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外部铁圈的橡胶缓冲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7698发布日期:2019-09-17 20:00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外部铁圈的橡胶缓冲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外部铁圈的橡胶缓冲块。



背景技术:

橡胶材料弹性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且可以人工合成,价格低廉,应用范围很广,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橡胶的分子链可以交联,交联后的橡胶受外力作用发生变形时,具有迅速复原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很多车辆用于减震的缓冲块采用橡胶材料。但橡胶材料在空气中易老化,长期重复压力作用下局部易发生龟裂,导致失效,影响悬架性能。

如申请号为201220246458.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述的一种悬架系统缓冲块,其包括设有通孔的缓冲块本体,所述缓冲块本体的外侧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设有塑料环箍。通过在缓冲块本体的外侧设置环槽并压装塑料环箍,使缓冲块本体在受到沿通孔轴向压缩时,塑料环箍能够限制缓冲块本体的中部往外鼓出,以减少缓冲块本体的整体压缩量从而减缓较大形变状态下缓冲块的易损。

但是该申请中的塑料环箍具有耐用性差、易在较大的冲击力下损坏的缺点,同时,其上下两侧的橡胶易在挤压变形时和塑料环箍间发生挤压刮擦而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外部铁圈的橡胶缓冲块,通过该缓冲块,可以在缓冲块工作时有效的控制其形变量减慢损坏速度;同时具有较高的耐用性;同时,不易发生铁圈和缓冲块的磨损而进一步延长其寿命。

为实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外部铁圈的橡胶缓冲块,包括设有通孔的缓冲块基体,所述缓冲块基体的外侧设有环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槽内设有铁圈,所述环槽开口宽度等于所述铁圈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铁圈包括内外间隔设置的两个,其中内侧的所述铁圈围绕于所述环槽底部,位于外侧的所述铁圈围绕于所述环槽开口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两个所述铁圈间通过厚度小于所述铁圈的薄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缓冲块基体呈绕所述通孔的轴线转动形成的回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通孔内具有多个凹陷于所述通孔内壁的内缓冲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内缓冲槽间呈圆弧过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缓冲块基体外表面具有多个凹陷于其外壁面的外缓冲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缓冲块基体外表面上端在由下向上的方向呈向内的渐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缓冲块基体外表面下端在由上向下的方向呈向内的渐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 通过铁圈的高强度和耐用性在卡箍限位缓冲块基体后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2. 通过内外两个铁圈的设置同时实现对缓冲块内的卡箍限位与对缓冲块外挤压形变时的橡胶的导向限位,防止发生相互切割,延长缓冲块基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各项分别为:1缓冲块基体,11通孔,12环槽,13内缓冲槽,14外缓冲槽,2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有外部铁圈的橡胶缓冲块,包括具有通孔11并通过通孔11套接在悬架的轴外侧的缓冲块基体1,缓冲块基体1由橡胶制成,具有良好的弹性和缓冲性能。缓冲块基体1呈绕通孔11的轴线转动形成的回转体。缓冲块基体1的外侧开有一个矩形截面的环槽12,环槽12内卡接有铁圈2,铁圈2安装时可为将缓冲块基体1压小后装入。环槽12开口宽度等于铁圈2厚度,即将铁圈4恰好夹持在中间,从而使得铁圈2和缓冲块基体1间呈良好、持续的接触防止损伤。铁圈2包括内外间隔设置的两个,其中内侧的铁圈2围绕于环槽12底部,位于外侧的铁圈2围绕于环槽12开口处,内侧的铁圈2用于卡箍缓冲块基体1减少其压缩时的易损形变,外侧的铁圈2用于接触限位环槽12的开口处的橡胶,为其沿铁圈的伸缩形变提供导向支持作用,减少其磨损。两个铁圈2间通过厚度小于铁圈2的薄板连接,即在本实施例中呈一个整体的铁质圆环,在其中部通过两侧机加工呈厚度更小的薄板形成与环槽12接触的外环铁圈和内环铁圈。通过内外铁圈2的设置可以具有良好的限位支撑性的同时有效减轻重量。

本实施例中,通孔11内具有两个沿环槽12的中心平面对称凹陷于通孔11内壁的内缓冲槽13。内缓冲槽13间呈圆弧过渡。内缓冲槽13用于减少与悬架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摩擦损耗,同时通过内缓冲槽13的空间为其压缩形变提供空间,防止挤压变形损耗。圆弧过渡的内缓冲槽13可以提高与悬架接触及压缩时相对运动中的引动平顺性,提高缓冲效果并减少磨损。

本实施例中,缓冲块基体1外表面具有凹陷于其外壁面的两个外缓冲槽14。外缓冲槽14也用于提供缓冲时压缩形变的空间。

本实施例中,缓冲块基体1外表面上端在由下向上的方向呈向内的渐小。缓冲块基体1外表面下端在由上向下的方向呈向内的渐小。从而实现初始压缩缓冲动作时刚度较小,缓冲柔软感觉更好。即起到渐进的缓冲作用,从而获得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并提高车辆的承载能力。

以上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