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换挡拉丝卡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91108发布日期:2020-03-27 19:40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选换挡拉丝卡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选换挡拉丝卡接结构。



背景技术:

驾驶员操纵换挡手柄来牵引选换挡拉丝,再由选换挡拉丝力传递至变速器,从而实现换挡,这一力的传递过程中,选换挡拉丝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保证可靠的传递力,一种安全可靠的卡接结构非常重要。常用的选换挡拉丝卡接结构如图7和图8所示,设计一个独特的锁扣结构安装在变速器支架上,通过设置多个卡爪和定位爪来实现对拉丝接头的固定。这种结构对锁扣的精度要求较高,加工成本高,且不易拆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选换挡拉丝卡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选换挡拉丝卡接结构加工成本高且不易拆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选换挡拉丝卡接结构,用于连接选换挡拉丝与变速器支架,所述选换挡拉丝卡接结构包括:

接头,所述接头内形成供所述选换挡拉丝容置的通槽;

卡合部,设于所述变速器支架,所述卡合部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接头且在所述卡合部的内侧面与所述接头的外侧面之间限定出间隙;以及,

卡环,活动套设于所述接头,所述卡环包括填充部,所述填充部至少部分填充所述间隙,以使所述接头、所述卡合部以及所述卡环相互抵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接头的外侧面向外突出形成第一凸环和第二凸环,所述第一凸环与所述第二凸环间隔形成环绕所述接头设置的环形槽;

所述卡合部具有与所述环形槽凹凸配合的围合段,所述围合段至少部分环绕所述接头设置,以使所述围合段的内侧面与所述环形槽的槽底之间限定出所述间隙。

可选地,所述第二凸环具有背离所述第一凸环的外侧,所述第二凸环上开设沿所述环形槽的槽宽方向延伸的通孔;

所述卡环包括主体部和所述填充部,所述主体部套设于所述接头且位于所述第二凸环的外侧,所述填充部自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第二凸环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填充部穿设所述通孔,所述主体部相对所述第二凸环活动,以使所述填充部具有穿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环形槽的锁紧位置和退出所述环形槽的抽离位置,所述填充部位于所述锁紧位置时,所述填充部的外侧面抵接所述卡合部的内侧面。

可选地,所述填充部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填充部在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第二凸环的一端沿所述主体部的周向相互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通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对应多个所述填充部设置。

可选地,所述选换挡拉丝卡接结构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分别连接所述卡环和所述接头,用以驱使所述填充部在所述锁紧位置和所述抽离位置之间移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第三凸环,自所述接头的外侧面向外突出形成,所述第三凸环位于所述第二凸环的外侧;

限位凸环,自所述主体部的内侧面向内突出形成,所述限位凸环位于所述第二凸环与所述第三凸环之间,所述限位凸环、所述接头、所述主体部以及所述第三凸环共同围合形成容置腔;以及,

弹簧,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凸环,另一端连接所述限位凸环;

其中,所述弹簧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填充部位于所述锁紧位置;所述弹簧位于压缩位置时,所述填充部位于所述抽离位置。

可选地,所述卡合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抵接所述第一凸环,且所述第二侧抵接所述第二凸环。

可选地,所述卡合部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自由端以及连接两个所述自由端的所述围合段,两个所述自由端间隔形成开口,两个所述自由端之间的间距为d1,所述环形槽的槽底的直径为d2,所述d2与所述填充部的外侧面到所述环形槽的槽底的距离之和为d3,其中,d2≤d1<d3。

可选地,两个所述自由端朝向所述第二凸环的一侧均设有第一导斜面,所述第一导斜面面向所述第二凸环且朝向所述第一凸环延伸;

所述填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斜面贴合的第二导斜面,推动所述卡环自所述开口向所述围合段移动时,所述第一导斜面与所述第二导斜面滑动抵接以推动所述填充部移动至所述抽离位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选换挡拉丝卡接结构包括接头、卡合部和卡环,卡合部可拆卸地套设在接头上,卡环可活动地套设在接头上,实际应用时,将卡合部套在接头上,然后将卡环推入卡合部与接头之间的间隙,使得卡环的外侧抵接卡合部、卡环的内侧抵接接头,即可实现三者的相对固定,进而实现将拉丝固定在变速器支架上;推动卡环脱离间隙即可实现拆装。本发明提供的卡接结构结构简单、易于加工、耗费成本较低,且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选换挡拉丝卡接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选换挡拉丝卡接结构的截面图;

图3为图1中卡环和接头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卡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选换挡拉丝卡接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的选换挡拉丝卡接结构的结构图;

图8为图7中拉丝卡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7和图8示出了目前常用的选换挡拉丝卡接结构。该结构包括拉丝卡片20a和开设有特殊卡槽的拉丝支架10a。拉丝卡片20a包括定位环、设置在定位环底部的定位爪21a以及设置在定位环开口处两侧的卡爪。且为了使固定牢固,卡爪结构复杂,不仅设有与卡槽配合的支架卡爪223a,还设有横向自锁爪222a和纵向自锁爪221a。这种结构对锁扣的精度要求较高,加工成本高,且不易拆装。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选换挡拉丝卡接结构100,图1至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选换挡拉丝卡接结构100的一实施例,选换挡拉丝卡接结构100用于连接选换挡拉丝与变速器支架10,选换挡拉丝卡接结构100包括接头1、卡合部2和卡环3。以下结合具体的附图主要对选换挡拉丝卡接结构100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2,选换挡拉丝卡接结构100包括接头1、卡合部2和卡环3。接头1内形成供选换挡拉丝容置的通槽11;卡合部2设于变速器支架10,卡合部2可拆卸地套设于接头1且在卡合部2的内侧面与接头1的外侧面之间限定出间隙22;卡环3活动套设于接头1,卡环3包括填充部31,填充部31至少部分填充间隙22,以使接头1、卡合部2以及卡环3相互抵接固定。

接头1用于连接选换挡拉丝,卡合部2设在变速器支架10上,卡合部2可拆卸地套设在接头1上,卡环3在左右向上可活动地套设在接头1上。实际应用时,将卡合部2套设在接头1外侧,然后将卡环3自左向右推动使得填充部31进入卡合部2与接头1之间的间隙22,使得间隙22的至少一部分被填充部31填充,此时,卡环3的外侧抵接卡合部2、卡环3的内侧抵接接头1,三者相对固定,从而实现了将拉丝固定在变速器支架10上。当需要将选换挡拉丝与变速器支架10分离时,自右向左推动卡环3使得填充部31脱离间隙22,此时,卡合部2与接头1相互分离,从而实现拆装。本发明提供的卡接结构结构简单、易于加工、耗费成本较低,且拆装方便。

具体地,参阅图2和图3,接头1的外侧面向外突出形成第一凸环101和第二凸环102,第一凸环101和第二凸环102均环绕接头1设置。而且,第一凸环101与第二凸环102相互间隔,从而在二者之间限定出环绕接头1设置的环形槽110。其中,第一凸环101到第二凸环102之间的距离为环形槽110的槽宽,环形槽110的槽底围合形成的圆筒的径宽即为环形槽110的槽底的直径d2,如图6所示。结合图2和图5,卡合部2具有与环形槽110凹凸配合的围合段21,围合段21的内侧面形成围合面210,该围合面210呈环形面或者弧面,当围合面210呈环形面时,围合面210与接头1同心设置,接头1位于围合面210中心形成的空间,接头1被卡合部2完全环绕;当围合面210呈弧面时,围合面210围合形成一个具有开口220的空间,接头1位于该空间中,接头1的部分区域被卡合部2环绕。从而使得围合段21的内侧面,即围合面210与环形槽110的槽底之间限定形成上述间隙22。

卡合部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当卡合部2套设在接头1上时,围合段21与环形槽110凹凸配合实现卡接,此时,卡合部2的第一侧抵接压紧于第一凸环101,同时,卡合部2的第二侧抵接压紧于第二凸环102,从而实现卡合部2与环形槽110的相对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第二凸环102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其中,背离第一凸环101一侧为外侧,面向第一凸环101的一侧为内侧。参阅图2和图4,第二凸环102上开设沿环形槽110的槽宽方向延伸的通孔104,该通孔104贯穿第二凸环102的内侧和外侧设置。同时,卡环3包括主体部32和填充部31。主体部32为两端开口220的筒型结构,主体部32套设于接头1且位于第二凸环102的外侧,从而具有靠近第二凸环102的右端部。填充部31自主体部32的右端部向右延伸出,填充部31可活动地穿设于通孔104。填充部31具有锁紧位置和抽离位置,当主体部32相对靠近第二凸环102移动时,填充部31处于锁紧位置,此时填充部31穿过通孔104并伸入环形槽110中,此时,填充部31的外侧面抵接卡合部2的内侧面,从而实现对间隙22的填充;当主体部32相对远离第二凸环102移动时,填充部31退出环形槽110而处于抽离位置,此时间隙22没有被填充,卡合部2和接头1没有接触,从而实现了二者的分离。

填充部31的作用是部分填充间隙22,使得围合面210的至少部分区域与填充部31的外侧面抵接从而实现卡合部2和卡环3的固定,同时主体部32与接头1连接,进而实现卡合部2、接头1和卡环3的相互固定。可以理解的是,实现接头1和卡环3连接的是主体部32,因此,填充部31可以不用与接头1抵接设置,填充部31和接头1之间可以留有间隙空间。此外,由于只需要围合面210的至少部分区域与填充部31的外侧面抵接就能实现卡合部2和卡环3的固定,因此,填充部31可以是自主体部32的右端部向右延伸出的环形结构,可以是自主体部32的右端部向右延伸出的横截面为条形或弧形的结构。参阅图3,填充部31的数量可以设有多个,多个填充部31在主体部32的右端部沿主体部32的周向相互间隔设置,优选地,还可以沿主体部32的周向均匀分布。

相应地,通孔104可以是沿第二凸环102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孔,多个填充部31均穿设于同一个通孔104;也可以是多个适配于填充部31形状的条形孔或弧形孔,通孔104和填充部31一一对应设置。

此外,选换挡拉丝卡接结构100还包括驱动组件。参阅图3,驱动组件分别连,卡环3和接头1,为卡环3相对接头1的移动提供驱动力,从而实现填充部31在锁紧位置和抽离位置之间移动。

具体地,结合图2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第三凸环103、限位凸环6以及弹簧4。第三凸环103自接头1的外侧面向外突出形成,第三凸环103位于第二凸环102的外侧;限位凸环6自主体部32的内侧面向内突出形成,限位凸环6位于第二凸环102与第三凸环103之间,从而在限位凸环6的左侧面、接头1的外侧面、主体部32的内侧面以及第三凸环103的右侧面之间围合形成一个容置腔5;弹簧4被安装在容置腔5内,并使弹簧4的一端连接第三凸环103,另一端连接限位凸环6,如此,随着主体部32相对接头1左右移动,弹簧4伸长或压缩。当弹簧4位于初始位置时,弹簧4的长度为初始长度或者压缩长度,此时弹簧4对卡环3施加向右的力,推动填充部31位于锁紧位置,实现接头1、卡环3和卡合部2相互固定;当卡环3被推动左移使得弹簧4进一步被压缩而处于压缩位置时,填充部31随着主体部32左移而位于抽离位置,实现拆卸。

参阅图5和图6,卡合部2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自由端211以及连接两个自由端211的围合段21,围合段21环绕环形槽110的槽底设置且围合段21朝向槽底的一侧形成围合面210,两个自由端211间隔设置而在两个自由端211之间限定出开口220。其中,两个自由端211之间的间距为d1,环形槽110的槽底的直径为d2,填充部31的外侧面到环形槽110的槽底的距离即间隙22的宽度与d2之和为d3,其中,d2≤d1<d3,如此,当要将接头1自上而下卡接至卡合部2时,先推动填充部31左移至抽离位置,由于d2≤d1,接头1可以通过开口220进入围合段21围合形成的空间中,然后填充部31右移回到锁紧位置,由于d1<d3,接头1无法上移退出开口220。

进一步地,为使接头1自上而下卡接至卡合部2的过程更加省力,还可以设置相互配合的导引斜面。本实施例中,两个自由端211朝向第二凸环102的一侧均设有第一导斜面71,该第一导斜面71面向第二凸环102且与第二凸环102的内侧呈夹角设置,且朝向第一凸环101延伸;同时,在填充部31设置与第一导斜面71贴合的第二导斜面72,当推动卡环3自开口220向下移动时,第一导斜面71与第二导斜面72滑动抵接,填充部31受到向下的压力以及向左的分力,从而使得接头1在被压着向下移动地同时,填充部31被向左的分力推动着左移至抽离位置,此时填充部31退出了环形槽110,接头1从而可以顺利挤进开口220中,待完全通过开口220后,填充部31右移回到锁定位置,实现接头1与卡合部2的卡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