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头功能位移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5289发布日期:2019-05-03 19:4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镜头功能位移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位移平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镜头功能位移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论是教学还是娱乐都里布开镜头,在传统对镜头功能的测试过程中,需要一个一个拧镜头螺牙,慢慢调焦测试功能,该方式调节复杂,且难以调节到功能检测的位置,且生产效率较为低下,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镜头功能位移平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与调节、安全性高的漂浮式藤编躺椅,包括底板、安装箱、控制箱、移动板、顶板、第一固定箱、第一拧手、第二拧手、第二固定箱、第三蜗杆、第一固定杆、第一丝杆、第一滑块、第二固定杆、第二丝杆、第二滑块、第一蜗轮、第一蜗杆、第二蜗轮、第二蜗杆、传动杆、第三蜗轮、第三拧手、模组芯片板和镜头放置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箱和控制箱,所述安装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内部设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杆内壁,所述安装箱的侧边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箱,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一固定杆和安装箱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箱内壁,所述第二固定箱内部位于第一丝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的外侧连接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轮与第一蜗杆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蜗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箱内壁,所述第一蜗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固定箱固定连接有第二拧手,所述第一丝杆的外侧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两侧设有水平方向的螺纹孔,所述第一丝杆与第一滑块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滑块的顶端穿过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且第二固定杆位于与第一固定杆的垂直方向,所述第二固定杆的顶部设有凹槽,且凹槽内设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凹槽内壁,所述第二固定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箱,所述安装箱的侧边设有与第一固定箱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第一固定箱远离第二固定杆的一端穿过安装箱,所述第二丝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固定杆与第一固定箱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箱内部位于第二丝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轮的外侧连接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轮与第二蜗杆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蜗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箱内壁,所述第二蜗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固定箱固定连接有第一拧手,所述第二丝杆的外侧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部设有竖直方向的螺纹孔,所述第二丝杆与第二滑块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顶端穿过第二固定杆和安装箱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模组芯片板;

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底部转动连接在控制箱内壁的底部,所述控制箱内部位于传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蜗轮,所述第三蜗轮的外侧连接有第三蜗杆,所述第三蜗轮与第三蜗杆啮合连接,所述第三蜗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控制箱内壁,所述第三蜗杆的另一端穿过控制箱固定连接有第三拧手,所述传动杆的顶端穿过控制箱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位于移动板的上方,且顶板顶部靠近安装箱的一端设置有镜头放置板,所述镜头放置板与移动板顶部的模组芯片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箱内部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顶板的内部设置有与滑杆相配合的连接槽,所述滑杆的顶端穿过控制箱通过连接槽与顶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拧手、第二拧手和第三拧手的端部均套接有橡胶套。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拧手、第二拧手和第三拧手靠近橡胶套一端的设置有均匀的刻度。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顶板和移动板均为不锈钢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镜头放置在镜头放置板上,此时调节第一拧手,第二蜗杆转动带动第二蜗轮转动,使第二固定杆上的第二丝杆转动,第二丝杆转动使第二滑块在竖直方向的移动,实现控制移动板竖直方向的移动,进而能够对镜头进行该方位的调节,通过拧动第二拧手,使第一蜗杆带动第一蜗轮转动,第一蜗轮转动使第一固定杆上的第一丝杆转动,从而实现第一滑块在固定杆上的的水平移动,带动第一滑块上的第二固定杆水平方向的移动,能够对镜头进行该方位的调节,避免了以往镜头功能检测难以调节到合适位置的情况,仅需调节第一拧手和第二拧手就能实现对镜头的调节。

2、本实用新型通过拧动第三拧手使第三蜗杆带动第三蜗轮转动,使传动杆转动,传动杆顶端与顶板的螺纹连接,可以实现对顶板上下位置的微调节,该装置通过分别拧动第一拧手、第二拧手和第三拧手实现对镜头的高度位移进行调节,能够较快的测试镜头功能是否0K,代替了传统一个一个拧镜头螺牙慢慢调焦测试功能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安装箱;3、控制箱;4、移动板;5、顶板;6、第一固定箱;7、第一拧手;8、橡胶套;9、第二拧手;10、第二固定箱;11、第三蜗杆;12、第一固定杆;13、第一丝杆;14、第一滑块;15、第二固定杆; 16、第二丝杆;17、第二滑块;18、第一蜗轮;19、第一蜗杆;20、第二蜗轮; 21、第二蜗杆;22、传动杆;23、第三蜗轮;24、第三拧手;25、滑杆;26、模组芯片板;27、镜头放置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镜头功能位移平台,包括底板1、安装箱2、控制箱3、移动板4、顶板5、第一固定箱6、第一拧手7、第二拧手9、第二固定箱10、第三蜗杆11、第一固定杆12、第一丝杆13、第一滑块14、第二固定杆 15、第二丝杆16、第二滑块17、第一蜗轮18、第一蜗杆19、第二蜗轮20、第二蜗杆21、传动杆22、第三蜗轮23、第三拧手24、模组芯片板26和镜头放置板27,所述底板1顶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箱2和控制箱3,所述安装箱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12,所述第一固定杆12的内部设有第一丝杆13,所述第一丝杆1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杆12内壁,所述安装箱 2的侧边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箱10,所述第一丝杆13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一固定杆12和安装箱2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箱10内壁,所述第二固定箱10内部位于第一丝杆1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蜗轮18,所述第一蜗轮18的外侧连接有第一蜗杆19,所述第一蜗轮18与第一蜗杆19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蜗杆 19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箱10内壁,所述第一蜗杆19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固定箱10固定连接有第二拧手9,所述第一丝杆13的外侧连接有第一滑块14,所述第一滑块14的两侧设有水平方向的螺纹孔,所述第一丝杆13与第一滑块 14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滑块14的顶端穿过第一固定杆12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15,且第二固定杆15位于与第一固定杆12的垂直方向,所述第二固定杆15的顶部设有凹槽,且凹槽内设有第二丝杆16,所述第二丝杆16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凹槽内壁,所述第二固定杆1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箱6,所述安装箱2 的侧边设有与第一固定箱6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第一固定箱6远离第二固定杆15的一端穿过安装箱2,所述第二丝杆16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固定杆15与第一固定箱6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箱6内部位于第二丝杆1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蜗轮20,所述第二蜗轮20的外侧连接有第二蜗杆21,所述第二蜗轮20与第二蜗杆21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蜗杆2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箱6内壁,所述第二蜗杆21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固定箱6固定连接有第一拧手7,所述第二丝杆16的外侧连接有第二滑块17,所述第二滑块17的顶部设有竖直方向的螺纹孔,所述第二丝杆16与第二滑块17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块17的顶端穿过第二固定杆15和安装箱2固定连接有移动板4,所述移动板4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模组芯片板26;

所述控制箱3的内部设有传动杆22,所述传动杆22的底部转动连接在控制箱3内壁的底部,所述控制箱3内部位于传动杆2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蜗轮23,所述第三蜗轮23的外侧连接有第三蜗杆11,所述第三蜗轮23与第三蜗杆11啮合连接,所述第三蜗杆1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控制箱3内壁,所述第三蜗杆11的另一端穿过控制箱3固定连接有第三拧手24,所述传动杆22的顶端穿过控制箱3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顶板5,所述顶板5位于移动板4的上方,且顶板5顶部靠近安装箱2的一端设置有镜头放置板27,所述镜头放置板27 与移动板4顶部的模组芯片板26连接。

所述控制箱3内部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滑杆25,所述顶板5的内部设置有与滑杆25相配合的连接槽,所述滑杆25的顶端穿过控制箱3通过连接槽与顶板5连接,便于限位顶板5的移动,所述第一拧手7、第二拧手9和第三拧手24的端部均套接有橡胶套8,便于防滑,更利于拧动,所述第一拧手7、第二拧手9和第三拧手24靠近橡胶套8一端的设置有均匀的刻度,便于微调节,所述底板1、顶板5和移动板4均为不锈钢固定板,便于耐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将镜头放置在镜头放置板27上,此时调节第一拧手7,此时第二蜗杆21转动带动第二蜗轮20转动,使第二固定杆15 上的第二丝杆16转动,第二丝杆16转动使第二滑块17在竖直方向的移动,实现控制移动板4竖直方向的移动,进而能够对镜头进行该方位的调节,通过拧动第二拧手9,使第一蜗杆19带动第一蜗轮18转动,第一蜗轮18转动使第一固定杆12上的第一丝杆13转动,从而实现第一滑块14在第一固定杆12上的水平移动,带动第一滑块14顶部的第二固定杆15水平方向的移动,能够对镜头进行该方位的调节,通过拧动第三拧手24使第三蜗杆11带动第三蜗轮23 转动,使传动杆22转动,传动杆22顶端与顶板5的螺纹连接,可以实现对顶板5上下位置的微调节,该装置通过分别拧动第一拧手7、第二拧手9和第三拧手24实现对镜头的高度位移进行调节,能够较快的测试镜头功能是否0K。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