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油器的双重消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1845发布日期:2019-07-24 09:48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油器的双重消音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油器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注油器的双重消音结构。



背景技术:

注油器是一种机械润滑系统中输送润滑油的设备,主要包括盛装润滑油的桶体和和注油泵,注油泵一般包括气缸、泵体和提油管,为了降低注油器工作时的噪音,注油泵的泵体内通常设置有消音设备。现有技术中的消音设备通常使用排气通道和消音器相配合,这种设备安装困难,而且其消音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注油器的双重消音结构,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消音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注油器的双重消音结构,所述注油器由油桶和注油泵组成,所述注油泵包括气缸,泵体和提油管,所述泵体的泵体座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外筒的两侧设置有对称的弧形开口,开口处均覆盖有弧形侧盖板,所述侧盖板的底部设置有一排消音孔,所述消音孔与内筒之间设置有消音棉。

上述侧盖板和外筒上设置有螺钉孔,外筒上设置有与侧盖板相对应的安装凹槽,侧盖板通过螺钉与外筒紧固连接。

上述螺钉孔设置在侧盖板的两侧。

上述消音棉设置为两块,分别位于两块侧盖板的消音孔与内筒之间。

上述消音棉为弧形块,消音棉的两端相互接触连接。

上述消音棉完全填充消音孔与内筒间的空隙。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使用一排消音孔替代排气通道,通过缩小气体排放通道的孔径来达到消音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使用消音棉来加强消音效果,起到双重消音的协同作用。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消音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消音结构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注油泵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1、注油泵;2、气缸;3、泵体;4、提油管;5、泵体座;6、内筒;7、外筒;8、开口;9、侧盖板;10、消音孔;11、消音棉;12、螺钉孔;13、安装凹槽;14、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2:

一种注油器的密封防松结构,所述注油器由油桶和注油泵1组成,所述注油泵1包括气缸2,泵体3和提油管4,所述泵体3的泵体座5包括内筒6和外筒7,所述外筒7的两侧设置有对称的弧形开口8,开口8处均覆盖有弧形侧盖板9,所述侧盖板9的底部设置有一排消音孔10,所述消音孔10与内筒6之间设置有消音棉11。上述消音孔10和消音棉11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双重消音结构,共同降低注油器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

上述侧盖板9与外筒7的安装方式为:上述侧盖板9和外筒7上设置有螺钉孔12,外筒7上设置有与侧盖板9相对应的安装凹槽13,侧盖板9通过螺钉14与外筒7紧固连接,安装后侧盖板9与外筒7形成一个完整的圆柱形的筒体结构。

优选的,上述螺钉孔12设置在侧盖板9的两侧。

为了便于消音棉11的安装,上述消音棉11设置为两块,分别位于两块侧盖板9的消音孔10与内筒6之间。

优选的,上述消音棉11为弧形块,消音棉11的两端相互接触连接,两块消音棉11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为了达到最好的消音效果,上述消音棉11完全填充消音孔10与内筒6间的空隙。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