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功耗自保持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9877发布日期:2019-07-24 09:39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功耗自保持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功耗自保持电磁阀。



背景技术:

自保持电磁阀是工业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用的执行器。它在接受电控信号后能自动开启或关闭,实现对管道中的流体介质的通断进行二位式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

目前的自保持电磁阀,其结构为先导式膜片一级驱动,先导头依靠永磁和电磁力的相互作用推动铁芯克服弹力打开和封闭先导孔。先导孔的孔径大小D=2mm左右,在高压力情况下,先导孔承受的压力F=PS与压强成正比,以1.6Mpa压强为例,先导孔承受压力F=1.6x106x3.14x10-6≈5N,此先导孔压力相对较大。为克服先导孔压力,电磁线圈和永磁体的规格选用比较大,导致制造成本高,此外,电磁线圈的功耗大,不节能环保。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低功耗自保持电磁阀,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低功耗自保持电磁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功耗自保持电磁阀,包括阀体和先导组件;所述阀体上设有相互隔开的阀体进口和阀体出口,所述阀体进口和所述阀体出口通过第一空腔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用于开闭所述阀体出口的第一膜片,所述第一膜片和所述第一空腔的顶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阀体内还设有与所述阀体出口连通的阀体通道;所述先导组件包括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的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膜片下盖、第二膜片、膜片固定盘、第二弹簧、膜片上盖以及动铁机构;所述膜片下盖上设有与所述阀体通道连通的连接管道以及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二膜片的边缘夹固于所述膜片下盖和所述膜片上盖中间;所述第二膜片与所述膜片上盖的底面之间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一连通孔通过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连接管道连通;所述膜片固定盘设于所述第二膜片的中部;所述第二弹簧设于所述膜片固定盘和所述第二空腔的顶壁之间;所述第二膜片用于开闭所述连接管道;所述膜片上盖上设有先导孔以及第二连通孔,所述先导孔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第二空腔相通,所述动铁机构用于开闭所述先导孔;所述先导孔的下方设有与其相通的第三连通孔;所述连接管道的侧壁上设有与其相通的第四连通孔,所述第三连通孔和所述第四连通孔连通。

较优地,所述动铁机构包括线圈、静铁芯、永磁体、第三弹簧和动铁芯,所述静铁芯固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线圈围绕所述静铁芯设置,所述膜片上盖与所述静铁芯之间形成行程空腔,所述动铁芯活动设于所述行程空腔内,所述第三弹簧设于所述动铁芯和所述静铁芯中间;所述永磁体设于所述线圈的下方;所述动铁芯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先导孔相对应的胶堵头。

较优地,所述先导孔的直径为0.15mm~0.25mm。

较优地,所述第一连通孔的进口处设有第一过滤网。

较优地,所述膜片上盖的底面上设有第二过滤网。

较优地,所述静铁芯的外周面上设有与其套接的多个第一密封圈。

较优地,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线圈电性连接的防水引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电磁阀采用二级先导结构,从而降低了作用在动铁芯上的力,由于动铁芯是由线圈驱动的,因此,线圈的功耗也降低了,最终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功耗自保持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功耗自保持电磁阀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膜片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膜片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如图1-5所示,一种低功耗自保持电磁阀,包括阀体1和先导组件2。所述阀体1上设有相互隔开的阀体进口11和阀体出口12,所述阀体进口11和所述阀体出口12通过第一空腔13连通。所述第一空腔13内设有用于开闭所述阀体出口12的第一膜片14。所述第一膜片14和所述第一空腔13的顶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5。所述阀体1内还设有与所述阀体出口12连通的阀体通道16。所述先导组件2包括与所述阀体1固定连接的壳体21以及设于所述壳体21内的膜片下盖22、第二膜片23、膜片固定盘24、第二弹簧25、膜片上盖26以及动铁机构27。所述膜片下盖22上设有与所述阀体通道16连通的连接管道221以及与所述第一空腔13连通的第一连通孔222。所述第二膜片23的边缘夹固于所述膜片下盖22和所述膜片上盖26中间。所述第二膜片23与所述膜片上盖26的底面之间形成第二空腔28,所述第一连通孔222通过所述第二空腔28与所述连接管道221连通。所述膜片固定盘24设于所述第二膜片23的中部。所述第二弹簧25设于所述膜片固定盘24和所述第二空腔28的顶壁之间。所述第二膜片23用于开闭所述连接管道221。所述膜片上盖26上设有先导孔261以及第二连通孔262,所述先导孔261的直径为0.15mm~0.25mm。所述先导孔261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孔262与所述第二空腔28相通,所述动铁机构27用于开闭所述先导孔261。所述先导孔261的下方设有与其相通的第三连通孔263。所述连接管道221的侧壁上设有与其相通的第四连通孔223,所述第三连通孔263和所述第四连通孔223连通。

请参阅图2,所述动铁机构27包括线圈271、静铁芯272、永磁体273、第三弹簧274和动铁芯275。所述静铁芯272固设于所述壳体21的顶部,所述线圈271围绕所述静铁芯272设置,所述膜片上盖26与所述静铁芯272之间形成行程空腔276,所述动铁芯275活动设于所述行程空腔276内,所述第三弹簧274设于所述动铁芯275和所述静铁芯272中间。所述永磁体273设于所述线圈271的下方。所述动铁芯275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先导孔261相对应的胶堵头277。

该低功耗自保持电磁阀的工作原理为:该电磁阀在关闭状态时,动铁芯275受第三弹簧274的弹力作用向下压,胶堵头277堵住先导孔261,此时,第二膜片23受第二弹簧25的弹力作用向下压并堵住连接管道221的孔口,使得第一空腔13内的压力保持平衡,第一膜片14受第一弹簧15的弹力作用向下压并堵住阀体出口12的进口端,从而隔断阀体进口11和阀体出口12之间的连通,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该电磁阀打开时,线圈271通电并在动铁芯275上产生磁场,动铁芯275在永磁体273的磁性斥力的作用下克服第三弹簧274的弹力后向上运动,第二空腔28内的高压气体通过第二连通孔262进入先导孔261,再从第三连通孔263进入四连通孔223,最后气体依次通过连接管道221和阀体通道16排出阀体出口12。当第二空腔28内压力降低后,第二膜片23受到的压力不平衡并在压力的驱动下克服第二弹簧25的弹力作用向上移动,导致第一连通孔222和连接管道221形成通路,第一空腔13内的高压气体依次通过第一连通孔222和连接管道221,从阀体出口12排出。此时,第一膜片14受到的压力不平衡并在压力的驱动下克服第一弹簧15的弹力作用向上移动,从而使阀体进口11和阀体出口12连通,阀门打开。该电磁阀采用二级先导结构,从而降低了作用在动铁芯275上的力,由于动铁芯275是由线圈271驱动的,因此,线圈271的功耗也降低了,最终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由于先导孔261的直径仅为0.15mm~0.25mm,线圈271功耗P=0.3W,脉宽10ms,单次动作耗电0.17x10-8度,累计动作59600万次耗一度电,节能效果优异。

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连通孔222的进口处设有第一过滤网224。第一过滤网224的作用是过滤杂质,防止杂质进入第二空腔28中。

请参阅图2,所述膜片上盖26的底面上设有第二过滤网264。第二过滤网264的作用是过滤杂质,防止杂质通过第二连通孔262进入先导孔261中。

请参阅图2,所述静铁芯272的外周面上设有与其套接的多个第一密封圈278。第一密封圈278起到增强密封性能的作用。

请参阅图1,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与所述线圈271电性连接的防水引线29。防水引线29提高了该电磁阀的整体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电磁阀采用二级先导结构,从而降低了作用在动铁芯上的力,由于动铁芯是由线圈驱动的,因此,线圈的功耗也降低了,最终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和本实用新型相似结构及其方法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所有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