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导管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1230发布日期:2019-06-21 23:24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波导管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波导管安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波导管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道床是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轨道框架的基础。道床通常指的是铁路轨枕下面,路基面上铺设的石碴(道碴)垫层。其主要作用是支撑轨枕,把轨枕上部的巨大压力均匀地传递给路基面,并固定轨枕的位置,阻止轨枕纵向移动或横向移动,大大减少路基变形的同时还缓和了机车车轮对钢轨的冲击,便于排水。以碎石作为道床的有碴轨道是目前我国铁路轨道的基本形式。

随着铁路信号系统的成熟发展,基于无线网络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车与地信息的双向通信功能,且具有信息传输量大、传输速度快、列车定位实时性好、自动控制运行技术先进等优势,因而在铁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实现车辆与地面的信息互通,一种可选地方式为在高架上车、地双向通信的轨道旁设置漏泄波导管,波导管内可以传输需要与车辆交互的无线信号。

目前,轨道交通行业整体道床条件下的波导管固定支架方案相对成熟。但因碎石道床设备安装环境较复杂,该条件下的波导管固定支架安装无统一方案。

目前,在碎石道床安装波导管的支架装置只能根据现场不同的安装环境进行定制,难度较大,安装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波导管固定支架,用于解决或部分解决目前在碎石道床安装波导管的支架装置只能根据现场不同的安装环境进行定制,难度较大且安装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波导管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包括:支架组、波导管托板和波导管固定部件;所述波导管固定部件与所述波导管托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波导管托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架组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架组包括倒扣型支架,两个所述倒扣型支架分别与两个相邻的轨枕相连。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倒扣型支架呈倒U型,所述倒扣型支架的两侧壁在开口端通过第一连接紧固件相连且所述第一连接紧固件位于所述轨枕的下方。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连接紧固件包括:双头螺柱;所述倒扣型支架的侧壁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且两侧壁上的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所述双头螺柱的两端分别与两侧壁在第一安装孔处相连。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架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倒扣型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侧面上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长圆孔,所述波导管托板的端部在所述第一长圆孔处通过第二连接紧固件与所述底座相连。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底座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分别设置两个并行的第一长圆孔;所述波导管托板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与所述第一长圆孔相适应的第二安装孔,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长圆孔一一对应。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波导管托板上沿所述波导管托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第三安装孔,所述波导管固定部件通过第三连接紧固件穿过部分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波导管托板相连使得所述波导管固定部件沿所述波导管托板的长度方向位置可调。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波导管固定部件包括两个固定件,两个固定件分别通过第三连接紧固件穿过部分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波导管托板连接,在两个固定件之间设置螺杆,在所述螺杆的外侧套设两个弹簧,在两个弹簧之间设置波导管。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连接紧固件包括螺栓;所述第三连接紧固件包括螺栓。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固定件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二长圆孔,所述固定件在所述第二长圆孔处与所述波导管托板相连。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架组表面整体设置热镀锌层,且所述热镀锌层的厚度大于等于86um。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波导管固定支架,通过在波导管托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支架组对其进行支撑固定,可对波导管托板形成稳固的支撑,有利于保持波导管托板的平稳固定,即有利于对波导管进行平稳牢固的支撑;且通过设置两个倒扣型支架分别与两个轨枕相连,可使支架组与轨枕牢固稳定的连接,有利于对波导管进行牢固的固定支撑,且倒扣型支架与轨枕相连,安装方便,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波导管固定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波导管固定支架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波导管固定支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波导管固定支架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波导管固定支架中支架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倒扣型支架; 11—第一安装孔; 12—双头螺柱;

2—底座; 21—第一长圆孔; 22—螺栓;

3—波导管托板; 31—第三安装孔; 41—固定件;

42—螺杆; 43—弹簧; 5—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波导管固定支架,参考图1,该固定支架包括:支架组、波导管托板3和波导管固定部件;所述波导管固定部件与所述波导管托板3可拆卸连接,所述波导管托板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架组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架组包括倒扣型支架1,两个所述倒扣型支架1分别与两个相邻的轨枕相连。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导管固定支架,支架组为主要的支撑固定部件;波导管托板3与波导管固定部件直接相连;波导管固定部件主要为波导管的连接部件。

其中,波导管固定部件与波导管托板3可拆卸连接,波导管托板3与支架组可拆卸连接,便于模块化的组装和拆卸。该波导管固定支架中设置两个支架组,分别与波导管托板3的两端相连对其进行固定。

支架组中设置倒扣型支架1。且两个支架组中的倒扣型支架1分别与两个相邻的轨枕连接。通过倒扣型支架1与轨枕的固定连接,实现支架组的固定。倒扣型支架1即为底部开口,可从轨枕的上方扣到轨枕上,使轨枕卡在倒扣型支架1的内部,进而可与轨枕固定连接的支架。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导管固定支架,通过在波导管托板3的两端分别设置支架组对其进行支撑固定,可对波导管托板3形成稳固的支撑,有利于保持波导管托板3的平稳固定,即有利于对波导管进行平稳牢固的支撑;且通过设置两个倒扣型支架1分别与两个轨枕相连,可使支架组与轨枕牢固稳定的连接,有利于对波导管进行牢固的固定支撑,该支架安装方便、操作简单。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倒扣型支架1呈倒U型,所述倒扣型支架1的两侧壁在开口端通过第一连接紧固件相连且所述第一连接紧固件位于所述轨枕的下方。

本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对倒扣型支架1与轨枕的连接进行了具体说明。倒扣型支架1可呈倒U型。倒U型支架从轨枕的上方扣在轨枕上,使得轨枕卡入支架的内部,此时,倒U型支架的开口端朝下。

可在倒扣型支架1的开口端设置第一连接紧固件将支架的两个侧壁相连起来,且使得轨枕位于倒扣型支架1的内部、第一连接紧固件的上方。即倒扣型支架1扣在轨枕上,两侧壁分别位于轨枕的两侧,且第一连接紧固件在倒扣型支架1的开口端形成阻挡,防止倒扣型支架1脱离轨枕,使得轨枕固定于倒扣型支架1的内部。从而实现倒扣型支架1与轨枕的牢固连接。

设置倒扣型支架1,便于将支架组固定于轨枕上以及在支架顶部设置波导管托板3,使支架组与轨枕牢固连接,从而有利于对波导管进行稳定的支撑。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1,所述第一连接紧固件包括:双头螺柱12;所述倒扣型支架1的侧壁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11且两侧壁上的第一安装孔11一一对应,所述双头螺柱12的两端分别与两侧壁在第一安装孔11处相连。

可采用双头螺柱12连接倒扣型支架1开口端的两侧壁。在倒扣型支架1扣在轨枕上时,双头螺柱12在轨枕的下方两端分别与倒扣型支架1的两侧壁相连。可在倒扣型支架1的两侧壁上靠近开口端的位置分别设置第一安装孔11,可为螺栓孔,用于与双头螺柱12的两端相连。

倒扣型支架1两侧壁上的第一安装孔11应成对出现,即两侧壁上第一安装孔11的数量相同,且位置应一一对应。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双头螺柱12,因此倒扣型支架1两侧壁上的第一安装孔11可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2,所述支架组还包括:底座2;所述底座2与所述倒扣型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的侧面上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长圆孔21,所述波导管托板3的端部在所述第一长圆孔21处通过第二连接紧固件与所述底座2相连。

设置底座2与倒扣型支架1固定连接,底座2用于与波导管托板3相连。波导管托板3与底座2可通过第二连接紧固件实现可拆卸连接。

可在底座2的侧面上设置第一长圆孔21,第二连接紧固件穿过第一长圆孔21以及穿过波导管托板3的侧壁或端面实现二者的连接。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长圆孔21,第二连接紧固件可在第一长圆孔21中移动,从而实现波导管托板3相对底座2的沿竖直方向移动,即实现波导管托板3的高度可调。

可在底座2的一个侧面上设置第一长圆孔21,将第二连接紧固件穿过第一长圆孔以及波导管托板3的端面来将二者连接;也可在底座2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第一长圆孔21,且两个侧面位于波导管托板3的两侧,此时,底座2的两个侧面与波导管托板3的两个侧面连接。

底座2可设置在倒扣型支架1的顶部,也可位于倒扣型支架1的侧面。底座2的具体设置以及与波导管托板3的具体连接,以能实现底座2对波导管托板3的稳定相连支撑固定且可设置呈竖直方向的第一长圆孔21以能实现波导管托板3的高度可调为目的,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底座2与倒扣型支架1可通过焊接连接,也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参考图5,底座2可呈U型,两侧壁用于与波导管托板3的侧壁相连;可在底座2的顶部设置盖板5对U型底座2的顶部开口进行封闭,提高支架的安全性。盖板5与底座2固定连接,可通过焊接连接或其他方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1和图2,所述底座2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分别设置两个并行的第一长圆孔21;所述波导管托板3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与所述第一长圆孔21相适应的第二安装孔,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长圆孔21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在底座2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两个相互平行且长度相同的第一长圆孔21。相应的,在波导管托板3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两个第二安装孔。且波导管托板3一个侧面上的第二安装孔的位置与底座2一个侧面上第一长圆孔21的位置一一对应。

设置两个并行的第一长圆孔21,可在两处对底座2和波导管托板3进行连接,有利于连接的牢固及对波导管托板3形成更加稳定的支撑。

进一步地,第二安装孔可为圆孔,而非长圆孔,从而对波导管托板3的位置进行更准确的固定,避免其发生上下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1和图3,所述波导管托板3上沿所述波导管托板3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多个第三安装孔31,所述波导管固定部件通过第三连接紧固件穿过部分所述第三安装孔31与所述波导管托板3相连使得所述波导管固定部件沿所述波导管托板3的长度方向位置可调。

本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对波导管托板3和波导管固定部件之间的连接进行了具体说明。波导管托板3与波导管固定部件可通过第三连接紧固件实现可拆卸连接。

可在波导管托板3上沿波导管托板3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第三安装孔31。可将第三连接紧固件穿过波导管固定部件和第三安装孔31实现二者的连接。

进一步地,第三连接紧固件穿过多个第三安装孔31中的其中一部分来实现波导管固定部件和波导管托板3的连接。使得第三连接紧固件穿过的第三安装孔31的具体位置可进行调节变换。从而使得波导管固定部件可带动波导管沿波导管托板3的长度方向进行位置调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波导管固定部件包括两个固定件41,两个固定件41分别通过第三连接紧固件穿过部分所述第三安装孔31与所述波导管托板3连接,在两个固定件41之间设置螺杆42,在所述螺杆42的外侧套设两个弹簧43,在两个弹簧43之间设置波导管。

本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对波导管固定部件的具体结构进行了说明。波导管固定部件可包括两个固定件41,两个固定件41分别与波导管托板3通过第三连接紧固件进行可拆卸连接。

两个固定件41之间设有间距,在两个固定件41之间设置螺杆42,螺杆4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件41相对的一侧相连。在螺杆42的外侧套设两个弹簧43,波导管设置在两个弹簧43之间。

在需要调整波导管在波导管托板3上的位置时,只需将两个固定件41拆下,放到合适的位置处然后再进行连接即可。将波导管与弹簧43相连设置,可在波导管发生形变或微小移动时,利用弹簧43来弥补波导管的变化,有利于整体结构的稳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紧固件包括螺栓22;所述第三连接紧固件包括螺栓22。

波导管托板3与底座2可通过螺栓22连接,波导管托板3与波导管固定部件同样可通过螺栓22连接,也可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以能实现可拆卸连接为目的,对此不做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41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二长圆孔,所述固定件41在所述第二长圆孔处与所述波导管托板3相连。

固定件41上需要设置安装孔用于穿过第三连接紧固件。可在固定件41上设置第二长圆孔,使在不改变第三连接紧固件穿过的第三安装孔31的情况下,同样可实现波导管固定部件的位置可调,有利于提高调节波导管位置的灵活性。

进一步地,参考图3,在每个固定件41上可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二长圆孔,以在多处与波导管托板3相连,提高连接的牢固性。

进一步地,波导管托板3可为U型结构,两侧边用于与底座2相连;也可设置为两个角钢,每个角钢的一个侧边用于与底座2相连、另一个侧边用于与波导管固定部件相连,可在两个角钢的另一个侧边上均设置第三安装孔31;波导管托板3也可为其他结构,以能实现同时与底座2和波导管固定部件相连为目的,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固定件41也可为角钢结构,对此不做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组表面整体设置热镀锌层,且所述热镀锌层的厚度大于等于86um。

在特殊环境下如沿海地区,因环境湿度、腐蚀性较强,波导管固定支架易发生锈蚀现象,影响使用。可在该支架组表面采用整体热镀锌处理,任何局部镀锌层不低于86um,可有效抗腐蚀。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一种波导管固定支架含2套支架组,将2套支架组通过倒扣型支架1分别扣装于碎石道床两相邻轨枕上。调整支架组中心至相邻钢轨中心水平距离为410mm(波导管安装水平距离要求)。

对于每1套支架组,使用2根双头螺柱12穿过倒扣型支架1侧壁上的第一安装孔11,在双头螺柱12两端分别加装螺母,拧紧以使支架组与轨枕固定牢固,从而使整套波导管固定支架固定于轨枕上,可进行波导管的安装及固定。

该固定支架中波导管托板3的高度以及波导管固定部件水平位置均可调,可使得波导管沿竖直方向及距钢轨水平距离可调,可大大提高该固定支架的适应性。

进一步地,采用镀锌工艺对支架组整体热镀锌;镀锌时需对螺纹孔进行保护或镀锌完成后对螺纹孔进行处理,任何局部锌层厚度不低于86um。可有效提高该支架组在高湿度、高盐分环境下的抗腐蚀性能。

该固定支架在安装时,可先将倒扣型支架1与轨枕扣装固定;然后将波导管托板3与底座2相连;之后,将波导管固定部件与波导管组装完成后与波导管托板3相连。

进一步地,参考图4,该固定支架中,倒扣型支架1的高度可为263-267mm;倒扣型支架1顶部与波导管固定部件安装波导管之后波导管顶部之间的距离可为146-148mm;图4所示底座2的宽度可为168-172mm;倒扣型支架1的宽度即沿轨枕长度方向的长度可为198-202mm;参考图2,两个支架组中底座2外缘之间的距离可为678-682mm;第一长圆孔21的长度可为36.5-97.5mm。倒扣型支架1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可根据轨枕的尺寸设置,可与轨枕的宽度相同,使得倒扣型支架1卡在轨枕上。该具体尺寸大小的固定支架适应性较强。

该固定支架通过倒扣型支架1可与轨枕牢固连接且采用镀锌工艺,克服了碎石道床条件下的支架安装及特殊环境下支架的易锈蚀的问题,该固定支架不仅可在碎石道床条件下安装,而且耐腐蚀性强,降低高湿度、高盐分环境下支架被锈蚀的几率。且该固定支架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和拆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