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力器阻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10476发布日期:2020-03-31 10:55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臂力器阻尼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臂力器阻尼。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阻尼器的阻力一般是不可以调节的,一般是一个定值,不能适应不同的使用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实现不同阻力的臂力器阻尼。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臂力器阻尼,包括储油筒、浮动活塞、空心活塞杆、调节阀杆、中空螺杆和用于调节阻力大小的调节机构,所述储油筒的左端设有油封座,油封座上设有油封和耐磨轴套,其右端设有连接头,连接头靠近空心活塞杆的一侧设有气室,其另一侧设有气嘴,气室内充有氮气,所述气室通过气嘴与供气装置连接,所述空心活塞杆穿过油封、耐磨轴套伸入到储油筒内,且其右端上设有活塞,该活塞与储油筒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活塞上设有通孔,且在活塞的左侧设有用于遮挡通孔且可变形的阀片,所述阀片安装在空心活塞杆上,所述浮动活塞位于空心活塞杆与气室之间并与储油筒的内壁密封连接,将储油筒内腔分成气油两腔;所述气室与储油筒的气腔连通;

调节机构与调节阀杆的左端连接,所述调节阀杆位于空心活塞杆内,所述调节阀杆的左部通过密封圈与空心活塞杆密封连接,所述中空螺杆安装在空心活塞杆的右端内,调节阀杆的右部外径小于其中左部外径,调节阀杆的右端呈锥度状并与中空螺杆的内腔配合,调节阀杆的右部外径大于等于中空螺杆的内径;

所述空心活塞杆的右部上设有与其中心孔连通的侧壁孔,该侧壁孔位于活塞的左侧并同时与储油筒的油腔连通,通过调节旋钮带动调节阀杆左右移动,实现调节阀杆与中空螺杆之间间隙大小的变化,进而实现阻力大小的调节;当空心活塞杆拉长时,阀片闭合,同时位于活塞左侧的油液从空心活塞杆上的侧壁孔流入调节阀杆右部与空心活塞杆之间的间隙,然后从调节阀杆与中空螺杆之间的间隙流入到活塞右侧的油腔内,同时气室中的氮气推动浮动活塞向左移动,达到阻力均匀无空程;

当空心活塞杆压短时,阀片张开,同时位于活塞右侧的部分油液从调节阀杆右端与中空螺杆之间的间隙流入调节阀右部与空心活塞杆之间的间隙,然后从空心活塞杆上的侧壁孔流入到活塞左侧的油腔内,与此同时,一部分油液从活塞上的通孔流入到活塞左侧的油腔内,还有部分油液推动浮动活塞向右移动,氮气被压缩。

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旋钮、调节螺杆、钢珠座和调节螺钉,所述钢珠座安装在空心活塞杆的左端上,所述调节螺杆通过响声弹簧及钢珠安装在钢珠座上,并通过该调节螺钉与调节阀杆的左端连接,所述调节旋钮安装在调节螺杆上;弹簧套装在空心活塞杆外,其左端与油封座连接,其右端与空心活塞杆的右部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油封座与储油筒内壁之间、浮动活塞与储油筒内壁之间、气室与储油筒内壁之间均通过o型密封圈密封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气嘴与连接头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气嘴的底部设有密封橡胶,所述气嘴上设螺栓堵头,该螺栓堵头与气嘴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

1.本发明为单缸充气设计,因有浮动活塞处于任何角度都不会产生有空程和阻力不均匀,上一代是双缸产品拉长时储油筒内油液不饱满,从而使油液补偿不及时产生空程,对产品的使用角度有局限;

2.内有氮气使油液饱满,使用时阻力均匀,更舒适;

3.储油筒,连接头,调节旋钮全部为铝合金材料,降低产品重量使用时更轻松;因铝合金材料表面可氧化任何颜色,使其更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在拉长时,油液流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在压短时,油液流动示意图。

图5是图3中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5,一种臂力器阻尼,包括储油筒14、浮动活塞18、空心活塞杆12、调节阀杆7、中空螺杆17和用于调节阻力大小的调节机构,所述储油筒14的左端设有油封座11,油封座11上设有油封8和耐磨轴套10,其右端设有连接头24,连接头24靠近空心活塞杆12的一侧设有气室26,其另一侧设有气嘴21,气室26内充有氮气,所述气室26通过气嘴21与供气装置连接,所述空心活塞杆12穿过油封8、耐磨轴套10伸入到储油筒14内,且其右端上设有活塞16,该活塞16与储油筒14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活塞16上设有通孔,且在活塞16的左侧设有用于遮挡通孔且可变形的阀片15,所述阀片15安装在空心活塞杆12上,弹簧27套装在空心活塞杆12外,其左端与油封座11连接,其右端与空心活塞杆12的右部连接;所述浮动活塞18位于空心活塞杆12与气室26之间并与储油筒14的内壁密封连接,将储油筒14内腔分成气油两腔;所述气室26与储油筒14的气腔连通;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旋钮1、调节螺杆2、钢珠座4和调节螺钉5,所述调节阀杆7位于空心活塞杆12内,调节阀杆7的左部通过密封圈与空心活塞杆12密封连接,所述钢珠座4安装在空心活塞杆12的左端上,所述中空螺杆17安装在空心活塞杆12的右端内,所述调节螺杆2通过响声弹簧及钢珠3安装在钢珠座4上,并通过该调节螺钉5与调节阀杆7的左端连接,所述调节旋钮1安装在调节螺杆2上,调节阀杆7的右部外径小于其中左部外径,调节阀杆7的右端呈锥度状并与中空螺杆17的内腔配合,调节阀杆7的右部外径大于等于中空螺杆的内径;

所述空心活塞杆12的右部上设有与其中心孔连通的侧壁孔,该侧壁孔位于活塞16的左侧并同时与储油筒14的油腔连通,通过调节旋钮1带动调节阀杆7左右移动,实现调节阀杆7与中空螺杆17之间间隙大小的变化,进而实现阻力大小的调节;当空心活塞杆12拉长时,阀片15闭合,同时位于活塞左侧的油液13从空心活塞杆12上的侧壁孔流入调节阀杆7右部与空心活塞杆12之间的间隙,然后从调节阀杆7与中空螺杆17之间的间隙流入到活塞右侧的油腔内,同时气室26中的氮气推动浮动活塞18向左移动,达到阻力均匀无空程;

当空心活塞杆12压短时,阀片15张开,同时位于活塞右侧的部分油液从调节阀杆右端与中空螺杆17之间的间隙流入调节阀右部与空心活塞杆12之间的间隙,然后从空心活塞杆12上的侧壁孔流入到活塞左侧的油腔内,与此同时,一部分油液从活塞16上的通孔流入到活塞左侧的油腔内,还有部分油液推动浮动活塞18向右移动,氮气被压缩。

进一步,所述油封座11与储油筒内壁之间、浮动活塞18与储油筒内壁之间、气室26与储油筒14内壁之间均通过o型密封圈密封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气嘴21与连接头24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22,气嘴21的底部设有密封橡胶23,所述气嘴21上设螺栓堵头,该螺栓堵头与气嘴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20。密封橡胶23与o型密封圈20起到双重密封的作用。充气工具是一根针,可以插穿密封橡胶,充好气后拔出针螺栓堵头,在充气好后再拧到气嘴上。

本实施例中,活塞16通过锁紧螺母安装在空心活塞杆12上,中空螺杆17同时与空心活塞杆12上的侧壁孔、储油筒14的油腔连通;钢珠座4的头部位于空心活塞杆12的左侧,其尾部伸入到空心活塞杆12内,调节螺杆2的头部上设有弹簧安装孔,响声弹簧的安装在该弹簧安装孔内,且其右端与钢珠连接,钢珠座4的端面上沿周向均布有多个钢珠凹槽,钢珠被响声弹簧挤压在钢珠凹槽内,调节螺杆2的杆部伸入到钢珠座4的中心孔内,调节螺杆2的杆部通过调节螺钉5与调节阀杆7的左端连接,调节阀杆7的左部与空心活塞杆12之间设有两个o型密封圈6;油封座11与储油筒14之间设有两个o型密封圈9,浮动活塞18与储油筒内壁之间设有两个o型密封圈19,气室26与储油筒内壁之间设有两个o型密封圈25;调节旋钮1、连接头24、油封座11、储油筒14均为铝合金制成。气嘴21为六角气嘴。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浮动活塞18右侧的箭头为氮气的运动方向,在浮动活塞18左侧的箭头为油液的流动轨迹;旋转调节旋钮1可实现阻力大小的调节,左右拉动调节旋钮1可以实现空心活塞杆12的左右移动。拉长时,储油空间体积变大,使氮气推动浮动活塞18移动,从而达到储油腔的油液饱满,达到阻力均匀无空程;压短时,储油空间体积变小,使油液推动浮动活塞18移动,氮气压缩。阀片15在空心活塞杆拉长时,在油液的压力下将活塞上的通孔遮挡,即阀片15处于闭合状态,在空心活塞杆12压短时,在油液的作用下使得阀片15脱离活塞上的通孔,即阀片15处于张开状态。

如图5所示,旋转调节旋钮1使得调节阀杆7移动,因调节阀杆7的右端部为锥度状,向左移动时,与中空螺杆17的间隙变大从而阻力变小,向右移动时,间隙变小从而阻力变大。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通过调节调节旋钮1带动调节螺杆2旋转,调节螺杆2通过调节螺钉5带动调节阀杆7左右移动,调节阀杆7左右移动使其与中空螺杆17的间隙变大变小,调节阀杆7的右端部为锥度状,从而产生流量的大小使其阻力产生大小。本发明是用于臂力器上,通过旋转调节旋钮1,达到不同的阻力,来对应不同需求人的健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