阀芯座的冷水流道相连,

所述热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电磁阀座的热水流道相连,所述热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带开关调温阀芯座的热水流道相连,

所述混合水进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电磁阀座的混合水进水流道相连,所述混合水进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带开关调温阀芯座的混合水进水流道相连;

所述混合水出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电磁阀座的混合水出水流道相连,所述混合水出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带开关调温阀芯座的总出水流道相连,

所述电磁阀座的冷水流道和热水流道的进水口设置在电磁阀座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龙头体的中部后方设置有一第一螺栓孔,所述感应模块活动嵌设在所述感应模块座内,所述感应模块座背部穿设有一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孔与第二螺栓孔相对应,一螺栓穿设过所述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并抵靠在感应模块上;所述感应模块正面设置有一感应凸起,所述感应凸起与龙头体上的感应窗大小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水龙头还包括一电池,所述电池与感应模块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龙头体的出水管的出口设置有分水器。

进一步地,所述带开关调温阀芯座和电磁阀座的材质为铜。

进一步地,所述四根流水管道为紫铜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其结构连接简单,拆装过程轻松方便;感应模块活动嵌设在所述感应模块座内,可沿感应模块座滑动,再通过第一螺栓孔、第二螺栓孔以及螺栓的配合,其能够防止感应模块在安装或拆卸过程被磨损,影响其感应的灵敏度。

本实用新型的调温阀芯设置在顶部,保持了智能水龙头的整体性,还使用方便,发展前景远远优于现有的水龙头。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拆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组件的拆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管状流道的智能水龙头,所述智能水龙头包括龙头体1、带开关调温阀芯组件2、四根流水管道3、感应模块4、电磁阀组件5,所述带开关调温阀芯组件2、四根流水管道3、感应模块4、电磁阀组件5均设置在龙头体1内,所述带开关调温阀芯组件2、四根流水管道3、电磁阀组件4从上到下依次相连;

所述带开关调温阀芯组件2包括手柄21、带开关调温阀芯本体22以及带开关调温阀芯座23,所述手柄21设置在带开关调温阀芯本体22上方,且所述手柄21位于龙头体1外部上方,所述带开关调温阀芯本体22设置在带开关调温阀芯座23内部;

所述电磁阀组件5包括电磁阀座51和线圈组件52,所述电磁阀座51上设置有线圈座511和感应模块座512,所述线圈组件52设置在线圈座511上,所述感应模块4的后部设置在感应模块座512上;所述龙头体1的侧部设置有出水管11,所述龙头体1中部开设有一感应窗,所述感应模块4的前部设置在感应窗上,所述感应模块4还与线圈组件52电性连接;

所述带开关调温阀芯本体22以及带开关调温阀芯座23内均对应设有三个流道,所述三个流道为冷水流道、热水流道以及混合水进水流道,所述带开关调温阀芯座23还设置有总出水流道,所述总出水流道的出口与龙头体1出水管11的进口对应设置;

所述四根流水管道3分别为冷水管、热水管、混合水进水管和混合水出水管;所述电磁阀座51内设有四个流道,所述四个流道为冷水流道、热水流道、混合水进水流道和混合水出水流道;

所述冷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电磁阀座51的冷水流道相连,所述冷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带开关调温阀芯座23的冷水流道相连,

所述热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电磁阀座51的热水流道相连,所述热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带开关调温阀芯座23的热水流道相连,

所述混合水进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电磁阀座51的混合水进水流道相连,所述混合水进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带开关调温阀芯座23的混合水进水流道相连;

所述混合水出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电磁阀座51的混合水出水流道相连,所述混合水出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带开关调温阀芯座23的总出水流道相连,

所述电磁阀座51的冷水流道和热水流道的进水口设置在电磁阀座51底部。

所述龙头体1的中部后方设置有一第一螺栓孔,所述感应模块4活动嵌设在所述感应模块座512内,所述感应模块座512背部穿设有一第二螺栓孔513,所述第一螺栓孔与第二螺栓孔513相对应,一螺栓6穿设过所述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513,并抵靠在感应模块4上;所述感应模块4正面设置有一感应凸起41,所述感应凸起41与龙头体1上的感应窗大小相匹配。

所述智能水龙头还包括一电池7,所述电池7与感应模块4电性连接。

所述龙头体1的出水管11的出口设置有分水器8。

所述带开关调温阀芯座23和电磁阀座51的材质为铜。

所述四根流水管道3为紫铜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水龙头底部通过一螺杆固定组件10固定在洗手台上,所述电磁阀座51底部的冷水流道和热水流道的进水口分别通过进水软管与冷、热水源相连。

重点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先将带开关调温阀芯组件2、四根流水管道3、电磁阀组件5从上到下组装成一体,然后将所述感应模块4嵌入到所述感应模块座512内;

接着将组装成一体的各组件从龙头体1的底部套入,将螺栓6依次旋入所述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513,然后抵靠在感应模块4背面上,继续旋转螺栓6,将感应模块4沿感应模块座512缓慢顶出,最后将所述感应模块4正面的感应凸起41卡设在感应窗上即可。

完全嵌入感应模块座512后的感应模块4的外表面不高于电磁阀座51的最外侧表面。其能够防止感应模块4在安装或拆卸过程被磨损,影响其感应的灵敏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冷水和热水分别通过进水软管进入,然后依次经过电磁阀座51冷水流道和热水流道、冷水管和热水管、带开关调温阀芯座23的冷水流道和热水流道、带开关调温阀芯本体22内的冷水流道和热水流道;

冷水和热水在带开关调温阀芯本体22内混合后,形成混合水,并从带开关调温阀芯本体22内的混合水进水流道流出,再向下依次经过带开关调温阀芯座23的混合水进水流道、混合水进水管以及电磁阀座51内的混合水进水流道;

最后混合水经由线圈组件52后,再向上依次经过电磁阀座51的混合水出水流道、混合水出水管,接着进入带开关调温阀芯座23的总出水流道,并从出水管11的出口流出。

当本实用新型智能水龙头的感应模块4感应到出水信号时,控制电磁阀组件5开关打开,混合水经由经由线圈组件52后,从各混合水出水流道流出,经过总出水流道,并从出水管11的出口流出;当感应模块4感应到停水信号时,则控制线圈组件52开关闭合,混合水停止流出。

混合水的水温高低可通过带开关调温阀芯组件2的手柄21进行手动调节实现,当电磁阀组件5失灵或其他意外状况导致长时间出水时,可通过带开关调温阀芯组件2的手柄21进行手动关闭出水。

本实用新型其结构连接简单,拆装过程轻松方便;感应模块4活动嵌设在所述感应模块座512内,可沿感应模块座512滑动,再通过第一螺栓孔、第二螺栓孔513以及螺栓6的配合,其能够防止感应模块4在安装或拆卸过程被磨损,影响其感应的灵敏度。

本实用新型的调温阀芯设置在顶部,保持了智能水龙头的整体性,还使用方便,发展前景远远优于现有的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大容量锂电池供电系统,一次电池可使用4-5年以上。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