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消防栓用骨架包胶阀瓣密封圈及应用其的湿式消防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8192发布日期:2019-08-31 02:12阅读:1154来源:国知局
湿式消防栓用骨架包胶阀瓣密封圈及应用其的湿式消防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式消防设施,尤其涉及一种湿式消防栓用骨架包胶阀瓣密封圈及应用其的湿式消防栓。



背景技术:

消防栓是一种固定式消防设施,主要供消防车从市政给水管网或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取水实施灭火,也可以直接连接水带、水枪出水灭火。湿式消防栓适用于温度在4℃~70℃的环境,且准工作状态下管道及栓体内充满压力水的工况。

湿式消防栓一般设置三路出水口,可供一路消防车和两路水带同时或分别出水,三路出水通道结构一致,每一路出口都是一个单独的阀门,可以独立使用和操作。准工作状态下每一路出口都承受着管道内的压力,且不允许有泄漏,确保在消防栓使用时,提供用水需要。以其中一路阀门为例:阀门主要设有阀轴、轴杆螺母、阀瓣、阀瓣密封圈及喷嘴;所述阀轴水平穿入阀体也即消防栓壳体,所述阀瓣通过紧固件与阀轴出水端连接,阀瓣密封圈通过压圈固装在阀瓣上,所述喷嘴固装在壳体上,阀瓣通过阀瓣密封圈与喷嘴密封接触,阀轴操作端穿过固装在壳体上的所述轴杆螺母,伸出壳体外并固连操作螺母,由所述操作螺母带动的阀轴沿轴杆螺母螺旋水平移动实现阀瓣与喷嘴间的开启或密封接触,喷嘴盖覆盖喷嘴固装在壳体上,壳体底端法兰处为进水口。

这里,压圈作为紧固件将阀瓣密封圈组装在阀瓣上构成密封副之一侧,喷嘴作为密封副的另一侧安装在消防栓壳体上。实际上是阀瓣密封圈用于每一路出口处,与喷嘴形成密封副,来实现湿式消防栓准工作状态下的密封,达到零泄漏。因此,阀瓣密封圈是关系到消防栓的阀门在准工作状态下能否密封的重要零件。

但现有湿式消防栓阀瓣密封圈均采用如图1所示的整体橡胶阀瓣密封圈E,其材质为单一橡胶,由于橡胶层较厚,橡胶在硫化时容易出现内层硫化不均匀、分层等缺陷,造成阀瓣承压能力小,尤其密封面易出现橡胶撕裂现象,继而引起阀门泄漏,此外整体橡胶的橡胶用量大使成本提高。因此,如何改进阀瓣密封圈的结构,提高其结构强度及承压能力,进而提高密封性能,并降低成本成为业界关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湿式消防栓用骨架包胶阀瓣密封圈及应用其的湿式消防栓,由于增设了钢质骨架使阀瓣密封圈强度增强,从而承压能力增强且不易出现橡胶撕裂现象,密封效果明显提高;而采用该阀瓣密封圈的湿式消防栓同样承压能力增强,且供水密封效果明显提高,尤其橡胶用量减小使阀瓣密封圈和整机成本下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湿式消防栓用骨架包胶阀瓣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是由钢质骨架和包覆其外的橡胶层构成,所述钢质骨架为一圆环形板,且其一侧环周外沿设置为环周倒角坡面,包覆橡胶层后的所述环周倒角坡面为所述密封圈的密封面。

一种湿式消防栓,包括壳体,基于所述壳体设置三路供水阀门,每路阀门主要设有阀轴、轴杆螺母、阀瓣、阀瓣密封圈及喷嘴;所述阀轴水平穿入壳体,所述阀瓣通过紧固件与阀轴出水端固接,阀瓣密封圈通过压圈固装在阀瓣上,所述喷嘴固装在壳体上,阀瓣通过阀瓣密封圈与喷嘴密封接触,阀轴操作端穿过固装在壳体上的所述轴杆螺母,伸出壳体外并固连操作螺母,由所述操作螺母带动的阀轴沿轴杆螺母螺旋水平移动实现阀瓣与喷嘴间的开启或密封接触,喷嘴盖覆盖喷嘴固装在壳体上,壳体底端法兰处为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瓣密封圈采用上述骨架包胶阀瓣密封圈,所述阀瓣密封圈通过其环周倒角坡面与喷嘴密封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提供出一种湿式消防栓用骨架包胶阀瓣密封圈,橡胶包覆在钢质骨架上,密封面处有了刚性支撑,又因减少了橡胶用量,克服了硫化时容易出现内层硫化不均匀、分层等缺陷,且不易出现橡胶撕裂现象,使阀瓣密封圈强度增强,承压能力增强,密封效果明显提高,加骨架后,橡胶用量减少,降低了制作成本;此外还提供了采用该阀瓣密封圈的湿式消防栓,因阀瓣密封圈强度增强,承压能力增强,同样使湿式消防栓的密封面处承压能力增强,供水通路密封效果明显提高,且因阀瓣密封圈橡胶用量减少,整机成本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湿式消防栓的整体橡胶阀瓣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湿式消防栓用骨架包胶阀瓣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湿式消防栓消防车阀门位置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湿式消防栓水带阀门位置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A消防车阀门,B、C水带阀门,E整体橡胶阀瓣密封圈,

1壳体,2链环,3 A喷嘴盖,4 A喷嘴,41环周坡面,5 A喷嘴垫片,6 A压圈,7a A阀瓣密封圈,7b B、C阀瓣密封圈,71钢质骨架,72橡胶层,73环周倒角坡面,8 A阀瓣,9 A阀轴,10紧固螺母,11 B阀轴,12 C阀轴,13 A轴杆螺母,14操作螺母,15六角螺母,16 B、C喷嘴盖,17 B、C喷嘴,18 B、C喷嘴垫片,19 B、C压圈,21 B、C阀瓣,22 B阀轴螺母,23 C阀轴螺母。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2示出一种湿式消防栓用骨架包胶阀瓣密封圈7,其特征在于是由钢质骨架71和包覆其外的橡胶层72构成,所述钢质骨架71为一圆环形板,且其一侧环周外沿设置为环周倒角坡面,包覆橡胶层后的所述环周倒角坡面73为所述密封圈的密封面。在实际制作中,钢质骨架采用普通碳素钢即可。

由于橡胶层72包覆在钢制骨架71上,密封面处有了刚性支撑,又因减少了橡胶用量,克服了硫化时容易出现内层硫化不均匀、分层等缺陷,且不易出现橡胶撕裂现象,使阀瓣密封圈强度增强,承压能力增强,密封效果明显提高,加骨架后,橡胶用量减少,降低了制作成本.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了实施例1的骨架包胶阀瓣密封圈7的湿式消防栓。该湿式消防栓如图3-4所示,设置三路出水口可供一路消防车和两路水带同时或分别出水,三路出水通道结构一致,每一路出口都是一个单独的阀门。如图3所示,消防车阀门A给消防车供水、水带阀门B、C,给水带提供水源。三个阀门可以独立使用和操作,准工作状态下每一路出口都承受着管道内的压力,且不允许有泄漏,确保在消防栓使用时,提供用水需要。

本例提供的湿式消防栓,包括壳体1,基于所述壳体设置三路供水阀门:消防车阀门A,水带阀门B、C,也即三路供水阀门共用壳体1作为阀体。每路阀门主要设有阀轴、轴杆螺母、阀瓣、阀瓣密封圈及喷嘴。现以其中一路消防车阀门A为例说明采用了实施例1的骨架包胶阀瓣密封圈7的湿式消防栓的结构及原理。本例中,骨架包胶阀瓣密封圈分别为消防车阀门A的骨架包胶阀瓣密封圈7a,水带阀门B、C的骨架包胶阀瓣密封圈7b,

参见图3,所述A阀轴9水平穿入壳体1,所述A阀瓣8通过紧固螺母10与A阀轴9出水端固接,A阀瓣密封圈7a通过A压圈6固装在A阀瓣8上。

所述A喷嘴4固装在壳体1上,A阀瓣8通过A阀瓣密封圈7a与A喷嘴4密封接触,阀轴操作端穿过固装在壳体1上的所述A轴杆螺母13,伸出壳体外并固连操作螺母14,由操作螺母14带动的A阀轴9沿A轴杆螺母13螺旋水平移动实现A阀瓣8与A喷嘴4间的开启或密封接触,A喷嘴盖3覆盖A喷嘴4固装在壳体1上,壳体底端法兰处为进水口,水由此送入壳体内。

本湿式消防栓的特征在于所述A阀瓣密封圈7a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骨架包胶阀瓣密封圈7,在组装中,所述阀瓣密封圈通过其环周倒角坡面73与A喷嘴4密封接触。这里,A压圈6作为紧固件将A阀瓣密封圈7a组装在A阀瓣8上构成密封副之一侧,A喷嘴4作为密封副的另一侧安装在消防栓壳体1上。实际上是A阀瓣密封圈7a与A喷嘴4形成密封副,来实现湿式消防栓准工作状态下的密封,在实际制作中,A喷嘴4设有与A阀瓣密封圈7a的环周倒角坡面73相吻合的环周坡面41,A阀门关闭时,环周倒角坡面73与环周坡面41密封接触,实现湿式消防栓准工作状态下的密封。

图4示出了消防栓水带阀门B、C位置的俯视剖视结构。水带阀门B、C的结构与消防车阀门A结构完全相同,B、C阀瓣密封圈7b的结构与A阀瓣密封圈7a的结构也相同,阀门工作原理及B、C阀瓣密封圈7b与B、C喷嘴17形成密封副的密封原理也与消防车阀门A完全相同,只是适应水带供水的需要,其部分零部件尺寸规格有所不同。如B、C喷嘴,B、C阀瓣,B、C阀瓣密封圈,B、C压圈及B、C阀轴等。而消防车阀门A则是适应消防车的结构要求确定其喷嘴、阀瓣、阀瓣密封圈及压圈等零部件的尺寸。

可以看出,由于采用了实施例1的骨架包胶阀瓣密封圈,本实施例中的湿式消防栓的三个阀门,消防车阀门A及两个水带阀门B、C因A阀瓣密封圈、B阀瓣密封圈及C阀瓣密封圈强度增强,承压能力增强,使密封面处承压能力增强,且供水通路密封效果明显提高,又因阀瓣密封圈橡胶用量减少,使湿式消防栓整机成本降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和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