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挡位的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8900发布日期:2019-05-07 20:56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电动车挡位的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电动车挡位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620105810.8名称为《电动车换挡机构》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车换挡机构,所述电动车包括电子控制单元和驱动电机;包括设于转向管柱上部的换挡盒、设于换挡盒中的横向转轴和与横向转轴连接的角度传感器,横向转轴与换挡手柄下端连接;角度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和驱动电机依次电连接,换挡盒通过轴套与转向管柱连接。该实用新型具有释放了中通道空间,换挡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的特点。然而,该装置需要用到传感器,结构过于复杂,制作成本较高,因此该换挡机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电动车挡位的控制装置,本控制装置具有换挡操作简单,不易损坏,换挡灵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电动车挡位的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和能相对壳体摆动的换挡杆,所述换挡杆的下端穿过壳体顶部开口而伸入至壳体内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穿置有能与电机相连接的顺车接线柱、倒车接线柱以及能与电源相连接的电源接线柱,所述换挡杆的下部设置有能将相邻两个接线柱连通的卡扣部,所述顺车接线柱,电源接线柱与倒车接线柱依次设置在壳体侧壁上,当向前推动换挡杆时,卡扣部将顺车接线柱与电源接线柱连通,当推动换挡杆复位时,电源接线柱不与顺车接线柱和倒车接线柱连通,当向后推动换挡杆时,卡扣部将电源接线柱与倒车接线柱连通。

作为改进,所述顺车接线柱包括第一接线柱与第二接线柱,所述倒车接线柱包括第三接线柱与第四接线柱,所述电源接线柱包括第五接线柱、第六接线柱、第七接线柱与第八接线柱,所述第五接线柱与第六接线柱通过导线或导电片相连通,所述第七接线柱与第八接线柱通过导线或导电片相连通,所述第一接线柱,第五接线柱,第六接线柱与第三接线柱依次设置在卡扣部摆动轨迹相应的壳体侧壁上,与所述壳体侧壁对应的另一壳体侧壁上对应设置有第二接线柱,第七接线柱,第八接线柱与第四接线柱,所述换挡杆的下端设置有不导电的连接横杆,两个卡扣部分别设置在连接横杆的对应端部上。

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可优选排列有第一接线座、第二接线座、第三接线座、第四接线座、第五接线座以及第六接线座,所述第一接线座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一接线柱相连接,所述第一接线座的另一端与电机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二接线座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二接线柱相连接,所述第二接线座的另一端与电机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三接线座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三接线柱相连接,所述第三接线座的另一端与电机负极相连接,所述第四接线座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第四接线柱相连接,所述第四接线座的另一端与电机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五接线座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第六接线柱相连接,所述第五接线座的另一端与电源正极相连接,所述第六接线座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第八接线柱相连接,所述第六接线座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相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接线座、第二接线座、第三接线座、第四接线座、第五接线座以及第六接线座可优选设置在同一个基座上,所述基座的顶面上设置有保护盖板。

作为改进,所述壳体包括对合而成的左壳体与右壳体,所述第一接线柱,第五接线柱,第六接线柱与第三接线柱依次设置在左壳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接线柱,第七接线柱,第八接线柱与第四接线柱依次设置在右壳体的侧壁上,所述壳体的顶部与盖板相连接,所述盖板的中部设置有与壳体顶部开口相连通的盖板通孔。

作为改进,所述壳体的侧壁上部可优选固定有转动轴,所述换挡杆的中部能转动地设置在转动轴上,转动轴的两侧的壳体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限位挡杆,与转动轴相连接的换挡杆中部的下部设置有限位挡板,当换挡杆向前或向后摆动时,所述限位挡板能顶触在限位档杆上阻止换挡杆进一步摆动。

进一步改进,所述换挡杆的顶部可优选套置有橡胶套。

进一步改进,所述换挡杆的杆体上可优选套置有遮尘套,所述遮尘套的底部盖置在壳体顶部开口上。

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的顶面上可优选设置顺车指示灯与倒车指示灯,所述顺车指示灯通过导线与顺车接线柱相连接,所述倒车指示灯通过导线与倒车接线柱相连接。

作为改机,位于换挡杆上限位挡板与连接横杆之间的杆体可优选为弹簧制成的弹性杆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壳体的侧壁上穿置有能与电机相连接的顺车接线柱、倒车接线柱以及能与电源相连接的电源接线柱,所述换挡杆的下部设置有能将相邻两个接线柱连通的卡扣部,所述顺车接线柱,电源接线柱与倒车接线柱依次设置在壳体侧壁上,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本挡位的控制装置只有前进、停止、倒车三个挡位,并且三个挡位的换挡杆是直线向前和向后移动,所以操作十分方便,并且不会出错;当向前推动换挡杆时,卡扣部将顺车接线柱与电源接线柱连通,当推动换挡杆复位时,电源接线柱不与顺车接线柱和倒车接线柱连通,当向后推动换挡杆时,卡扣部将电源接线柱与倒车接线柱连通,换挡操作方便,驱动电动机通电效果好,换挡灵敏,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而且由于没有复杂的传感元件,不易损坏,延长了本控制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图3的进一步结构分解图;

图5是图1的另一种结构分解图;

图6是图5中未分解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动车挡位的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和能相对壳体1摆动的换挡杆2,所述换挡杆2的下端穿过壳体顶部开口而伸入至壳体内腔中,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穿置有能与电机相连接的顺车接线柱、倒车接线柱以及能与电源相连接的电源接线柱,所述换挡杆2的下部设置有能将相邻两个接线柱连通的卡扣部,所述顺车接线柱,电源接线柱与倒车接线柱依次设置在壳体侧壁上,当向前推动换挡杆2时,卡扣部将顺车接线柱与电源接线柱连通,当推动换挡杆2复位时,电源接线柱不与顺车接线柱和倒车接线柱连通,当向后推动换挡杆2时,卡扣部将电源接线柱与倒车接线柱连通。所述顺车接线柱包括第一接线柱H1与第二接线柱H2,所述倒车接线柱包括第三接线柱H3与第四接线柱H4,所述电源接线柱包括第五接线柱H5、第六接线柱H6、第七接线柱H7与第八接线柱H8,所述第五接线柱H5与第六接线柱H6通过导线或导电片3相连通,所述第七接线柱H7与第八接线柱H8通过导线或导电片3相连通,所述第一接线柱H1,第五接线柱H5,第六接线柱H6与第三接线柱H3依次设置在卡扣部摆动轨迹相应的壳体侧壁上,与所述壳体侧壁对应的另一壳体侧壁上对应设置有第二接线柱H2,第七接线柱H7,第八接线柱H8与第四接线柱H4,所述换挡杆2的下端设置有不导电的连接横杆,两个卡扣部分别设置在连接横杆的对应端部上。所述壳体1上排列有第一接线座L1、第二接线座L2、第三接线座L3、第四接线座L4、第五接线座L5以及第六接线座L6,所述第一接线座L1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一接线柱H1相连接,所述第一接线座L1的另一端与电机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二接线座L2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二接线柱H2相连接,所述第二接线座L2的另一端与电机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三接线座L3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三接线柱H3相连接,所述第三接线座L3的另一端与电机负极相连接,所述第四接线座L4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第四接线柱H4相连接,所述第四接线座L4的另一端与电机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五接线座L5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第六接线柱H6相连接,所述第五接线座L5的另一端与电源正极相连接,所述第六接线座L6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第八接线柱H8相连接,所述第六接线座L6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一接线座L1、第二接线座L2、第三接线座L3、第四接线座L4、第五接线座L5以及第六接线座L6设置在同一个基座7上,所述基座7的顶面上设置有保护盖板4。

壳体1包括对合而成的左壳体与右壳体,所述第一接线柱H1,第五接线柱H5,第六接线柱H6与第三接线柱H3依次设置在左壳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接线柱H2,第七接线柱H7,第八接线柱H8与第四接线柱H4依次设置在右壳体的侧壁上,所述壳体1的顶部与盖板5相连接,所述盖板5的中部设置有与壳体顶部开口相连通的盖板通孔51。壳体1的侧壁上部固定有转动轴11,所述换挡杆2的中部能转动地设置在转动轴11上,转动轴11的两侧的壳体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限位挡杆12,与转动轴11相连接的换挡杆中部的下部设置有限位挡板21,当换挡杆2向前或向后摆动时,所述限位挡板21能顶触在限位档杆12上阻止换挡杆2进一步摆动。所述换挡杆2的顶部套置有橡胶套22。所述换挡杆2的杆体上套置有遮尘套6,所述遮尘套6的底部盖置在壳体顶部开口上。所述盖板5的顶面上设置顺车指示灯52与倒车指示灯53,所述顺车指示灯52通过导线与顺车接线柱相连接,所述倒车指示灯53通过导线与倒车接线柱相连接。伸出壳体1的顺车接线柱,电源接线柱与倒车接线柱上套置有能夹紧导线端部导电环的定位螺母。位于换挡杆2上限位挡板21与连接横杆之间的杆体为弹簧制成的弹性杆体。盖板5的底面上设置有连接板体54,基座7能脱卸地连接在连接板体54上。卡扣部可以选用设置在连接横杆端部的导电金属块,导电金属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形与顺车接线柱、倒车接线柱以及电源接线柱端部相适配的缺口,换挡杆摆动后,前缺口与后缺口分别卡扣在相应的接线柱上使相应的接线柱导通。伸出壳体1的顺车接线柱,电源接线柱与倒车接线柱上套置有能夹紧导线端部导电环的定位螺母。

工作原理:本控制装置只有三个换挡档位,换挡杆向前推动时,换挡杆下部一端的卡扣部将第一接线柱与第五接线柱接通,而换挡杆下部另一端的卡扣部将第二接线柱与第七接线柱接通,由于第五接线柱通过导电片或导线与第六接线柱相连接,第七接线柱通过导线或导电片与第八接线柱相连接,因此第一接线柱与第二接线柱构成通电回路并通过第一接线座与第二接线座驱动电机正转实现电动车前进操作;

换挡杆后退复位时(即换挡杆位于中部位置时),换挡杆下部一端的卡扣部将第五接线柱与第六接线柱接通,换挡杆下部另一端的卡扣部将第七接线柱与第八接线柱接通,因此电源处于断路状态,实现电动车的停车操作;

换挡杆继续向后拉动时,换挡杆下部一端的卡扣部将第三接线柱与第六接线柱接通,而换挡杆下部另一端的卡扣部将第四接线柱与第八接线柱接通,因此第三接线柱与第四接线柱构成通电回路并通过第三接线座与第四接线座驱动电机反转实现电动车倒车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